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無盡的階梯。
一步一步的攀登,
回望來時路,
會心一笑;
轉過頭,
面對前方,
我們不遺餘力,
繼續前行......
中新開封網9月9日訊(付海濤 張娜 吳卿)淺秋的風,藏著幾分夏末的餘溫,白露秋分的夜,一夜冷一夜。在初秋白露的午後,開封市回族幼兒園進行了「班級環境創設區域設置觀摩評比活動」,評比的主要內容包括班級主題牆面的布置、活動室及走廊空間的設置、區域活動的內容、區域材料的投放情況等,評比要求有「結合園本國畫特點,主題突出、畫面形象精緻美觀、幼兒參與性強、廢舊環保材料運用」等方面,老師們邊觀摩學習邊認真傾聽每班老師的講解,大家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第一篇章 童心童話,走進心中的夢幻
穿過教師巧手自製的中國風走廊,菊韻飄香、荷花綻放的吊飾映入眼帘,進入「童心童畫」的小班年級段,看到的是獨具特色的班級主題牆:十二生肖、中國大熊貓、可愛的長頸鹿,機靈的小鳥,它們靈動可愛,惟妙惟肖。走廊牆面和教室吊飾交相呼應,美輪美奐,以傳統習俗為為主題的牆面上,設計出可以和孩子對話的互動式圖片內容。教室牆面展示架上,安放著孩子們的親子作品,此刻一幕幕家長和孩子共同製作、親子陪伴的畫面浮現在眼前。隨後,我們進入到小班的各個區角中,區角的設置、梯度的劃分、材料的選取,無不彰顯出教師的教育智慧。特色區中樹葉拓印、彩染創意、樂享噴繪等吸引著我們,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顏料,用靈巧的小手在傳統撐子上任意彩染,還可以把收集到的各種秋天的樹葉在紙上創想拓印,孩子們身在其中能有更多的體驗和收穫。
第二篇章 傳統之風,領略中國文化風採
踏著秋風,帶著溫暖的愛進入中班年級段,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結合青花瓷、二十四節氣、梅蘭竹菊的主題,廢舊物品,剪紙進行了二次創造,教師們構思巧妙地設計出走廊、班級吊飾,活動室主題牆。在班級掛飾中老師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充分利用本班現有的空間,懸掛了孩子們自製的青花瓷作品、皮影牆飾,為孩子們創設了自主的遊戲環境,真正體現了讓孩子成為環境的主人。
班級的區域遊戲是根據主題目標和幼兒的興趣需要增添了很多內容,比如在陶藝坊中,孩子可以用搓、拉、團的方式在塗了白底的飲料瓶上自由進行「青花瓷」創作,霎時間一件件精美的青花瓷器出爐,紋飾、造型各不相同,充分展現出孩子們對藝術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美工區設計了給大小不同的葫蘆石頭作畫,孩子們可以根據老師提供的不同難度的圖示進行自主創作,讓美麗的石頭、葫蘆會說話;紙漿畫可以給予孩子不同的手工體驗,通過孩子的細心點繪,可以讓廢舊的紙盤煥發生機,賦予它新的光彩......
第三篇章 祖國之美,映入眼帘的詩篇
在大班年級段「戲曲之風」、「民族之情」「家鄉之美的」主題裡,大班老師將中國四大發明、中國茶藝、民族一家親、汴梁八景、戲曲小物件元素設計到了走廊、教室吊飾和主題牆面的布置中,讓孩子通過和環境的互動參與,感受祖國之美,體驗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在區域遊戲國粹大舞臺中,孩子們可以自選美麗的戲曲服飾,伴著戲曲音樂,和著花旦、小生的招式,體驗國粹的魅力;在墨韻民族風中,小朋友可以手執毛筆在傳統紙扇、團扇、紙傘、燈籠上進行各種國畫創作,稚拙的筆觸、寥寥幾筆就把各種花卉、動物的樣子躍然紙上,著實讓人愛不釋手,這樣的創作真好看!
秋日的腳步已悄悄走進,期待孩子們在絲絲愜意的秋意中,在充滿墨韻童趣的幼兒園中體驗更多的活動,收穫更多的快樂。
環境不僅僅是牆面布置,更重要的是營造出溫馨舒適的育兒氛圍,折射出教師先進的教育理念,體現出環境對幼兒「潤物無聲、花開有聲」的教育作用。此次觀摩評比活動,不僅展示了老師們的巧手與智慧,更進一步體現了幼兒園環境育人的理念,也讓老師們更加理解最佳的教育來自讓環境說話,讓環境的隱形教育為促進幼兒的成長發揮更大的作用。
(投稿熱線:18237850555 郵箱:chinanewsk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