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科教育退費:一個人如何走出抑鬱情緒?記住這三點

2020-10-06 派小星資訊

走出抑鬱,需打好三張牌:

明己心,明眾生,明天地。

一、明己心:

1. 接受起伏。

如果你能跳脫出來,以觀戲者角度觀自身,便明白人生就是一場打怪升級的旅程,輸贏成敗得失都是兵家常事,並沒有說到了哪一個位置便能無憂無慮食得安樂茶飯。

但無論如何最核心的「你」是永恆不變的,能所向披靡固然幸運,但暫且蟄伏亦未為壞事。

2.張弛有度。

不要逼得自己太緊,不然只會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最終形成:

「過分用力—能量不足—無法成事—抑鬱消沉」

兩點建議:

(1)完成小目標後自我獎勵。

比如談成了一個項目,就去買一件自己心儀已久的禮物。

(2)滿足內心的小孩,允許自己偶爾懶惰與無聊。

譬如,你可以允許每天自己在一個時間段內發呆放空吃喝玩樂無聊至極,時間到了,OK,重上發條重返軌道。

3.閱讀與記錄。

要達到能量的循環不息,通過閱讀的輸入到記錄的輸出,一來一往,便是最佳方式。

(1)關於閱讀: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常讀經典能感受不同時空不同人生,如此遇到相似問題時能拓寬思考維度,並且會明白自身得失乃是一葉扁舟,如此心境會更敞亮明澈。

(2)關於記錄:

時刻記錄,能理清思緒、留住光明。

4. 愛惜健康,聽取身心訴求。

(1)遠離壓力源。

身心是一體的,就如很多人一緊張就拉肚子。

如果你發現自身的確不能面對某種壓力,因為它身心受創,那麼保證三餐無憂的情況下儘量遠離它,哪怕它許你金山銀山,到頭亦無福消受。

(2)早睡早起。

規律作息一個月,煥然新生如嬰兒。

早睡能減少深夜的胡思亂想;

早睡能避開不懷好意的騷擾;

早睡能使皮膚變好頭髮變柔身心舒暢;

如若早睡難做,那就早起,天天五點起床,想晚睡也難。

(3)健康飲食。

  • 清淡精簡
  • 三餐定時但不過飽
  • 溫飲溫食,少吃生冷

總而言之,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其根源要麼就是沒吃好要麼就是沒睡好,餘下的十之一二,也要吃好睡好才能有底牌去迎戰。

5.將抑鬱擱置於光明處。

要明白的是,你只是一個大俗人,是俗人便會有喜有悲。

覺得抑鬱的時候不妨去正視它、覺知它,可以哭可以大喊可以找人傾訴,唯有承認它的存在,讓其汲取光明,它才不會因不見天日而持續發酵,繼而煙消雲散。

二、明眾生:

1.相信被愛,汲取陽光。

很多人覺得抑鬱孤獨不被愛,完全是基於受害者心態。

因為他習慣於自建牢籠,拒絕接納或懷疑他人之愛。

繼而自卑自憐戲精上身,當別人因遭冷待轉身離開之後,他更加篤定自己不被愛。

因此,要深信,別人對你好,是因為你值得,他歡喜。

2.不因人際瑕疵而障目。

你並不需要全世界去接納理解,不要過份執著於外境的圓滿,因為一個不喜歡你的人而忽略了大多數喜歡你的人。

一個人能夠愛惜自己,有三五知心人,便是人生幸事了。

3.只和自己覺得舒適的人相處。

要走出抑鬱,很重要的一步,便是對自己的「不舒適」保持覺察。

因此如果你和一個人相處完覺得壓抑憂鬱(哪怕他看似熱情關心你),請相信自己的直覺,遠離他。

不要太過聖母心,在成為別人的藥之前,你首先得成為自己的光。

4.懂得釋放攻擊性。

很多時候會抑鬱低沉是因為過於壓抑本性,為了博得他人歡心而表現得善良聽話與世無爭毫無攻擊性。

不可否認,戴著面具,能贏得片刻歡愉或有限利益。

但日積月累,便會孤魂遇野鬼,換不來真實有益的人際關係。

因此,從此刻起,請學會捍衛自己的立場,不在人際關係裡反覆吃虧和過分遷就,唯有在人前展現出一顆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靈魂,才能真心才能換真心,你好他也好。

