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樹下的分享者第78回|《趕路人》作者李小曉分享「與生活和解」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漫漫人生路上,我們都是趕路人。你是否也曾背負行囊,跋山涉水,但心中還是有很多解決不了的問題?雖然我們面對的問題不同,但總能找到方式,和這個世界、和自己和解。

小曉的分享可能不會讓你像上了一堂數學課一樣學有所獲,它更像是一堂富有深意的哲學課,值得細細品味,慢慢感悟。

日前,自如Z-SPACE「銀杏樹下的分享者」舉辦了第78回分享會,邀請「文藝世界的趕路人」李小曉,帶著自己的「舊書」《趕路人》,為城市青年帶來了一場線上直播分享,講述她的精彩經歷與迷茫時刻,分享生命旅途上有趣的故事。

據了解,銀杏樹下的分享者是長租公寓品牌自如發起的系列沙龍活動,一直邀請自如的好朋友們及行業大咖來到位於協作胡同40號的無界空間自如Z-SPACE舉辦,而在2020年春天這個特殊時期,出於健康安全考慮,銀杏樹下的分享者轉移至線上,通過網際網路平臺,繼續同城市青年交流職場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理解生活,生活也會理解你

「雖然說我們每個人在自己這條漫漫的人生道路上,一定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很多的不可抗力,遇到很多想不通的問題,但是最終人和人的關係,無非就是緣自自己和他人的關係,以及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在直播中,小曉這樣說,「只要把這兩層關係都解決掉了,那麼就達到了一種和解的狀態,如果每一個人都開開心心的,這個世界就是和平的。」

從西安的古城風韻裡,走到繁華都市的車水馬龍中,畢業於南開大學英文系的李小曉,從18歲開始「在外漂泊」。曾赴美求學,也曾在香港旅居工作,後因堅持在「二氧花旦」公眾號寫作被讀者知曉,爾後出版了文集《趕路人》。

書中的很多故事讓讀者看到了自己,又能試著透過故事,去感悟人生。其實生活就是千姿百態又不盡相同,在何氏父子的愛與糾結中,你是否也想到了家裡那位「中國式父親」,又或是因母親的嘮叨而不耐煩的瞬間?在為立夏姑娘的坎坷心疼惋惜時,可能也會與自己某一段記憶重合,如果那時候捨得放下一切,尋找簡單的快樂,是否也能柳暗花明呢?

世事無常,喜怒哀樂,皆是生活,失意時是生活給你的考驗,順風順水時亦是生活饋贈的驚喜。何為生活,字面上看是「生存」,是「活著」,而其中的內涵與深意,需要我們去賦予,又因為人生而不同,才有了各種各樣的生活,構成了世間百態。理解生活,並不僅僅是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一切,既來之則安之,更是要發自內心地接納它,在迎接挑戰中進步成長,在體會快樂時收集能量。

被疫情圍困,時間就是最大的奢侈

「昨天的事情已經過去,不用擔心太多,明天還沒有到來,擔心是沒用的,所以不如活在當下,只有當下你自己的感官感受到的,才是最真實的。」面對疫情,小曉也表達了自己的無奈和對生命的敬畏,同時也提醒大家,不要因為空間的圍困,禁錮了自己的思維,疫情當前,我們還有很多事可以去做。

「當全球面臨這樣的事情,我們要做好最壞的準備,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們誰也不知道,肯定會有公司倒閉,很多事情可能比你想像的更糟糕,未來可能是一場漫長的衰退。」小曉認為,我們一方面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但是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把手中的工作做好,同時環顧四周,是不是有更好的機會?疫情當前,把握時間,才能抓住機會。

「這兩年我在專注做什麼事情,下面我再專注做另一個事,就是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目的。」小曉分享說。而我們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往往都是疲於奔命地奔波於瑣事之間,最後也沒達到自己的期望。但是回顧起來,整個一生中,做很多事情,都很精彩,會有不同的體驗。

有些事現在能做,有些得等到疫情結束。假如說只有一天一個月一年我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但是如果是「後半生」那麼長,我反而不知道該做什麼。我覺得過往這一生,都是這樣,對我們觸動是很大的,但是每次當事情降臨到自己身上的時候,可能救說一套做一套,自己並沒有那麼豁達。但是如果你相信,這件事情它會發生,你就能夠吸引它,給它相應的力量,這件事情就真的會發生。

