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2021-02-16 湖南教育網

點標題下方的藍字可關注湖南教育網官方微信!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因豆腐與「頭富」音相似,被寄予了新年要「富貴」的希望。有人說,「豆腐能治中國人的鄉愁、思鄉病」。春節盛宴,菜單上怎能沒有豆腐?麻婆豆腐、家常豆腐、魚香豆腐……你最愛吃哪種? 

1、家常豆腐

材料:豆腐、食鹽、雞精、蔥、姜、蒜、生抽、豆瓣、辣醬、白糖。

做法:

1、將北豆腐放入蒸鍋中蒸10分鐘左右,取出涼一下備用。

2、將豆腐切成菱形塊,薄厚適中。

3、鍋內放油燒至6成熱左右,放入豆腐塊,煎至兩面金黃出鍋備用。

4、青紅椒切段,鍋內用炸豆腐的油燒至7成熱時放入蔥、姜、蒜爆香,放入一勺辣醬,炒出紅油。

5、放入煎好的豆腐塊,翻炒,放入一小勺糖,放入適量生抽翻炒,放入少許清水。

6、翻炒湯汁快收幹的時候,放入少許鹽和雞精出鍋即可。

2、魚香豆腐

材料:北豆腐(一塊)、豆瓣醬 、大蒜、 姜 、糖 、醋 、醬油、 鹽 、油。

做法:

1、豆腐切成小塊(小一些比較入味),入油鍋煎一下,煎至表面金黃取出備用。

2、蒜、姜切末,調一小碗魚香汁:醬油1勺、醋2勺、白糖1勺調勻。

3、鍋燒熱後倒入油,先放入姜蒜末炒香。

4、倒入豆瓣醬,炒出香味後,倒入2勺水或高湯。

5、再倒入豆腐塊炒勻。

6、再倒入事先調好的魚香汁,大火煮至收汁即可。

3、脆皮豆腐

材料:豆腐400克、雞蛋1個、青辣椒1個、蒜3瓣、醋半勺、生抽2勺,白糖、香油、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

1、豆腐用鹽水浸泡後瀝乾水分,切成厚度大小一致的塊。

2、雞蛋均勻攪拌,打散成蛋液。

3、將豆腐塊均勻地蘸上蛋液。

4、鍋中加油,燒至7成熱,放入豆腐塊煎至兩面變金黃,裝盤。

5、青辣椒、蒜瓣切碎,加入生抽、醋、白糖和香油,調成汁。

6、將煎好的豆腐塊蘸醬汁食用即可。

4、白菜豆腐鍋

材料:五花肉100克,雞蛋1個,白菜半根(取葉的部分),豆腐500克,蔥姜,花椒,大料,鹽。

做法:

1、五花肉、蔥姜切片,白菜切塊,雞蛋煎荷包蛋後切塊、豆腐切片綽水、冷水洗淨後備用。

2、砂鍋內入冷水放入五花肉、花椒、大料、蔥姜煮沸,邊煮邊濾沫。

3、放入荷包蛋塊同煮,待湯汁發白時,依次下次豆腐、粉絲、白菜,煮開後放鹽即可。

5、鍋塌豆腐

材料:豆腐9塊,花生油,生抽,胡椒粉,玉米澱粉,香蔥,豬肉100克,鹽,蠔油,雞粉,水。

做法:

1、把豆腐中間挖一小塊出來,最好挖成半球形,小心不要把底挖穿。

2、把豬肉剁碎,加入花生油、鹽、雞粉、玉米澱粉、胡椒粉攪拌均勻。

3、把調好味的豬肉碎釀入豆腐孔中。

4、在平底鍋內放入花生油,把釀好的豆腐煎到金黃。

5、在碗內放入水,調入鹽、生抽、蠔油、胡椒粉、雞粉、玉米澱粉攪拌均勻稱為混合醬汁。

6、在煎好的豆腐中加入混合醬汁燜,燜到收幹汁,最後撒上蔥花即可。

6、肉末燒豆腐

材料:豆腐500g,五花肉末50g、玉米油,鹽,生抽,料酒,西紅柿,尖椒,水澱粉,味精。

做法:

