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春樹迷尋找那片「挪威森林」

2020-12-20 參考消息

據日本通網站10月18日報導,中國作家莫言獲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使他的家鄉山東高密成為炙手可熱的地方,而莫言的競爭對手村上春樹在日本也一直受到到追捧。村上春樹的老家早已經成為「文學之旅」勝地,甚至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挪威的森林》的拍攝地也成為經典的「村上春樹之鄉」,吸引無數「春樹粉」前往感受「挪威森林」的氣息。

村上春樹的家鄉西宮市

村上春樹出生於京都市,上小學時曾在兵庫縣西宮市居住,這裡有全日本著名的甲子園球場,在村上出名後,來這裡進行「文學散步之旅」的遊客也越來越多。在西宮市的夙川仔細尋找的話可以發現諸多在村上小說裡出現的原景原物。在夙川上有一座名為葭原橋的石橋就在村上的名作《蘭格漢斯島的午後》中出現過,而在《海邊的卡夫卡》、《邊境·近境》等作品中,村上小時候經常遊玩的香櫨園海濱、家旁邊鬱鬱蔥蔥的六甲山、西宮車站等也成為日本乃至全世界「春樹粉」踏訪之地,當地觀光部門還在一些景點留下說明標誌牌,以證明它們和村上的「不解之緣」。

西宮市一名經營家庭旅館的日本人曾對記者說,村上的家鄉是「充滿作家們回憶的場所」,儘管村上貴為世界級作家,「他也只是這裡留下諸多筆墨的作家之一。以夙川為例,由於氣候環境宜人,歷史上不少日本作家遷居至此,因此有「文人的樂土」之名。井上靖、田邊聖子、遠藤周作、野坂昭如等知名作家都曾「借用」這裡秀麗的風景,為自己的作品增色。據說,日本著名物理學家湯川秀樹也正是在此靈感迸發,寫出關於介子理論的論文,並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提起村上就不得不提起《挪威的森林》。2010年,法籍越南裔導演陳英雄將《挪威的森林》拍成電影。《挪威的森林》取名於披頭四樂隊的同名歌曲,但小說的主要情節發生地是日本的一片草原和雜樹林。為再現村上小說中的經典場景,劇組除了在東京早稻田大學、上野公園等地拍攝之外,還特地來到兵庫縣神河町的砥峰高原、峰山高原和香住町的香住海濱取景。砥峰高原海拔900米,溼地上生長的大片芒草在日本是罕見的奇景。電影《挪威的森林》的拍攝讓「村上春樹之鄉」人氣更旺,甚至成為該小說愛好者心目中的聖地。在砥峰高原的自然館中,為了方便遊覽者還專門設置了標註電影各鏡頭拍攝地點的地圖。沿著專門鋪設的木質步道,遊客漫步在微風拂面、芒草搖曳的寬闊高原上,仿佛置身於小說與電影的情節,不禁讓人深感浪漫情趣。

除了村上,日本還擁有兩位實至名歸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即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和他們相關的地方也成為日本文學之旅的熱門景點。除了川端康成的家鄉大阪府茨木市稱自己是「川端文學的原點之處」,川端還有兩個「第二故鄉」:靜岡縣和新潟縣。靜岡的伊豆因川端的《伊豆的舞女》等名作而成為日本知名的溫泉鄉。他1926年寫作《伊豆的舞女》時居住的湯本家旅館至今仍在當地營業並保留著他當年寫作的房間,是文學愛好者前來參觀和朝拜的重要景點。

而新潟的越後湯澤則是川端另一部名著《雪國》的故事發生地,現在當地的溫泉旅館無不以「雪國」作為招牌,湯澤町歷史民俗博物館特地開辦了「雪國資料館」,並在裡面再現了川端《雪國》中主人公歌舞伎駒子的溫泉旅館場景。

大江的家鄉在愛媛縣松山市。松山市也以文學之城自居,然而該市所宣傳的代表文學人物是日本近代俳句之父正岡子規,以及文學家夏目漱石。大江貴為諾獎得主,卻不是地方觀光業的「旗幟人物」。他的舊居內部不對外開放。

充滿著人文氣息的旅行總讓你在休閒放鬆之餘也多了些內在的厚重感,是現在很多人旅行的選擇目的地。

相關閱讀:

