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首次給家政服務業"定規矩" 陪老人聊天嘮嗑也是職責

2020-12-20 東方網

原標題:上海首次給家政服務業「定規矩」

  據《勞動報》報導,家政公司多如牛毛,到底哪家正宗,又讓人放心?現在請家政員的費用那麼高,有沒有什麼標準?哪些服務是家政員應該做的?對每個找過或者正在找家政員的家庭來說,這或許是一個一直被困擾的話題。在昨天舉辦的第三屆家庭服務博覽會上,60多項家政服務機構管理規範和家政服務操作規範投入試運行,一些困擾僱主或者家政員多年的難題今後將得到明確答案。

  月嫂曾經換了七八個

  「我現在懷的是第二胎了,雖然離生產還有幾個月,但已經開始物色起月嫂了。」大腹便便的李女士昨日來到家博會現場,收集參展的家政公司名片,以備日後找月嫂聯繫。

  她告訴記者,想要找個稱心的阿姨太不容易了,即使出了比市場價高20%的價格依然難尋。「之前我找了上海許多家政公司,因為出的價格高,這些公司給我狂推薦阿姨,什麼好的差的全往家裡送,害得我花了很多精力來篩選。」

  即使是花費了巨大精力和財力,李女士依舊未能找到非常滿意的。「生大寶的時候要請月嫂,前前後後找了7、8個,都不行,最後還是我媽媽來才搞定的。」在李女士看來,阿姨幹活愛偷懶是她最不能忍受的,有時感覺花錢請了個「大爺」回家。

  如今,想要找個滿意的阿姨簡直比找對象還難。現場,另一位抱著孩子的張女士也想要碰碰運氣找個育兒嫂。

  張女士認為,阿姨難找一大原因就是沒有約束和規範。「之前有個阿姨說是家裡有事就請假回老家了,那這幾個月我們家不可能等著她啊,只能另找。」張女士說,「家政中介不像正規公司,手下阿姨想跳就跳,但我們不是想找就能找到。」此外,張女士還表示她曾碰到過家政中介隱瞞實情,說是有個做了好幾年的熟手,結果到家試用幾天發現什麼都不會。

  工作流程有了參照

  有的僱主認為,花那麼多錢請的月嫂應當包辦家裡所有事,打掃燒飯看孩子一樣不能少;有的月嫂則認為,我只是過來帶孩子的,除了孩子有關的一切都不需要做,照顧產婦不是我的職責……像這樣雙方意見不一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時有發生,由於沒有明確的參照或規定,矛盾不斷。

  而在昨日發布的家政服務行業標準中明確規定,月嫂是為產婦和嬰兒提供日常飲食起居服務的,並不需要為其他家庭成員提供額外服務。

  對於目前市場最緊缺的居家養老服務人員,不僅要求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陪聊、陪讀、陪診服務」同樣屬於他們的職責範圍。這份新的家政服務標準,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細」:早上要曬太陽,下午要睡多長時間等等,都有標準,不僅是給僱主一個參考,也是給家政員一個科學的指導。

  出臺行業標準是市場需求

  上海市家庭服務業行業協會副會長周珏珉告訴記者,標準化建設是行業發展必須的,不按標準來難有長遠發展。「其實不止僱主和家政員需要標準,現在越來越多的家政公司業感到管理越是不標準,越是難生存。」

  周珏珉說,其實行業內很多標準都無先例,例如收費標準,他們也在摸索前進。「現在家政價格不一定是越大型家政公司越貴,反而是一些小家政公司更貴,因為手下沒人,而他們報價一高阿姨就要跳槽,大公司反而也只能跟著漲價。」

  據悉,今後家政公司也會根據規模、服務等進行等級評定,然後根據不同等級制定指導價,防止一些家政公司惡意擾亂市場。

  周珏珉表示,有了官方標準,越來越多的家政公司將迫於壓力趨於規範,同時還能根據標準制定行業黑名單。「過去家政公司之間都是競爭關係,有了這份黑名單,家政公司就能共同分享,互惠互利,讓服務更加物有所值。」