故事裡外,皆是生活

生命長河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就把自己想像成一個瓶子,想像著這些好的或者不好的元素從自己身體中流走,當它慢慢的從你的身體中流淌走,你去接受這一切,當你的內心已經和這些所有的不好的東西達到一種和解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自己就達到了一種釋然。

「最大化快樂,最小化痛苦。」不止是一句振臂高呼的slogan,嘗試去掌控自己的心情,在高興的時候肆意快樂,偶爾低落時也能仰望星光。不要總是在太陽升起的時候思念雨點,陰雨綿綿時也能躲在房間裡放空一切。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個你我,我們在平行時空裡分享快樂,分擔痛苦。

我們總是在尋找動人的故事來慰藉彷徨的心靈,殊不知此刻經歷的每一天都是精彩的獨角戲,而你就是自己的導演,掌控一切。與生活和解,並不是安於現狀,或者自暴自棄,反倒是一種更愛自己的表現。是自然而然地接納不完美的自己,是在磕磕絆絆的自我交流中產生靈魂的共鳴。

關於自如及Z-SPACE:

自如是一家提供高品質居住產品與生活服務的科技公司,成立於2011年10月18日。發展至今,自如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廣州、成都、天津、武漢九座城市布局,為近50萬業主、300萬自如客提供服務,管理房源超過100萬間。自如旗下擁有包括自如友家、自如整租、業主直租、自如豪宅、自如寓、自如驛、自如Z-SPACE等租住產品,同時也為社會提供保潔、搬家、維修、優品電商等生活服務產品,累計服務訂單超3000萬。

