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 |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彼此相愛

2020-12-23 澎湃新聞

近日,一條「爸媽的感情有多好」的熱搜引發了無數網友的討論,大家紛紛曬出父母間的有愛故事。有人說,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相愛,在充滿愛意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會更加積極、自信和有安全感。你想到了誰?

愛情並不是年輕人的特權,

我們卻常常忘記這一點。

父母年輕時,

也曾熱烈地愛過,

即使歲月歸於平淡,

他們仍有屬於自己的浪漫。

何必總為小說和影視感動呢?

最好的愛情,

也許就在你的身邊。

前段時間爸媽吵架了,倆人分房睡誰都不理誰。後來他們莫名其妙又和好了。今天玩媽媽手機時,無意中翻到爸爸給她發的信息:「我還是像剛認識你的時候那樣愛你。」

——微博網友@有故事的蔣同學

我媽工作不順利的時候,我爸:周末帶你去買新衣服,每天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心情就好了。

我學習不順利的時候,我爸:堅持。

——微博網友@狗姐wangwang

我十來歲的時候,我爸跟人打架出事了,在病床上躺著像植物人一樣,臉也被包上了,只能看見一隻眼睛和嘴巴。

我媽抹了把眼淚問:「疼不疼?」

我爸答:「你不怪我,我就不疼。」

——知乎網友@裡灰啊

我家所在的城市旁邊有山,有一次去爬山,我爸指著其中兩個山頭說:「這兩座山是有名字的,這是☓☓峰(我媽的名字),那是☓☓峰(我爸的名字),我們談戀愛的時候來玩給起的。」留下我一臉無話可說。

——知乎網友@可心醬需要吃藥

大學第一次離開家,感冒了跟我媽打電話撒嬌。第二天我爸立馬打電話把我臭罵一頓,讓我沒啥事別煩我媽,說我媽昨晚沒睡好覺就因為我打了電話,他心疼死了,以後別這麼不懂事。我立馬無語了!

——微博網友@善良婷婷的小屋

我爸:你一回來看把我媳婦兒忙的……

我:……

——豆瓣網友@大小眼的小雪

如果要送我媽上班,(我爸)就會把車開到樓下;如果只是帶我,我就要走到停車場門口等。

——豆瓣網友@言洛

高三的一個冬天,我下了晚自習回家,發現家裡沒人,桌上留個紙條:我跟你媽出去看雪了,你自己洗洗睡。

——匿名網友

爸媽沒看過3D電影,於是《西遊·降魔篇》上映的時候就帶他們去看。正片前有《大明猩》的廣告片,也是3D效果。銀幕上的猩猩用盡力氣投出一球,直向我們的方向飛來!好多人「啊」了出來,而我爸的第一反應是伸出手擋在我媽身前。

——知乎網友@令狐康

我去他倆房間稱體重,發現我媽在玩手機,我爸在給她吹頭髮,這是我覺得目前為止最暴擊的了。

——微博網友@PigPP_

我在外地上大學,每天都保持跟我爸打至少一通電話。偶爾碰上他在我媽醫院等她下班,電話裡聊久了他就跟我說:「好了,先不說了,等會兒我怕你媽打不進來啦。」

——匿名網友

「這家不錯,回頭帶你媽來吃。」

——知乎網友@汪裡沙

我爸常說的一句話是:「你媽在哪兒我就在哪兒,要是你媽不在了,我大概也活不了幾天了。」這是我聽過的最樸素也最感人的話。

——匿名網友

今年是爸爸去世的第十年了,爸爸生前喜歡穿黑色的衣服,所以有時候媽媽看到深色的小鳥、蟲子之類的,都會不自覺地上去跟它們說話,喃喃道「你是不是回來看我們了」,如果爸爸還活著,他們一定會是世界上最恩愛的夫妻吧。

——微博網友@WongYuet玥

爸爸走後,媽媽開始下廚房,開始學著收拾家務,原來都是爸爸做,爸爸走後媽媽就說了一句:「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

