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患者8年漫漫求醫路,花費超百萬卻將抑鬱型治成了狂躁型

2020-12-18 純潔的小黃VV

上月初診所來了一位精神分裂的患者。男孩,20歲,雖然很年輕,但病史並不短,8年了。據家長介紹,孩子1歲就開葷,奶奶就愛熬大骨湯給孩子補筋骨,天天吃水果補充維生素。隨即而來的肥胖導致孩子打小就自卑,格外在意自己的體重,並多年執著於減肥。由於沒有從調理脾胃出發,盲目的減肥適得其反。孩子一方面對減肥形成了偏執症,另一方面又對美食的誘惑形成戀食症,最終導致信心喪失,自暴自棄,卻陷入自身矛盾的陰霾中無法自拔,出現幻聽、幻視等精神分裂的症狀。12歲那年,終於無法忍受與外界接觸,父母為其辦理了退學手續,開始了漫長的治病生涯。這8年來父母帶著病人轉戰全國,知名的醫院都去過了,吃了很多種治療精神分裂症的化學藥物。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各種治療精分的藥物都會讓人無法遏制的發胖。看著越加發胖的自己,孩子的精神更加崩潰。另外,由於最初孩子是偏抑鬱型的,醫生治療的思路是抗抑鬱,在各種藥物的作用下,孩子的精神分裂不見好,反而從以前的抑鬱型向狂躁型的方向發展,還被診斷出糖尿病。前前後後父母已經為孩子花了上百萬,但孩子目前依舊生活無法自理,甚至越來越糟。

其實在高水平的中醫看來,所謂的糖尿病都是脾胃損傷所致,要麼是過食生冷造成的損傷,更多是抗抑鬱藥物造成的損傷,但醫院給病人的解釋都是肥胖導致。就診時,孩子一直在表述對肥胖的厭惡和絕望,坐不了多久就得起身到處走走才能平復一點。現場經過常學禮大夫的導引治療後,孩子逐漸恢復了平靜。常大夫為孩子開了中藥湯劑,每周調方一次。1個月後孩子的病情開始改善,幻聽的次數減少,開始和周圍的人能做一些交流,再到診所時,和大夫及工作人員的交流次數也增加了。以前每天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和幻視、幻聽聊天,服用中藥第3周的時候幻聽幾乎消失。現在父母外出時,孩子可以獨處,能把父母做好的飯菜從冰箱裡拿出來溫熱食用,獨立生活的能力正在逐步恢復。隨著脾胃功能的改善,身體機能也漸漸恢復,與此同時,體重開始下降,外觀消瘦更是顯著,這也給了孩子及家屬帶來極大的信心和勇氣,目前一切都在向著更好的方面發展。

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各種不良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充斥其中。科學的不斷發展,讓現在人生活便利了很多,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精神壓力卻從來都沒有小過。很多人都曾被精神疾病困擾過,焦慮症、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等,據估測,全球有約10億人有精神障礙,每年有上百萬人因精神問題自殺身亡。在我國,超過2億人患有精神疾病,這不得不引起我們重視和反思。

外來醫學如何治療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按照外來醫學的定義,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壯年緩慢或亞急性起病,臨床上往往表現為症狀各異的症候群,涉及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患者一般意識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過程中會出現認知功能的損害。在外來醫學的治療下,其病程一般遷延,呈反覆發作、加重或惡化,多數患者最終出現衰退和精神殘疾。

在目前的外來醫學水平下,精神分裂症被認為是重型精神病,無法治癒,只能終身吃藥控制。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治療藥物有利培酮、奧氮平、喹硫平、氨磺必利、文拉法辛、阿立哌唑等。這些藥物的治療原理都是通過阻斷大腦邊緣DA(多巴胺)神經通路來治療幻覺妄想。這種阻斷往往是非選擇性的,雖然暫時緩解了症狀,但產生了更多的毒副作用。

長期服用精神分裂藥物會出現藥源性帕金森症候群,主要表現為運動困難、肌張力增加、不自主震顫或流口水以及吞咽困難等症狀。最重要的一點是服用抗精神分裂藥物會引起肥胖,而且這種肥胖是很難恢復正常的。主要原因是:一、藥物的鎮靜作用讓患者活動少了,睡得多了,自然就胖了。二、藥物裡含有激素,會刺激飲食中樞,增加食慾,這種刺激具有成癮性,很多精神分裂患者都會患上所謂的「戀食症」,無法控制的想要吃東西。三、藥物影響脂類代謝,根本無法將攝入的食物運化吸收,只能更多的沉積體內。四、藥物會嚴重影響人體內循環,臟腑負擔增大,必然虛弱,陽氣不足使得情志更加不穩定,形成惡性循環。

