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變情緒小魔王?給孩子情緒安個「紅綠燈」,有序管理好情緒!

2020-12-24 奶嘴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案例:你家有沒有情緒大魔王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鬧情緒的現象是非常常見的。

剛做完晚飯,我叫孩子出來吃飯,但是孩子不願意,一直玩著他的玩具。我拿走了他的玩具,他就開始鬧了。逛超市的時候,孩子看中了一個心儀的玩具,但是家裡已經有一個類似的玩具了,於是我就拒絕了。誰知,孩子死活賴在玩具架旁邊不走。

不僅如此,生活中很多小小的事情都會被孩子放大化。孩子總是敏感多疑,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孩子都能把它放大化。有時候我並不會責怪孩子,但是孩子的情緒就是一直處於"紅燈"狀態。

所以,有些時候我看到孩子鬧情緒時,我會很不理解。

如何教會孩子去面對情緒一直都是教育中的一個重難點,因為孩子還不具備一定的情緒管理能力,所以父母會經常看到孩子常處於一種陰晴不定的狀態。孩子時而處於紅燈狀態,時而處於綠燈狀態。

當孩子的情緒處於"紅燈"狀態時,孩子就會一直表現出負面的情緒;而當孩子的情緒處於"綠燈"狀態時,孩子則是表現出比較正面的情緒。

紅燈是情緒的一個特殊情況,但是它會出現,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著想,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讓孩子的情緒常處於綠燈狀態才行。

情緒"紅綠燈",有序管理好情緒的方法

如何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父母可以嘗試著給孩子安一個"紅綠燈"。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為孩子裝好"紅綠燈"呢?

第一步:先判斷此時自身的情緒:是紅燈還是綠燈在幫助孩子判斷情緒之前,父母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哪些情緒是正面的情緒,哪些情緒是負面的情緒。

常見的正面情緒有欣喜、歡樂、愉悅、喜悅、滿意、開心、自在、高興、心曠神怡、眉開眼笑、興高採烈等等;常見的負面情緒有憤怒、害怕、不滿、憂鬱、傷感、遺憾、悲痛、傷心不已、淚流滿面、暴跳如雷。

當孩子已經熟知了基本的情緒之後,在發生某一件事情、孩子正在鬧情緒時,父母要讓孩子先拋開觀念,判斷自己此時的情緒。再由此時的情緒再去判斷自己是紅燈狀態還是綠燈狀態。

如果是紅燈狀態,這說明孩子此時的情緒是紅燈狀態,那麼孩子就必須要謹慎,並且要找出正確的方式去發洩或者解決自身的負面情緒,將紅燈狀態變成綠燈狀態。

要想孩子對紅燈狀態足夠留心,父母也要提前告知孩子負面情緒的危害、管理自身情緒對一個人生活的重要性等等。

第二步:分析事件,讓孩子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事件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都是做生意的,大女兒是賣扇子的,小女兒是賣雨傘的。晴天的時候老太太就為小女兒擔憂,擔心雨傘賣不出去;天陰時,老太太就擔心扇子賣不出去。

如此一來,老太太的日子過得很憂慮。

鄰居聽到了這件事情,笑著說:"老太太,你真好福氣呀!天晴時,你的大女兒生意很好;天陰時你的小女兒生意興隆。"

老太太一聽,頓時豁然開朗,轉憂為喜。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並不是別人使我們不快樂,不是別人使我們生氣,使"我們自己"使自己快樂、悲傷和生氣。我們的"想法"是左右情緒反應的關鍵。

同樣道理,當孩子陷入負面情緒時,也是因為孩子的大腦被負面情緒所佔據。負父母應該多讓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自身的情緒狀態、分析這個事件。

不要讓孩子僅僅是局限於當時的情緒、相關事件不好的一面。要學會跳出這件事情,以一個更加客觀的狀態去分析。

第三步:採取正確的措施,解除紅燈警告再孩子做出分析之後,下一步孩子應該做出正確的選擇。

事實上,人的情緒是多樣的,紅燈也只是人情緒中的一種表現罷了,更重要

的還是要用正確的方式去調節孩子自身的情緒。減少紅燈出現,增加綠燈出現的機率。

也就是說,除了要站在正面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以外,孩子還應該採取一些其他處理情緒的措施,將心理的負面情緒完完全全地從心裡移除。通俗一點來說,就是要找一個發洩口,將自己的情緒完美地過渡掉。

