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它是兒童生長的物理空間、心理空間及精神空間,是課程創生的來源、課程實施的載體及結果,也是支持兒童發展的平臺、記錄兒童發展的載體及表徵兒童發展的媒介。
環境與幼兒園課程、兒童發展相輔相成。基於"以兒童發展為本"的理念,幼兒園在環境創設時,需要格外注意,所有的環創設計要能夠有效地促進兒童的發展。良好的教學環境不僅能增進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還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那麼幼兒園在創設環境時,要怎麼做呢?有一點要格外注意:淨化感官!
上述圖片,是跨世紀幼兒園的室內外環境圖,大家可以發現園所很簡約、素雅、溫馨,這正是遵循了蒙特梭利教育重要的環境創設理念"淨化感官"!
當下,部分幼兒園裝修、環創設計都較為高端、奢華,其實,這類幼兒園在環境創設中存在著對環境內涵的誤解,也存在著對環境外延的窄化。
滿牆的標語、滿園的橫幅、滿耳的口號,滿頂的掛飾……現在許多幼兒園都在喊著讓幼兒園到處都會說話的環創論點,實在太喧鬧了!
孩子童年生長的幼兒園,正在製造種種震耳炫目的喧鬧,這種做法無非是在向家長展示自身所謂的"特色",使孩子們失去了喘息、安靜思考的空間,其行為已經背離了 教育環創安靜的本質。
人的成長,是內在的成長,其過程必然是安靜且樸素的,而不是外在浮躁、喧鬧的。雖然,喧鬧偶爾會主宰人的心靈,但無法遮掩生命生長的安靜本質。
不僅是人的生命,任何有機體的生長都是靜悄悄的,無論是細胞分裂和繁殖,還是血液的流淌,都無半點聲息。
生命之芽的萌生、花朵的綻放和果實的生成,也都是在無聲無息中完成的,它從不需要彩旗飄揚,也不需要敲鑼打鼓,更不需要把喧譁和躁動作為催生素。而真正的教育環境提供給師生的是體驗安靜、思索安靜和實踐安靜的一種境界。
"淨化感官"的教育環境,不會用"到處都在說話"來表明教育正在發生;不會要求孩子在頭頂掛滿裝飾品的教室中思考;不會用"躁動狀態"和"思維活躍"畫等號……
而是用環境中的隱形課程,潛移默化影響孩子擁有安靜的意識、能力和習慣,學會在安靜中與自我對話、與他人對話。
這樣的環境升華出的信念是:凡是與精神相關的能力,都一定是在安靜中養成和提升的。
高品質蒙特梭利幼兒園——跨世紀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摒棄花花綠綠的裝修,以簡約、舒適、溫馨 為整體調性,著重1米2以下的環境創設,為孩子準備適合孩子生活、學習、工作的環境,向大家表明"淨化感官"為孩子帶來的好處。
環境的淨化不僅是固態的感官淨化,還有教育本身的淨化及教師的"安靜"。
教師的"安靜"首先是一種態度和耐心,表現為對生命花期到來的安然靜待:不催促、不張揚、更不威脅、恐嚇;教師的安靜,也表現在不匆忙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評價……而是主動從課堂的中心退隱,轉而把孩子推上學習舞臺的中心,這時的教師,在安靜中觀察、示範,指導、引領和微笑…… 這樣的教師,既有安靜之心,又有安靜之能力,靜待花開。
"淨化感官"的教育環境,有著對各種脫離教育本真,追逐外在效應衝動的抵抗力,有著對教育之魂的堅守、底氣和耐心之定力。
"淨化感官"是教育藝術及教育智慧的融合。所有環創的意義都將回歸安靜之中,因為所有的生長都是在安靜中獲得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