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全球疫情的尾部風險:新興市場動蕩對全球金融經濟的影響
這些預期已經被市場吸收(Price in)。目前有越來越多跡象表明,南亞、拉美、中東等新興市場國家病毒擴散持續加劇,可能形成疫情新的主攻方向。發展中國家尤其人口大國的集中爆發,將拉長全球疫情傳播時間,形成反覆傳播和國與國之間交叉感染,放大歐美防疫難度,增加全球經濟金融不確定性。
-
張明、李曦晨|重視新興經濟體國內外居民短期資本同時流出的風險
區分資本流動類型看,其他投資雙流出主要受到GDP實際增長率和資本開放度影響,而造成證券投資雙流出的主要因素則是全球金融風險、匯率預期和資本開放度。不同地區和收入水平國家雙流出現象的影響因素也存在差異。最後,經濟增長率之差和匯率預期對新興經濟體短期資本正常單向流出的和雙流出的影響方向顯著相反。
-
多個新興經濟體接連下調基準利率 降息能拉住下行的經濟嗎?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說,在當前疫情嚴峻和經濟衰退形勢之下,美國依然吸引著資本回流,而新興經濟體則面臨著資本外逃的壓力。從理論上講,新興經濟體如果能夠維持相對較高的利率,實際上更有利於穩住資本,避免資本過度外逃。
-
全球資本市場將進入極度泡沫化的「人造牛市」
歐洲央行希望通過購買公司債券和政府債券旨在壓低借貸成本以鼓勵消費和投資,希望以此促進經濟增長並推高通脹。在此之前,日本也通過新一輪73萬億日元的財政刺激計劃,日本央行也將繼續維持資產購買。很多市場機構同樣預期美聯儲在今年最後一次議息時也可能採用控制收益率曲線的方式來繼續擴張,以提高通脹水平並推動美國經濟的恢復。這意味著在今年貨幣超級寬鬆推動下的資本市場,在新的一年將繼續膨脹,進入極度泡沫化的狀態。
-
全球資本市場競爭力報告(2020)
一、引言 資本市場作為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要作用,素來是大國博弈的重要舞臺。中國資本市場經過30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市場規模躍居全球前列,基礎制度不斷完善,監管效能顯著提升,對外開放程度大幅提高,在促進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等方面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
-
Brandywine全球投資:新興市場貨幣是否已充分貶值?
在經濟增長放緩、去全球化和全球儲蓄率上升的背景下,在未來10年,投資者面對新興市場有必要採取更加謹慎、更具選擇性的態度。美聯儲與美國政府正在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來維持流動性和信貸市場的狀況,貨幣方面,全球貨幣的一些壓力已經緩解。在當前基礎上,美聯儲已經提高與歐洲、日本、瑞士、澳大利亞、紐西蘭、挪威、墨西哥、巴西、韓國和新加坡央行的貨幣互換額度(swap lines)。
-
中銀研究:後疫情時期新興經濟體經濟金融風險與防範
據《經濟學人》智庫(EIU)報告,自受新冠疫情影響的危機開始以來,3月中下旬投資者已從新興市場撤出830億美元的投資,是有記錄以來新興市場最大規模的資本外流,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3月末由於全球主要央行及政府採取激進的逆周期寬鬆政策,投資者風險偏好回升,重新投入風險資產,流動性危機緩解,市場止跌回升。
-
述評:新興市場的增長故事遠未完結
巴克萊集團執行長詹金斯不久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提出:「新興市場近期的動蕩主要源於全球資本追逐高收益率的短期行為。」隨著投資者預期美聯儲將退出量化寬鬆,美元資產吸引力增加,部分資金從新興市場撤出。自金融危機以來,市場情緒常在回歸發達國家避險和到新興市場逐利之間反覆切換,這類周期性轉移因而屢見不鮮。短暫恐慌之後,多數專家相信,這種資本流動不會對新興市場造成致命衝擊。
-
降息挽救全球經濟?難! - 經濟觀察網 - 專業財經新聞網站
然而,上半年全球經濟數據表明,降息似乎還沒有產生預期效果。股市對央行降息的反應令人沮喪。以中國為例,上周四宣布降息,本周一股市開盤就跌破2200點,跌幅高達2.35%。央行降息,股市不升反降,至少說明投資者對未來預期相當悲觀。我多次說過,全球經濟已經進入漫長而痛苦的調整期,調整周期可能長達10年以上。整體來看,全球經濟的「債務—通縮」和「去槓桿化」過程遠未結束。
-
新興經濟體應協調防範外溢效應
國際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發生以來,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傳統貨幣政策已難以產生明顯效果。為對衝經濟下行局面,歐元區、日本、瑞典、瑞士、丹麥央行紛紛推行負利率,以刺激投資與消費,促進經濟復甦。 負利率能否起到經濟刺激效果一直是爭論焦點。歐洲央行新一期貨幣政策評估報告稱,負利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歐元區宏觀經濟形勢的改善,對減少失業率、降低政府和企業融資成本作出了重要貢獻。
