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的禪生活1:菲爾·傑克遜

2021-02-28 養息堂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一股來自東方的禪風席捲美國,許多年輕人都帶著想破解這一東方神秘信仰的態度開始接近它、接受它。不過,禪風並不是直接來自中國,而是來自日本,日本禪師把中國禪宗的精神推廣到西方社會,並影響了一批西方人。——純道題記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一股來自東方的禪風席捲美國,許多年輕人都帶著想破解這一東方神秘信仰的態度開始接近它、接受它。雖然許多人並沒有真正皈依佛教,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禪修者,但禪宗的神秘力量似乎影響到了他們,他們自己則以與禪的親密關係而感到驕傲,被普遍視為NBA史上最偉大的主帥之一菲爾·傑克遜便是這樣一位「禪師」 。

菲爾·傑克遜(Philip Jackson)是美國NBA的著名教練。1945年9月17日,他出生於美國蒙大拿州迪爾洛奇,畢業於北達科他大學,曾經是美國籃球著名運動員和教練員,現任紐約尼克斯隊總裁。

查爾斯·傑克遜是菲爾·傑克遜的父親,他是蒙大拿州一個小鎮上的傳教士,他掛在牆上的一塊牌子從小就影響著菲爾·傑克遜,那上面寫著「腦袋越大,鞋越好穿」,意為「智者事易」。這時年幼的菲爾·傑克遜還沒接觸禪學,他只是學到了一種簡單的民間智慧。

在美國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菲爾·傑克遜去拜會了一位真正的禪師,禪師無語,只給了他一個空杯子,囑他倒水,水溢出時禪師也沒叫停。當水溢出杯子在平滑如鏡的桌面上肆意流淌時,奇蹟出現了——菲爾·傑克遜扔掉水壺,大笑出門。

這被記錄為發生在美國的一個禪宗公案。中國有德山棒、臨濟喝,美國從此有了一杯菲爾·傑克遜的悟道之水,同屬於頓悟派的招數。自此以後,菲爾·傑克遜就迷上了來自東方古老的禪宗,之後他又在大學裡選修了更多宗教、心理學和哲學課程,這三門宏大的學問被他用來指揮日後籃球比賽,成為賽場上的常勝冠軍。如今,他收穫了十三枚總冠軍戒指,即使兩手都是六指也不夠戴。或許他將把戒指串成念珠,用來閉目靜思他的一生。

美國最頂尖的NBA選手,喬丹、皮蓬、羅德曼、奧尼爾、科比、加索爾、費舍爾,甚至野獸阿泰,這群桀驁不馴又才華橫溢的傢伙都曾經聽從菲爾·傑克遜一人的指揮,把這些人捏合到一起,成功了就是大師中的大師,做不到只能灰溜溜捲鋪蓋滾蛋。結果,菲爾·傑克遜做到了,並因此贏得了 「禪師」美譽。

菲爾·傑克遜曾經送給奧尼爾一本有關釋迦牟尼的書,於是鯊魚的身上也有了些禪意,籃筐和籃板成為奧尼爾開悟的菩提。曾經有記者問菲爾·傑克遜,你教他們打坐嗎?冥想嗎?得到的答案卻是科比的笑聲和否定,科比大概在心裡想,我們又不是一群和尚,和尚們都不那麼幹了,我們為啥要幹那個。並不虔誠的「禪師」多半熟知馬祖道一的佛家公案,磨磚既然不能做鏡,坐禪又怎麼會成佛。馬祖道一曾經指出——心地隨時說,菩提亦只寧。事理俱無礙,當生即不生。都是浮雲,都無關礙。這個美國人的禪,是歡喜禪,是自由禪,是在路上的禪。

在季後賽期間,菲爾·傑克遜總是儘可能安排球員靜坐冥想的活動,「禪師」偶爾焚燒艾香等香料來幫助球員更快地進入冥想狀態,他還會用奪取總冠軍時的一些經典照片來喚起球員的榮譽感和拼搏精神。在公牛執教時期,菲爾·傑克遜一周最多時要安排三次靜坐冥想,皮蓬和庫克奇是收益最大的兩個人,而在湖人三連冠時期,費舍爾和裡克·福克斯往往在靜坐後能夠成為奇兵。原本科比十分討厭這種「故弄玄虛」的活動,但後來,科比開始真正體會到靜坐冥想的效果。「我能夠在這期間靜靜地想想球隊的配合,一切動作細節就像電影的慢動作那樣慢慢地展開在我的面前。」