5.在舒適範圍內將光熱施予外界。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愛人者,人恆愛之。

你要從外界得到光熱,首先要施予光熱。

當與外界的能量產生高頻連接,自身的「福德貨幣」足夠盈餘之時,就是你賺大發的時候了。

三、明天地:

1.行萬裡路。

身自泥土中,方知天地廣。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當一個人遊遍山河,在天高地迴的參照下,更容易覺察到自身的渺小和生命的須臾,從而能夠更客觀地面對當下的困頓。

再者,見多識廣,除了豐富自身閱歷見聞的同時也能夠找到志趣相投的同道中人,從他們身上汲取到陽光與歡樂。

2.發現身邊的美。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如果願意發現,你會知道很多美好就在身邊。

譬如浩瀚天空、燦爛星群、明媚陽光、大浪淘沙的詩句、孩童的微笑等等,任何一種美都可以使思想淨化、讓心靈澄澈。

3.人間長,人世短,活在當下。

很多時候,年輕人會抑鬱焦慮是因為經驗有限和認知不足,無法很好地度人度己度未來。

但事實上,未來就是每一個安穩當下的相互連接,只要當下好好的,每個階段做到盡善盡美,那麼未來必然也會萬事如意,實在沒必要作過多的假設與擔憂。

就如你小時候考試考糟糕了,覺得未來定會全軍覆,但現在回頭看也只是不值一提的小case。

你能做到的就是,對未來有個大概的目標、方向,然後做好當下該做的(明天的演講、下周的會議、這月的出差),邊走邊改,邊改邊走出自己的康莊大道。

總而言之,人間長,宇宙百億年,華夏五千年。人世短 ,區區百歲如朝露,慢慢來,穩點走,人間之事非人世所可盡也。

人身難得,生而為人,是大福報,只要當下衣食無憂,身體安康,見到陽光輝煌,便應當慶幸感恩了。

好好活著吧,為了賦予你生命的造物主,為了那些愛你的人,也為了對得起自己過往的不懈堅持。

當你勇敢起來,過關斬將,體驗過種種苦樂得失,便會知道壞極過後便是輝煌,熬過這次便是勝利。

【銘科教育】國內首家心理學在線教育機構。在這裡,你可以學習到成為心理諮詢師的專業知識,掌握各式各樣的心理學技能,並獲得專業人士的豐富知道。學心理學,有我一個就夠了。

