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報:臺灣萬物齊漲 上一課「大蒜」政治學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臺報:臺灣萬物齊漲 上一課「大蒜」政治學

2014-08-14 14:45: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吳合琴

  中新網8月14日電 臺灣《聯合晚報》14日刊文表示,臺灣萬物齊漲,薪水不漲,百姓苦哈哈,就連餐桌上的小配角大蒜,也幾乎每隔3年就出現量多價跌的慘況。明明產地價格平易近人,但一到社區,售價暴增數倍,辛苦耕作的農民叫苦連天,消費者也跟著被剝削,兩頭雙輸,只有中間的盤商業者獲利。

  文章摘編如下:

  其實不只大蒜,包括高麗菜、洋蔥等蔬菜,還有橙子、芒果、香蕉等農產品,幾乎每隔幾年就要面臨一次產銷失衡的問題,撇開氣候、災損因素,當農政單位信誓旦旦要拉抬農產品價格、增加農民收益時,更應檢討產銷制度長期被壟斷的不合理,以及盤商從中剝削的制度沉痾。

  以大蒜為例,若產地賣價每公斤不到20元(新臺幣,下同),加上耗損、加工、整理、運輸成本及合理利潤,到臺北市場的零售價40元時,盤商業者就有10元左右的利潤;但現在竟高達60至80元,豐厚利潤未到農民手中,大把鈔票都被中間盤商賺走。

  臺灣的盤商掌握通路,又擁有倉儲、冷凍設備,長期掌握農產品價格;「政府」多年來坐視盤商居中獲利,如今應儘快開始管控耕種面積、產量,甚至建構倉儲、通路系統,或是協助農民團體、產銷班添購設備,輔導自產自銷和自存、分級的能力,進而打破盤商盤根錯節的地方勢力,別讓價跌崩盤的衝擊、價格暴漲的民怨一再上演。

  此外,查價嚴罰更是必要手段,且需要跨部門配合,農政單位若沒有查價能力,「行政院」消保會、公平會、民間團體消基會,也該連手合作,該查價就查價、該開罰就開罰,必要時著手修法,不能全推給一句「市場機制」,任憑消費者和農民權益一再被剝削。

  為了消費者和農民利益,「政府」有責任讓農產品交易導入正軌,這不僅是「農委會」的責任,更是整個「政府」應該處理且必修的「農產品政治學」。否則,今年大蒜勉強過關了,接下來又會輪到哪個作物呢?

