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條件的法律行為,有這4大類,有的你可能不知道

2020-12-17 中華第一財稅網

附條件的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以將來不確定實現的事實的發生與否限制其法律行為效力的發生或存續的意思表示。這就是法律規定,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附條件的法律行為在符合所附條件時生效或原來已生效的法律行為不再繼續生效。

條件主要有以下4類:

1.停止條件

這是指限制法律行為效力的發生,等事實實現時,效力始行發生的條件。在事實實現前,即條件成就前,法律行為的效力不發生。比如,甲乙兩工廠達成協議,明年甲廠把一批貨賣給乙廠,但必須丙廠不要。丙廠不要這批貨的事實就是條件。這個條件實現了,甲廠必須把貨賣給乙廠。這是指法律行為效力的發生。附停止條件的法律行為,是指法律行為已經成立,當事人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係也已經明確,但是權利義務處於停止狀態。等條件成就時,雙方才開始享受權利與履行義務。停止條件又稱延緩條件。

2.解除條件

這是指限制法律行為效力的存續,等事實實現時,效力即行終止的條件。在事實實現前,即條件成就前,法律行為繼續有效。比如,甲廠與乙廠約定,丙廠如要甲廠的貨,甲廠就不再繼續供貨給乙廠。這裡丙廠要甲廠的貨是條件,是使甲廠與乙廠之間供貨合同的法律行為效力消滅的條件。附解除條件的法律行為,是指法律行為已經發生了效力,當事人已經行使權利或承擔義務。只是當條件成就時,權利與義務就隨之失去效力。