這個發洩口應該是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方式可以多種,主要還是為了解決問題、解決情緒服務。

實踐運用:當孩子鬧情緒時如何給孩子安一個"紅綠燈"

下面舉一個例子來教會父母如何在孩子鬧情緒時,成功地安裝上"紅綠燈":

事件:上課時,老師批評了不認真聽講的孩子。回家後孩子一直悶悶不樂。

首先第一步,先判斷此時自身的情緒:是紅燈還是綠燈聽到老師批評,孩子的第一反應是感覺很不好。孩子感覺到的負面情緒有:丟臉、尷尬、生氣、鬱悶、害怕......

然後孩子應該逐漸分析這些不同的負面的情緒的來源:比如說,丟臉是因為老師當眾批評自己;害怕是因為孩子害怕老師向父母反應情況,若是自己被父母知道,肯定會被指責了;鬱悶是因為再批評之後同學可能要笑話自己了.....

當孩子深知自己此時的情緒之後,孩子就要做出一個判斷:自己此時感覺很不好,自己正處於"紅燈"狀態,自己要開始謹慎和注意了。

其次,分析事件,讓孩子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事件清楚自己處於紅燈狀態之後,接下來孩子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

角度一:啊啊啊,老師竟然當眾批評我了,好丟臉啊!待會兒同學又要笑話我了。要是被爸爸媽媽知道了,我肯定會完蛋的!怎麼辦?啊,我好鬱悶啊!

角度二:誒,雖然被老師批評了,但是老師也是為了我好嘛,不然我又要拉下功課了。而且上課開小差也是對老師的不尊重呀,不僅我沒能學到新知識,也會影響課堂的紀律。嗯,我下次要注意一點才行啊!

兩個角度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情緒和想法,選擇正面的想法,也就相當於選擇了正面的情緒。

最後,採取正確的措施,解除紅燈警告孩子的腦海中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想法,孩子應該選擇一個帶有更多正面意義的想法,也就是角度二的想法。

之後,孩子應該採取更加正確的方式,比如說認真聽課,下課和老師道歉,回家和爸爸媽媽說這件事情。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獨特的含義,它們能夠再進一步消除孩子的負面情緒。

認真聽課是為了減少丟臉、尷尬的情緒、和老師道歉是為了減少未來的憤怒和鬱悶、和父母坦白這件事情是為了減少心裡的不安和害怕。

做了這些事情後,孩子就不會過分擔心老師打電話給父母"告狀",老師以後對自己"另眼相看"、同學下課之後來嘲笑自己等等。

小練習:鞏固"紅綠燈"方法

最後,我們再用一個案例讓大家練習一下這個方法:

孩子與父母一同外出逛街,在路上,孩子遇到了他以前在幼兒園一起玩耍學習的小夥伴。孩子性高彩禮、熱情地和小夥伴打招呼,但是小夥伴卻面無表情地從孩子的身邊走過。孩子感覺到很鬱悶和生氣,在這樣的情緒下,如何為孩子安上一個紅綠燈呢?

提示:兩個角度:

角度一:

他怎麼這樣啊,有什麼了不起的,他不理我,以後我也不理他!哼!

角度二:

為什麼我的小夥伴看上去臉色不太好呢?平時他可不是這樣的呀!可能是他遇到什麼事情了,有空我還是要多關心關心他才行呢!

