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鷺領銜 植物蛋白飲料告別高增長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北京商報訊(記者 阿茹汗)在經歷了過去五年的高速增長後,植物蛋白飲料已經進入瓶頸期。利樂公司日前發布的《植物蛋白飲料的機會》報告顯示,2015年大中華區乳製品市場的總體即飲消費總量達到308億升,其中包含豆奶在內的植物蛋白飲料,佔據20%份額。包括銀鷺、椰樹、露露等代表性的企業營收,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或增速放緩,這為植物蛋白飲料企業提出了加速轉型的新課題。

  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中國植物蛋白飲料整體市場穩步發展,銷售額和銷量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24.4%和21.3%。預計,2015-2020年,中國植物蛋白飲料市場總銷量將由58.43億升增長至107.97億升。不過,從一些代表性企業的營收數據看,植物蛋白飲料正在告別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

  以銀鷺為例,數據顯示,2013-2015年三年間,銀鷺整體營收逐漸下滑,從2013年111億元的年收入下滑至2015年的96.47億元。花生牛奶是銀鷺旗下的經典產品,也是植物蛋白飲料的代表產品,不過受到產品老化和消費新形勢的影響,該公司出現了營收的小幅下滑。銀鷺母公司雀巢也在半年報中提到了銀鷺對雀巢業績增長造成了拖累。

  對於植物蛋白飲料增速放緩,有不願具名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當前國內飲料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依靠價格競爭搶奪市場,對健康和營養等消費趨勢重視不夠,這是導致行業整體銷售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行業的變化也為新老企業們提出了轉型和變化的新要求。雀巢方面就曾介紹,正在對銀鷺進行產品升級,加快新產品的推出。

  上述企業人士指出,企業雖有熱情,但行業紅海中的挑戰不少。「如何做出一款不一樣的植物蛋白飲料,又如何在渠道營銷上進行創新,這是後來者最大的難題,不過對於這些企業來說,再造一個六個核桃的機率已經變小了。」

(責任編輯:韓肖)