石田衣良談日本文學

日本海拔最高的大湖——中禪寺湖

相關焦點

  • 日本村上春樹迷尋找「挪威森林」
    無獨有偶,莫言的最大競爭對手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老家早已經因為春樹而成為「文學之旅」勝地,甚至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挪威的森林》的拍攝地也成為經典的「村上春樹之鄉」,吸引無數「春樹粉」前往感受「挪威森林」的氣息。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喜歡村上春樹,是因為看了他的小說。《挪威的森林》我整本看了不下十遍,我是偶然在書店裡買到它的,同期買的書還有渡邊淳一的《白色戀人》。如果你沒聽說過渡邊淳一,那我希望你永遠都不要走進他的世界。關於《挪威的森林》,從第一次閱讀開始,我就深陷主人公渡邊的情感世界。他和直子之間的命運糾葛,以及和可愛的綠子的發展曲線,都吸引著我一次又一次的翻看那本小說。
  • 《挪威的森林》:在村上春樹的書中相遇
    《挪威的森林》:在村上春樹的書中相遇有人說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孤獨的,我們總要學會和孤獨相處。在紛雜的世界中,能遇見一個和自己志趣相同的知己實在是在不容易了,而且就算遇見也會很快迷失。就像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面所說的,每個人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的具體內容。可能就如張愛玲所說的,每個男人一生之中都會有兩個女人,一個是紅玫瑰一個是白玫瑰。真本書中的男主人公渡邊也是這樣,他生命中遇到的兩個女人,分別是直子和綠子。
  • 就《挪威的森林》這個書名 村上春樹有話說
    很多讀者讀了《挪威的森林》真的相信,在挪威真有那樣的一片森林。  村上春樹是一個善於營造意境的大家。他把人物、情節全放在這種意境中,自己卻站在風塵之外冷靜地看。村上春樹的小說寫得最好的,就是《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和《舞!舞!舞》。第一次讀《挪威的森林》讓人很震撼。  村上春樹本來就是想像世界的探險家,他從創作過程中不斷獲得樂趣。
  • 聽歌講故事:披頭四《NorwegianWood》與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這如挪威森林一般冷清的房子至於歌曲為什麼叫《挪威的森林》,歌詞裡也反覆強調挪威森林的冷清,我想對於列儂來說,北海之北的挪威的森林,應該是比英國的森林來得更為冷清吧。也許因為那晚喝了點酒,也許那晚光顧著聊天,忘了詢問彼此姓名,也許是列儂不想對我們言說,所以他忘了那晚那個女孩的姓名。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為什麼在國內如此受歡迎?
    我們要知道,諾貝爾文學獎作為世界上最高的文學獎項,一直都是文學的標準,但是川端康成以和大江健三郎,無論是在名氣還是在作品的銷量上,那都是無法與村上春樹上相比。就是那些懸疑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那也是無法與之相比。那麼村上春樹到底有何魅力呢?
  •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自該書在日本問世,截止2012年在日本共銷出1500餘萬冊。
  • 村上春樹:成年人最大的成熟,就是讀懂了《挪威的森林》
    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表了自己的長篇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一經問世就在日本銷出760餘萬冊(1996年統計),這在只有一億多人口的日本是一個奇蹟,平均每十五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這是一本關於戀愛的小說。
  • 從甲殼蟲到村上春樹,再到伍佰,你所不知道的挪威的森林
    每一個喜歡音樂的70後80後,對伍佰的《挪威的森林》耳熟能詳。這首歌收錄在伍佰1996年發行的專輯《愛情的盡頭》中。這首歌曲是伍佰的代表作之一 。每一個看過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的人,都能記得作品的第一章,主人公在飛機上聽到The Beatles(甲殼蟲樂隊)的《Norwegian wood》。喜歡搖滾的人,基本都聽過《Norwegian wood》這首充滿故事性的歌曲。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直白的情慾,扯開當代孤獨成癮的遮羞布