相關焦點

  • 濟南92歲老人的養老故事:政府購買家政社工陪聊天
    【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柴玉梅老人的養老故事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       齊魯網12月2日訊(山東臺記者 高昌潔 高傑 段洪興)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欄目報導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家政市場開啟「春節模式」 月薪3300元陪老人聊天沒人幹
    下午3時,登門尋找家政服務的僱主寥寥,阿姨們三三兩兩坐著聊天,同時也會分享一些招工消息。「剛來一位僱主,住的是5層別墅,一個月6000元,你做不做?」一位阿姨問。很快,周邊很多阿姨開始討論,有人估計,「5層樓打掃衛生,又要做飯,還要看小孩,非常累,吃不消。」有人直言,「這麼重的活兒不划算。」記者在家政服務中心蹲點的幾個小時內,陸陸續續來了一些僱主,但真正籤約的寥寥無幾。
  • 中國家政服務業發展特點、行業發展現狀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預測
    從家政服務企業規模看,大部分企業營業額在50萬元左右,少數規模較大的企業年營業額已達1000萬元以上。    2、服務內容    家政服務涉及20多個門類,200多個服務項目。適應市場需求的多樣性特點,家政服務也呈現出多樣化發展態勢。傳統的保潔、搬家、保姆等項目不斷細分,月嫂、陪護、聊天、理財、保健等服務不斷成為家政服務的主要內容。
  • 滬家政平臺首次啟用"保姆黑名單" 保姆買假證被"拉黑"
    記者昨天從滬聯百家家政聯盟信息平臺獲悉,該信息平臺已經啟用「保姆黑名單」,3名保姆因為違反平臺制定的相關規定而被列入「黑名單」。據平臺發起人夏君介紹,列入「黑名單」意味著今後信息平臺的成員單位將禁止僱傭這些保姆。據悉,這是本市家政市場首次啟用「保姆黑名單」。
  • 「問題保姆」事件頻發 家政服務業亂象如何治理?
    近日,一段疑似保姆虐待幼童的視頻在網上流傳開來,再次把家政服務業中的亂象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近些年,隨著人口老齡化和二孩政策的放開,家政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加,月嫂、保姆、小時工等家政從業人員的需求日益增加。與此同時,這一過快發展的快速產業,也有著不少問題,保姆摔打小孩、虐待老人、偷盜錢財的新聞屢見報端。
  • 關於家政服務業發展典型案例遴選名單的公示
    ﹝2017﹞1293號),總結各地家政服務業發展的有效做法,2018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請報送家政服務業發展典型案例的通知》(發改辦社會〔2018〕642號),在全國範圍內徵集了一批家政服務業發展典型案例。
  • 滬首個家政行業標準 保姆首次上崗應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
    原標題:保姆首次上崗應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  滬首個家政行業地方標準新近出臺。標準明確:保姆上崗應符合國家相關法律規定的從業年齡,無刑事犯罪記錄,無精神病史和傳染病。標準首次提出溯源管理要求:首次從事家政服務的保姆應提供當地公安部門出具的無犯罪記錄證明;提供個人身份證明材料、從業時間及經歷;提供前一家任職的家政服務機構或提供服務的客戶出具的評價意見或推薦信等。  此次出臺的家政行業地方標準包括《家政服務溯源管理規範》、《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基本要求》、《家政服務機構管理要求》三部分。標準從本月起實施。
  • 春節還有一個多月 你家的家政服務員今年返鄉嗎?
    農曆雞年的春節提前到了明年一月底,記者在排摸滬上一些家政服務公司(機構)時發現,與往年不同,由於目前鐘點工的工資「日漲夜大」,因此春節期間的鐘點工市場需求不比往年,只有照顧老人的住家保姆或者月嫂仍然是剛需。
  • 家政市場呼喚「金牌保姆」(消費視窗·生活性服務業如何升級②)
    要以提質擴容為核心,持續提高服務質量,推進家政服務業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需求旺盛供不應求市場需求呈現井噴態勢,供給明顯不足,家政從業者的職業認可度往往不高,一些人不願意從事家政服務業「提前一周預約,好不容易約到了小時工,總算放心了。」
  • 滬鼓勵家政員錯峰迴家 讓老人們安安心心過個好年
    勞動報記者從昨日舉辦的第四屆家庭服務博覽會上獲悉,今年上海市家庭服務業行業協會提前行動,延伸服務,聯合上海市總工會、上海市精神文明辦公室等啟動「團圓快樂過大年」暖心行動,讓子女們不再為「保姆荒」頭疼,讓老人們可以安安心心過個好年。
  • 德國家政服務業簡介