-
全球資本市場迎來黑色星期五
北京時間10月2日下午,川普的一條推特瞬間「引爆」全球。而川普確診之際,也正是美國疫情反彈態勢越發明顯之際。當天午後,美國股指期貨大跌。其中,道指期貨跌逾1.7%,納斯達克、標普指數也出現暴跌。不久後,歐洲股市開盤,英國富時100指數、德國Dax指數和法國CAC40指數在開盤幾分鐘內均下跌約1%。日股短線跳水,日本東證指數擴大跌幅至0.9%,日經指數下跌0.7%。
-
《新聞周刊》:女性市場成驅動全球經濟復甦新亮點
美國《新聞周刊》最新一期封面故事指出,科技和全球化帶來了女性地位的大幅提高,而在經濟低迷中,女性市場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復甦的亮點。女性的「錢包影響力」最近幾年,要在全球經濟中找到亮點並不容易。成長型市場現在變得稀少。
-
日本市場的信號:外資回流!日元多頭準備大爆發?
Vail表示,日本市場最近也出現了外資回流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歸功於人們對日本首相菅義偉的信心。 日興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Vail說,如果美元/日元下降到100的水平,那將是因為一個相當大的衝擊,一個負面衝擊。104到106的地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很穩定,市場似乎對這個水平很滿意。 Vail當地時間周一在CNBC的「亞洲Squawk Box」節目上表示,日本的經濟領導層也非常反對強勢日元。
-
IIF:新興市場吸金速度創近6年之最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美東時間周四(26日),國際金融協會(IIF)表示,新興市場已經渡過了資本外流的階段,流入新興市場(中國以外)的資金速度,正處於2014年二季度以來最快。這種趨勢預計將持續到年底。
-
中國資本市場三十而立
中國資本市場迎來而立之年。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在黃浦江畔敲響開市鑼聲,中國資本市場啟航。30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取得了階段性成就。從一個只有8隻股票的「迷你」市場,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
專家熱議:後疫情時期全球經濟的恢復與結構性變化
戴行長認為,十四五期間的金融工作重點需要解決以下6個方面的問題: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構建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現代金融機構體系、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提高中國現代金融的技術管理水平、提高我國參與國際金融治理的能力。
-
你好,世界2020 | Part 1 & Part 2 回顧:盤點全球商業,聚焦新興市場
其中分為四個主題,Part 1 」2020全球商業盤點」,Part 2「新興市場創投」,Part 3「中國企業全球化」,Part 4「熱門產業趨勢」。 以下是 Part 1「2020全球商業盤點」和 Part 2「新興市場創投」 的內容回顧,我們邀請了中外嘉賓共同探討全球化的前景、新興市場機遇、科技創新等熱門話題,我們期待通過嘉賓的真知灼見勾勒通往明天的通途。
-
拍場上從日本回流的中國書畫
即使是在改革開放之後,通過貿易渠道,流到日本的古代及近現代書畫作品也為數不少。 然而,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日本經濟顯露頹勢,藝術品市場也進入蕭條期。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內地富人數量增多,藝術品市場迅速發展,有實力的私人收藏家不斷出現,中國藝術品在國內的成交價格逐漸超過日本,內地公私收藏直接引發日本藝術品的回流熱。
-
中金:新興市場「四維體檢」 關注新興經濟體疫情發展以及政策應對
來源:金融界網站近期東南亞及南亞、拉美、中東北非、新興歐洲等地區新冠確診上升較快,已成為「第二波」歐美之後的全球「第三波」疫情。在阿根廷因疫情衝擊決定重組其高達662億美元政府債務後,市場關注新興市場內部哪些經濟體風險更高、更可能出風險。
-
媒體「國家隊」 逐鹿資本市場意義何在
20載成長 夯實發展基礎 作為A股市場迎來的又一家新聞網站「國家隊」,新華網今年步入了建網的第20個年頭。 依託新華社國家通訊社的權威地位和世界性通訊社的全球信息網絡,新華網在發展中鍛造出權威的內容資源、廣泛的用戶基礎、優質的客戶資源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等獨特優勢,其新聞觸角早已延伸到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