傳統中醫怎麼看

傳統中醫對精神疾病的記載和論述要比國外早很多,早在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心疾、首疾的記載;到了黃帝內經時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描述,將其分為癲和狂,重陰者癲、重陽者狂。所以中醫中也將精神分裂稱為癲狂症。俗稱「武痴」或「文痴」,狂症主要表現為精神亢奮高漲,狂言亂語,動而少靜;相反,癲症主要表現為神情抑鬱低落,沉默寡言,靜而少動。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歷代中醫大家不斷實踐研究積累,到唐宋時期已經對精神分裂有了很清晰的認識。其本因就在於脾胃損傷,脾胃虛寒會影響水谷精微運化,陽氣不能升騰以抵禦外邪,濁氣不能及時排出在體內各臟腑經絡間形成瘀滯。瘀滯在肝膽胃經,三陽並而上升,火熾則痰湧,心竅閉塞就會形成狂症;而瘀滯在心脾胞絡,三陰就會蔽而不宣,氣鬱則痰迷,神智混淆就會形成癲症。所以要治療精神分裂,就必須要調脾胃、益氣血、通經絡,平陰陽。陰陽五行平衡了,五臟六腑恢復正常運轉,身體與精神自然就健康了。

傳統中醫將常見的精神分裂症簡單分為三類:

一類是寒淤,即寒氣閉塞於肌表,同時堵塞心脈,解決方法是散寒,通其心陽,散去肌表之寒;

二類是氣滯血淤,兼有氣血虛,這種治療方法就是活血化瘀,加上補氣補血;

三類是心神不在其位,這類的病人經過中醫大夫的心理疏導、導引祛邪的方法,經過幾個療程都能恢復正常。

精神分裂疾病是因人而異的,需要辨證施治,臨床治療精神分裂的辨證中需辨病位、辨病性、辨虛實互相融合,精神分裂的發生與五臟的生理功能失調有著緊密的聯繫,且五行相因,任何一髒有瘀滯都可影響其他臟腑的正常運轉,一髒有瘀,五臟互累,相互兼夾。一個好的中醫大夫治療精神分裂,不但能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精神症狀,而且兼顧調理患者的體質。所以往往精神分裂症很快好轉,隨之而來,整個體質狀況都得到明顯改變,能夠更快地恢復正常生活。

精神分裂並不難治,但最怕亂治

我們舉出的這個案例,好好的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被外來醫學活生生從抑鬱症治成了狂躁症,體內的五行循環已經完全被打亂,8年的求醫治療,讓孩子幾乎與社會脫節,成為一個只能養在家裡的啃老族。如果他能早一些遇到靠譜的中醫大夫,恐怕現在都已經在大學校園裡實現自己的夢想了吧。

精神分裂症的康復,對於每一個患者和家庭而言,都是一場心靈苦旅般的人生修行,精神分裂症並不是洪水猛獸,成長期的孩子也許有過短暫的精神失控,出現過各種精神病性症狀,這都不可怕,好比汽車行駛途中偶爾的偏離,只需輕微糾正,切忌用力過猛。當患者經過懂行的傳統中醫治療後,一般都能夠很好地控制並消除症狀,從而改變患者和家屬對待該疾病的態度和認知,患者和家屬的認知影響該類疾病的治療走向及治療效果。

現實情況是,在精神分裂症求醫康復的路上,99%以上的患者和家屬都在踩坑。都在不停地交學費,付出的代價無法估量。如果我們能夠清醒認識精神分裂症的前因後果,選擇一條正確的治療道路,患者的命運也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精神分裂症的康復,是一場拼耐心、拼堅持、講方法、講技巧,最終是依賴智慧的長跑,康復得好與不好,並不在於你能跑得多快,而在於跑到多遠。給傳統中醫一個機會,也給自己一個機會,告別終身服藥,重獲美好人生!