——知乎網友@新生

很簡單,(爸媽是經人)介紹(認識的),一見鍾情。吵吵鬧鬧也沒想過要分開。

——豆瓣網友@戴戴

內容/整編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圖/電影《倫敦一家人》劇照

《地老天荒》

(節選)

作者/《四個春天》導演 陸慶屹

我的房間斜對著廚房,起身便能看到天井。我習慣晚睡晚起,將近中午,爸媽會來叫我起床吃飯。一天起得早,我看見爸在天井裡給媽熬中藥。這個過程很漫長,要把煨出來的藥湯熬成膏,所以火要小,還得不停攪動,防止粘鍋糊掉。

臘月間天氣寒冷,爸一隻手揣在手套裡,腳焐在裝有熱水袋的腳套裡,木鏟子在鍋裡一圈一圈地劃,手冷了就換另一隻,滿頭白髮在陰冷的空氣裡微微顫動。電磁爐的刺刺聲從門窗縫裡鑽進來,細細的,安寧得讓人心裡微顫。

我心下一動,又架起了相機,剛拍了一會兒,媽從廚房裡出來了,手裡拿著做了一半的小鞋子,老花鏡垂到鼻翼。她在爸側後方站了好久,低頭看著鍋裡攪動的木鏟。爸沒有回頭,依然注視著手中的活計。

我們三人的目光就這樣以不同方式和心情,聚焦在那把木鏟上。這感覺很奇異,仿佛那穩固的律動裡,有一個情感的結把我們綁在了一起。過了一會兒,媽眼神恍惚起來,似乎神思已經飄遠了。

我猜想她一定回憶起了很多歲月中的風風雨雨。她眼神越來越溫柔,抬起手撫摸爸的白髮,柔聲說,你的頭髮應該理啦。爸說,嗯。這一聲回應讓她回神過來,臉紅撲撲地笑了起來,用普通話說,謝謝啦。

媽在說一些難以啟齒的話時,會換成普通話,似乎隔著一層習慣,就易於開口了。爸說,謝什麼鬼啊。她好笑說,謝謝你的情啊,謝謝你的愛呀。爸也笑了,然後嘆息一聲,沒再說話。

我從來沒聽過哪個老人這樣直接地表達愛意。愣了一下,像偷窺了什麼秘密而怕被發現一樣臉紅起來。我輕輕關掉相機,躡手躡腳摸回床上躺下。過了不久,媽來敲我的門,懶鬼,起來吃飯啦。我應了一聲。那一整天,我都陷在一種化不開的溫柔裡。

一年除夕,年夜飯後我正在洗碗,爸媽打開了電視等「春晚」,房間突然黑下來,停電了。愣了一下後,黑暗裡響起爸的笑聲:哈哈哈,好玩。

他突如其來的快樂點燃了我們的情緒,都跟著笑了起來。互相討論了一會兒,媽拍桌說,這電愛來不來,乾脆去山裡走走。於是一家人穿衣換鞋,說說笑笑往城外走去。

那真是個特別的除夕之夜,父母面對突發情況的淡定讓人欽佩,我這一生從未聽過他們說一句抱怨的話,遭遇任何狀況都坦然面對。

2013年的春天,乍暖還寒,一天黃昏過後,我睡醒來打開房門,豁然看見天井對面,爸媽各處一室,媽在縫紉,爸在唱歌,興起處揮手打著拍子。在黑暗裡,他們像兩個閃亮的畫框中的人物,並列在一起,如此地和諧。兩人手勢起落的節奏韻律,奇妙地應和著。我站在他們對面的夜黑裡,靜靜地看著,心中排山倒海。

那是我第一次在一定距離外,長久地凝視我的父母,我仿佛看到了「地老天荒」這個詞確切的含義。

文/《四個春天》南海出版公司

圖/《四個春天》電影劇照

「少時夫妻老來伴」,

年輕時轟烈的愛情終會冷卻,

只有細水長流的陪伴,

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往後餘生,

願有人與你立黃昏,

有人問你粥可溫。

來源/女性之聲

免責聲明

本文轉自其他公眾平臺,由「金城女性之聲」微信整理髮布,主要目的在於分享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犯您的權益或版權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