協作胡同40號Z-SPACE是自如在北京二環裡種下的一座2000m2四合院,自如首個無界生活空間。生活,樂趣,分享,鮮活,在北京這樣一座奇妙的城市裡,落腳最具城市氣息的空間,讓當代青年的一切,在這裡持續發生。該場所包含多種場地資源,可提供2-200人的活動空間,登陸自如App即可查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趕路人》作者李小曉做客自如:理解生活,走過自己
    雖然我們面對的問題不同,但總能找到方式,和這個世界、和自己和解。小曉的分享可能不會讓你像上了一堂數學課一樣學有所獲,它更像是一堂富有深意的哲學課,值得細細品味,慢慢感悟。日前,自如Z-SPACE「銀杏樹下的分享者」舉辦了第78回分享會,邀請「文藝世界的趕路人」李小曉,帶著自己的「舊書」《趕路人》,為城市青年帶來了一場線上直播分享,講述她的精彩經歷與迷茫時刻,分享生命旅途上有趣的故事。
  • 「自如銀杏樹下分享」再迎新客 旅行家安平帶你發現不一樣的風景
    近日,環球旅行家、自由攝影師安平做客自如銀杏樹下活動,並帶來主題為《努力生活 享受旅行》的分享,與青年朋友們暢聊自己在國外異鄉的奮鬥歲月,還有那些年見過美麗的風景,讓一顆顆年輕嚮往自由的心更加自如。銀杏樹下的分享,是自如推出的分享沙龍活動,每期都會邀請自如的好朋友們及各大行業大咖來到Z-SPACE進行深度分享,在這個自如推出的首個無界生活空間中,嘉賓與年輕的朋友們一起分享生活的樂趣與思考,共同感受都市的氣息,徜徉理想的生活。
  • 銀杏樹下的分享者第87回|跳海酒館創始人梁優與他的精神跳海之旅
    「跳海這個行為,只有年輕人才會這樣做,他們不計後果去反叛世俗,屬於比較朋克的精神內涵,」談到為何取名「跳海」時,梁優分享了在北京後海的有趣經歷,也希望藉此之名,鼓勵年輕人在精神層面上勇敢跳進生活與理想之海。「像是寫了好多年的書,終於要完稿了,經營跳海1.0是一次不考慮定價,儘量寫好每一個字的創作。」
  • 銀杏樹下
    銀杏樹下有我兒時回憶。炎炎夏日,銀杏樹綠葉如茵亭亭如蓋,奉獻了一片蔭涼,那時候孩子們的家庭作業很少,放學後小夥伴們在銀杏樹下「抽陀螺」、 「滾鐵環」、「摔鋼炮」;有一天小四偷了家裡的「海鷗」洗衣粉和了一盆水,我們用麥秸管吹泡泡,看誰吹的泡泡最大,飛的最久;有時候幾個調皮的男孩子躲在銀杏林的深處尿尿比賽,看誰尿得高、尿得遠。
  • 《愛與和解》首期讀書會分享
    首期《愛與和解》讀書會在經過一周時間的準備後,終於在10月31日下午樂培的家長課堂裡舉行了。在此次遠道而來的學員們中,有不乏孩子正好處在青春期的家長,孩子剛進入小學低段的家長,甚至還有剛剛進入婚姻關係的年輕女學員……他們希望在參與《愛與和解》共讀的過程中,這樣的學習可以為他們帶來新的生命啟示。
  • 微信分享的好處 || 作者:林華聰
    在微信中,大家最常看到和使用的二個字就是「分享」。在微信裡,我們可以看到三類人:第一類是經常看微信並經常進行分享;第二類是經常看微信但有時才進行分享;第三類是只看別人分享的內容,從來都不進行分享。我是屬於第一類人。我認為,微信分享既是一種利人益己的善行,也是一個人具有善良本性、誠實品質、博愛精神的具體體現。有一句古話叫:「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 《銀杏樹下》賞銀杏,燦爛正當時……
    當年,紅二十五軍將士從大別山下何家衝的一棵有著數百年樹齡的古銀杏樹下出發,踏上漫漫的革命徵程;如今,一部反映那段光輝歷史和軍民魚水情的感天動地的大歌劇又從同一個地方出發,走上了鄭州大劇院的舞臺。那顆古老的銀杏樹,在相隔近百年間見證了兩個奇蹟的誕生。
  • 銀杏樹下的分享者|從家庭酒館到青年烏託邦,一個精釀啤酒人的創業史
    ,在搖擺人生中找到最適合的生活節奏。「跳海這個行為,只有年輕人才會這樣做,他們不計後果去反叛世俗,屬於比較朋克的精神內涵,」談到為何取名「跳海」時,梁優分享了在北京後海的有趣經歷,也希望藉此之名,鼓勵年輕人在精神層面上勇敢跳進生活與理想之海。「像是寫了好多年的書,終於要完稿了,經營跳海1.0是一次不考慮定價,儘量寫好每一個字的創作。」
  • 銀杏樹,讓我喜歡讓我愁
    每到深秋時節,銀杏樹不僅有「滿城盡帶黃金甲」之美,也有「孤傲群雄」一株之美。它既可分享城市中的繁華,又可獨享山寺中的幽靜,不管身在何處,儘管把一抹金色撒向人間,給醉美的深秋畫上絢麗多彩的一筆。 銀杏樹從樹幹到樹葉,再到果實,渾身上下無不透著讓人喜歡的元素,怎麼讚美都不為過。但每當想起為銀杏果「脫外衣」的經歷,我不免心生怵意,愁腸百結。這還得從我家那棵銀杏樹說起。 我家院子裡有棵銀杏樹,它來我家已十一年了。
