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柱,俗稱乾貝、幹瑤柱、江珧柱、馬甲柱、玉珧柱、蜜丁、江瑤柱等,實際是多種貝類閉殼肌幹製品的總稱。撬開一個江瑤只得指尖大小的乾貝,在古時是進貢皇室的珍品。其因味道鮮美被列作"海八珍"之一,素有"海鮮極品"的美譽。而今雖超市裡隨處都能買到,但大的乾貝依然昂貴,尤以粒形肚脹圓滿,色澤淺黃,手感乾燥且有香氣,口感嫩糯鮮香回甘之類為佳。
其因味道鮮美被列作「海八珍」之一,素有「海鮮極品」的美譽。而今雖超市裡隨處都能買到,但大的乾貝依然昂貴,尤以粒形肚脹圓滿、色澤淺黃、手感乾燥且有香氣、口感嫩糯鮮香回甘之類為佳。
海產瑤柱烘乾
瑤柱加工工藝步驟:
煮幹品:原料→脫殼→清洗→水煮→乾燥
蒸煮品:原料→洗淨→蒸煮→取肉→乾燥
生幹品:原料→清洗→取肉→清洗→乾燥
加工前可根據需要選擇不同工藝流程進行加工。
海產瑤柱加工方式
瑤柱的生產烘乾流程:
選料→清洗外殼→蒸煮扇貝→脫殼取閉殼肌→粗分等級→清洗閉殼肌→煮熟閉殼肌→烘乾(分四個階段對瑤柱進行乾燥)→細分等級→包裝。
選料:捕撈上來的扇貝應及時加工,乾貝如果放置時間過長的話,會使貝類的肉質消瘦,鮮度降低,影響產品質量和成品率。
清洗外殼:將貝殼投入清洗池內,清洗乾淨外殼。
蒸煮扇貝:清洗外殼後進入下一道工序,把扇貝投入沸水中蒸煮,令殼肉分離,洗去粘液。注意時間,如蒸煮過度,閉殼肌全部自動脫離貝殼,製成的瑤柱會開裂,品相和味道都受損,而蒸煮不到位,殼不張開。
脫殼取閉殼肌:用小刀剖殼,取出白白的貝柱肉,貝殼和內臟棄掉。取肉期間須小心謹慎,若傷及貝柱肉,成為碎貝,瑤柱價格會下跌。
粗分等級:瑤柱的大小進行分類,同等級的進行同批次烘乾。
清洗閉殼肌:將取下來的閉殼肌清洗乾淨。
煮熟閉殼肌:水煮分兩種,一種是用海水煮,這樣就可以不用另外加鹽了。另一種是用淡水煮,要加入少許的鹽,比例是3%,而原料與水的比例則是1:4。具體過程是先把水燒開,把洗過的貝柱盛入籮筐一起放入鍋裡,並使其來迴轉動,目的是為了保持受熱均勻。煮的時間不要超過3分鐘,時間久了乾貝容易碎,煮完後需要用海水或鹽水衝刷掉汙沫,瀝乾水分。
海產瑤柱加工現場
瑤柱的乾燥方式:
傳統烘乾日曬海風吹:
日曬海風吹,保留了乾貝原有鮮味。但是時間長、一般大晴天需要曬7天左右,且耗費人工、需要一塊很大的場地,受天氣制約,因為瑤柱不及時曬乾就發黴發爛,造成一定的損失,另外,人工自然晾曬,無法滿足大工業生產。
海產瑤柱乾燥曬場
海產瑤柱乾燥曬場
現代烘乾空氣能熱泵烘乾:
將閉殼肌整齊均勻的擺放在物料車架的託盤內,推車入森控空氣能熱泵烘乾房。
瑤柱的烘乾一般要求比較低的溫度下進行,以避免高溫影響產品烘乾後的質量。瑤柱烘乾溫度為35℃~55℃為宜。
瑤柱烘乾一般周期比較長,快速烘乾會破壞烘乾質量,瑤柱烘乾時間約30~48小時。控制排溼量、控制脫水速度很關鍵,提高循環風量,風速需快,避免水汽停留在瑤柱表面。
海產瑤柱空氣能熱泵烘乾房
空氣能熱泵烘乾工藝階段:
瑤柱烘乾階段一:前期3~5小時,烘乾房溫度設置為35℃,啟動「烘乾+排溼」模式,烘房溼度保持在50-60%。
瑤柱烘乾階段二:加大排溼量,排溼模式設置為「溼度+時間」的綜合模式,烘乾溫度40℃,烘乾時間設置為10~15小時,烘房溼度控制在40%左右。
瑤柱烘乾階段三:升溫到45℃,保溫8~10小時,溼度控制在30%左右,排溼模式設置為通過「時間」排溼。
瑤柱烘乾階段四:經過前期的乾燥,瑤柱水分含量降低,此階段可升溫至55℃,選擇通過時間控制的方式進行排溼,這樣有利於提升瑤柱的烘乾品質、提高烘乾效率。幹瑤柱水分含量控制在8~12%為宜。
海產瑤柱烘乾效果
海產瑤柱烘乾效果
瑤柱乾燥的標準:
色澤自然:色淡黃而略有光澤。
外形漂亮:呈短圓柱體,堅實飽滿。
紋理清晰、幹度好:肉質絲絲分明,紋理清晰,幹度9成幹。
口感:肉質緊實、Q彈、有嚼勁,口感軟糯、肉質細嫩鮮甜、將大海的鮮鎖在肉裡。
海產瑤柱烘乾乾燥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