孩子有負面情緒是常事,負面應該學會為孩子安上一個紅綠燈,這樣,孩子才能夠更好地管理自身的情緒。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養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夠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個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一點就炸,面對「情緒小魔王」,家長可嘗試「鷹架式教育」
    面對孩子的這個"情緒小魔王",家長切記不可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不然將來會對孩子的成長危害多多,此時家長可以嘗試"鷹架式教育" 。一、"情緒小魔王"形成的原因孩子總是一點就炸,情緒失控的原因可能是由下面幾個原因造成的,家長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留意一下。
  • 孩子總情緒失控?和孩子玩「情緒紅綠燈」,拽出身體的情緒小怪獸
    什麼是"情緒紅綠燈"? 名字中的"紅綠燈"代表了情緒管理的三個步驟:一是紅燈停車,二是黃燈思考,三是綠燈行駛。 紅燈停:讓情緒怪獸停下來。 每當孩子鬧情緒的時候,嘗試讓自己數1、2、3來冷靜下來,或者到門口深吸一口氣,讓自己的感覺平靜下來這一步非常重要。必須趕走體內的情感怪獸,才能處理好事情。許多家長們就是因為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控制不住自己的咆哮模式,從而徹底破壞了親子關係。
  • 孩子動不動就情緒失控?和孩子玩「情緒紅綠燈」,終止孩子壞情緒
    現如今,很多綜藝上面都會有關於孩子如何控制情緒方面的,比如我們的熱門綜藝《變形計》,裡面講的都是一些關於脾氣不好的孩子來到農村裡面如何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改變性格的現實例子。 但是家長們知道嗎?孩子的情緒管理出現問題,往往都是父母的原因。在一個家庭裡面,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 孩子總「鬧情緒」?家長學會為情緒設立「紅綠燈」,孩子受益終身
    這時,父親臉色開始發生變化,當眾大聲地責罵女兒,用手搶過孩子手中的物品,還動手打了女兒一巴掌。在為父母教育孩子粗暴感到唏噓的同時,我不驚想到大多數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總喜歡鬧情緒,而父母卻沒有正確引導孩子學會處理情緒,結果就發生了一系列讓人感到詫異的事情。孩子愛鬧情緒,還需要家長學會設立"紅綠燈",助孩子健康成長。
  • 面對情緒崩潰的孩子,採用「紅綠燈法」,引導孩子做好情緒管控
    溝通型的父母,面對孩子鬧情緒往往表現出比較淡定的狀態,不會輕易被孩子激怒。在父母的影響下,孩子遇到事情也會慢慢想辦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哭鬧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同時引起他人的關注,以達到滿足需求的目的。可惜現實生活中沒有多少父母是溝通型的,大多面對孩子哭鬧時都會受到孩子情緒的影響。今天分享《不急不吼輕鬆養出好孩子》一書中的「紅綠燈法」,希望對你引導孩子掌控情緒有所幫助。
  • 孩子總有各種情緒?設立「紅綠燈」能夠控制情緒,有利孩子成長
    孩子沒有理爸爸的話,繼續哭鬧。於是爸爸上前狠狠打了孩子的屁股。日常生活裡孩子愛鬧情緒很正常,但如果家長沒有正確引導孩子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不但沒有解決問題。而且還會改變孩子的性格。
  • 掌握「情緒紅綠燈」,孩子受益終生
    一一有次因為不要天黑,哭了近半個小時。做爸媽的也真是又好氣又好笑。父母應該如何教會「小糊塗蛋」恰當應對自己的情緒呢?會處理情緒的孩子未來更成功現在已經有兩百多種社交情緒的相關科學研究,顯示情緒技巧有助個人、人際互動,以及學業表現。
  • 面對易怒型孩子,建立情緒的「紅綠燈」很重要,家長試試這樣做
    忽視型第三類家長就是忽視型家長,俗話說得好,眼不見心不煩。這類家長選擇用視而不見的方式來應對孩子的壞情緒。此類家長一般認為孩子就是哭哭鬧鬧,沒什麼大不了的,時間過去了,情緒自然過去了,這就是忽視型家長的一貫想法。4.
  • 5個策略教會孩子情緒管理
    5個策略教會孩子情緒管理 情緒的管理和其他學術學科一樣,是需要學習的。如果孩子們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麼,不知道自己因為什麼生氣,那麼選擇適當且安全的情緒發洩方式,做到有效的問題解決就無從談起。 要如何做呢?以下5點是關鍵!
  • 孩子一生氣就打人,容易情緒失控怎麼辦?試試用「紅綠燈」管理法