相關焦點

  • 銀鷺被賣,陪伴我們長大的國民「植物奶」還剩幾個?
    雀巢(中國)2019年財報,飲料營收幾乎無增長賣身消息實錘之後,雀巢方面給出的原因是業務調整——集團將業務重心放到寵物食品、咖啡等高增長的品類上。而銀鷺方面表示,雀巢出售銀鷺是由於雙方經營理念不同。植物基概念風頭正勁的上半年,CBNData消費站(下稱C站)曾留意國內植物蛋白飲料品牌的困境,疫情的衝擊佔很大原因。但半年之後,這些品牌並沒有從困境中走出。 銀鷺「折翼」, 其實是這幾年國內飲料,尤其是植物蛋白飲料品牌走弱的一個縮影。靠拳頭產品「六個核桃」打天下的養元飲品,業績持續下滑。
  • 解析投資:植物蛋白飲料市場研究:各細分領域下龍頭格局明顯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植物蛋白飲料因其「健康、天然、營養」的品類特徵迎合了消費需求而逐漸盛行起來。截止2016年,全球植物蛋白飲料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160億美元。其中植物蛋白飲料有50%的市場份額主要來自中國。由於我國大多人乳糖不耐受而使得植物蛋白飲料更受青睞,行業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
  • 蛋白飲料:上半場跑贏別人,下半場超越自我
    只是,在多年的快速奔跑後,蛋白飲料也顯露出了某種程度上的疲態——產品品類、形象老化,消費者甚至產業界對蛋白飲料的認知大多仍停留在「乳白色液體」的形象上。產品創新不足,同質化明顯,品質有待繼續提升,一些傳統的明星產品正在告別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有的甚至出現下滑。
  • 飲料市場熱火朝天,銀鷺花生牛奶「冷」相對
    碳酸飲料、果蔬汁、茶飲料、含乳飲料……隨著炎炎夏日到來,飲料消費也熱起來,各種飲料穿著花花綠綠的外衣,「站」到了超市最顯眼的位置。一些緊跟時尚潮流、強調健康時尚理念的飲料,如銀鷺花生牛奶,受到消費者強烈推崇。
  • 複合蛋白飲料 美麗下一季
    美味與健康同在    超市裡隨處可見複合蛋白飲料:「老布特」與匯源共同推出的木糖醇植物蛋白飲料、娃哈哈營養快線、美汁源果粒奶優、銀鷺花生牛奶……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據了解,複合蛋白飲料從營養上兼顧了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能為人體提供更為均衡的營養素。
  • 增長乏力、與雀巢分道揚鑣,再回創始人身邊的銀鷺還能重現「高光...
    從2011年被雀巢收購,到如今「單飛」,銀鷺曾一度為雀巢帶去了中國市場的增長,但隨著銀鷺近幾年業績增長乏力,最終與雀巢分道揚鑣。重回創始人手中的銀鷺,未來要走什麼樣的道路,怎樣重拾增長,值得期待。11月26日晚,銀鷺一位負責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是雙方新的合作模式的開啟。雀巢咖啡的代工仍然是由銀鷺來完成,這樣的合作方式對雙方來講都是一個好的安排。
  • 維他奶搶佔植物蛋白市場藍海,開創植物蛋白飲料新格局
    眾所周知,植物蛋白是比動物蛋白更健康、更高品質的蛋白質來源。據專業食品飲料調研公司Innova Market Insights的數字顯示,植物性食品的全球需求量在2013年至2017年間增長了62%,植物蛋白飲料正在不斷佔取牛奶的市場份額。
  • 植物蛋白飲料:大風口下的「小食代」?
    不過,近兩年植物蛋白飲料市場增長有所放緩。快消行業專家朱丹蓬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植物蛋白飲料在2013年-2016年實現了高速增長,但2017年和2018年增速放緩,進入了內延式增長階段。滲透率低,可能Q不大,未來Q的增長空間大;滲透率高,可能Q已經很大,未來Q的增長空間就不大。碳酸飲料一直被大眾詬病,按著波士頓矩陣分析法,典型的瘦狗產品,也就是衰退類產品,低增長率。但是儘管銷量低,但是滲透率極高,市場份額依舊是軟飲料市場的領導者。
  • 植物蛋白飲料好處有限
    植物蛋白飲料身價高  日前,記者在豐臺區一家大型超市飲料區看到,植物蛋白飲料佔據了兩大貨架。市場上主要的植物蛋白飲料包括核桃類、杏仁類、花生類、椰子類等,品牌眾多,種類令人眼花繚亂。  飲料採用的包裝也各式各樣,瓶裝、聽裝以及紙盒包裝等佔了多數。無論是花生牛奶、杏仁露、核桃還是豆奶等飲品,在其外包裝上,都著重強調了其富含「蛋白質」、「健康」等字眼。
  • 養元飲品2017年營收淨利雙降 植物蛋白飲料行業競爭加劇
    養元飲品在年報中表示,消費增速的放緩對快消品行業維持高增長帶來了一定挑戰。不過,其還稱,為滿足消費者消費升級的需求也為公司帶來新的機遇。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的植物蛋白飲料行業已告別跑馬圈地式的高增長,行業進入相對平緩期。從產業端結合消費端來看,養元飲品的增長空間突破較難。
