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國育兒方式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2020-08-21 親情的叮囑

每一個國家培育兒童的方式各有不同,中國主張嚴厲的教育,那麼英國呢?也許我們能從別的國家的教育方式裡學習到不一樣的方法

關注公眾號「未來叮囑」可獲得李玟瑾教授育兒講座全集

我們小時候父母總是以某個從來不出去亂跑的孩子作為榜樣來教育我們。要乖,要聽話,不搗蛋的孩子似乎更贏得父母的讚賞。可是在英國,父母們卻有意地「花錢」培養孩子頑皮。每個周末都會為孩子活動,不是到某個朋友家吃飯(往往是全家出動),就是去某個小朋友的生日派對,或者是去遊泳、踢球。總之,英國父母很少讓孩子呆在家裡看電視。

  除此以外,英國父母的教育方式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借鑑。

   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家教

  有這樣一個真實故事,有個中國人到國外去做家教,當他想要按照國內的做法準備教孩子識字的時,主人卻明確告訴他:只需帶孩子到附近的一個遊樂場去玩就行。孩子的父親告訴他:「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家教。」

  在環保遊樂場,小男孩盡情地玩,而且還動手做各種環保工具,如環保餐具、環保包裝袋等,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地問很多專業的問題,而大人所要做的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保護小男孩的安全和回答他的提問。

   教育筆記

  我們想要孩子學知識懂道理,說教或者填鴨式的教學似乎已經成為我們主要的教育手段。這樣做短期來看似乎長進很快,但枯燥無味的教學只會使孩子喪失學習的興趣。而玩樂是孩子的天性,陪玩這種家教方式,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很多做人的道理和有用的知識在這個寓教於樂過程中被孩子掌握。所以與其讓孩子正襟危坐地聽講,不如帶他出去走走或者玩玩遊戲來得更有效。

   英國式的興趣小組

 

 英國爸媽推崇孩子多「向外走」參加活動,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區俱樂部中,父母都鼓勵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小組。這些興趣小組大多是免費的,而且沒有強制的教學計劃,參加這個小組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在玩樂中結識朋友,同時培養孩子在某一方面的興趣。

  自由、獨立,娛樂為主是英式「興趣班」重要特點,孩子在這些興趣活動中有很大的自主性,父母也是全力支持。一些社區活動的表演會,興趣班的成果展等活動,父母都是鄭重其事地參與其中,因為英國父母認為,多活動的「頑皮」孩子更聰明!所以他們往往很樂意為孩子的頑皮活動「埋單」。

感想筆記

能夠很明顯的看出來中國式的教育確實和英國有所不同

  在中國的教育裡,無論是父母還是在學校我們都一直強調遵守紀律、守則,往往將行為規範成為孩子們行為的條條框框。孩子們更多是以一種「灌輸」的教育方式去獲得這些道德觀念,甚至是以考試的形式去死記硬背。這些道德的意義難以真正融入到孩子的日常行為中。

  父母想要孩子學會自律,學會公平、誠實、守信,首先父母做好示範,「不以善小而不為」,事事躬親,同時也鼓勵孩子多動手去嘗試,主動去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讓孩子發自內心地懂得和理解道德的意義。

