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社交媒體上,我們隨時隨刻都能看到處於金字塔底層的不會思維者。是否擁有批判性思維和所獲得的學歷並不成正比。心理學家指出,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可以訓練的will power。投入時間和必需的努力可以使一個人在批判性思維的金字塔上攀登高峰。那麼,如何煉成一個批判性思維者呢?
心理學家們開發出了一個關鍵性的思維架構,幫助我們學習一些在當前時代尤其必不可少的思維技巧。
研究者提出了批判性思維者從零開始的六個發展階段——不會思維者、學會質疑者、入門思維者、踐行思維者、高級思維者、思維大師。這一架構是由教育心理學家埃爾德和保羅建立和發展出來的。教會人們掌握批判性思維能力是我們當前時代的一大關鍵性挑戰。對於21世紀的人類社會而言,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學習和教授是多麼的不可或缺。兩位心理學家埃爾德(Linda Elder)和保羅(Richard Paul)聯手提出的批判性思維分階段發展理論可以幫助我們更準確地評估自己當前思維方式的成熟度,以及幫助我們更清楚地了解其他人的思維方式。
兩位專家為批判性思維的發展劃分出了六個明確的層級,從最初的幾乎為零,直至最高級的思維大師。
正如他們的專著所指出的,人們是否能夠在這批判性思維金字塔上不斷攀登更高的層級,「取決於一個人是否願意為發展成一名批判性思維者付出必需的努力」。有效思維並不會自動實現,也無法去指望潛意識。只有投入實實在在的努力並堅持不懈,你才能掌握相應的能力。
下面就是思維能力發展的六個層級。
第一層級:不會思維者
這些人對思維本身都缺乏必要的了解,更不知道思維對於自己的生活意味著什麼。他們總是基於錯誤和偏執的想法來形成觀點,做出決策,而思維能力卻始終止步不前。
不會思維者缺乏一些關鍵的技巧,使得他們無法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分析。他們也不具備持續運用準確度、關聯度、精確度和邏輯等標準的能力。
那麼,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是屬於這種不會思維者呢?看看大家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也許你一下子就心裡有數了。正如埃爾德和保羅所寫:「哪怕你已經從高中,甚至從大學畢業,也有很大概率依然是一個不會思維者。」
第二層級:學會質疑者
處在高一個層級上的思維者已經意識到了思維對生活的重要意義,也知道思維上的缺陷會給自己造成大麻煩。正如兩位心理學家所指出的,你要解決問題,第一步就是承認自己存在問題。
來到這個層級上,人們會開始理解「高品質的思維首先要求針對思維本身展開深入細緻的思維」,也會承認自己的思維過程可能有許多不足,只是他們或許還沒有更強大的能力去發現這些不足。
一位學會質疑者可能已經意識到,真正可靠的思維過程包含了引入假定、進行推斷、形成觀點等階段,但是他們的認識依然處在很粗淺的水平上。他們可能已經能夠發現自己在有些問題上犯了自欺欺人的錯誤。
兩位專家指出,處在這一層級的人們,前進的最大障礙在於「對自己真實的思維能力有過高判斷,而這就使得他們難以認識到自己並不出色的思維當中隱藏的問題」。
第三層級:入門思維者
這個層級的思維者已經開始明確意識到謙遜的心態有多麼重要,在生活各方面的思維當中,他們都會積極主動,力圖去控制思維進程。他們知道自己的思維當中存在盲點,並且會去採取相應的措施予以矯正,只是能力還較為有限。
入門思維者更加看重理性,在思維過程當中時刻保持著自知之明。他們或許已經開始具備發現自己想法背後各種概念和傾向性的能力。此外,他們也發展出了較高的清晰度、準確度、邏輯等內在標準,意識到了自我在決策當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他們與更低層級人們最重大的差異之一就在於,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能力,可以對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批判,哪怕他們依然有很多完善工作要做,哪怕他們有些時候發現了問題卻未必有能力解決。
第四層級:踐行思維者
這一層級的人們不但能夠發現自己的缺陷,而且還有相應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到了這個層級,人們就能夠養成更好的思維習慣,而且會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規範性分析。
儘管他們或許可以明確認識到自己的思維是強在哪裡和弱在哪裡,但是這些踐行思維者依然沒有掌握深入解決思維問題的系統性方法,因此還是不免經常會成為自我中心和自欺欺人傾向的犧牲品。
底下的人要怎樣才能上升到這個層級呢?專家們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具備「理性恆心」。這一品質可以提供「充分的動力,來制定一份切實可行的系統性實踐計劃」。
「我們必須教會學生理解至關重要的一點,即無論何時,理性的人進行思維時,都必然是在使用一些明確可預見的架構:思維必然是由問題驅動的,我們尋求問題的答案是為了特定的目的,而要找到答案,我們先獲得信息,然後予以闡釋(比如做出推理),而我們的推理則是基於假定,並指向各種可能的結果的……最後,這每一個思維的環節又都牽涉到相應的理念和概念。」埃爾德和保羅如是說。
第五層級:高級思維者
這些高層級思維者擁有非常強大的習慣,在生活的每個方面,都可以洞察自己的思維,進行深度分析。他們立心公正,總是能夠發現別人和自己想法當中的有害之處。
雖然這些人已經可以很好地處理自我在思維流程當中的角色,但是對於影響他們心理的諸多不同因素,恐怕依然難以完全把握。
高級思維者能夠坦然面對自我批評,而且還會系統性地進行這種行為,來尋求進一步提高。要站上這個層級,思維者必須具備的四種關鍵特質分別是:開發新思維習慣所需的「理性領悟」;「承認人一生當中前後不一致和矛盾之處」的「理性正直」;設身處地了解別人境況和想法的「理性共情」;直面那些自己並不認同,且可能有負面情緒的「理性勇氣」。
第六層級:思維大師
這一層級的超級思維達人可以完全控制自己處理信息和做出決策的整個流程。他們不斷努力強化自己的思維能力,通過反覆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使其達到自覺水準」。
思維大師能夠深度洞察心理活動,堅決致力於保持公平,控制自己的自我中心主義傾向。
他們總是不斷自省,檢查自己關於缺陷、邏輯和傾向性的各種假定。從他們的身上,他人可以清楚地看到驚人的洞見力,以及強大的實用性知識。
思維大師即便遇到了挫折和挑戰,也不會驚慌失措,他們只是會投入需要的時間和精力,來分析自己該如何應對。
兩位專家寫道:「這一點為何如此重要?正是因為人類的心智,若是聽其自行其是,總是會去追逐當下最簡單的東西,面對起來最輕鬆的東西,最符合自私自利心的東西。與此同時,我們的心智卻會自然抵制那些難以理解的東西,帶有複雜性的東西,要求我們思考的東西,以及他人的困境。」
那麼,我們要如何才能晉級為思維大師呢?心理學家們認為,哪怕是受過大學教育,多數人恐怕也終生難以企及那樣的境界。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終生堅持良好的思維習慣,不斷提升自我。
「擁有良好判斷力的人總是會努力找出思維大師,因為他們能夠認識到後者帶著智慧的判斷和深入的洞見去思考複雜問題的能力,更懂得這能力是多麼寶貴。」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批判性思維其實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在當前的背景下,其重要性如何形容都不為過。這個令人迷惑的時代裡,處處都充斥著來得快去得更快,帶有濃厚誤導性色彩的信息,而我們決策的對與錯,很可能就真的是「生」與「死」的分野。
原文:
https://bigthink.com/personal-growth/how-to-think-effectively-6-stages-of-critical-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