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和實踐瑜伽與冥想

2021-01-15 騰訊網

近年來,印度的文化似乎有在全球崛起之勢,以瑜伽為名的印度思想席捲世界,而與此有關的冥想、正念與禪定等心理技術也逐漸深入人心。《瑜伽與冥想的秘密》是雲南大學的朱彩紅老師翻譯的印度當代高僧斯瓦米·巴伽南達(Swami Bhajanananda)的重要文選。巴伽南達是辨喜在印度的學術嫡系,也是當代素有聲望的印度思想家,曾經隱居在喜馬拉雅山中很長的歲月。據我個人所知,巴伽南達具備極完整的知識結構,除了是一位精通印度學問的大師外,他對於西方的哲學、宗教與心理學都曾下過很深的功夫,故有獨到而深邃的見地,更令人驚訝的是,他還是印度不多的較深入地了解過中國哲學的僧人。

在該書的上篇——《瑜伽篇》,巴伽南達追溯了瑜伽的源流,以及各種新形態瑜伽出現之肇因。在巴伽南達看來,如今風行世上的瑜伽時尚,是被簡單化為體式性質的身體練習,「此種意義上的瑜伽可以正確地稱為『印度體操』,因為它們和真瑜伽的聯繫是很小的」。在印度主要是兩種大的瑜伽傳統:其一是吠檀多的瑜伽傳統;其二是帕坦伽利的瑜伽傳統。此兩者有著很大的不同,幾百年內,這兩大體系也一直保持著各自的獨立發展。

在印度的瑜伽思想史上,把兩者綜合起來的第一次嘗試,首次見之於《薄伽梵歌》。然而後來,吠檀多哲學慢慢確立了其主導地位,而帕坦伽利的瑜伽系統則逐漸被忽略。直至 19世紀的後半葉,辨喜與他的古魯室利·羅摩克裡希那(Sri Ramakrishna)第二次綜合了二者,並給予了吠檀多的理論方面和瑜伽的實踐方面以同等的重視,再加上原先由牧牛尊者師徒創立的哈達瑜伽(廣義上屬於吠檀多瑜伽),這三個傳統得到了恢復。辨喜在歐美傳播瑜伽時,是以帕坦伽利的《瑜伽經》為基礎來談勝王瑜伽的境界,這應該是辨喜在做一種有意思的調整。巴伽南達在書中對瑜伽源流的這種歷史性梳理,對我們的瑜伽學術之深入,其幫助之意義實不容小覷矣。……對此一綜合的廣度與深度,過去所爭論的焦點,往往還只是停留在如何協調智慧與虔信,或者智慧與行動等方面,但在我們今天,人們所需要的要遠遠高出於此,而應該是比之更恢宏、更廣泛,譬如,它要含攝諸宗教之間的和諧、宗教與科學之間的和諧、古代與現代之間的和諧、此國與彼國之間的和諧、東方與西方之間的和諧,等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談論帕坦伽利瑜伽的時候,巴伽南達自然會涉入一些重要的瑜伽心理學,基於他對瑜伽心理學的深度洞見,又具有罕見的理性,正可助我們破除一些將瑜伽神秘化的迷信,樹立起較為清晰的見地。不過,對瑜伽心理學的深入闡發見於本書的下篇——《冥想篇》。

巴伽南達對冥想有極深透的理解,此中皆有他自己長年之親證經驗。書裡面也涉及冥想的準備,冥想的類型,冥想的心理基礎,冥想的不同階段,冥想與信仰,以及禱告、崇拜與冥想的關係,還有冥想與自我的探討,內容極為豐富,若是我們能夠深讀進去,單單是那五篇《專注與冥想》,就已經令人嘆為觀止了。

由於人類的感官是天生朝向外在世界的,故而對自己的內在世界往往毫無所知,一團漆黑;而冥想則不同,它正是將感知的方向主動倒轉過來,即把心意或自我作為感知的對象,回溯至它的源頭、回溯至真我的第一因。就此,巴伽南達用了室利·羅摩克裡希那的一個比喻來說明:警官手裡提著三面是黑玻璃的燈,在深夜巡邏,提著這盞燈,他能看見別人,而別人看不見他,除非他把燈轉向自己。同樣,我們提著自我之燈,可以看見外物和思想的運作,但如果我們想要看見真我,就必須把燈朝內照,這就是冥想的含義。