原標題:《親子教育 |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彼此相愛》

相關焦點

  • 吳京「硬漢」人設崩塌: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相愛
    謝楠在採訪中說: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相愛,愛的感覺不是說在孩子面前,相敬如賓,客客氣氣的。 愛是一種情感的流動,孩子就能在流動中得到一種安全感。」
  •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彼此相愛
    近日,一條「爸媽的感情有多好」的熱搜引發了無數網友的討論,大家紛紛曬出父母間的有愛故事。有人說,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相愛,在充滿愛意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會更加積極、自信和有安全感。你想到了誰?父母年輕時,也曾熱烈地愛過,即使歲月歸於平淡,
  • 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父母彼此相愛
    教育的意義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幸福的人必然具備愛的能力如何讓孩子擁有愛的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體驗愛,在愛中成長所以,爸爸媽媽能送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就是一個充滿愛的家02父母相愛,才能給孩子更大的安全感
  • 解析電影《小鞋子》: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相愛」
    其實電影《小鞋子》中哥哥和妹妹的相親相愛,互幫互助離不開父母之間相愛。原生家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孩子的成長。儘管每個人的生活環境、生活條件的不一樣,但是原生家庭的教導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我們經常看到自信開朗,待人接物都彬彬有禮的孩子,往往家庭裡都是歡聲笑語。
  • 給孩子最好的愛,是父母相愛
    知乎上有一個問答:「在父母相愛和不相愛的家庭下長大的孩子有什麼區別?」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在父母相愛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很容易交到朋友,也總是自信樂觀,看到的世界全是陽光。而在父母不相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總覺得生活沒意思。由於長期感受不到溫暖,所以性格變得敏感多疑,感受不到活著的意義。」
  • 親子研學:父母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有心理學研究發現,當需要父母關心、陪伴的請求拒絕以後,孩子會非常失望,變得煩躁、脾氣多變,甚至會通過摔打玩具等粗暴行為來發洩內心的不滿。除此之外,遭受父母忽視情況,嚴重者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人際智能發展。已經有不少研究數據表明,親子相處時間短、缺少陪伴的孩子,往往智能發展遲緩,表現為不會關心幫助他人,內心孤獨冷漠。而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更加開朗、陽光、善良,對世界充滿愛與美好的期待。
  • 親子研學:父母的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
    後續,在這位媽媽的努力下,孩子才慢慢克服語言障礙,恢復正常說話。這一案例告訴我們,缺乏父母的陪伴,缺少親子之間的溝通交流,對孩子的成長有諸多不利。有心理學研究發現,當需要父母關心、陪伴的請求拒絕以後,孩子會非常失望,變得煩躁、脾氣多變,甚至會通過摔打玩具等粗暴行為來發洩內心的不滿。除此之外,遭受父母忽視情況,嚴重者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人際智能發展。
  • 繪本是父母教育孩子最好的隊友
    沒有一個父母不想給孩子最好的,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繪本故事的。每位家長都希望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或許我們給不到最好的物質條件。但繪本教育這件事國王的禮物繪本館希望家長都能盡最大努力做到最好。,繪本是父母教育孩子最好的隊友,家長要學會用繪本滋養孩子,孩子的人生才會有更多可能性。
  • 丈夫採回桃花單膝跪地送妻子: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彼此相愛
    也經常看到很多父母為了孩子而犧牲兩個人的時間和感情。以前有人說,爸爸媽媽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親密的樣子,他們認為這會使孩子早熟。但其實,孩子看到父母親密的樣子時,內心是溫暖而充滿陽光的。縱觀知名人物的家庭,你會發現,那些"別人家的孩子",他們背後的家庭都是驚人的一致:爸爸愛媽媽,媽媽愛孩子,孩子愛父母。黃磊,他與孫莉的愛情一直是娛樂圈內的一段佳話,兩人結婚20年依然很相愛。他們的大女兒黃多多,現已是很多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 孩子最好的起跑線,是父母的遠見|世界上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什麼