菲爾·傑克遜對於禪道的理解,讓他更能把握三角進攻的平衡。三角進攻的精髓就是球動人動,球不會在一個球員手中逗留太長時間。這得益於他深諳禪道。禪道講究平衡,而三角就是在幾何體中最完美的平衡體。球不停地流動,可以削弱巨星獨霸一方的作用,避免成為一個人的球隊。三角進攻講究平衡,任何一個點過於強大,都無法發揮出三角進攻的全部。三角進攻讓他麾下的弟子在球場上更為平衡,不會因當家球星被限制死而喪失生命力。

菲爾·傑克遜作為NBA主教練,13次帶領球隊奪冠,其中曾分別帶領芝加哥公牛隊和洛杉磯湖人隊3度完成三連冠;四度當選NBA全明星陣容主教練;1996年獲得NBA「最佳教練」獎。2011年菲爾·傑克遜宣布退休。

菲爾·傑克遜的業餘愛好有很多,不過由於身體的原因,「禪師」閒暇時最大愛好是看書和寫書,在休賽期間他最喜歡去的地方是圖書館和博物館。菲爾·傑克遜很喜歡東方文化,尤其對佛教的禪學很感興趣。菲爾·傑克遜不僅利用禪學修養身心,同時他也將其運動到球隊的管理中去。當球隊面臨困境或產生矛盾時,「禪師」總是能通過讓球員看電影或者打坐的方式來感悟道理。菲爾·傑克遜這種善於運用禪道來執教球隊的方式讓他贏得「禪師」的稱號而名不虛傳。

2014年3月18日,尼克斯隊舉辦了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禪師」菲爾·傑克遜復出,加盟紐約尼克斯隊,「禪師」將在球隊中擔任總裁的職務。

