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卡汽車 視覺頻道 原創]
隨著國內汽車保有量的提升,中國人的生活即將成為「人人有車」或者「家家有車」,而對於車輛的維護保養逐漸成為大家重視的問題。眾所周知,美國汽車市場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國家,人們對於汽車消費的理念也在國人之前,不僅如此,各大品牌在出售產品的同時也在售賣品牌服務精神。這一期的《英語提高班》我們看看美國人是如何保養(Service)汽車的。
在國內,也許大家早已習慣「首保免費,後期自費」的汽車售後服務模式。在購置新車後,「小保上百,大保上千」的例子早已屢見不鮮,「買得起車,養不起車」也逐漸成文人們調侃汽車後期保養成本的常話。
在美國,品牌經銷商早已將品牌的服務放在制高點,消費者在購車的同時也買斷了一部分品牌提供的保養服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Warranty(質保)。
這種名為「Bumper-To-Bumper 」的Warranty覆蓋於在美國銷售的所有汽車品牌。Bumper意為保險槓,這個意思是指消費者在購入車輛的同時在一定年限和裡程數內,廠家負責此車從前保險槓到後保險槓的全部保養維修費用(人為造成的損傷另算)。
簡言之,美國汽車市場的這種品牌服務意識是一種對於消費者的尊尊重。他們讓消費者至少在購買旗下產品後的3到5年之中,是完全不用擔心車輛出現任何質量問題的。如今國內能做到的恐怕只有雷克薩斯等少數品牌。
如表中顯示,以現代、起亞為韓系代表的品牌在售後質保年限和裡程上有著巨大優勢。新車十年內不需要花費任何保養費用。(汽車耗材如輪胎、雨刷、電瓶等不算計在保養範疇之內)
因此,凡是購買新車的美國人,幾乎都會在廠家經銷商(國內4S店)處進行定期保養維修。這些服務的費用也在他們購買車輛時就已經繳納了。
在誠信為本的美國,介於消費者們在質保期內享受免費的車輛保養服務,品牌4S店也絕不會使用劣質,虛假的產品進行替代。
進而因為國內外體制的不同,美國很多品牌經銷商都有著自己的名字(類似Jack sonville,Jim Eills的人名)。很多情況下,幾個街區的4S店都屬於一個老闆。而門店的聲譽和口碑也是4S店門賴以生存的本錢。
總而言之在美國,如果你選擇購買新車,那麼廠家就會為你打點一切,你大可不必操心任何有關汽車維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