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教育就是窮人教育嗎?現在有一個誤區,快樂教育不等於不教育。快樂教育是四個字,你不能只看兩個字。他的重點還是在「教育」上。
快樂教育提倡的是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還有一個就是提倡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其實這兩句話的道理都一樣。
說白了,就是我們這幾年特別流行的,孩子的發展與學習要從興趣入手——比如現在的奧數,題出的都特別有意思;比如很多啟蒙教學,都是在遊戲中學習;比如現在的小孩學編程,都是遊戲教學。這個也是國內正在引進和改善的一個方向。
再譬如,我們讚揚現在哪個老師特別好,都是誇,這個老師講課特別有意思、孩子們都喜歡聽,學的也快。其實這個就是快樂教育的一個方面。
第二點,快樂教育提倡孩子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這個喜歡可以理解為感興趣,擅長等等。這就是為什麼西方國家三點放學後,黑人孩子去打籃球,白人孩子去學編程,貴族孩子去學騎馬。因為家庭環境造就了這些孩子喜歡或擅長這些東西,而不是不管你擅長什麼,都統一去學奧數。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好處很多,今天我就先講一點吧。
曾經一個朋友的大學同學,頂尖it人才,主攻月球登錄器編程。他們導師帶的班裡,從第二名到第六名,都是中國人,中國人學習好在國外出了名的。但是你知道嗎?第二名和第一名的差距之大,是那種絕望式的,根本追不上。
原因特別簡單,那個第一名的學生,從8歲起,差不多就是天天抱著電腦搗鼓了,也就是說從8歲起他別的什麼沒學,全學電腦了。等到上大學,至少累積了10年學習電腦時間和經驗。而我們排第二的中國留學生,他就算大學的時候,學習再多門學科,小學初中高中的差距之大,這樣算下來,他完全學電腦的時間也就1-2年。
看到這,大家明白區別了吧!擅長並且花了比我們好幾倍的時間去研究一個東西,這怎麼比?
所以快樂教育,可能會讓九成的孩子偏科,知識不完善,但它的目的就是能培養出那1%的尖子生。
所以海外的夥伴說快樂教育不好,那他在大學肯定沒有進頂尖學科的那個頂尖班裡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