    一、德國家政服務法律制度簡介受文化傳統、工人運動以及社會市場經濟體制影響,德國建立了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公民提供全方位的照料。其中通過社會保險制度為有困難的家庭提供廉價甚至是免費的家政服務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德國除了有一般民法或者勞動法上的家政服務外,還存在大量社會法上的家政服務,且這種社會法上的家政服務佔主導地位,這是德國家政服務法律制度的特色。
  • 浙江家庭服務業協會成立 欲借鑑香港給保姆定薪
    「有的保姆認為自己長得漂亮,薪水應該比人家高一點;有的保姆不會做飯,不願意服侍臥床老人,卻要求高薪……我們認為,今後類似的情況應該逐步消失,而文化程度高低、單項技能的掌握程度才能決定保姆的薪資水準。」昨天,浙江省家庭服務業協會成立,三替集團董事長陶曉鶯被推選為第一屆理事會會長,她說,香港保姆的定薪方式比較科學,可以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 家政服務業是第三產業新興的行業
    以社區服務業,家政服務業為標誌的第三產業得到了大力發展,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各級政府已開始對家政服務業傾注更多的目光,積極培育、扶持這項朝陽產業,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於2001年9月在北京市召開了十城市家政服務試點啟動會,這十家試點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杭州、鄭州、瀋陽、重慶、合肥和南京十個城市。今年1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再次組織這十城市召開了家政服務研討會。
  • 家政服務業讓生活更美好
    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好像越來越離不開的是家政服務。截至2018年,我國家政服務業經營規模達到了5762億元,同比增長27.9%,從業人員的總量已經超過了3000萬人,這個行業規模大增速快,但是積累的問題也不少,比如說大家都知道服務水平參差不齊,信用缺失等等,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關於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集中呢,有一條尤其引人注目。
  • 濟寧家政服務業進入信用時代「掃一掃」就能找靠譜阿姨
    對家政服務企業來說,誠信經營尤為重要。21日上午,市商務局向我市首批在商務部家政服務信用信息平臺認證的12家誠信企業授牌,隨著越來越多誠信企業的認證,濟寧家政服務業進入信用時代。消費者只要打開「家政信用查」,掃一掃服務員出示的二維碼,家政人員的所有從業相關信息一目了然。
  • 急需住家保姆 市民維權暴露家政服務業亂象
    對方的態度讓張女士很惱火,於是她向「58到家」平臺和消協反映了情況,「前前後後好幾天,打了十幾個電話,家政公司終於把扣除三天以後的那部分預付工資還給了我,並且在春節前一個星期找到了新的阿姨。」不過問題又來了,這名保姆是不住家的,月薪定為5000元。合同上寫明了年費為保姆一個月工資,那麼家政公司還應該退1000元。這筆退款也經過了一番拉鋸,直至消協再次介入後,家政公司才退還。
  • 《上海市家政服務合同範本》正式推行 規範三方權責
    東方網記者劉歆、毛麗君3月15日報導:今天,由上海市工商局、市家庭服務業行業協會聯合制定的《上海市家政服務合同示範文本(2011版)》正式向社會推出。合同共13條,30餘項,合同範本可通過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網站進行查詢和下載。由此,滬上消費者、4000餘家政服務單位、50萬家政從業人員,三方有了統一明晰的權責規範。
  • 滬家政市場複合型「阿姨」漸「吃香」
    滬家政市場複合型「阿姨」漸「吃香」 2019-02-27 17:14  上海人多稱家政服務員為「阿姨」。如今,上海市民大多希望阿姨精通「買汰燒」之餘,還能提供更多服務。資料圖:學員在一職業培訓學校學習給嬰兒餵奶。中新社發 佟鬱 攝  記者走訪滬上多家家政公司發現,能做家務並照看孩子或老人的複合型「阿姨」頗受青睞,通常能拿到月薪8000元至10000元人民幣的「高薪」,甚至更高。
  • 關於規範家政服務業收費標準的建議
    關於規範家政服務業收費標準的建議 民建海南省委員會:   您提出的「關於規範家政服務業收費標準的建議」(第0070號)收悉,經研究,現答覆如下:   一、國家法規明確家政服務業收費應實行市場調節價
  • 家政服務行業標準徵求意見 滬保姆不能再「自賣自誇」
    在前天和昨天的為期兩天的「上海市第三屆家庭服務博覽會」上,首個滬版家政服務行業標準(家政機構管理標準和家政服務技能技術標準)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既有對家政企業的要求,但更多的是對保姆服務的規範和要求。保姆好不好,不能再自賣自誇,而是有了評判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