1、豆腐、尖椒、西紅柿切塊,蔥切段。

2、炒鍋熱油,爆香蔥段,放入豬肉末,大火煸炒肉末。

3、加入西紅柿、料酒、生抽迅速翻炒,放入豆腐塊輕輕的翻拌均勻。

4、加適量的水,放入尖椒塊燒開後,轉中火燜5分鐘。

5、起鍋前加點味精,用水澱粉收汁即可。

7、家常麻婆豆腐

材料:豆腐300克,豬肉餡100克,香蔥1棵,生薑1小塊,大蒜6瓣,花椒1大匙,澱粉適量,幹辣椒2個。食用油30克,香油1大匙,醬油1/2大匙,豆瓣醬1大匙,白糖2小匙。

做法:

1、豆腐切丁,香蔥、生薑、大蒜、幹辣椒切細末備用。 

2、鍋內放入油燒熱, 先爆香蔥末、生薑末、大蒜末、幹辣椒末和豆瓣醬,再放入豬肉餡炒熟。

3、加入適量水,煮開後加入豆腐丁、醬油、白糖煮3分鐘。

4、再用水澱粉勾芡後盛入盤中。  

5、燒熱香油,爆香花椒,將花椒油淋在豆腐上即可。  

8、豆腐蔬菜盅

材料:豆腐泡100g,豬肉餡40g,胡蘿蔔20g,青椒20g,香菇20g,玉米粒20g。鹽3g,味精2g,香油4g,海鮮醬油3g,蔥薑末4g,料酒3g,胡椒粉3g,白糖2g。

做法:

1、豆腐泡切開一邊,用小匙挖去中間的豆腐,呈豆腐盒子。

2、肉餡加鹽、味精、香油、海鮮醬油、蔥薑末、料酒、胡椒粉、白糖,朝一個方向攪拌均勻。

3、將挖出的豆腐、香菇、胡蘿蔔、青椒、玉米粒剁碎,加鹽、胡椒粉、味精分別拌好。

4、將肉餡添到豆腐盒子的底層,不要添滿,肉餡上面分別添入其它的幾種蔬菜,擺入盤中。

5、蒸鍋內放水,大火燒至水開,放入盤子,中火蒸8分鐘即可。

9、香蔥煎豆腐

材料:滷水豆腐400克,山雞蛋2枚,香蔥20克,蔥薑片各5克,澱粉適量,鹽8克,雞粉5克,胡椒粉適量,花生油30克。

做法:

1、首先將滷水豆腐切成8釐米長,5釐米寬、0.6釐米厚的片。

2、山雞蛋打入碗中並用筷子打散;香蔥切末。

3、將蔥薑片放入碗中,加入調料和50克水調勻。

4、將切好的豆腐片放入料水中浸泡二十分鐘入味後,瀝乾水分。

5、將豆腐片放入澱粉中全身蘸勻澱粉,再放入蛋液中沾勻蛋液,放入燒熱後加入花生油的平底鍋中,中火均勻加熱。

6、待一面煎制金黃即可將沒煎的那一面把香蔥末均勻撒在蛋液上,用鍋鏟翻轉煎制撒有蔥花的另一面,待兩面都煎制金黃色後即可起鍋裝盤。

《豆腐》


(節選)作者/汪曾祺

識豆腐

豆腐點得比較老的,為北豆腐。聽說張家口地區有一個堡裡的豆腐能用秤鉤鉤起來,扛著秤桿走幾十裡路。這是豆腐嗎?點得較嫩的是南豆腐。再嫩即為豆腐腦。比豆腐腦稍老一點的,有北京的「老豆腐」和四川的豆花。比豆腐腦更嫩的是湖南的水豆腐。