  • 【曬我家花草】銀杏樹
    作者:寶寶知道左左家的寶寶家裡一共有三棵銀杏樹,看到這幾棵銀杏讓我回想起前陳往事。記得在小時候,有次媽媽手裡拿了幾粒白色的種子,我問媽媽這是什麼,媽媽說是白果。我問哪來的,媽媽耐心的回我是二爺爺從外地帶回來的。
  • 你見過銀杏樹的樣子嗎?江西最美銀杏樹,樹齡已高達千歲
    你見過銀杏樹的樣子嗎?那些樹齡達到千年的銀杏樹的魅力,你親眼見過嗎?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江西最美的銀杏樹,樹齡已高達千歲,是絕美的千年古銀杏。這株千年銀杏樹就長在南昌的太平鎮,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原屬灣裡區,地處梅嶺國家森林公園中心,這裡是梅嶺風景名勝區的重點景區,也是江西省著名的三大避暑勝地之一。每年都會有很多遊客來這裡參觀,順帶看一看這絕美的銀杏樹。
  • 講述大別山紅色故事 歌劇《銀杏樹下》在豫開排
    導演黃定山介紹主創團隊 汪宏升攝人民網信陽10月12日電(徐馳)「我宣布,大型民族歌劇《銀杏樹下》開排!」 10月11日上午,秋風習習,天高雲淡,信陽市羅山縣何家衝有著880年樹齡的古銀杏樹生機盎然,枝繁葉茂。
  • 銀杏樹下的「軍裝照」走紅校園
    11月4日,該校國旗護衛隊在升旗儀式結束後,在銀杏樹下拍的一組「軍裝照」,成了眾多師生的焦點,吸引了不少學生前來拍照。談到為什麼要拍這組照片,國旗護衛隊連長張皓告訴記者,隊員們每次去圖書館前升旗,都會經過景觀大道,對這這兒印象非常深刻。
  • 活動來源於生活 幼兒園開展探索銀杏樹專題課程
    相約銀杏樹下」為主題的園本特色活動。活動前期,老師通過講座和全園的小朋友一起了解討論有個銀杏樹的各種奧秘:銀杏樹是樹中的「老壽星」,它有雌樹和雄樹之分,銀杏果有神奇的藥效……引發孩子們對銀杏樹的深厚的興趣。  小班——銀杏葉的遐想  走進銀杏林,陣陣微風吹過,片片樹葉灑落,像一隻只蝴蝶張開翅膀飛落下來。孩子們都被吹落的樹葉所吸引,紛紛聚攏觀察。
  • 學生作文|我家的銀杏樹
    在我家的門前有一顆銀杏樹,爺爺說:「它已經有六十多歲了,但是在它們的家族裡,才算是少年兒童。」爺爺小時候就在銀杏樹下長大的。(把銀杏樹長出的葉子比作綠扇子,擬人化、形象化的語言寫活了銀杏樹。)夏天的中午,太陽火辣辣的炙烤著大地,人們坐在銀杏樹下乘涼,還有些老爺爺在那裡下棋,說笑,構成了一幅和諧、美好的畫面。(銀杏樹好像一張大傘,為人們遮風擋雨。)
  • 你好呀,我是這裡的銀杏樹|同心圓繪本沙龍感想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同心圓讀書會,ID:HeartCircl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上次的繪本沙龍,來了4位新朋友,Marc是其中一位。我參加了由同心圓舉辦的繪本沙龍活動,在主持人Fan仔的帶領下,小夥伴們一起閱讀了《樹看見了什麼》,並分享了各自的感受與生命故事。在這些故事中,我找到了彼此或相似或不同的聯結,感受到了群體的陪伴與支持,收穫了滿滿的正能量。
  • 時隔9年 世博會志願者回母校與學弟學妹分享心得
    時隔9年 世博會志願者回母校與學弟學妹分享心得 2019-04-26    唐史超與學弟學妹分享2010年世博會的志願服務經歷,以及那段經歷對他們的人生產生的影響。
  • 【作者分享】對頂角的性質
    作者簡介: 周蓉,中學正高級教師,南昌市東湖區初中數學教研員,省市學科帶頭人,南昌市課堂教學視導團專家。作者分享: 大家好,我是《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9年第1-2期(中旬)「核心素養指向的『重難點突破』創新教學微課示例」《對頂角的性質》一文的作者周蓉。
  • 銀杏樹走過的春和秋
    兩棵銀杏樹的由來!旁邊的小區。居住者上海有名的兩千戶。是當年各行各業的勞動模範。2002年。這裡動遷了。五月一放假七天。我們來這個小區尋寶。見到了這棵大約六七米高銀杏樹和他當時的主人。說明了我們就住在旁邊的小區。想要這棵銀杏樹。
  • 銀杏樹的作文400字(精選三篇)
    銀杏樹的作文400字1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觀察銀杏樹,這是位於揚州的市中心向東,這顆銀杏樹可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