但是,一旦走在這個路上,人們即會知道,把平日習慣於朝外的心意,掉轉而朝內,指向其自身的源頭,這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殊為不易。在帕坦伽利的瑜伽系統裡面,有一個與感官世界剝離的過程,這一過程在瑜伽八支中,被叫作「制感」。在冥想的關鍵階段,對心意的專注練習必不可少,而制感就意味著,與外界的接觸切斷,唯有心意是在積極流動。而冥想的專注中心,則只有單一的名(譬如神名、曼陀羅)和單一的色(通常是神像、聖物)佔據了冥想者的全部意識領域,其他所有的名色皆被自覺抑制。

然而,這裡存在的深度困難,乃是因為外部世界的信息雖然被控制,但被留在心意中的潛在印跡卻在不斷地萌發成一些新的波動,幹擾了冥想的穩定性。所以,對於心意之運作的了解乃是冥想所必需的。

按照巴伽南達的介紹,在瑜伽心理學當中,印度人主要貢獻出了五大心理原則:

第一,意識屬於人的真我,而非屬原質;原質是無意識的,但非惰性,它以無意識之力,在驅動著整個宇宙。

第二,認知是心意波動的結果,構成真我與客體之間的關聯。因純粹的真我無法直接認識客體,在真我與客體之間,必須插進心意,才生成知識。

第三,語詞和知識之間有著恆定的關係,譬如,唱誦曼陀羅,會帶來知識。

第四,每一經驗都會留下一個印跡,並再造出相應波動的能力。

第五,心意變化無常,無法徹底止息。冥想未必是止息一切的波動,而是在較長的時間裡保持同一波動的穩定。

這五條原則在此著的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表述,然無論如何表述,皆十分深刻,它幾乎是所有冥想傳統都要遵循的準則,雖然哲學背景未必相同。巴伽南達在書中也談到了這些不同的思想背景,基於對終極實相的本質之理解的不同,故而也有了不同的冥想傳統,主要有如下三種對實相的觀念。第一種是來自數論-瑜伽的觀點,它認為原質是整個宇宙最終的、無常的原因,諸真我(普魯沙)形成獨立的、不變的實相,不受原質的演化和變化的影響。第二種觀點是基於吠檀多哲學,認為梵是宇宙最終的、不變的原因,個體的真我(阿特曼)是梵的一部分或映照。第三種觀點則為佛教所持有,認為萬物都在流動的狀態,看似終極實相或原因的東西,無非皆是空性。相應於這三種實相觀,印度人也發展出了各自不同的冥想技巧,大體也分為三個範疇:面向原質的冥想,面向梵的冥想,面向空的冥想。所有的冥想道路,無非是這三條主幹道的各種小路、小徑或旁道而已。

巴伽南達指出,冥想的首要目標,其實是發現我們內部的神聖中心或靈心。冥想修習,能夠幫助追求者整合他自己的人格,冥想為追求者的意志提供了一個內部的焦點,甚至在他尚未達成圓滿的冥想境界時,一個內部焦點的存在,也能為他的整個人格帶來了一種合一感,這可以幫助他始終不受外部世界的變化與紛爭的影響。不僅如此,冥想可以幫助人回歸到存在界的節律,如同回歸母體一般的安穩。在冥想中,人有望恢復他自身秉有的天然和諧。

我們知道,在人世的每一步進展,皆會因愛的歡喜而獲得。巴伽南達的這一本書,真的是靈山深藏、遍地珠玉。如此深透、如此煙波浩渺的無邊景致,一旦展開,就是春風萬裡,現在,我卻不得不把文字做一個了結了,擱筆於此,也願它能給讀者朋友以導讀之助。

是為序!