豆腐壓緊成形,是豆腐乾。

卷在白布層中壓成大張的薄片,是豆腐片。東北叫幹豆腐。壓得緊而且更薄的,南方叫百頁或千張。

豆漿鍋的表面凝結的一層薄皮撩起晾乾,叫豆腐皮,或叫油皮。我的家鄉則簡單地叫做皮子。

拌豆腐

豆腐最簡便的吃法是拌。買回來就能拌。或入開水鍋略燙,去豆腥氣。不可久燙,久燙則豆腐收縮發硬。

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裡的上上品。嫩香椿頭,芽葉未舒,顏色紫赤,嗅之香氣撲鼻,入開水稍燙,梗葉轉為碧綠,撈出,揉以細鹽,候冷,切為碎末,與豆腐同拌(以南豆腐為佳),下香油數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香椿頭只賣得數日,過此則葉綠梗硬,香氣大減。

其次是小蔥拌豆腐。北京有歇後語:「小蔥拌豆腐——一青二白。」可見這是北京人家家都吃的小菜。拌豆腐特宜小蔥,小蔥嫩,香。蔥粗如指,用以拌豆腐,滋味即減。

北京人有用韭菜花、青椒糊拌豆腐的,這是侉吃法,南方人不敢領教。而南方人吃的松花蛋拌豆腐,北方人也覺得豈有此理。這是一道上海菜,我第一次吃到卻是在香港的一家上海飯館裡,是吃陽澄湖大閘蟹之前的一道涼菜。北豆腐、松花蛋切成小骰子塊,同拌,無薑汁蒜泥,只少放一點鹽而已。好吃嗎?用上海話說:蠻嶄格!用北方話說:旱香瓜——另一個味兒。

虎皮豆腐

燒豆腐大體可分為兩大類:用油煎過再加料燒的;不過油煎的。

北豆腐切成厚二分的長方塊,熱鍋溫油兩面煎。油不必多,因豆腐不吃油。最好用平底鍋煎。不要煎得太老,稍結薄殼,表面發皺,即可剷出,是名「虎皮」。

用已備好的肥瘦各半熟豬肉,切大片,下鍋略煸,加蔥、姜、蒜、醬油、綿白糖,兌入原豬肉湯,將豆腐推入,加蓋猛火煮二三開,即放小火咕嘟。約15分鐘,收湯,即可裝盤。這就是「虎皮豆腐」。

如加冬菇、蝦米、辣椒及豆豉即是「家鄉豆腐」。或加菌油,即是湖南有名的「菌油豆腐」——菌油豆腐也有不用油煎的。

麻婆豆腐

虎皮豆腐切大片,不過油煎的燒豆腐則宜切塊,六七分見方。北方小飯鋪裡肉末燒豆腐,是常備菜。肉末燒豆腐亦稱家常豆腐。燒豆腐裡的翹楚,是麻婆豆腐。

相傳有陳婆婆,臉上有幾粒麻子,在鄉場上擺一個飯攤,挑油的腳夫路過,常到她的飯攤上吃飯,陳婆婆把油桶底下剩的油刮下來,給他們燒豆腐。後來大人先生也特意來吃她燒的豆腐。於是麻婆豆腐聞名遐邇。陳麻婆是個值得紀念的人物,中國烹飪史上應為她大書一筆,因為麻婆豆腐確實很好吃。

做麻婆豆腐的要領是:一要油多。二要用牛肉末。我曾做過多次麻婆豆腐,都不是那個味兒,後來才知道我用的是瘦豬肉末。牛肉末不能用豬肉末代替。三是要用郫縣豆瓣。豆瓣須剁碎。四是要用文火,俟湯汁漸漸收入豆腐,才起鍋。五是起鍋時要撒一層川花椒末。一定得用川花椒,即名為「大紅袍」者。用山西、河北花椒,味道即差。六是盛出就吃。如果正在喝酒說話,應該把說話的嘴騰出來。麻婆豆腐必須是:麻、辣、燙。

