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有的人,沒有相遇反而是一件幸事

2020-12-27 梅山易學

生活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間,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每天都在為著自己所希望達成的目標而努力,在這個時刻都在變化的世界裡,每一個人都會因為各自的緣分、境遇不同而遇見不同的人,因為遇見,所以美好,因為只有遇見對的人,做對的事,才能得到成功的機會,滿足自己的所願而達成自己的目標。

但是世間之事,有利必有弊,雖然相遇才能獲得成功的機會,可是有時候的遇見卻並不是一件幸事,在一個不合時宜之時,有些人,可能沒有相遇反而會是一件幸事,一旦相遇,倒反而會有帶來無法預知的傷害,所以相遇之幸與非幸,應該要視乎其時其地而言。

在《易經》的姤卦九三爻之時,便正好是出現了這種沒有相遇,反而是一件幸事的情況,從而為人們了知其中具體的智慧打開了一扇窗,那麼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呢?下面簡單的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姤卦九三爻:臀無膚,其行次且(趑趄),厲,無大咎。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牽也。

九三爻以陽居陽,當位得正,非中,處在下卦之極,上與上九爻相應,但是因為彼此皆陽,所以無法給予相應的調和輔佐之力。

本卦曰姤,姤者,不期而遇,事出意外之偶得,本卦一陰生於五陽之下,卦象為下巽上乾,是一陰之小人漸生於下而浸長潛藏,上之五陽漸受其剝之勢不可免之象,雖不可免,亦有正與非正之分。

九三爻重剛之身,陽剛熾盛,過剛而失中,得遇本卦中唯一之陰爻,是其心中所欲之象,可是爻辭中卻說「臀無膚,其行次且」,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臀者,下體也,無膚則坐立難安之象,次且者,趑趄不前之意也,九三爻之重陽,想要追求本卦中的唯一一枚陰爻初六爻,乃是出於自然的願望,可是初六爻卻已經被處在其上的九二爻以中正之道相遇而包,九三爻已經沒有了機會。

向下已經失去了相遇之機,向上又是與自己相同性質的上九陽爻,無法結與相應之機和幫助,處在這種上下無助之地的九三爻,是進進不得,退退不得,徒喚奈何,下卦巽,巽為進退,為不果,是昧於事機,進退兩難而坐立不安之象,因此之故,方有「有厲」之危像。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到,九三爻原本是陽剛過盛而有前行之心的人,只是因為一己之私而想要與初六陰爻相遇而喪失了自己本具的德行,所以才導致了自己的進退兩難之艱難局面,從而使自己獲得了有厲之結果。

世間萬物,有利必有弊,禍福總相依,九三爻雖然因為想要達成一己之私而造成自己的處境不利,但是,其願望沒有達成卻反而使自己獲得了無大咎的結果,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初六爻是消剛剝陽之人,九二爻以中正之道相包尚可無事,重剛之身的九三爻一旦與之相遇,恐怕很難避免受到陰邪所侵的不利後果,所以九三爻與初六爻,就像有的人沒有相遇反而是一件幸事一樣,雖然沒有相遇是一種遺憾,但同時也避免了受到傷害的可能,不涉及到危險,自然也就不會有什麼大的錯咎了,對此,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相關焦點