相關焦點

  • 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有這7大類,有的你可能不知道
    民事法律行為一般可分為如下7類:(一)雙方、多方的民事法律行為和單方的民事法律行為雙方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必須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為。比如,買賣行為、合夥行為、聯營行為等。這種法律行為必須由雙方協同進行。
  • 跟我學法律: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意思就是說服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當中的這個條件必須是進行民事法律行為之後所發生的。已經發生完成的事情,不能夠作為民事法律行為所附的條件。2,條件應當具有或然性,也就是條件應當是將來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實!如果這個條件,肯定可以發生,或者說肯定不能夠發生的話,就不得作為民事法律行為的條件。
  • 法律概念科普第七彈:附條件的法律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五十八條:「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但是按照其性質不得附條件的除外。附生效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條件成就時失效」。民事法律行為附條件,是在意思表示當中附有決定該行為效力發生或者消滅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所附條件,既可以是自然現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為。但它應當具備以下條件:必須是將來發生的事實;必須是將來不確定的事實。
  • 法官說法:借條背後附條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之爭
    法院認為,「黃某動遷一次性付清」的約定應視為借款合同所附履行期限,原被告之間的債權債務關係是確定的,不存在將房屋動遷事宜作為還款的前提條件,與附條件的合同定義明顯不符,應認為是借款合同履行期限的約定,由於原、被告對履行期限的約定明顯不明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二條「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的規定,原告可以隨時向被告主張權利
  • 2019年中級會計《經濟法》知識點:附條件附期限的法律行為
    下面,中公會計小編為廣大考生整理了2019中級會計《經濟法》基礎知識點:附條件附期限的法律行為,大家快來學習吧!中級會計《經濟法》知識點:附條件附期限的法律行為1.判定標準條件或發生或不發生;期限一定會到來。【注意】期限可以是明確的,也可以是不確定的。
  • 民法典法條分析第0158~0159條「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一百五十八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但是根據其性質不得附條件的除外。附生效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條件成就時失效。第一百五十九條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經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先說例外,比如說票據背書不得附條件,那麼附的條件是無效的。
  • 【高陵檢察 微課堂《民法典》15】第一編 第六章 第四節:民事法律行為的附條件和附期限
    >第一編 總 則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為第四節 民事法律行為的附條件和附期限第一百五十八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但是根據其性質不得附條件的除外。附生效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條件成就時失效。第一百五十九條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經成就;不正當地促成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不成就。第一百六十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期限,但是根據其性質不得附期限的除外。
  • 贈與合同的效力如何,附義務的贈與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徵
    合同法的這一規定,從根本上肯定了贈與合同屬於實踐合同的性質和特點。2、贈與財產交付後的撤銷權《合同法》第192條規定,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後,發生受贈人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等三種情形的,贈與人也有權撤銷贈與;時間期限是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
  • 戴孟勇:法律行為與公序良俗 | 前沿
    因此,雖然原因理論的實踐對於解決當事人的動機違反公序良俗這一問題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我國現行民事立法並未採納。1.法律行為的中心內容或者說內容本身違反公序良俗。一是以實行公序良俗所禁止的行為為內容;二是以阻止公序良俗所要求的行為為內容。2.法律行為的內容本身雖不違反公序良俗,但如施以法律上的強制則違反公序良俗。
  • 公務員考試吧|常識積累:民事法律行為
    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法律常識:民事法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   一、核心內容  ■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的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4、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  5、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法定代理人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
  • 探析附條件不起訴制度實施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正式將附條件不起訴制度寫入法律。附條件不起訴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一項制度,也是我國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的體現。在法律明確「附條件不起訴制度」之前,法律實踐中已對這種立法理念有所應用,如暫緩起訴制度。
  • 附條件的贍養協議,對於所附條件有哪些要求?
    贈與合同與一般合同不同,它是一種單務、實踐合同,在贈與合同中附條件是一種贈與方單方贈與財產時附加的條件,要求受贈方在接受財產時必須履行所附條件。那麼附條件的贍養協議,對於所附條件有哪些要求?  網友諮詢:  附條件的贍養協議,對於所附條件有哪些要求?
  • Mark一下,這幾個法律Tips,520的你可能用得到!
    Mark一下,這幾個法律Tips,520的你可能用得到!轉帳時含有「520、666.66、1314」等有特殊含義的數字,和一般的借貸習慣不一樣,將推定為轉款時真實意思表示是傳達愛意、送出祝福或贈予性質,而不認定是借貸行為。所以,還是建議戀愛期間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合理的表達愛意,一旦以這種數字轉帳給對方後,再以民間借貸要求對方返還的,要回的可能性很小。
  • 法有尺度,更有溫度——記大武口區檢察院附條件不起訴不公開聽證
    2020年8月12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區人民檢察院再次召開未成年人擬附條件不起訴不公開聽證會。聽證會邀請了人民監督員、司法社工參加,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合適成年人、辯護人參與聽證。考慮到涉罪未成年人尤某某涉嫌犯罪時系未成年人,如實供述,自願認罪認罰,被盜手機被全部追回並發還被害人,其家屬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並取得被害人諒解等情節,有可能被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符合刑事訴訟法關於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附條件不起訴的規定,擬對尤某某作附條件不起訴處理。為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石嘴山市大武口區人民檢察院決定召開擬作附條件不起訴不公開聽證會。
  • 該附條件協議是否成立
    但雙方均明知10日籤訂的補充協議內容,不可能在協議籤訂前履行,即9日並未交付10日所規定的15萬元承包金。此後一年中,日上公司按照《補充協議》所規定的承包款金額履行了合同義務,陶然賓館未提異議。直至2003年6月18日,陶然賓館以《補充協議》條款所附條件不可能發生為由,主張《補充協議》無法律效力。   分歧: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有三種不同的意見。
  • 你可能還不知道,這5類人不能參加2021國考
    對於這些考生來說,既要熟悉報考政策,也要了解報考條件,還要確認自己是否具備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資格。就比如圖圖要說的這5類人,就不符合國考報考條件,你知道嗎?以專科生為例,非在讀大三應屆生不得報考國家公務員考試;以本科生為例,非在讀大四應屆生不得報考國家公務員考試;以研究生為例,非在讀應屆生不能報考國家公務員考試,且不能以本科或專科學歷進行報考。
  • 什麼是民事法律行為?《民法總則》:知道這4點對沒壞處
    談到「民法」二字,多數人都有基本的意識和了解,但也不乏有一些一點也不了解的人,那麼到底什麼民法呢?民法,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既然有民法,那麼就有民事法律行為的存在,那麼究竟何為民事法律行為呢?
  • 【以案釋法】附條件不起訴:為了美好的明天
    小周:「是這樣子的,現本公司搞活動,多人組團,充238返本金加170,充300返本金加230,充888雙倍返回,機會難得喲,介紹人來辦理還可以得介紹費,你需要嗎?」小李:「需要,需要,有這樣的好事肯定需要,我現在就轉給你。」
  • 民法知識點有效民事法律行為
    (1)合同當事人之間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 甲、乙的意思表示真實 (3)合同的內容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反公序良俗 特殊:實踐合同需要把合同標的物交到對方才能夠生效(保管合同、定金合同、借用合同、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
  •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行政許可違法行為有何法律責任
    行政許可——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行政許可違法行為有何法律責任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行政許可違法行為有何法律責任?一項具體的行政許可從行政機關的實施到行政機關的監督檢查,都與被許可人的利益密切相關。作為被許可人,為實現其自身利益,既有可能被迫採取正當的或者不正當的手段,給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各種利益,也有可能主動採取弄虛作假或者行賄等不正當手段,以取得或者保護其在行政許可中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