——節選《瑜伽與冥想的秘密·序言》

相關焦點

  • 瑜伽冥想,帶你走出生活的負面狀態
    而想要通過放鬆達到更好的狀態,只需要坐起來進行一段瑜伽冥想就可以了。  瑜伽都是怎麼面對壓力的呢?  人類自古以來面對壓力都是怎麼解決的?  在原始時代,人們在面對威脅的時候都會判斷是否有足夠的勝算,就會有兩個結果產生:打或者逃。
  • 瑜伽音樂冥想中修心養性
    瑜伽減肥結合著瑜伽音樂效果更佳,瑜伽以柔美的舞姿一直都深受的萬千女性的歡迎,長期練習瑜伽的人都知道,瑜伽能夠修生養性,工作疲勞了一整天,回到家中聽著瑜伽音樂練著瑜伽動作,效果很不錯的,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款瑜伽音樂冥想中修心養性。
  • 瑜伽冥想音樂更自然的聲音
    瑜伽音樂有很多種,大多都是專門為練習瑜伽時進行使用的。而瑜伽冥想音樂就是其一。也是一種比較貼近自然的音樂。那麼,下面就來看看瑜伽冥想音樂都會起到哪些作用吧!瑜伽冥想音樂很重要,尤其是對於初學的瑜珈愛好者來說,因為音樂可以治病,所以一個好的音樂的選擇,對於初學的瑜珈愛好者非常重要,就是對於他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果都會起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在有很多的瑜珈音樂,關鍵是哪種效果。
  • 常見瑜伽符號的意義和使用
    瑜伽和冥想具有豐富的神秘象徵意義。然而,現代瑜伽既將這些古老的神聖象徵商業化,又忽視了其中的許多深層含義。許多瑜伽練習者通過在衣服、珠寶甚至紋身上使用符號來表達他們對瑜伽的奉獻和熱愛。但是這些符號不僅僅是裝飾——了解和理解瑜伽符號是獲得瑜伽哲學、教義和神話的更深層知識的完整途徑。
  • 瑜伽的冥想方式_尋醫問藥中醫頻道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練習瑜伽的行列中來,特別是在女性中,瑜伽更為廣泛的流傳。今天小編就教大家一種簡單的瑜伽—冥想。冥想瑜伽其實關鍵是要集中注意力。每天花10~40分鐘靜坐,把注意力集中到一次呼吸、一個詞語或一個形象上,你便可訓練自己不對過去和未來胡思亂想,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當前的時刻,通過完全接受現實而超越它。冥想不僅可以鍛鍊身體,更重要的是,它還能改變人的內在情緒,達到真正的 修身養性 。冥想其實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情。公園的草地上、寬敞的室內場館中,或是舒適的椅子上,都是適合冥想的場所。
  • 練瑜伽,靜坐冥想用什麼「口令引導詞」?
    最近,有很多新伽人老師諮詢,在靜坐時候,該說什麼引導詞,其實瑜伽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任何音樂以及引導詞的。不過,瑜伽初學者在剛開始覺知力比較差,無法自我控制進入狀態的時候,音樂以及引導詞可以用來很好的輔助。
  • 「冥想」怎麼就成為了矽谷熱潮?
    他說,這次苦修是他長達20年來堅持冥想的巔峰,是一次「對心靈最深層次的破解和重新編程。」(hack the deepest layer of the mind and reprogram it.)程式設計師就是程式設計師,再怎麼苦修,說話方式還是程式設計師……有了貝尼奧夫、多西這樣的大佬,矽谷科技行業颳起一股冥想的熱潮就很容易理解了。
  • 遊走於體操、瑜伽、冥想和社會教育,這位冠軍女孩太厲害|跨界集
    一切正在生長一切都在無形中靜默待變艾莉·芮斯曼:遭遇性虐待之後的絕地反擊今天向大家推薦這位遊走於體操、瑜伽、冥想和社會教育的女孩,艾莉·芮斯曼。相信讀完她的跨界故事,你會由衷欣賞她的勇氣和力量。「在過去的一年中,我想分享一些對我有很大幫助的經歷。從4月份開始,我幾乎每天都有做冥想。我一直患有頭痛,現在變得少了,冥想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2019年,艾莉·芮斯曼總算度過了人生中相對放鬆而感到意義非常的一年。
  • 瑜伽坐姿冥想有什麼效果?知道這些好處以後,你一定會練瑜伽的
    為什麼每天都要練習瑜伽冥想,冥想坐姿有什麼效果?國際瑜伽標準體式有108式,這108式被稱為基礎標準體式,其餘的體式均是在這個基礎上變體而來的。每一個體式的效果和姿勢都不一樣,如果將瑜伽細分,又可以分為:站姿體式,半屈體式,蹲立體式,坐姿體式。我們今天就講講坐姿體式。坐姿體式雖然說是坐著練習的,但是體式的效果卻是無可替代的。瑜伽坐姿一般是專門用作練習之前和課程之後的冥想體式,被當做熱身體式和回收體式練習。
  • 瑜伽的定義和內涵,看完就知道什麼是瑜伽
    「yoga」譯成「瑜伽」,是音譯,不能從單純從中文字面上去理解「yoga」本來的含義。而在佛典中,也曾有意譯的,舊譯作「相應」,這與上面所說的梵文原義對照,雖說有相通相合之處,但顯然又有不貼切、不完整之處,所以,自唐代玄奘法師開始,就通用音譯「瑜伽」。
  • 試試這套瑜伽序列!瑜伽 第八節:冥想...