  • 為何有的人富貴,而有的人卻貧窮?讀懂《易經》精髓,你就明白了
    許多人想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富有而有些人貧窮?為什麼有的人生來就很窮,卻能白手起家,而有的人雖然有錢,但到頭來卻一夜之間就毀了?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些命運的秘密,我們依然可以從《易經》這本書裡窺見一二。
  • 易經智慧:人活著,最苦的並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一個溫暖的家
    當你真正衣食無憂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一個人努力了那麼久,不是缺錢,而是缺愛,不是沒有家,而是不夠溫馨,心累的時候,沒有地方傾述。易經忠告:人活著,最苦的不是沒有錢,而是沒有一個溫暖的家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需要的,自然是豐衣足食的生活,和溫暖的家。但是,很多人活著,往往並不如意,很多人,費勁一生,卻換不來自己的幸福和快樂,特別是,換不來自己溫暖的家庭。
  • 易經到底有沒有預測功能,都能預測什麼事情?為什麼有的預測不準
    首先來說易經有沒有預測功能答案是肯定的,有。為什麼這麼肯定呢?這要從易經的來源說起,易經一書來自於佔卜。《左傳》中說「國之大事,唯祀與戎"。文字誕生以後,先民們歸納總結之前的佔卜成果和佔卜方式,便形成了易經。文王、周公是佔卜文化的集大成者,並結合前朝及周朝的誕生、發展、壯大的歷史,和祭祀佔卜的成果,重新編排六十四卦,系卦辭、爻辭,終成《周易》。周易和易經很多人說有區別,曉生覺得並沒有,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易經和周易就是一回事。
  • 易經:你真正渴望做成一件事,就不能急,善於耐心等待
    可是,出來社會幹了十幾年,我發現,實際上每個人,其實都有急於求成的心理,只是自己沒有意識到而已。人性和規律,往往是相反的。從《易經》規律的角度看,你真正渴望做成一件事,就不能急,善於耐心等待。人的本性與規律,往往相反。
  • 《易經》:真正聰明的人,和人打交道時,清楚把握這三個原則
    不能不承認,在大家的身旁,有的人就是說要比他人更擅長與人相處,他辦事,他人樂意幫他,他講話,他人也樂意聽,這是什麼原因呢?實際上,並非由於這些人多會說,或是多會做,反而是這些人有意或無意地掌握了與人相處的某些基本原則。
  • 賢惠的女人幫助男人發達後反被拋棄,《易經》教你跳出命理的怪圈
    愛情和婚姻是人生永恆的主題,種種世相也最讓人撲朔迷離。有的人能從一而終,有的人半路分道;有的人梅開二度,有的人三婚四嫁,有的人孤獨終老。一個賢惠的女人兩次遇人不淑,兩次離婚,又毅然選擇了第三次婚嫁。我們從易經命理的角度探討其中的邏輯,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 《易經》忠告:人到50歲,要修心養性,這3個地方最好不要去
    對於一個稍微上了年紀的人而言,最好的地名莫過於沒有爭執,也沒有爭名奪利,三五好友一起去喝喝茶聊聊天豈不是愜意。又何必非要去湊熱鬧,很多年輕人不會看著你上了歲數便會對你有所包容,人有的時候還是該服老就得服老02燈紅酒綠之處
  • 易經提醒:「不好惹」的人,往往有四種特徵,有一個,我們也要重視
    易經提醒:"不好惹"的人,往往有四種特徵,有一個,我們也要重視世間萬物皆有自己的靈性,每個人也理所當然有自己的性格,只是有的性格是和別人與他相處,有的人的性格雖然不能說壞,但卻不容易交往。人們都喜歡去接近一些,在性格上比較溫柔好相處的人,因為這種人身上自帶一種暖意,讓人和他在相處過程中感覺很舒服。
  • 易經到底難不難學?學習易經有個捷徑,一般人不會告訴你
    可以說想要學好易經,掌握64卦是勢在必行的,也是一條必由之路。但是64卦如此的紛繁複雜,又十分多變,很多人總是覺得自己沒有天賦或者沒有時間,只好望「易」興嘆。通俗趣味才是吸引求學者的花朵,而健康實用更是折服我們每一個人的果實。
  • 五行水可克火:易經中,卻有2種火不但不怕水,反能潛入海底反克
    五行水可克火:易經中,卻有2種火不但不怕水,反能潛入海底反克天地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不僅代表了天地自然間的五種元素,還代表了人體陽陰五行的分布。因此,中國的傳統文化《易經》中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黃帝通過與岐伯、雷公、素女等人的對話中,通過陰陽五行學說,告訴世人,人體的生命活動規律,應該遵守和掌握自然變化規律,時刻調整自己的身心和作息時間。
  • 《易經》告訴你:影響一個人的,不是命運,而是這兩個因素
    我以前也是這樣的人。看了《易經》才明白,影響一個人的不是命運,而是這兩個因素,過去的經歷和現在的行動。1、過去的經歷,形成一個人的想法。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個人過去的經歷和經歷往往構成他餘生的信念和想法。這就形成了個人看法。
  • 易經:一個人能不能發達,不是命,而是靠內外兼修的3種能力
