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什麼時候死?」家庭的這個禁忌,早該打破了!

2020-12-14 親子派

最後的話

《摩登家庭》裡有一集,4歲的Joe問Jay「爸爸,我會死嗎」,Jay卻滿不在意地回答:

「不會。過去人們大概只能活到二十幾歲,現在依靠科技的力量,有機會能活到200歲、300歲,甚至更長。」

過了幾天,孩子撐著雨傘模仿降落傘的樣子,準備從樓梯上跳下去,媽媽Gloria阻止他,他卻說:「爸爸說我會永生的。」

爸爸解釋說自己不想破壞孩子的童真,媽媽很嚴肅地說「你這樣是會死得」,聽完這話後Joe一下子就蔫了,說自己想回床上睡覺。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又一次跟Joe聊了這件事。

Jay說:「我們都會在某天死去不假,但像你年紀這麼小的人,會活很久很久。」

「但重點是,知道我們會在某天死去是件好事,因為這能提醒我們更珍惜活著時的每分每秒。」

「你會難過是很正常的事,因為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

Joe這才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可想而知,如果沒有清楚地告訴孩子死亡是怎麼回事,會造成多可怕的後果。

豆瓣上有個話題#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生死教育#,底下有條這樣的評論:

「死亡就是天黑,孩子們在天黑回家之前,必須玩得盡興。」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很棒的回答,坦然地把死亡當成又一次歸家,又很好地說明了死亡的意義。

之前發性教育漫畫的時候,有讀者留言說想讓我們也聊一聊死亡教育。

其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困惑,「如何說」「說什麼」有很多講究,今天的漫畫裡也給了一些家長們可以參考的方法。

