政策是個好東西,它是一個國家以權威形式規定的為了達到的目標任務所採取的工作方法和具體措施。有了政策還得執行,執行力更是個好東西,它是實際操作能力。從這次新冠疫情我們就可以看出,中國是一個講政策和具備超強執行力的國家,這是我們的優勢。可問題是,政策一旦出了偏差,超強的執行力只會帶來更嚴重的後果,我們給予外國人的超國民待遇就是最好的例子。
至於我們為什麼要給外國人超國民待遇,有我們自己的考慮,更多的或許是我們想要爭取國外的資本和投資,或是讓我們融入到整個國際環境,削弱西方對我們的孤立……總之,優待外國人是我國政府的政策,承認與否都是這樣。這種政策一直延續至今,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當初中國政府邀請特斯拉到上海建廠,給予了20億美元的政府低息貸款。特斯拉在落地中國的過程中,諸多地方政府都在爭奪這一企業,提供的政策優惠,超乎想像。
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政府給予他們的優待,最終換來的是什麼?換來的是企業對消費者的尊敬,還是個人對中國人的尊敬?特斯拉晶片門發生之後,CEO馬斯克不賠償,不道歉,認為中國的消費者完全是在無理取鬧,讓眾多消費者大跌眼鏡。
聯繫到最近發生的廣州女護士被感染的黑人毆打咬傷事件;青島外國人插隊檢測,辱罵中國人滾出去事件;福州外國留學生推搡追打交警事件……這些層出不窮的事件,還不夠我們長記性的嗎?
我們的執行力沒有問題,上至政府,權力部門,下至社區,學校,個人,都在不遺餘力地執行國家政策,可問題是,政策也要與時俱進。有的政策,或許在一定歷史時期好用,但時代在進步,國民素質在提高,給予外國人超國民待遇這樣的政策,顯然已經不符合現實了,只會越來越讓人反感和噁心。不遺餘力的執行一個落伍的政策,只能顯出我們的愚昧,落後和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