    物聚到你身邊,為亨通、發達,其前提是與人同。《易經》同人卦的規律告訴我們:一個人能不能發達,不是命,而是靠內外兼修的3種能力。1、心胸廣闊的包容力:《易經》同人卦說:「同人於野,亨。喜歡它的人非常喜歡它,討厭它的人非常討厭它。所謂酒逢知己千杯,話不投機半句多。然而,另一個事實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上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即使是非常相似的雙胞胎。他們的個性也是不同的。如果我們能接受每個人固有的獨特性,那麼我們的思想和模式就會得到改善。
  • 易經告訴你:一個人想發達,並不只是靠勤勞,建議你讀讀這4句話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一段困難的時期,在這個時候,心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能自甘墮落,而要繼續努力,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度過困難的時期,每個人都會有失敗的時候,而最後成功的都是那些人都是因為他們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目標,而是選擇依然努力,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易經》上說,潛龍勿用。
  • 易經:決定一個人財富的並不是勤勞,而是要敢下這三種「笨功夫」
    每個人成事的前期,都要經歷一個潛伏、積累、等待時機、厚積薄發的過程。不同的事,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潛伏周期。有的人幾年就爆發了,有的人需要十幾年,少數人需要幾十年。很多人等不到爆發,就失望放棄,半途而廢。萬事萬物都有其內在的規律可循,做事也不例外。
  • 易經:神秘的《連山》、《歸藏》,實則並未失傳,而是融入儒、道
    《易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非常古老的經典之作,至今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因為其中有無窮的智慧和文化財富。學易,首先得了解《易》的歷史,而其中最為神秘的要數《連山》和《歸藏》,單這兩個名字就會讓人浮想聯翩,那種神奇的感覺油然而生。 今天的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神秘的《連山》和《歸藏》。
  • 一個老實的人,和一個狡詐的人,眼裡的易經是不同的
    周秋鵬近幾年在易經領域,發生過一件大事,就是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先生,發表了一個關於易經文化的演講。作為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全球頂尖科學家,楊先生的演講,無疑是字字如金,開闊了廣大易學研究者的視野,提升了大家的思維層次。
  • 易經告訴我們:真正的孤獨,不是無話可說,而是有話也不說
    說起《易經》,《易經》產生於中國理性文明發端的商周時代,被當代國學界稱之為「華夏文明智慧的源頭」。《易經》更是中國古代一部非常神秘的著作,更是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蘊含著遠古先祖的睿智卓識,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深受其影響。易經告訴我們:真正的孤獨,不是無話可說,而是有話也不說。
  • 易經提醒你:一個人能不能發財,靠的不是人脈,建議你讀讀這6句
    每個人成事的前期,都要經歷一個潛伏、積累、等待時機、厚積薄發的過程。不同的事,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潛伏周期。有的人幾年就爆發了,有的人需要十幾年,少數人需要幾十年。很多人等不到爆發,就失望放棄,半途而廢。《易經》上說,潛龍勿用。
  • 易經:你一旦全神貫注,身心合一,或許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與之相關的一切,可以思考,行動;其餘無關緊要,甚至是阻礙你的人事物,你不要看,千萬別聽,千萬別想,千萬別關注。專注在你要想的事情上。一件事情,你一旦全神貫注,身心合一,持之以恆,就沒有做不成的。《易經》坤卦說:「囊括,無咎無譽。」
  • 易經:三種人落難要學會「袖手旁觀」,若施以援手,可能會吃虧
    世間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有著特定的一個循環規律的,我們今天就是從易經來進行分析,看這個規律,當然,你也會發現這個世界上非常有趣的現象。《易經》再告訴我們,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它的定位是不同的,但又是不能超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