砂鍋豆腐

砂鍋豆腐須有好湯,骨頭湯或肉湯,小火燉,至豆腐起蜂窩,方好。

砂鍋魚頭豆腐,用花鰱(即胖頭魚)頭,劈為兩半,下冬菇、扁尖(醃青筍)、海米,湯清而味厚,非海參魚翅可及。

四川豆花

四川的豆花是很妙的東西,我和幾個作家到四川旅遊,在樂山吃飯。幾位作家都去了大館子,我和林斤瀾鑽進一家只有穿草鞋的鄉下人光顧的小店,一人要了一碗豆花。

豆花只是一碗白湯,啥都沒有。豆花用筷子夾出來,蘸「味碟」裡的作料吃。味碟裡主要是豆瓣。我和斤瀾各吃了一碗熱騰騰的白米飯,很美。豆花湯裡或加切碎的青菜,則為「菜豆花」。

北京豆腐腦

北京的豆腐腦過去澆羊肉口蘑渣熬成的滷。羊肉是好羊肉,口蘑渣是碎黑片蘑,還要加一勺蒜泥水。現在的滷,羊肉極少,不放口蘑,只是一鍋稠糊糊的醬油黏汁而已。

即便是過去澆滷的豆腐腦,我覺得也不如我們家鄉的豆腐腦。我們那裡的豆腐腦溫在紫銅扁缽的鍋裡,用紫銅平勺盛在碗裡,加秋油,滴醋、一點點麻油,小蝦米、榨菜末、芹菜(藥芹即水芹菜)末。清清爽爽,而多滋味。

茶幹

豆腐乾南北皆有。北京的豆腐乾比較有特點的是燻幹。燻幹切長片拌芹菜,很好。燻幹的煙燻味和芹菜的芹菜香相得益彰。花幹、蘇州幹是從南邊傳過來的,北京原先沒有。北京的蘇州幹只是用味精取鮮,蘇州的小豆腐乾是用醬油、糖、冬菇湯煮出後晾得半乾的,味長而耐嚼。從蘇州上車,買兩包小豆腐乾,可以一直嚼到鄭州。

香乾亦稱茶幹。我在小說《茶幹》中有較細的描述:

……豆腐出淨渣,裝在一個小蒲包裡,包口紮緊,入鍋,碼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頭壓實,文火煨煮。要煮很長時間。煮得了,再一塊一塊從蒲包裡倒出來。這種茶幹是圓形的,周圍較厚、中間較薄,周身有蒲包壓出來的細紋……這種茶幹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開了,裡面是淺褐色的。很結實,嚼起來很有咬勁,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做「茶幹」。

茶幹原出界首鎮,故稱「界首茶幹」。據說乾隆南巡,過界首,曾經品嘗過。

乾絲

乾絲是淮揚名菜。大方豆腐乾,快刀橫披為片,刀工好的師傅一塊豆腐乾能片十六片,再立刀切為細絲。這種豆腐乾是特製的,極堅緻,切絲不斷,又綿軟,易吸湯汁。舊本只有拌乾絲。乾絲入開水略煮,撈出後裝高足淺碗,澆麻油醬醋。青蒜切寸段,略焯,五香花生米搓去皮,同拌,尤妙。

煮乾絲的興起也就是五六十年的事。乾絲母雞湯煮,加開陽(大蝦米)、火腿絲。我很留戀拌乾絲,因為味道清爽,現在只能吃到煮乾絲了。乾絲本不是「菜」,只是吃包子燒麥的茶館裡,在上點心之前喝茶時的閒食。現在則是全國各地淮揚菜系的飯館裡都預備了。

臭豆腐

臭豆腐是中國人的一大發明。我在上海、武漢都吃過。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毛澤東年輕時常去吃。後來回長沙,又特意去吃了一次,說了一句話:「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這就成了「最高指示」,寫在照壁上。火宮殿的臭豆腐遂成全國第一。

油炸臭豆腐乾,宜放辣椒醬、青蒜。南京夫子廟的臭豆腐乾是小方塊,用竹籤像冰糖葫蘆似的串起來賣,一串八塊。昆明的臭豆腐不用油炸,在炭火盆上擱一個鐵篦子,臭豆腐乾放在上面烤焦,別有風味。