而更重要的是,要給孩子一個「抱持性」環境。

所謂抱持性環境,就是看見、接納、理解、包容和愛。

這也正是死亡教育的核心。

因為孩子對死亡的不安、厭惡和恐懼,其實是害怕父母對他的愛會消失。

唯有讓孩子感受到愛和安全感,他才能更客觀科學地看待死亡,更坦然灑脫地面對生命流逝。

死亡教育這堂課,不該再缺席了。

相關焦點

  • 「爸爸,你什麼時候死?」孩子問完這個問題,一旁的父親陷入沉思
    孩子的疑惑:「爸爸,你什麼時候死?」一旁的父親陷入沉思BoBo今年6歲半,是一個可愛聰明的小姑娘,在這段宅家網課的日子中BoBo也是非常認真地在學習,爸爸為了獎勵懂事聽話的BoBo給她買了一隻可愛的小兔子作伴,也是給孩子解乏。
  • 「爸爸,你什麼時候會死?」當孩子突然問到生死,父母該如何應對
    某一天,兒子突然問,「爸爸,你什麼時候會死?」這個爸爸聽了,心裡一咯噔。孩子問爸爸,你什麼時候死?背後肯定有愛和依戀,但同時,也有「我什麼時候才能夠取代你(在媽媽心中)的地位?」這樣一層意思。而同時,因為他愛著父親,所以又對自己有這樣的想法而感到內疚自責。這時候,父親應該怎麼回應他呢?
  • 「爸爸你什麼時候死?」當孩子這樣對你說話,你的回答很重要
    某一天,兒子突然問,「爸爸,你什麼時候會死?」這個爸爸聽了,心裡一咯噔。一般來說,當孩子問父母關於「死亡」的話題,多半是擔心父母有一天會離自己而去,是這個孩子可能有不安全感,想要確認自己的生活是安穩的、牢靠的。但是,這位心理治療師從兒子的眼睛中,同時還看到了一絲絲期待。他感受到了兒子的問題背後藏著的競爭意味。什麼意思呢?
  • 媽媽,你什麼時候死。是什麼讓孩子說出這樣的話
    安寧《媽媽,你什麼時候死》這一個故事是出自《媽媽,你什麼時候死》。他歪頭想了片刻,恨到:「那就讓他和自己的爸爸待得夠夠的、夠夠的!」本以為只是童言無忌,當她再回去的時候,她的兒子突然問道:媽媽,你什麼時候「死」?所有都嚇了一跳,外公還打了他,他只是哭著抱著外婆,像一條委屈又不知道怎麼傾訴的小狗。
  • 原生家庭|控制型家庭關係:你什麼時候能放開我?
    半晌,A君才發來一大段文字:你們什麼都不懂!她就是想控制我!我的高考分數明明可以上H大了,那是我夢想中的大學。她一哭二鬧三上吊,以死相逼,非讓我改了志願,我只能去省會的大學,因為離家近,她可以一個星期來看我一次!現在,我好不容易熬到畢業,可以離開家了,結果,她又要我回去當公務員,我不願意,她就搬來上海和我一起住!我拒絕,她就說我沒良心,白眼狼,說我不要她了!我能怎麼辦?
  • 新生代爸爸該如何打破:中國父子的"沉默關係",這3步要懂得
    爸爸都是比較深沉,都是不善去表達的,他們不知道怎麼才能夠和孩子相處,不知道該怎麼去對待自己的孩子,所以爸爸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會去保持沉默,因為怕自己說的不對或者做的不對,讓孩子有了不好的印象,或者是傷害到孩子。有些爸爸會過於愛孩子,而導致患得患失,使得爸爸不知道如何和孩子相處溝通,也就導致了孩子和爸爸之間形成了沉默關係。
  • 夢見爸爸是什麼意思 夢見爸爸死了預示著什麼
    夢見爸爸是什麼意思 夢見爸爸死了預示著什麼夢見爸爸,表示一種自我壓抑的意象,表示有某些事情的責任或是規範讓你覺得有壓迫感。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目前的你沒有什麼安全感,而要父親的肩膀借你依靠、保護著你,讓你的心靈得到穩定感。
  • 「媽媽你什麼時候死」:孩子說這句話時,你的反應很重要!
    但世事無常,我們無法守護在孩子身邊一輩子,又該如何避免類似的悲劇呢?或許,該是和孩子好好聊聊死亡這件事了。記得朋友和我說過這樣一件事:孩子問她:「媽媽,你什麼時候死啊?」朋友聽見十分生氣,不由分說地揍了他一頓。後來她才知道,原來娃看見好朋友家的小貓咪死了,十分傷心。繼而聯想到她也會死去,想要做些什麼來避免這件事的發生。其實,生老病死是一個十分平常的事情。
  • 兒子哭著說害怕爸爸死掉,爸爸的這個行為,卻仍有很多家庭在做
    導讀:兒子哭著說害怕爸爸死掉,爸爸的這個行為,卻仍有很多家庭在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兒子哭著說害怕爸爸死掉,爸爸的這個行為,卻仍有很多家庭在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些秘密,該是爸爸告訴兒子的時候了!
    看科普·懂生活家庭,是性教育的主戰場。而家庭同性別之間,自然有著得天獨厚的教育條件,比如父親對兒子。那麼,作為父親的你,知道什麼時候該將那些關於性的秘密說給孩子嗎?就該讚一個孩子在幼兒時期,爸爸似乎永遠沒有媽媽那般給力。