海量心理課程,戳 →限時【】聯繫客服領取。來開啟你的心理諮詢師成長之旅。

相關焦點

  • 抑鬱和情緒有什麼關係?如何保持良好的情緒呢?從三點經驗去落實
    抑鬱症跟情緒有什麼關係呢?一個人的情緒總是被外界的情景所包裹著,也總是被影響著,當影響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尤其是被惡性循環的情緒影響,那會出現情緒的持續性低落。一個人的情緒低落對於一個人的精神面貌有直接性的摧毀性和破壞性。
  • 如何走出抑鬱焦慮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越來越多的受到一些負面情緒的困擾,這其中以抑鬱、焦慮等情緒最多,當我們長期深陷其中會對我們的工作生活等方面造成諸多不良影響。輕則影響工作效率、家庭幸福。重則整個人從精神上垮掉,幾乎變成一個廢人。那麼如何才能從抑鬱焦慮中走出來呢?
  • 每日毒雞湯:如何控制好情緒,記住這3點,擺脫負面情緒
    情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但是有的人就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比如有個人在工作的時候被老闆罵了,回到家看到孩子在床上跳來跳去去,就沒有理由的把孩子罵了一頓。這就好比有一個人開著車,結果一隻狗子竄了出來。為了躲避狗子,結果把路邊的過路人撞了。
  • 甜橙老媽的家庭教育(十七)如何引導孩子走出抑鬱情緒
    孩子的抑鬱情結肯定是不會令其快樂的,不僅如此,孩子的情緒還會給家庭籠罩上一層陰影。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撥開烏雲見太陽」呢?如何正確引導孩子走出抑鬱情緒呢?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1 )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有些父母常常因為忙於工作,只把家當作休息和睡覺的地方,還有的父母經常在家中說一些消極的話, 比如對社會的不滿,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等,這些都會影響孩子心理的發育,孩子在少年時代常常感覺不到快樂,從而會出現消極抑鬱情緒。
  • 銘科教育退費:是不是心越細越容易抑鬱?
    焦慮和抑鬱像是一對雙胞胎,而生養這一對雙胞胎的則是「多慮」。研究顯示,大部分女性在抑鬱時,試著去分析自己的情緒,或是想去找出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而大部分男性卻是去做一些他們喜歡的事情。男性想辦法轉移自己對情緒的注意力,而女性則是思考/分析自己的情緒。因此,抑鬱症的患者中女性比男性要多。----《活出最樂觀的自己》我們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讓「過去」過去的能力。很多事情,如果沒有注意到,沒有多想,像一陣風吹過,那麼我們也就不會抑鬱。無休止地揪細節,是導致我們痛苦的很大原因。
  • 抑鬱症是如何摧毀一個人的?5個方法助你遠離抑鬱反覆發作
    讓一個人不想留存於世的惡魔,叫抑鬱症。近年來,關於抑鬱症的話題一直都頻頻爆出,關於抑鬱的帖子也不計其數,上至有名人明星,下至有職場人學生。通過這些例子會發現,平時明明表現正正常常的一個人,有說有笑的,但是突然就得了抑鬱症,或者是突然就因為抑鬱自殺了。
  • 如何走出消極情緒
    消極情緒總是非常容易的佔據我們的大腦,處在消極情緒下的我們心情低落,對很多事物失去興趣,遊走在抑鬱的邊緣,在這樣的情緒狀態下,執行力降低,對現狀深感無奈卻無從擺脫,陷入惡性循環。擺脫消極情緒,是打破這個惡性循環的第一步。    當我們發現自己對於現狀非常不滿的時候,承認自己的不足,接受現狀,告訴自己「我的確對現在很不滿意,但這很正常」。
  • 抑鬱女孩自述:我是如何利用宅居生活走出情緒漩渦,找回自我
    因為疫情而不得不取消計劃,這讓我一度陷入極度無望當中。於是開始了一個人的宅居生活。身邊很多朋友問我,「你這段時間為什麼不在老家和家人一起住呢,這麼長時間不能出門,一個人在家不孤單麼?」將近三個月的宅居生活,身邊只有一隻貓陪伴,我不僅沒有一日感到孤單,而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鬆與幸福。
  • 易悲易怒甚至走極端 寶媽如何走出產後抑鬱
    在讀者和網友的留言中,「產後抑鬱」這個詞高頻出現。有不少媽媽留言稱自己曾經患過產後抑鬱症,所幸沒有輕生念頭。「產後抑鬱症」這一產後不良心理狀況,越發引起人們的重視,產婦及其家人又該如何應對呢?   醫生分析:發現孕產期抑鬱應及時幹預   「痛心!看到這則新聞真的很讓人痛心。家人知道她已經有輕生的念頭,就應該強制送她到專業醫院治療。」
  • 心理學:靠跳舞走出抑鬱成網紅,揭秘背後的原理