相關焦點

  • 《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人類追尋自我的奇妙哲學之旅
    書名:《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作者:【美】羅伯特·M.波西格出版:重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9月定價:36元書號:978-7-229-04036-9分類:外國文學/經典【本書特色】:●累積銷量超過一千萬冊●美國大學「禪與現代美國文學
  • 《心經》與生活禪
    在此介紹五種自在:我們學佛,最終的目的是希望我們的生命擺脫一切枷鎖,放下一切負擔,使我們的身心真正能夠生活在一個自由自在的狀態中。怎樣突破時空的障礙,獲得壽命的無量、光明的無量?關鍵在照見五蘊皆空。2、生自在生是受生,菩薩能夠隨類化生而得自在,眾生隨業遷流六道輪迴不得自在。菩薩隨處而應,「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有受生的自在,凡夫不具備這種自在,所以我們要照見五蘊皆空,才可以逐步獲得受生的自在。
  • 生活禪鑰 | 《心經》與生活禪(下)
    1.禪在生活中《心經》與生活禪這個題目,乍一看好像拉不上關係,其實,《心經》的全文沒有一個字非禪,也沒有一個字不是要我們淨化生命、淨化生活的法寶。禪的使命就在於淨化生命、淨化生活。離了生活找不到生命,離了生活找不到禪的源頭活水,離了生活也根本找不到佛法的土壤。所以我覺得不但《心經》的內容是講生活禪,所有佛經的內容都是在講生活禪。佛法的整個修行體系都是圍繞生活、圍繞禪而展開的,抓住了生活禪,就抓住了佛法的根本精神。所謂佛法者,生活禪也;所謂生活禪者,佛法之根本也。
  • 《心經》與生活禪什麼是生活
    權威的辭書上說:生活就是人的各種活動,或者說生活就是生存,就是活著。這裡所說的生活相當於佛學所說的善業、惡業的業。從佛法上說,生活就是十法界的生命持續不斷互動交流的過程。這一過程前前無始,後後無終,這就是生活。這一過程是將生存和死亡、快樂和痛苦、染汙和淨化、系縛和解脫、生死和涅槃等等相對的生活內容,作為一個彼此相依、連續不斷的過程來加以思考的。
  • 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的哲學:人如何與工作和世界相處
    [摘要]傳奇教練菲爾·傑克遜在執教公牛隊時,曾送給每位球員一本《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希望他們通過讀這本書找到最佳競技狀態。大科學家霍金也是這本書的粉絲。人與機器為什麼對立很少有人關注到美國作家羅伯特·波西格(RobertPirsig)在2017年4月24日去世的消息,但是應該有很多人聽說過他最著名的那本書—
  • 生活禪,現代人安頓身心的一味「心藥」
    禪,並非高屋建瓴的抽象智慧,讓人高不可攀,不食人間煙火;禪,是如此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它就在我們的行住坐臥,起心動念之間,就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內觀己心,外察世界:心病還須心藥醫禪,與其說是宗教,不如說是一種思想,一種生活的智慧。
  • Zen——中國的「禪」,日本的「禪」,還是歐美的「禪」?
    英文中一提到「禪」就是zen(全稱是Zen Buddhism——即佛教禪宗),英文中的「禪」這個單詞來源於日本,指的也是日本的禪,賈伯斯喜歡靜坐,也愛屋及烏喜歡日本,但是他可能不知道禪的源流其實是中國。
  • 佛教「禪」又分世間禪和出世間禪,那麼什麼是如來禪和祖師禪呢?
    中國佛家的思想越來備受國人的關注,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那麼宗教的信仰觀念也備受關注。就如中國的禪宗思想,除了有修身養性的學識,也有很多學佛者把佛家的文化融入到企業管理當中去。在我們生活中,很多學佛修行的人,常常提到「禪」,本文大茶經通過近代大德高僧生活禪的創導者淨慧長老所作《雙峰禪語》裡記載,在四祖第二屆禪七法會的講座中,分享佛學「禪」的知識,讓「禪」在我們生活中得以受用。
  • 依空法師主講「禪與現代人的生活」探究禪的核心價值以及功能
    佛教在線臺灣訊 「念不起為『坐』,見本性不亂為『禪』。」全國教師佛學營,7月14日禮請國際佛光會依空法師主講「禪與現代人的生活」。法師幽默風趣的敘述禪宗公案,探究禪的核心價值以及功能,指導學員呵五欲、行五法,培養修習禪定的基本功法。禪是什麼?依空法師開門見山指出,《大智度論》云:「譬如燃燈,燈雖能燃,在大風中,不能為用,若置之密室,其用乃全。若無禪定靜室,雖有智慧,其用不全,得禪定則實智慧生。」
  • 禪:不僅僅是修行,也是對生活認知的心境,更是思想和智慧的修煉
    文/鬱松 最近看了一本美國人比爾.波特寫的《禪的行囊》,這本書是通過他本人對中國禪文化的旅行遊記,以一個外面的人的角度去尋找的禪的真諦,從中國禪宗佛教的起源、發展、傳承的歷史,讓我對中國禪宗文化有了一定的認識,總的來說,還是挺不錯的一本書,