    根據兒童教育學的研究指出:孩子在六歲以前的情感經驗能夠對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孩子如果性格暴躁易怒、具有破壞性、或者悲觀、焦慮等沒辦法管理好自身的情緒,那麼這對於他們未來的個性發展以及品格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影響。此外,如果孩子一直處在負面情緒中,那麼他的身心健康以及人際關係都會受到負面的影響。
  • 批評會削弱孩子大腦的情緒感知力!這樣才能幫孩子情緒管理能力
    除了期望孩子在學習上能專注高效、取得理想成績,家長還對什麼最為關心呢?小競相信「情緒」一定是其中之一。良好的情緒力其實包括2個方面,一個是孩子對於自己情緒的管理,另一個則是孩子對於他人情緒的感知和正確處理。
  • 面對孩子的情緒——家長如何幫助孩子管理情緒
    一、要了解孩子的情緒來源首先,我覺得孩子的情緒來自學習。在我們國家,學習會佔據孩子生活的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所以學習的好壞或者說學習的情況非常影響孩子的情緒。那些學習不好的孩子,也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也許會受到同學的小瞧,也會遭到家長的抱怨和指責,這些孩子就會時常處於挫敗、害怕等情緒狀態裡,當接收到來自外界的壓力的時候,還會有憤怒等等的情緒出來。
  • 兒童情緒管理-讓孩子做情緒的小主人
    作為父母,無論多麼忙碌,高度的意識和認識自己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需要及早重視孩子的情感要求並對孩子情緒做出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認識、了解和正確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愛自己和同理他人,為孩子做好「情緒管理」,讓孩子從小就擁有優質的情商。
  • 孩子情緒經常失控,怎樣讓孩子管理好情緒?
    ..我們受到很多「鼓勵」,但是父母很少教會我們「情緒誠實」, 我考得好很開心,我打針很害怕,老師批評了很難受,見到生人我很不自在.....當孩子還小的時候,情緒表達不出來,要不就是壓抑自己,要不就是以大人看不懂的方式對抗;長大後,我們會擔心因為自由表達了自己的感覺,想法,質疑和觀點,而被拒絕或被懲罰,對待父母報喜不報憂,不敢自由地做自己。
  • 孩子經常亂發脾氣?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讓孩子掌控情緒
    王女士每次面對孩子的調皮行為,時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忍不住要吼叫幾句。上個周末,由於兒子早上不好好吃飯,沒有把牛奶喝完,王女士又忍不住大聲罵了幾句,然後才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失控,又一次去和兒子道歉。 這一幕經常在王女士家裡上演,雖然王女士發完脾氣給孩子道歉,但是兒子的脾氣卻變得暴躁。不僅僅在家中經常和父母發生矛盾,在幼兒園也時常和小朋友產生糾紛。
  • 孩子陷入「情緒低谷」?用好「情緒ABC理論」,讓孩子做情緒主人
    那麼家長在教育中面對孩子的情緒低估時,應該如何引導孩子走出低估,做情緒管理的主人呢?其實早在幾十年前心理學家艾利斯就用ABC理論分析了我們不良情緒的來源,並作出了解釋。了解情緒ABC理論情緒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建的。
  • 0-3歲情緒管理繪本|塑造孩子一生的好情緒
    情緒不流動的孩子,會陷入內耗,別人忙著專注的發展自己,這類孩子卻在情緒裡難過。情緒不流動的孩子,會影響交往,同伴不知道他到底發生了什麼,動不動就不舒服了,怎麼玩呢。我一直覺得,繪本,是噴湧而出的語言,是豐富多彩的世界,它在帶給孩子無限想像力的同時,也讓我們成人恢復青春的活力。
  • 家長是否了解自己孩子的情緒?如何培養孩子情緒管理?
    我要去遊樂場,我不要去幼兒園……跟小朋友之間也會產生情緒:毛毛總是搶我的玩具!我跟球球打架了……有時候自己玩著玩著也會突然鬧情緒:媽媽這個架子怎麼安不上了,我的娃娃弄髒了。。。一、什麼是情緒管理情緒管理,是幼兒四大心理社會能力之一,包括情緒識別、情緒理解、情緒表達、情緒調節。
  • 如何幫助孩子處理「消極情緒」?訓練孩子「情緒管理能力」很重要
    每當聽到自家孩子號啕大哭外加聲嘶力竭的尖叫聲時,相信不少父母都會後悔自己怎麼就想不開,生了個孩子來自找罪受。當孩子的消極情緒只能用這種方式來發洩,其實是父母的不盡職,沒有訓練孩子擁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這才導致了孩子這時候只能夠通過這種無用且令人厭煩的方式宣洩自己的情緒。
  • 孩子發脾氣就摔東西?訓練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疏導負面情緒
    每次遇到孩子生氣的情況,鈴鐺只能好聲好氣地哄勸孩子,可孩子依舊不聽話,把玩具、家裡的東西往地上和牆上砸。孩子的表現讓鈴鐺頭疼不已,鄰居也多次上門投訴,她只好一一賠罪道歉。朋友告訴鈴鐺,孩子這是缺乏情緒管理能力的表現,需要儘快培養他的這方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