關注公眾號「未來叮囑」可獲得李玟瑾教授育兒講座全集

相關焦點

  • 這種育兒方式,從中收穫到了什麼啟發?
    有一種育兒方式,幾乎沒有什麼額外花費,不需要你去閱讀更多的育兒書,也不讓孩子轉學或者換班,孩子就會變得更配合、跟你的關係更好、學習更加主動、學業表現也有大幅度提升,你會對這樣的方法感興趣嗎?也許你會說,這才不可能呢,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輕鬆的事情?
  • 一篇育兒文章,一種育兒理論,我們到底要從中看些什麼
    即使看了,又能看到什麼呢?之所以有這個困惑,是因為在我的經驗中,好多看文章的讀者,排除消遣、休閒、打發時間之外,更多的是為了評判文章中某個經驗、觀點、理論的對錯,而不是為了從中學到點什麼。比如,看著這個媽媽的育兒心得,自然會有一部分讀者贊同:說的對,說的好!也肯定會有另一部分讀者反對:什麼狗屁玩意兒,一派胡言!
  • 我從英國當全職媽媽們身上學到生活方式和育兒經
    在公共場合總是能把持住自己的孩子,遇到任何的問題都不驚慌。最簡單來說,小朋友出去玩,要回家了,媽媽們都會告訴他們「還有10分鐘我們回家」,孩子都會欣然接受,做媽媽要有自己的原則。孩子和朋友們一起玩的時候,如果遇到別的媽媽教育孩子或者別的孩子哭鬧,英國媽媽大多給對方的私人空間,不越線。當然國內很多人認為孩子不能罵,據我觀察很多媽媽在孩子過分越界的時候,會提高音量制止的。
  • 我們在《論語》中能學到什麼
    詩書禮樂第一是合禮樂制度,「君子體仁,必能行禮樂。」(《論語註疏》)我們從《論語》中選取幾章來說明。在《八佾篇第三一七》,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意思是說,子貢想要廢除告朔之禮所供的活羊。
  • 去英國讀研只一年就能畢業,你以為能學到什麼?
    Q:到了英國後,和你想像中差距大嗎?A:剛去時還是有一點的。印象最深的是,剛去時準備租個House, 在找房租房的過程中,不斷適應國外生活與辦事的節奏。國外的節奏實在很慢,從房東到房屋中介到房屋代理,以國人的眼光來看,他們辦事效率簡直太低,會讓人很不習慣。我跟我的房屋代理人甚至發生過爭吵,我們覺得2天就能搞定的事,他們卻一拖再拖,總是用各種理由沒按時完成,我當時很難理解。
  • 從世界領先的芬蘭教育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在談及教育水平時,不得不提及的是芬蘭的教育,近些年,芬蘭教育在世界上的影響越來越多,即便是其他發達國家,同樣也將芬蘭視為教育強國,譬如瑞典、英國、丹麥等國家也邀請芬蘭教育專家為自己的國家的教育體系做諮詢。那麼,芬蘭的教育優質的秘密到底是什麼?
  • 關於流行病,我們從歷史中能學到什麼?
    人類歷史上經歷過多次大範圍的瘟疫,如今站在新的起點上回望,關於流行病,歷史是否能給我們以值得參考的經驗和教訓?日前,英國著名歷史期刊《今日歷史》邀請了4位對瘟疫有所研究的歷史學家,分別撰文談了他們的研究和觀點。1月29日,工作人員在演示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研發實驗過程。
  • 英國布裡斯託大學語言班能學到什麼?通過率高嗎?課程有哪些?
    答案是有的,英國布裡斯託大學開設有語言班,學生可以先申請語言班,進行語言的學習。CEFLS開設的語言及預科課程受到了英國文化協會(British Council)和英國學術英語教育協會(BALEAP)的雙重認可。
  • 愛、金錢和孩子:了解育兒背後的邏輯,告訴你什麼是好的教養方式
    從美國到中國,無論富裕抑或貧窮,不管男孩還是女孩,世界各地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快樂成長,有所成就。然而,他們實現這一目標的方式卻千差萬別。美國和中國的父母越來越權威、專斷,「育兒戰爭」日益激烈;而北歐的父母相比之下更為寬容。這種轉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 從海外熱門玩具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本文選取了拼塑積木、STEM玩具、驚喜開箱可收集玩具(類似於國內的盲盒玩具)這三類在海外市場上熱度保持多年的產品,綜合梳理分析它們興起的緣由、巔峰時期的表現和進化、熱度衰退的情況,希望能幫助玩企、經銷商在遇到市場變化時,能冷靜判斷是否具備催生長青熱門產品的條件,能更理性地研發和選品,避免盲目跟風。
  • 從英國私校學什麼?我們熱追的Grit只是第一步