  • 植物蛋白飲料好處有限 專家:蛋白質含量並不高
    原標題:植物蛋白飲料好處有限 專家:蛋白質含量並不高   「無添加」、「富含植物蛋白」、「補充人體所需蛋白質」、「營養健康」……如今,市面上各種植物蛋白飲料盛行,所宣稱的口號也令人眼花繚亂。不過專家表示,植物蛋白飲料中的蛋白質含量有限,人體日常所需蛋白質更多還應從食物中獲取,而非靠喝植物蛋白飲料。
  • 植物蛋白飲料身價高 專家表示蛋白質含量有限
    植物蛋白飲料身價高   日前,記者在豐臺區一家大型超市飲料區看到,植物蛋白飲料佔據了兩大貨架。市場上主要的植物蛋白飲料包括核桃類、杏仁類、花生類、椰子類等,品牌眾多,種類令人眼花繚亂。   飲料採用的包裝也各式各樣,瓶裝、聽裝以及紙盒包裝等佔了多數。
  • 植物蛋白飲料會誕生百億大單品嗎?
    我們不禁思考:面對全球植物基的浪潮,植物蛋白飲料能否乘風破浪,有創造百億大單品的可能呢?目前植物蛋白飲料還有哪些問題亟待解決? 01、植物蛋白飲料十年增速超20%,成為飲料行業增長的新賽道 國內植物蛋白飲料近年來呈現良好的增長態勢。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統計,2007年以來,各飲料子行業增速最快的是植物蛋白飲料。
  • 天貓發布《2020植物蛋白飲料創新趨勢》,OATLY籤約加入「植物蛋白...
    FBIF2020食品飲料創新論壇於今年7月初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超過700家企業的數千位食品行業代表齊聚現場,共話行業新機遇。本次論壇上,關於植物蛋白行業的話題成為熱點,引發產業鏈上下遊和大眾的討論與關注。
  • 2019食品飲料應用中值得期待的植物蛋白
    隨著對蛋白質需求的不斷增長,我們不禁要問自己,目前我們使用的蛋白質是最好的蛋白質嗎?哪些植物蛋白原料會在市場上具有潛力,並持續走俏呢?Givaudan:最具潛力的植物蛋白日前,瑞士香精香料公司Givaudan公布了六種前景廣闊的植物性蛋白,它們或可改變食品飲料行業的格局,尤其是營養飲料領域。這六種植物蛋白成分包括燕麥、綠豆、鷹嘴豆、扁豆、亞麻籽和葵花籽。
  • 運動營養飲料的升級:乳清蛋白進階,植物蛋白、便攜化突破
    ,與之相關的運動飲料市場近些年也穩步增長。就功能而言,僅是水份和能量補充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高蛋白似乎成為更具吸引力的增長。因此,蛋白質越來越多地成為運動飲料的關鍵組成部分,並掀起了新一輪運動飲料的熱潮。 Innova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運動營養品發布中幾乎有一半產品都與高蛋白質或添加蛋白質相關。
  • 靠即飲咖啡業務重振 銀鷺是否最終淪為雀巢代工廠
    近日,在雀巢業績說明會上,雀巢執行長馬克·施奈德表示,銀鷺雖在2015年和2016年的增長率大幅下滑,但從2017年開始,銀鷺出現久違的營收、利潤雙增長,2018年的銷售成績也較為出色。   銀鷺作為AOA(亞洲、大洋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市場的重要業務版塊,其業務的穩定使得中國市場的增長轉正。同時,雀巢將即飲咖啡引入銀鷺,重新定位其業務,希望帶動銀鷺的業績表現。
  • 紅牛蒙牛搶灘植物蛋白飲料 不同種類存區域局限性
    業內人士介紹,在分類上,植物蛋白飲料屬於蛋白飲料中偏植物性的飲料,因植物蛋白飲料一般使用較具本土特色的植物作為原料,其與王老吉、加多寶這樣的涼茶飲料一起被劃分為「亞洲特色飲料」,與歐美起源的咖啡、可樂等飲品對應。  但在國家統計局統計方法口徑中,植物蛋白飲料與含乳飲料的產值歸為一類進行統計。根據統計局數據,2013年我國含乳和植物蛋白飲料行業收入為895億元,同比增長19.54%。
  • 伊利植選推出新品高蛋白豆乳,植物奶或是乳業發展新方向
    合計高達2,320億的市場份額,正在將重心慢慢轉向了植物奶。如果按照ProVeg既定的50%的市場目標計算,截止2040年,中國植物奶市場至少還有1,000億人民幣的增長空間。除了,椰樹椰汁、六個核桃、露露杏仁露、銀鷺花生奶等老牌的植物蛋白飲料企業,越來越多飲料及乳品大佬都已經開始布局,競相爭奪1,000億級的植物奶市場。乳品巨頭伊利布局植物奶市場伊利集團是中國規模最大、產品線最全的乳製品企業,穩居全球乳業第一陣營,蟬聯亞洲乳業第一。
  • 雀巢叫停內地茶飲業務 轉攻複合蛋白飲料
    走近超市擺放茶飲料的貨架,映入眼帘的是康師傅、統一的紅茶、綠茶和果味茶……雀巢冰爽茶去哪兒了?近日,全球最大食品集團雀巢公司證實,其在中國內地的即飲茶產品業務已全面停止,未來,雀巢將支持銀鷺全面擴充複合蛋白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