相關焦點

  • 精神分裂和分裂型障礙患者皮層厚度降低
    精神分裂症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壯年緩慢或亞急性起病,臨床上往往表現為症狀各異的症候群,涉及感知覺、思維、情感和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及精神活動的不協調(是不是和分裂型人格障礙的表現很相似!)。患者一般意識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過程中會出現認知功能的損害。
  • 漫漫求醫路,如何讀懂腦癱孩子的心理?
    孩子被確診後,漫漫求醫路便開始了。打針吃藥、針灸、打肉毒素、神經營養……網絡上治療腦癱的手段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家長越想認識這種疾病,越是理不清思緒,越來越糊塗。面對這些治療方法醫生都可能懵圈,更別說患者家屬。許多家長抱著「只要有一絲希望,也要給孩子試試」的心態,走南闖北,走訪一家家醫療機構,嘗試各種治療手段,孩子受了不少罪,卻收效甚微。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將人格障礙歸類為精神疾病,並對其進行了明確的定義。
  • 14歲女孩休學求醫無效,早發精神分裂為何能「免疫」精神藥物?
    目前,我國精神障礙患病總人數超過一億,其中重症精神病超過1600萬,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接近人口總數的1%。精神疾病患者男女性的平均壽命相較於常人男女性分別短10年及7年,其死亡率一般情況下為常人的3-4倍。
  • 心理所等揭示陰性分裂型特質與共情之間的關係
    現有研究發現,多種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能力存在缺損。以往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相關的研究局限在共情的單一結構,鮮少區分情感成分和認知成分來考察共情。此外,目前研究大多關注精神分裂症患者,較少研究探討共情兩個成分與精神分裂症高危個體之間的關係。
  • 艾爾建Vraylar(卡利拉嗪)治療雙相I型抑鬱大獲成功...
    2018年04月06日訊 /生物谷BIOON/ --愛爾蘭製藥商艾爾建(Allergan)與合作夥伴匈牙利製藥企業吉瑞醫藥(Gedeon Richter)近日公布了新型抗精神病藥物Vraylar(cariprazine,卡利拉嗪)治療雙相I型情感障礙相關重度抑鬱發作(雙相I型抑鬱)成人患者的關鍵性III期臨床研究RGH-MD-53的積極頂線數據
  • 徹底治癒精神分裂 失眠抑鬱症 讓患者不再痛苦
    中國基因藥物精神疾病中醫研究總院是國家指定的精神疾病專研與攻關機構。總院專家組們成功的破譯出了精神疾病致病基因密碼。從30多種海洋生物,60多種珍稀名貴藥材中分離出了「腦神經基因修復調節素、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該藥經首都各大著名醫療機構26168例患者歷時8年多的臨床驗證98.6%患者康復停藥,無一例出現毒副作用。
  • 【剖析】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精神分裂之間的區別和聯繫
    比如一個人在成長過程當中,如果經歷過十分痛苦或者可怕的事情,這件事情就會造成一個人的抑鬱,焦慮,或者長時間處於驚恐與焦慮當中。這個時候,因為外界因素對精神層面造成了過大的困擾,人類出於自我防禦機制,就會將事件的記憶和事件所帶來的情感剝離出自己的「意識層面」。
  • 水泡型手足癬怎麼治 治水泡型手足癬有4大妙招
    水泡型手足癬怎麼治 治水泡型手足癬有4大妙招 時間: 2019-05-09 10:24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因其表現以乾燥為主,命名為水泡型手足癬。專家稱,只要大家及時發現病情,及時進... 摘要:   水泡型手足癬並不嚴重,只要積極治療,很快可以治癒。因其表現以乾燥為主,命名為水泡型手足癬。專家稱,只要大家及時發現病情,及時進行診治護理,也是能得到不錯的緩解效果的。那麼,水泡型手足癬怎麼治?
  • 精神分裂的前兆和症狀以及治療措施
    精神分裂症調養第一、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調養法常言道「心病還得心藥醫」,精神療法對於患有精神分裂症者尤為重要。對於狂躁不安的患者首先要換個清靜的新環境,用淡雅素淨的色調布置居室,然後可通過與病人促膝談心,幫助病人恢復平靜,心情得舒,自當心平氣和。
  • 心理所發現分裂型特質與包括孤獨特質在內的多種亞臨床特質存在...