  • 女兒再跟爸爸親,該有的禁忌也別碰,否則以後長大容易「吃虧」
    文|好孕姐現在的爸爸們,都特別寵女兒,而女孩們被爸爸捧在手心裡,也自然很愛爸爸。再加上,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這個形容讓父女之間的關係更添親密。不過,女兒再跟爸爸親,該有的禁忌也別碰,否則長大以後容易「吃虧」。
  • 孕媽媽在懷孕三到五個月的時候,該多吃些什麼,有什麼禁忌?
    孕媽媽在懷孕三到五個月的時候,該多吃些什麼,有什麼禁忌?大家都知道孕早期在飲食上有諸多注意的地方,需要多攝入一些水果蔬菜,少吃一些寒涼食物。但是進入了平穩的第三個月之後,隨著胎寶貝的高速成長,營養需求也就越來越高。
  • 言情小說中的禁忌之戀,最後一部超虐,主角全死了!
    言情小說中的禁忌之戀,最後一部超虐,主角全死了!禁忌之戀,一直以來,都是言情小說中,比較虐的題材,因為這種愛情,不為世俗所容!所以,儘管兩個人很深愛,最終卻無法走在一起……下面說言情小說中的禁忌之戀:我很愛你,卻無法和你在一起……1.
  • 除夕夜的禁忌早知道!
    10、不汲水過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黃昏前「封井」,給水井加上木蓋,供奉糕點以後焚香拜祭,三日後方可開蓋復用。11、不可說不敬之語許多地方也稱除夕夜叫「吉祥夜」。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可說晦氣話、髒話和不敬之語,否則一年都要倒黴。
  • 「爸爸,你什麼時候回來啊?」
    「爸爸,我想你,你什麼時候回家啊?」「爸爸說話不算話是個大騙子,我不要接他電話,我再也不理他了」……這是一個9歲男孩的情緒變化。因為有十多天沒有見到最愛的爸爸,孩子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心中的不滿。孩子的爸爸叫丁春志,是涪陵區珍溪鎮黨政辦主任。
  • 《挖鼻孔真好玩》不要成為被內化的父母禁忌
    小佳的奶奶就嚇唬她:狗狗身上都有跳蚤的,你跟狗狗玩了,你身上也會有跳蚤,然後你就不停地抓呀抓,癢死你。 小佳聽了奶奶的話,又不敢跟狗狗玩,又心有不甘,更不想玩皮球了,乾脆癟著小嘴哭了起來:我不要跳蚤!我只要狗狗!我喜歡狗狗! 狗狗主人很尷尬地看著小佳和她的奶奶,讓小佳摸狗狗也不是,走開也不是。想哄哄小佳又不知該說什麼。 每個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
  • 105歲大師臨死前說出:大年初一到十五的禁忌大全,​走親訪友遇到孩子「人來瘋」你怎麼辦?
    正是因為這種傳統文化,春節期間各種禁忌也是很多很多,所以過節期間還是要多加注意,以免破壞了一整年的運勢!  1.大年初一忌打破碗、鏡子等玻璃、陶瓷器物品,以防破財破運,若真不小心打破了,可以用紅紙包起來,先放置在神桌上,默念「歲歲平安」吉祥話語,等待破五日再丟棄。  2.大年初一早上忌洗澡、洗頭、洗衣物,那樣意味著將財富與財運洗掉。
  • 遺像一般什麼時候燒? 移動老人遺像禁忌
    要說起這個遺像是很多人都是見過的,參加葬禮都是可以看見的,一般是黑白色的照片,那麼遺像一般什麼時候燒?移動老人遺像禁忌有哪些:遺像一般什麼時候燒:燒遺像的時間是沒有什麼規定的,一般是根據家庭自己處理,有人是在火化過後隨著去世的人的衣物一起燒掉,也有人是在下葬的時候,和骨灰盒一起下葬,也有人是在七七祭奠後和供品一起焚化。
  • 打破禁忌:美國的兒童博物館
    玩,就是要打破禁忌「玩」不用學,「玩」的核心在於——打破禁忌。二樓是這樣的:小廚房、小地窖、小街道、可以用來攀巖的臺階、拿起鐵鋸就可以在特製的牆壁上刻來刻去。有些國內也有,比如在早教中心,在各種兒童活動中心、互動館。但在這裡孩子們的積極主動勁兒,我們沒有。
  • 「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
    「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還有網友表示死亡教育應該被普及當孩子問我們關於生死的問題我們到底該如何回答?▼你認為對孩子來說死亡教育有必要嗎?在你小的時候,或者你的孩子,有問過你這樣的問題嗎?「爸爸媽媽,什麼是死亡?你們會死嗎?」你當時收到的回答,或者你對孩子的回答還記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