    雖然走出抑鬱最終要落實到丈夫身上,就像爬坑一樣,別人再幫你,你自己積極去走去邁開步子,才是最基本的。但是,抑鬱的人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抑鬱狀態下什麼也不想幹,只是沉陷在自己的情緒悲傷、消沉之中,灰心失望到不想改變自己。這時候再好的辦法也沒有用。而最可貴的就是能有一個人推動他、拉動他,就像一架馬車一樣,開始的時候就推動他,然後自己才會產生自己的力量去自主開動。
  • 心理學家:抑鬱並不是那麼可怕,跟著這三種方法,你就能走出抑鬱
    抑鬱症對患者有全方位的影響,例如:  1、情緒低落:容易多愁善感,有強烈的內疚感。  例如,絕對主義思維「必須」到「只有」才能「是」,包括一個人必須完全符合一件事的標準,或一個人做這件事的要求,或被人所愛的感覺。  比如,你常常認為有一件事會決定命運,「如果這件事做得不好,我就完蛋了」。  對於抑鬱的朋友,我們可以培養以下正確的思維觀念,從而改變過去的舊觀念。每天早上用20分鐘左右的時間,以朗誦或背誦的方式進行練習,熟練背誦時重複練習。
  • 二胎媽媽凌晨發朋友圈稱:熬不下去了,產後如何走出抑鬱的圈子?
    原來這位媽媽生完二胎一直沒有走出產後抑鬱的圈子,昨天因為一點小事和老公吵完架後睡不著,越想越覺得自己撐不下去了,發了那條朋友圈,出了家門。好在只是虛驚一場。啥是產後抑鬱?產後抑鬱是個快要爆掉的氣球產後抑鬱是如何引起的?生理因素產後媽媽體內激素水平發生變化,這直接影響腦部活動,容易引起激動、情緒大起大落。
  • 走出抑鬱從改變行為方式開始
    因為改變人們的情緒體驗的關健就是改變我們的行為方式。 通常,我們是內心體驗到了強烈的欲望了,才會去行動,才會去做一些事。周末休息在家,可以自由選擇,一個人如果喜歡看電影,就選擇去看電影,如果想去跟朋友玩,就會去聚會。我們這些行為,是「由內而外的行為」。行為是按自已內心意願驅動去做的。
  • 抑鬱情緒≠抑鬱症,抑鬱情緒怎麼調理?
    抑鬱情緒是很常見的情感成分,人人均可出現,當人們遇到精神壓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等情況時,理所當然會產生憂鬱情緒。但是抑鬱症則不同,它是一種病理心理性的抑鬱障礙,與遇到挫折後出現的抑鬱情緒完全不同,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不產生抑鬱情緒,那才是不正常。
  • 保研er的抑鬱與焦慮情緒你有關注過嗎?該如何緩解呢?
    長時間的種種情緒的疊加和大腦裡常常播放悲傷情緒,就會有惡魔焦慮症或者抑鬱症來纏繞你,這讓你的保研過程更加艱難。保研er的情緒時常在崩潰的邊緣。但卻有人對抑鬱症患者說:「想開點不就好了麼?」這樣抑鬱症患者又會怎麼去想,會對抑鬱症患者有效嗎?可能還會導致抑鬱患者的情緒加深,讓人覺得沒有人能理解他。「悲傷的人知道自己為何悲傷,但抑鬱的人不知道。」研究生是保研er即將步入的階段。但是保研的這些時間,他們的情緒起伏也很大。
  • 27歲的全職媽媽產後抑鬱,靠這個走出抑鬱
    導語:在好幾年前看過高中班主任發在朋友圈的一張漫畫,上面畫著的是一家三口,媽媽左手拿米右手提菜,懷裡還抱著一個孩子,爸爸右手撐著傘,左手插在口袋裡。漫畫的題目是《我的好爸爸》。形象地描述出了當代婚姻中的情形,媽媽做再多都是應該的,不然就不是個好媽媽,而爸爸只要偶爾做點事就可以被人稱為好爸爸。
  • 來說說我如何走出產後抑鬱——寫在前面
    我想說:這點事就離婚,那我後來經歷的那些簡直就太苦難深重了。有人說出自己的經歷,與我頗有類似。預計每天發兩條,一條是寫我如何走出產後抑鬱的,一種是回顧從前我如何從被寵愛走向抑鬱。兩條線一起寫有我的目的,寫我以前是想讓大家知道,我的抑鬱不是來得沒有來由的;但如果按時間順序寫,我怕一直沒有寫到我走出的方法,讓很多與我有一樣經歷的人想起自己的傷心事,更加抑鬱。
  •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有什麼區別?如何改善這些症狀?
    事實上,我們常說的「我抑鬱了」和「抑鬱症」其實是兩個概念。 我們平時所說的「抑鬱」其實就是抑鬱情緒,抑鬱情緒指的是一個人在經歷了挫折、困難或者說是創傷性事件後,表現出來的一種情緒反應,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
  • 因孩子問題總是被老師叫去談話,產生了抑鬱情緒,從這三點調整
    這位來訪者繼續傾訴:自己越來越感覺到一種抑鬱的情緒圍繞在自己的身邊。這種抑鬱的情緒總是讓自己的心情變得很糟糕,並且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種災難,因為總是把壞的情緒傳遞給他,從而造成親子關係的緊張。第一點:記住老師的角色是什麼
  • 重見陽光,看明星如何走出抑鬱,趕緊學起來!
    01 在抑鬱的人眼裡,天空布滿陰霾對於有抑鬱心態的人,所有的憐憫都不能穿透那堵把自己和世人隔開的牆。在封閉的心牆內,他們不僅拒絕別人哪怕是極微小的幫助,而且還用各種方式來懲罰自己。在抑鬱這座牢獄裡,困在裡面的人不僅內心充斥著孤獨感,而且還被外界所隔離。正是這種特殊的心理屏障——隔離,把抑鬱感和不愉快的感覺區別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