    倘若提起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是一部邁不過去的作品。這本打破日本文壇沉寂的書,不僅一躍成為日本銷售總量最大的書籍,更創造了所謂「村上春樹現象」和「《挪威的森林》現象」。作為村上春樹人生當中最暢銷的一部現實小說,《挪威的森林》取得的成就,倒也不辜負他為之付出的心血。為了以最好的狀態寫下這本書,村上春樹搬了好幾趟家,從神奈川縣的藤澤搬到東京,又從東京搬去大磯,最終索性旅居國外,在南歐的幾個城市漂泊著。
  • 為了心間那片「挪威森林」
    新華社濟南3月31日電(記者王海鷹 王陽)曲阜北部的九仙山,有一片以楷樹為主要樹種的萬畝山林,這片山林有個詩意的名字:挪威森林。  不過,它跟村上春樹沒有關係。  它與夢想有關。日記裡她寫道:「如果我去了,……把我的骨灰帶回山東,在那片我曾經試圖搞能源林的曲阜山坡地裡隨便找個地方埋了,至少那裡有蟲鳴鳥叫、清溪綠樹……」  經歷了巨大傷痛的舒平,在于娟去世後不久,在這片山野向陽地栽下了第一株楷樹,從此開始了漫長而篤定的種樹生涯。  種樹源於和女兒的一個約定。2007年,于娟在挪威留學時,舒平去看她。
  • 《挪威的森林》裡的村上春樹—伍佰
    最近因為電視劇《想見你》,讓伍佰的那首《Last Dance》再度刷爆朋友圈。「上萬人花錢來給伍佰唱歌」,這可能歌手的演唱會的最高境界了。「伍佰」原名吳俊霖,1968年生在了臺北新店,父親在嘉義經營著一家檳榔店。
  • 《挪威的森林》出版30年,林少華和村上春樹長跑20多年
    1987年9月,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第五部作品《挪威的森林》由日本講談社出版,至今已歷30個春秋。問世十七年後的2004年,上下冊加起來印行826萬冊,至2009年就已超過1000萬冊,創日本小說單行本印行紀錄。1989年,林少華將《挪威的森林》翻譯成中文,並由灕江出版社出版,正式開始了與村上春樹捆綁在一起的幾十年。
  • 《挪威的森林》激情戲遭刪減 村上春樹肯定內地版
    今日,由曾經執導過《三輪車夫》的越南導演陳英雄導演,根據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改編的同名電影將在內地上映,這也是村上春樹的小說首度改編成電影,對於眾多村上迷而言,陳英雄能否將村上春樹小說中營造的主人公豐富矛盾的內心世界淋漓盡致地呈現,將是這部電影能否成功的關鍵。
  • 到北外灘去,遇見每個人心中都有的那片挪威森林
    到北外灘去,遇見每個人心中都有的那片挪威森林 2020-07-02 04: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安撫迷亂的青春,致敬曾經青春的戀情
    我是通過《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認識村上春樹的,那時的我比現在更青春,那年18歲剛成年。現在,我又經歷了幾年的青春年華,回過頭看,才算真正有些理解這部小說。一、關於《挪威的森林》的主題《挪威的森林》絕大部分的讀者是處在青春期的人,這本書在日本已累計發行銷售1000萬多冊,後來在日本發生了「村上春樹現象」。單憑這部小說,就可以奠定村上春樹在日本文壇的地位。
  • 《挪威的森林》等10部村上春樹代表性小說全面修譯
    《挪威的森林》等10部村上春樹代表性小說全面修譯 2015-01-30 09:46:03參與互動()   ■本報記者 陳熙涵  包括《挪威的森林
  • 死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
    提起《挪威的森林》我們或許會想起,很有名的幾句話,比如: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The Beatles的《挪威的森林》《挪威的森林》這首歌在書中被反覆提到,從開篇到結尾。37歲的渡邊在機場聽到The Beatles(甲殼蟲樂隊)的《挪威的森林》。想起1969年的秋天,快滿20歲的自己。
  • 「挪威的森林」還是「挪威木的小屋」
    挪威的森林還是挪威木的小屋提起《挪威的森林》,不知道有多少人理解他的意思,反正我搞了好久都不知道啥意思。我們知道,「挪威」是北歐的一個小王國,與1954年與中國建交,也是我國的一個友好國家了。「挪威的森林」字面意思,肯定是挪威這個國家的森林了。然而,《挪威的森林》加了書名號之後,就肯定不是這個意思了。我們可以時間順序捋一下這個《挪威的森林》——1965年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發行了一首歌曲,《Norwegian Wood》,這是最早的出現了。
  • 村上春樹小說《挪威的森林》爆紅至今,讀者的評論,揭露真正原因
    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在1987年發表時成為暢銷書,掀起「村上春樹旋風」。在2009年的時候,據「中央社」報導,《挪威森林》在中國的發行數量累積總冊數達1000萬3400冊。在2018年上海譯文新版《挪威的森林》,再次掀起銷售熱潮,各大書店,線上均有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