相關焦點

  • 臺報:韓流席捲大陸遊客 臺灣須急起直追
    臺報:韓流席捲大陸遊客 臺灣須急起直追 2014-08-28 11:13:10  就兩地的賣點而言,臺灣主打自然風光,韓國更加推崇流行文化與特色產品,利用韓流風潮創造旅遊賣點。兩地雖然特點不同,但臺灣在文化元素方面也有潛力可待挖掘,如能進行有效的長期規劃,追上韓國並非沒有可能。  首先,臺灣需要加強基礎建設。和韓國相比,臺灣發展旅遊觀光的基礎建設比較落後,接待能力相對不足。
  • 臺灣政壇熱衷「過年政治學」:紅包測試政治行情
    臺灣政壇熱衷「過年政治學」:紅包測試政治行情 2015-02-25 09:35:39參與互動()   臺灣春節一連
  • 臺報:蔡英文是負責任的黨主席?
    原標題:臺報:蔡英文是負責任的黨主席?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短評說,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公開批評馬英九是「不負責任的臺灣地區領導人」,但她卻忘了問自己「是不是負責任的反對黨主席」?此上3例,恰恰凸顯蔡主席「不分是非、一味護短」的政治風格。   短評認為,尤其在島內公共政策議題上,蔡主席更忽略反對黨應盡的建設性政策責任。例如在兩岸服貿與貨貿協議上,民進黨只會一味杯葛,無限上綱各種賣臺陰謀,立院黨團只有焦土抗爭,沒有絲毫朝野妥協空間。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上,民進黨只想「以拖延代替反對」,藉口要「先立法、後審查」,實際上卻「不立法、不審查」。
  • 臺報:蔡英文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原標題:臺報:蔡英文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臺灣《聯合報》24日社論說: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蔡英文主張過「沒有中國(大陸)的全球化」;如今面對2016年大選,她似又想操作「否定『九二共識』的兩岸交流」。然而,這兩者都是不可能的任務。
  • 從羅致政看臺灣「摩鐵政治學」
    其實,羅致政的妻子在臺灣也算是家喻戶曉。羅的妻子陳亮吟是曾以一曲《雪中紅》爆紅的臺灣80年代玉女歌手,兩人在羅致政參選「立委」時,還經常一起出席各式活動曬恩愛。原國民黨籍後轉入民進黨的前「立委」李顯榮,2010年時載樁腳的妻子上摩鐵被抓到,辯稱是因女方身體不適才前至休息,事後衛生紙上卻驗出兩人的DNA,還進一步解釋「因為節省所以共享衛生紙」。
  • 臺報:蔡英文顛倒是非 民進黨才是經濟絆腳石
    原標題:臺報:蔡英文顛倒是非 民進黨才是經濟絆腳石  中新網9月1日電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版1日刊文指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猛轟馬英九當局 「每天都在創造危機,忙著救火,無心為臺灣做事」,這話非但扭曲事實,出自蔡英文口中,更使人倍感諷刺。
  • 臺報:蔡英文「裝勇又裝傻」 民進黨會慘
    臺報:蔡英文「裝勇又裝傻」 民進黨會慘 2008年12月15日 16: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2月15日電 臺灣
  • 臺灣過年花樣多 廟裡還有「政治學」
    因為我們的血脈裡流動的都是中華民族的血,我們的精神上堅守的都是中華民族的魂。春節期間,港臺腔將帶你走近臺灣,感受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轉眼間,時間已到了正月十五。此前筆者向大家介紹了臺灣過年前的準備,除夕夜和正月初一如何度過。
  • 臺報:軟弱蔡英文與強悍陳水扁都在毀滅民進黨
    臺報:軟弱蔡英文與強悍陳水扁都在毀滅民進黨 2008年10月15日 09: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0月15日電 臺灣
  • 臺灣春聯政治學
    春聯能深入千家萬戶,起到拓展票源的效果,「春聯政治學雖然「銷路不暢」,但柯文哲向來都很重視春聯創作,甚至「用力過猛」,去年過年時,柯文哲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名為「新春大考驗」視頻中,還有學寫越南語和泰語春聯的場景。
  • 宮廟政治學為何是臺灣選舉必修課:宗教力量影響大
    島內民眾搶頭香的激烈場面  春節期間,一段臺灣民眾搶頭香的視頻片段在網絡上走紅:當宮廟大門打開時,信眾們像百米衝刺一樣湧入廟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手中的香插向香爐,場面激烈。  臺灣的大小宮廟人群絡繹不絕,這樣的場合對於政治人物來說也是不可錯過的機會,可以在此與選民互動,與民眾「搏感情」。可以說,「宮廟政治學」是臺灣選舉搶票的必修課。
  • 臺報:蔡英文政治奇襲 價值新路線「逼馬卡蘇」
    臺報:蔡英文政治奇襲 價值新路線「逼馬卡蘇」 2013年08月12日 09: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物價大漲:民眾周末湧入大賣場「搶光」衛生紙
    春節假期才剛過,臺灣民眾就要開始面臨新一波的萬物齊漲。衛生紙已預告將會漲價,漲幅甚至高達3成,民眾買一串衛生紙就要多付出一個便當的錢。臺灣《中央網絡報》25日發表評論文章說,島內價格調漲的當然不是只有衛生紙,其實許多民生消費品的價格都已陸續上漲了。
  • 政治學公開課集
    ①諾丁漢大學公開課【60秒了解政治學名詞】25集,http://open.163.com/special/opencourse/60politics.html②十分鐘速成課【政府和政治】45P,生肉:http://list.youku.com/albumlist/show?
  • 【比較政治學】陳剛:近些年來臺灣地區的比較政治研究
    關鍵詞:臺灣地區 比較政治學 政治學 比較政治學是政治學的分支學科之一,它以本國以外的其它國家、地區的政治和政治制度為自己的研究對象,以比較方法的運用為自己的基本特徵。近幾年來,國內政治學界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比較政治研究的重要性。
  • 臺報:蔡英文在"挺扁""去扁"夾縫中裡外不是人
    臺報:蔡英文在"挺扁""去扁"夾縫中裡外不是人 2008年10月13日 09: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0月13日電 臺灣
  • 臺報分析:蔡英文凍「凍獨」 以拖待變應付局勢
    臺報分析:蔡英文凍「凍獨」 以拖待變應付局勢 2014-07-22 11:26:49臺灣《中國時報》22日時論文章稱,蔡英文憂慮一旦支持「臺獨黨綱」案在黨員大會中通過,恐怕兩岸及臺海將恢復到原先的緊張局面。所以「以拖待變」應是最符合蔡英文的輔選策略。  文章說,理論上這是一場全黨代表大會,但該議不議,並把議題的爭議延伸到中執會,恐怕屆時的決議,將不足承擔這項議案通過與否的壓力,反而會爆發黨內部更大的衝突,這是蔡英文處理態度招人疑惑的地方。
  • 臺灣味道:麻油雞有媽媽的味道 紅標米酒衍生政治學
    近日,臺灣大部分地區達到入冬以來的最低溫。這個時候,臺灣家家戶戶餐桌上最受歡迎的菜之一,是麻油雞。我心目中排名第一的臺灣美食,也是麻油雞,準確地說,是臺中黃家的麻油雞。  別誤會。所謂的臺中黃家,並非公開營業的餐廳,而是來自大陸的楊燕芬女士的婆家。初次到黃家正是冬天,為了表示對兒媳婦「娘家人」的熱情歡迎,楊燕芬的婆婆做了滿滿一桌菜,大姑子親自上陣煮了拿手的麻油雞。
  • 臺報:蔣介石英文頭銜 臺當局不應接受
    臺報:蔣介石英文頭銜 臺當局不應接受 2015-09-14 14:19:47   中新網9月14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14日刊文稱,最近該文作者在整理抗戰中英文史料,看到蔣介石多年來被西方人冠上的英文頭銜Generalissimo(大元帥),臺當局也接受此英文稱謂
  • 南開大學專業介紹 | 政治學類
    1919年南開大學建校之初開始發展政治學科,最初稱為政治學門,1923年在原有政治學門的基礎上設立政治學系。1949年以前,餘文燦、徐謨、蕭公權、王贛愚、羅隆基、楊敬年等名家曾任教於此。1949年天津解放後南開政治學系即被撤銷,改革開放後1984年恢復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