    另一方面,如今精神疾病被認為是由健康人群、高危人群及臨床患者組成的連續譜系。在臨床人群中觀測到的疾病之間基因與表型的關聯,或許在亞臨床人群中已有相應的體現。分裂型特質是一種能夠幫助理解精神分裂症的人格結構,分裂型特質人群是精神分裂症譜系中高危人群的一類。
  • 因病致貧,C肝村民的漫漫求醫路
    C肝陰影下,村民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沉重,不少患者常年患病,因病致貧。 需要提及的是,通過血液傳染的病毒性肝炎C肝,雖然遲至1989年才被國際醫學界命名,但在今天並非不治之症。 2018年9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正式宣布,2018年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納入當時的全球第一款泛基因型口服DAA——一種單一片劑的C肝治療新藥丙通沙(索磷布韋/維帕他韋)。泛基因型DAA藥物可進一步降低C肝治療的門檻並提升治癒率。
  • 精神分裂患者校園貸近百萬做心理諮詢,盲目心理幹預使得病情惡化
    西方心理學在精神分析方面,遇到了巨大的障礙。精神分裂患者求助心理醫生的目的原本是尋求心理健康,卻被心理醫生貼上一堆疾病的標籤,甚至鼓勵患者繼續保持服用精神類藥物,讓患者更加堅信自己有病,其後果更加嚴重且危害極大。無論外來醫學還是西方實用心理學對於精神分裂的本質認識都是片面的,割裂了人們的身體、心靈及情感,缺乏整體性。
  • 心理所發現精神分裂症伴發抑鬱患者大腦結構異常
    抑鬱症狀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狀之一,在首發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佔比高達25%-50%(Herniman et al., 2019; Dai et al., 2018),與心理社會功能受損、自殺風險及高復發率均有較為密切的關係。目前,尚無明確證據闡明伴發抑鬱患者具有特異性行為和腦形態學特徵。
  • 分裂型人格(2 防禦及特徵)
    二位遊學各地20年,鑽研能量學理,融會東西方療愈之道,並在療愈學和學術之間建立起橋梁(賽安慈博士在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社工系研究所教授「靈性與療愈」,是美國第一個療愈理論與體驗同步進行的碩士班課程)。不斷探索的敬業精神,也在字裡行間激勵著後輩療愈師們。
  • 中美班第25個訪談案例——一例分裂型人格特質的臨床訪談
    Z醫生:好嘞,我先說一下她得的是什麼病,應該怎麼治。她得的這個病我們叫精神分裂症譜系障礙,目前像分裂型人格障礙,也就是說到了18歲就可能往精神分裂症方向發展。根據是什麼?她得的病就是精神分裂症譜系障礙裡的前驅期症狀,或者叫分裂型人格特質。來訪者爸爸:我想問一下,她這個病情重不重?Z醫生:不是重,是慢性病,不容易治好。來訪者爸爸:她是慢性的?Z醫生:對,不是急性病,有的急性病好治,就像感冒發燒了,不管多重,要麼得肺炎了,要麼就好了。
  • 《明日方舟》夜魔背景資料一覽 感染型人格分裂患者
    明日方舟夜魔背景資料一覽,感染型人格分裂患者。夜魔本名叫葛羅莉亞,本來只是一個高校學生,卻因為感染了礦石病而加入羅德島,她患有嚴重的人格分裂症,溫柔的葛羅莉亞十分抗拒好戰的夜魔。 明日方舟夜魔背景資料一覽,感染型人格分裂患者
  • 分裂型人格適合什麼職業?
    以分裂型人格為例,我們就能知道這種人格適合什麼職業。也許在其他人眼裡,分裂型人格的人似乎不太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但事實上,很多職業都適合這種人格特徵的群體。只要人格還未形成分裂型人格障礙,那麼便可以從這些職業中得到價值。
  • 腫瘤與抑鬱「如影隨形」 C型性格的人如何避免癌症找上門?
    每日商報記者/馮雙 通訊員/王屹峰 葉斌 指導專家/於恩彥前幾天,韓國知名藝人崔雪莉因重度抑鬱症自殺去世,將人們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抑鬱症身上。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億名抑鬱症患者,我國抑鬱症在人群中發病率達到6%。在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同時還是腫瘤患者。
  • 偏執-分裂型文化和抑鬱型文化——以精神分析學途徑為文化研究提供的新視角
    也正因為如此,他極力要把好乳房(好客體)和壞乳房(壞客體)區分和隔離開來,否則當他在破壞壞乳房時,很可能把好乳房也給破壞了,這將使他失去保護。嬰兒在早期的鎮靜來源於這種區分和隔離能力。母親的乳房「對於嬰兒來說,被分裂為好的(滿足他的)與壞的(挫傷他的)兩個不同的乳房:這樣的分裂導致了愛與恨的斷絕」④。這樣,在其個體生命早期,嬰兒就完成了情感的二元對立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