豆腐乳

豆腐乳各地都有。我在江西進賢參加土改,那裡的農民家家都做腐乳。進賢原來很窮,沒有什麼菜吃,頓頓都用豆腐乳下飯。做豆腐乳,放大量辣椒麵,還放柚子皮,味道非常強烈。

廣西桂林、四川忠縣、雲南路南所出豆腐乳都很有名,各有特點。腐乳肉是蘇州松鶴樓的名菜,肉味濃醇,入口即化。

素材來源於央視新聞、網絡

編輯整理:知翼、劉亮、湯佳

相關焦點

  • 俗語說「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為什麼是做「豆腐」呢
    一、二十五、磨豆腐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在古代「豆腐」與「頭富」諧音,寄予了人們新年要富貴的心願。有人說,「豆腐能治中國人的鄉愁。」春節盛宴即將開始,菜單上怎能少了傳統年味豆腐。另外,說起「磨豆腐」,實際上是人們準備春節期間必備「年貨」的開始。
  •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不做豆腐,但這幾種豆腐菜譜會用到的!
    俗話說「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雖然說現在自己推磨做豆腐的人是極少的,但豆腐菜譜可不能少呢。而且,豆腐也有好菜肉,代表著錦衣玉食中的玉食之意,過年期間咱們也少不了豆腐菜的。紅燒豆腐紅紅火火又一年。1.豆腐切塊,備用。紅燒豆腐建議用滷水豆腐。2.豬肉切末,用少許生粉抓勻醃製。3.姜切末、蒜切末、蔥切末,備用。4.鍋中熱油,放入蔥、姜、蒜炒出香味。5.放入1勺郫縣豆瓣炒出紅油。
  • 年味 | 「二十五,做豆腐」 為什麼是「豆腐」?
    關於「二十五,做豆腐」還有這幾個傳說,不妨也了解一下。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可見,豆腐已有兩千多年的製作歷史了,而劉安則成了名副其實的豆腐始祖。其實臘月廿五這天不僅要做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吃豆腐渣的風俗。
  • 二十五,磨豆腐
    辭舊迎新,在春節的喜慶日子裡,人們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與經濟儲備,對於平時工作太忙碌沒有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所以,老百姓根據實際生活中的需求,研究出了這一比較特別的節日民俗,在我國的傳統社會中,老百姓的生活規律與民俗是不可分開的。農曆臘月二十五是什麼日子?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 西安年·最中國丨小布邀你一起來聽「臘月二十五的那些事兒」
    在經過了臘月二十四的掃房子後,我們迎來了農曆的臘月二十五。今天的主題和吃有關。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所以臘月二十五有磨豆腐的習俗。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
  • [春節民俗]農曆臘月二十五——忙年忙、磨豆腐
    磨豆腐、燉大肉、宰雞鴨、逛大集、發麵蒸花饃……快來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吧。為了過春節,人們早早就做準備,一般從上一年的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一直忙到除夕。人們要為過年準備食品、衣服,要祭祖、要拜神,要貼對聯,要準備鞭炮等等。那麼,從臘月二十三到除夕這大概一周的時間,為春節所做的準備稱為忙年。&nbsp&nbsp&nbsp&nbsp歌謠:過了臘八就是年,哩哩拉拉二十三。
  • 臘月二十五 豆腐美食搭配葡萄酒帶給你驚喜
    為了過好年,舊時農家一進臘月的門坎,就開始忙年。尤其是從臘月二十三,俗稱過「小年」起,人們就進入了過年的倒計時,日夜忙個不停。民間有一首流傳很廣的《過年歌》: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豬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 年三十,包餃子;大年初一,蹶著屁股亂作揖。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 2018年2月10日農曆多少 臘月二十五臨沂人都幹什麼
    公曆時間公元2018年2月10日,星期六;農曆臘月廿五;戊戌年(狗年)甲寅月癸酉日。   臘月二十五的習俗   臘月二十五「接玉皇」   話說,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後,玉帝會在二十五這天親自下界視察,看看人間善惡疾苦,然後根據所看得的情況來決定你來年的禍與福。