    從英國私校學什麼? 從英國私校學什麼?私立教育的「窮養體」說起來,現在英國私立學校的家長已經不是18到20世紀中那些非富即貴的「資產」階層,而更多的是中上收入的職業人士。雖然他們放棄了免費的公立教育,每年花費稅後的1萬到4萬英鎊把孩子送入私立學校,但他們從來沒有希望這些私立學校提供「貴族」教育,最簡單的從孩子做起就是:自己的書包自己背,自己的事務自己打理。
  • 金鐵霖指導吳碧霞練聲視頻,我們從中能學到什麼?
    金鐵霖,著名聲樂教育家,在教學中培養出許多優秀的歌唱家和聲樂演員,他推出的金氏唱法更是許多聲樂老師學習的範本。吳碧霞,國內頂尖的歌唱家,因為擁有孩子般純真的長相,以及高超的歌唱技巧,造成出的反差萌也深受觀眾熱愛。下面是早期金鐵霖教授指導吳碧霞老師練聲的視頻,來看看我們從中能學到什麼吧!
  • 正確而積極的育兒方式,能讓孩子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爸媽這樣做
    「正確而積極的育兒方式」,看到這個主題,很多父母可能會有疑問,不知道正確而積極的育兒到底是指什麼?怎樣才能算正確而又積極?,讓孩子朝著更好的方向去發展,這樣的方式其實更能讓孩子展現出他們自己的能力,使他們的成長更具有建設性。
  • 從單月200臺到10000臺,在歐拉汽車的爆發中,我們能學到什麼?
    —1—產品,能學到什麼?—2 —營銷,能學到什麼?營銷,是影響和佔領消費者的心智。但是在營銷之前,也要先知道消費者的特點是什麼。—3—渠道,能學到什麼?餘飛說,用直播的模式來賣。為什麼用直播的模式?6,結合自己的渠道體系,引流蓄水,轉化爆破,也是直播中有效的打法。從產品,到營銷,到渠道,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思考,也有清晰完整的鏈條。和餘飛聊完後,我突然很感慨。我們永遠不要小看所謂的「傳統」企業。
  • 從陳小春的育兒理念中,家長可以學到什麼?
    隨著《爸爸去哪兒》的熱播,萌娃奶爸的生活走進了大家的視線,其中大家對Jasper更是喜愛有加,但是「山雞哥」——虎爸的教育方式,最是讓屏幕前的觀眾瞠目結舌。節目中,軟萌調皮的Jasper,更是屢次中了陳小春爸爸的招,每次都被呵斥停止
  • 英國利茲大學語言班能學到什麼?通過率高嗎?課程有哪些?
    答案是有的,英國利茲大學開設有語言班,學生可以先申請語言班,進行語言的學習。1利茲大學語言班介紹利茲大學語言中心隸屬於利茲大學語言、文化與社會學院,位於利茲大學校園的中心地帶。她為大學在讀學生以及即將入讀的學生提供全面而豐富的語言培訓及準備課程。
  • 英國卡迪夫大學語言班能學到什麼?通過率高嗎?課程有哪些?
    答案是有的,英國卡迪夫大學開設有語言班,學生可以先申請語言班,進行語言的學習。  1卡迪夫大學語言班介紹  卡迪夫大學語言中心向國際學生提供學制從8周到9個月的語言培訓課程,以滿足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大家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裡,為的就是在大學課程開始之前提升自己的英語能力。
  • 我們能從「世界第一」的芬蘭教育裡學到什麼?-虎嗅網
    換句話說,如果中國教育達到芬蘭水平,那麼中西部山區的孩子,和北上廣都市裡的孩子,都能享受到質量相同的高水平教育。他說:「我做過研究,明白戶外學習對孩子們有多大的用處……孩子們很喜歡在戶外邊玩邊學,他們真的從中學到了東西。」課程充滿生機活力,學習效果也確實是「槓槓的」。在這所芬蘭版「菜場學校」裡,九年級學生升入高中的比例接近百分之一百。即使是殘疾程度最嚴重的孩子,也能在芬蘭擴大的職業高中體系中找到一席之地。
  • 孩子們在修學遊中能學到什麼
    本報記者林潔花了3萬元送孩子去英國遊學一圈回來,廣州市民葉琴抱怨「很不值」——孩子的英語口語水平一點也沒長進。今年暑期,廣東各大旅行社繼續各出奇招搶佔修學遊市場,但與以前「全民皆遊學」的局面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今年廣州9大旅行社中,有4家由於「效果並不理想」已不做修學遊生意了。修學遊在廣東首度遭遇滑鐵盧。
  • 英語:讓我們的學生學到了什麼
    此成績在中國學生中,充其量只能算為中等;在所謂的重點中學中,更是難以說得過去。如此說來,我們的英語水平是夠高的了,我們的英語教學是無懈可擊的了。但是,實際情形又是如何呢?我的表弟英語學得很好,中考甚至還打了滿分;出國前他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託福」成績。但如今他移居加拿大4年了,還不能流利地與當地人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