    瑜伽第八節《冥想及肩頸問題修復體位練習》為全面提高我省女性綜合素養,豐富婦女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吉林省婦聯網絡信息傳播中心特別推出姐妹們本期女性雲課堂將為您帶來瑜伽系列課程有一種優雅源於瑜伽的靈動你可以在輕鬆的瑜伽動作中感悟生活真諦在歡樂的氛圍裡自然放鬆身心「練習瑜伽的女子
  • 不如試試瑜伽的冥想體式,消除煩惱,神清氣爽!
    說到冥想,大家有沒有覺得很神秘呢?事實上,當你在做瑜伽的時候,大腦沒有在思考任何事情。當你空虛的時候,你就是在冥想了。當你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然後忽略所有的聲音,對周圍發生的一切都沒有感覺,這也是冥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都會處於冥想的狀態,但我們並沒有太注意。
  • 繼瑜伽熱潮後 「冥想」在美各城市備受歡迎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16日報導,繼瑜伽之後,「冥想」也在美國蔚然成風。過去,讚揚冥想好處的通常是學者、名人或靈修者。但現在各領域各階層的人都在學習冥想,從探討冥想對重病患者好處的醫院到建議孩童冥想的學校和電視節目都有。
  • 白領必看的心靈冥想瑜伽(圖)
    心靈瑜伽:隨時隨地做冥想  By now, almost everyone is aware of the powerful benefits of meditation.  如今,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冥想的好處。當我們關注自己的呼吸和意識時,我們的身體會放鬆,血壓和心率會降低,大腦發出的電波也會從焦慮的β波轉為平緩的α波(小編註:β波,人的四種基本腦波之一,在清醒時出現,伴有需努力能夠達到的注意力集中。α波,四種基本腦波之一。是連接意識和潛意識的橋梁,是有效進入潛意識的唯一途徑,能夠促進靈感的產生,加速信息收集,增強記憶力,是促進學習與思考的最佳腦波。)
  • 冥想(一)冥想想什麼
    」是比較難講解的內容,涉及到很多不能夠用話語表達的東西,甚至在很多書裡會說冥想是不可以說,是不可思議的。據印度傳說,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瑜伽冥想術流傳於喜瑪拉雅山區。而瑜伽這個詞源於梵語(Yoga),意為連結、聯繫之意,是為了達到冥想而集中意識的方法。
  • (揭秘)佛山瑜伽教練資格證書要怎麼考?考試內容是什麼?
    如果您已經打算走上瑜伽教練職業之路,請您花上幾分鐘,看完這篇文章,以免走了彎路。「瑜伽教練資格證書要怎麼考?考試內容是什麼?」都知道想當瑜伽教練要考教練資格證,但是考試到底是怎麼考,要考什麼內容呢?瑜伽教練培訓學校幾乎不會透露考試的大致內容,很多瑜伽小白練習了好幾年的瑜伽愛好者,只知道要考瑜伽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卻不知道瑜伽教練資格證的筆試內容有哪些,體式考試又考哪些等等。
  • 一群退出健身房的人,走進了冥想世界
    隨著瑜伽被更多人喜愛,冥想作為一種時尚的趨勢加到入了這一趨勢,至少在美國,可以看到專門的冥想工作室在紐約和洛杉磯等城市開放。 據皮尤研究報告稱,40%的美國人至少每周冥想一次,而CDC報告顯示冥想與瑜伽這兩種運動正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兩種醫療實踐。 可以看到來自美國紐約市的MNDFL和洛杉磯的DEN作為冥想工作室的領頭者,還有來自倫敦由神經科學家創立Inhere冥想工作室。
  • 冥想是不是禪修?有何不同
    冥想只是西方或者說現代的叫法,並且使人望文生義的理解為「想」,並且是冥冥之中的想,這樣理解的話,就真的想錯了。冥想與禪修冥想是西方的翻譯上的叫法,實際上找到英文的原意是指禪修,這一說,大家一下子就熟悉起來,那不就是打坐嗎。如果你這樣理解,就比冥想更接近禪修的意思了。
  • 當男人喜歡冥想時……
    根據歷史記載,瑜伽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印度,是由男性創造的。他們也只向男性傳授教學,男性主導瑜伽發展一直到二十世紀初。但是現在,隨著瑜伽在其他文化中的流行和發展,瑜伽慢慢以女性為中心開始發展起來。現在有少數的男性去上瑜伽課,所以很高興看到瑜伽發源者們回來了。但是男性只是出現在冥想課中,還是也在體式練習中呢?現在仍然認為男性練習瑜伽是一種恥辱——那是一種女性的「鍛鍊」,主要就是拉伸——但是事實上它是由男性創造的,並且不僅僅是伸展。瑜伽老師現在超過瑜伽修行者,冥想在過去十年中已經慢慢崛起並已被廣泛接受。
  • 瑜伽、針灸還有冥想 可以幫助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的疼痛
    瑜伽、針灸還有冥想 可以幫助緩解子宮內膜異位的疼痛 2018.03.02 11:36:00來源:壹品健康作者:sharon 3月2日報導 文/sh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