  • 餘裕:生活禪吸引知識精英追尋人生深層意義
    他們的生活似乎只存在於歷史書中。27歲的苗姐在參加生活禪夏令營之初有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因為同樣想法的人很多。她在一位居士的介紹下,「插班」參加了一期生活禪夏令營。結果一發不可收。是什麼感動了理性的知識分子?
  • 什麼是禪?禪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要參禪?
    現代人每天都很忙碌,忙著學習、忙著工作,忙著應酬,忙著收拾複雜的人際關係,這些事情佔據了我們每天的大多數時間,自己卻沒時間去歡喜和憂傷,沒時間停住腳步去看看路邊的風景,甚至都沒有時間痛哭一場,這個社會太浮躁、太吵鬧、太物慾橫流,很多人感到生活空虛,精神焦慮,痛苦不堪,所以需要某種東西幫助我們在喧囂中尋得寧靜
  • 禪與心理治療的異同
    眾所周知,心理治療的目的是幫人撫平創傷,助人心靈成長;而禪也是如此,意義在於「療心」。那麼,禪與心理治療到底有何異同呢?01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弗洛姆曾經談過禪宗與精神分析的關係,他是這樣說的:精神分析與禪宗都探討人的本性以及導致人轉變的實踐,它們兩者的差異卻似乎大於其相似之處。精神分析是一種科學的方法,從根本上說沒有宗教的性質。
  • 得如來禪,未得祖師禪
    祖籍韶州須昌(現在廣東曲江)人,俗家姓葉。因其居住在仰山,故世人稱他為仰山禪師。師(仰山)曰:「此意極難,若是祖宗門下上根上智(自性敏銳,充滿智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大徹大悟的人),此根人難得。其有根微智劣,所以古德(古代大德)道,若不安禪靜慮,到這裡總須茫然。」
  • 海外學子談「禪·畫」的修養如何療愈現代病
    在東西方多元文化相互影響的全球化時代,「禪」作為古老的智慧重新被當代人認識,並在各個領域產生著積極的影響。在海外生活學習的學子們大概最是感同身受,那麼,他們如何看待「禪」與「禪畫」?當他們接觸到「禪」的智慧與修養,個人的體驗如何?我們與多位海外學子展開了對話。
  • 如來禪與祖師禪
    若外道之人,巧生知見,執一不變,心外有法,故名外道。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如來禪。」所謂「祖師禪」,始於仰山慧寂禪師。《潭州溈山靈佑禪師語錄》記載仰山慧寂禪師與其師弟香嚴智閒禪師之一段公案:「香嚴又成頌云:『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仰山云:『如來禪許師弟會,祖師禪未夢見在。』香嚴復有頌云:『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
  • 禪的真諦的體悟——李富華
    耕雲先生說,他提出的安祥禪是「祖師禪的稀釋」,「法的本質是絲毫沒有改變」(《禪是生活的宗教》)。就是說,耕雲先生的安祥禪,乃是六祖慧能大師所創立的傳統的中國禪宗的禪法。千百年來,禪僧們及文人雅士解禪、參禪。說了許多的道理,形成了諸多的文字,是不是真正體悟了祖師禪的真諦,我不敢說,但耕雲先生把禪與現代生活結合起來,講了許許多多的道理,真是嘔心瀝血,確實給了我們許多的啟迪。禪是什麼?
  • 高效率大疆禪思L1西安大疆無人機店面議-大疆 禪思L1_西安數碼配件...
    (中關村在線西安行情)近日大疆 禪思L1在中關村在線經銷商「陝西大疆行業應用機(授權)」有售,火爆預定中,聯繫電話:15339248649  杜經理。大疆 禪思L1大疆 禪思L1產品類型雲臺外形尺寸152×110×169mm
  • 杜尚真的是禪者嗎?
    原標題:杜尚真的是禪者嗎?  ◆ 林潔   在汗牛充棟的西方藝術理論著作中,《西方當代藝術審美性十六講》可能是觀點最簡明、邏輯最清晰、表述最活潑的一本著作。也許因為它的作者王瑞芸是女性,中國人,定居美國逾二十年,長期身居西方最前線,以東方異質文化背景觀照西方,既非隔岸看花,也非「不見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反而落得個清楚明白真切吧!   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的區別在哪裡?西方藝術是如何發展到當代藝術這個階段的?西方當代藝術究竟為何物?帶著這些問題上路,作者邁上了探尋研究的路途,並且把她一路的發現和心得歷程絲絲縷縷地展現給讀者看。
  • 生活是精神患者的摩託車|《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
    二戰後的美國被稱之為「垮掉的一代」,是瘋狂且反叛的。二元論對思想世界的切割、蘇美冷戰、原子彈戰爭、美國陷入經濟危機,促使了整個時代都在探尋著如何逃出陰霾的方法。在這其中不乏滋生著各類「垮掉派」風格的文人,他們是美國知識階層中權威和主流文化最激烈的競爭者,對體驗各種極端生活充滿著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