    01《孩子最好的起跑線,是父母的遠見》一書將會給出更好的解釋!本書作者,羔小羊,本名鄧清蘭,專注媽媽成長、家庭教育、親子關係、婚姻經營等領域,既是「羔太太」婚姻育兒品牌創始人,又是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婚姻諮詢師。
  • 最好的親子關係:父母和孩子相互成長,而不是彼此束縛
    她從名校畢業後就沒有出去工作,不是她不想出去工作,而是她有社交上的障礙,當時的她已經對自己感到絕望,但是突然想到自己的孩子。如果自己是一個絕望的媽媽,就無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那麼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她想想自己當初的那個狀態,就為孩子感到害怕。後來孩子慢慢長大,她想到自己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那麼自己就先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 父母相愛的模樣裡,藏著孩子未來的幸福
    生活中,也是把絕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忽略了那個一直陪伴在身邊的他(她)。著名教育學家杜威說:「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在每個人的生命成長中,沒有比家長更重要的老師。最好的家教就是夫妻恩愛。」
  • 「好的親子關係,先於教育」,好的親子關係,父母需打開三扇門
    美國心理輔導學博士、美國臨床輔導學博士、著名親子專家林文採博士在《心理營養》一書中提到的:好的親子關係,先於教育。而我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越友好,我們的「教育」也才越有效。可見,良好的親子關係,對孩子的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給夫妻的一句忠告:父母恩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言傳不如身教,父母的一舉一動對孩子的影響都舉足輕重。如果父母彼此恩愛,孩子長期生活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這種家庭氛圍教育出來的孩子,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一定會非常樂觀自信。如果父母每天爭吵,生活在這種家庭氛圍下的孩子,心理多半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 父母教育孩子:與孩子積極溝通,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
    父母教育孩子:與孩子積極溝通,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一些孩子對溝通的認識比較簡單,沒有把與他人及父母的溝通放在高素質的問題上來看待,沒有引起重視,對溝通顯得很茫然。一些孩子長期受家長的祖護,沒有機會去與他人及父母溝通,也沒有從家長身上學到溝通的技巧,養成了任性,我行我素的性格。
  • 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恩愛,霍思燕杜江,做了個很好的示範
    當然,這也少不了「現場觀眾」的認證,他們倆的兒子,嗯哼,就是最好的見證者。在節目中,觀眾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他們倆人對彼此的愛意流露,絲毫沒有因此兒子在而有所避諱。除了欽佩之外,這對夫妻的教育理念確實令人欽佩,父親杜江曾說過:「愛老婆就是愛孩子」。
  • 好的親子關係勝過好的教育
    常言道:好的親子關係勝過一切教育!父母和孩子關係融洽,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時刻,也是最適合孩子成長的方式。現在很多父母的事業都很成功,但是對孩子的教育卻並不怎麼成功,我們作為家長,不妨問問我們自己,是否足夠關心孩子,是否關注他快不快樂、有沒有朋友,孩子是否缺少關懷等。現在很多家長在教育方面都存在誤區,也許很多人沒辦法理解,為什麼親子關係比親子教育還重要?
  • 真正智慧的父母,在親子教育的過程當中是輕鬆和愉悅的
    這句話「鞭策」了很多父母。他們從孩子出生開始就憂心忡忡,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給孩子報各種親子課、興趣班、特長班,學英語、學鋼琴、學舞蹈……父母報得不亦樂乎,孩子忙得苦不堪言。在這些父母們看來,好像有這些技能傍身,孩子就能在這場「人生競賽」中勝出。
  • 親子教育:孩子的起跑線在哪?父母如何提供最好的教育資源
    藉此,我們今天引申出下面的一個關於,孩子起跑線的一個問題:最近有網友提問,如何教育孩子而對於陪孩子閱讀這個事,好處是非常非常多的,如增進親子感情、增強語言能力、增長各種知識面、提升寫作能力、獲取經驗、更加獨立自信等而且從孩子越小的時候開始做這個事情,好處則更多。
  • 親子間有這三種狀態,說明父母給了孩子很好的教育,對孩子很有利
    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都開始注重家庭教育,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性,這對於孩子的成長和成才都非常重要。因為有了良好的品性和習慣,學識才能發揮積極的能量,如果親子之間有這三種狀態,說明你給了孩子很好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