  • 農曆臘月二十五通常會做這些事,你都做了嗎?
    農曆臘月二十五剛好是過了小年之後的後一天,那麼這一天都會有哪些習俗呢?1、磨豆腐俗話說二十五打豆腐,在農村裡的時候,這一天家家戶戶會準備好泡好的豆子去磨豆漿,然後煮豆漿,最後製成豆腐。城市裡面就沒有這個條件了。
  • 【習俗】臘月到,人忙年,說說臘月不得不知的習俗
    農曆十二月又稱臘月,臘月開始,就意味著過年進入倒計時啦! 臘月民俗首先從喝臘八粥開始,然後人們要掃房、請香、祭灶、寫春聯、辦年貨,直到除夕夜。
  • 「二十五,炸豆腐」,請問:過年為何要炸豆腐?
    為什麼要在年末時,要做一些炸豆腐呢?臨近歲末,家家戶戶又開始準備過年需要的各種物品。今天是臘月二十五,按年俗歌謠中唱的「二十五,炸豆腐」或「二十五,打豆腐」「二十五,磨豆腐」……總之,這天該是制豆腐的時候了。
  • 滷水點豆腐,點出「農村味兒」
    在農村,有「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的習俗,過年吃豆腐,代表著來年全家都幸福。當然,臘月二十五也只是順口而已,不僅僅是二十五一天,一般進入臘月下旬,就到了真正做豆腐的「旺季」。這是一戶普通的農家小院,五間大瓦房,加上一間偏方和一間「門樓」,典型的北方農村建築風格。
  • 過年吃豆腐 清清白白都有福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豆腐諧音「都福」「頭福」,寓意吉祥美好,逢年過節是餐桌上不可少的一道美味。春節將至,豆腐生意紅紅火火,做豆腐的人比以前更忙了。1月19日,農曆臘月廿五,在淄博高新區南營綜合市場的豆腐坊內,李京華正準備用模具壓豆花。△經過泡豆子、磨豆漿、熬豆漿、點豆腐等程序後,豆腐終於成形了。  豆腐坊外的攤位上,李京華的愛人馬玉梅正忙著張羅生意,來買豆腐的人絡繹不絕。
  • 臘月二十五是迎接玉皇大帝下界的日子,玉帝到人間是來幹什麼呢?
    ,要在這一天做豆腐,其實這也是為了迎合玉皇大帝下屆舉行的。灶王爺很多時候都是上天言好話,對於玉皇大帝哪裡是光說好聽的,也會訴說我們的生活之苦,生活不易玉皇大帝是會開恩的,會把天宮的財寶元寶在除夕發放給我們窮苦百姓,這跟做豆腐有什麼關係呢?
  • 民俗日曆——臘月二十五
    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佔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    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幹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幹卓拉」去廟裡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
  • 入口鮮香的鍋塌豆腐,自己在家就能做得超簡單美食
    民間有一個諺語:「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根據歷史的考證,豆腐是在西漢的時候就被發明出來了。另外,在南宋時期,朱熹曾寫過一首詩:「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不得不說豆腐也有自己的歷史啊~除了歷史外,豆腐的本身也是非常有營養的,因為豆腐是以大豆為原料去進行加工的,大豆內含有比較多的蛋白質,當大豆做成豆腐後,豆腐內也是同樣含有豐富的營養,除了蛋白質外,豆腐含有鈣鐵磷鎂等人體必須含有的一些微量元素。豆腐的歷史、營養、好處我們都知道了,那我們該怎麼料理豆腐,才能讓豆腐更加好吃呢?
  • 生活大爆炸:臘月二十四到大年初一都幹啥?
    《臘月歌》有云:「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年俗之臘月二十四:掃捨去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
  • 推磨
    推磨   □阿寬  推磨,搖磨,推粑粑,請嘎嘎(指外婆),推豆腐,請舅母,舅母不吃菜豆腐,要吃隔壁的肥雞母。  搖籃曲是我們人生接受的第一門聲樂課。
  • 進了臘月都是年,臘月之後的習俗,你了解多少。值得收藏哦
    臘月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臘八其實,臘月習俗真正的開始,應該是臘八這一天。在漢代之前,臘祭的具體日期並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