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閱兵老照片:大總統徐世昌在太和殿發表演說,午門掛上五色旗

2020-12-20 大虎論史事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了。中國是戰勝國之一。消息傳來,人們欣喜若狂,走上街頭慶祝勝利。為慶祝勝利,北洋總統徐世昌召開大會,決定於11月28日,在故宮(紫禁城)太和殿舉行盛大的閱兵式。來看一組當時閱兵老照片。這張照片為1918年11月14日,故宮(紫禁城)外的青年學生手舉標語,慶祝勝利。

這一張照片是故宮(紫禁城)的太和門前掛上了五色旗。五色旗是民國之初北洋時期使用的國旗,旗面是紅、黃、藍、白、黑。太和門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宮門。

這張照片是1918年11月28日,太和殿前參加檢閱的士兵。太和殿前廣場周圍旗幟迎風飄舞,一派歡騰景象。

這一張照片是1918年11月28日,參加閱兵慶典的外交使團。

這一張照片是1918年11月28日,主持太和殿閱兵的大總統徐世昌在儀式上發表演說。徐世昌說:我協商國士兵人民,不憚躬冒艱險,卒以公理戰勝強權而獲此最後之勝利。吾國力排眾難,加入戰團,與茲盛舉,是堪欣幸。

這一張照片是午門五色旗。在軍樂隊的伴奏下,大總統徐世昌在戰勝國公使團的簇擁下一行人登上丹陛,來到太和殿前。徐世昌發表了演說,並脫下禮帽向參閱官兵致意。

這一張照片是1918年11月28日,大總統徐世昌離開太和殿登上太和門臺階。

當時,青年學生、童子軍和青年會組織了盛大的慶祝活動。在法華教育會李石曾等人的建議下,總統徐世昌決定,拆除克林德碑,改建為「公理戰勝」碑。

相關焦點

  • 1918年紫禁城閱兵場景:太和殿掛上五色旗,圖6是總統徐世昌致詞
    消息傳來,人們欣喜若狂,為了慶祝勝利,11月28日,北洋政府特開大會,並在故宮(紫禁城)太和殿舉行盛大的中外軍隊閱兵式。這一張照片是1918年11月28日,在太和殿前參加檢閱的士兵。1918年紫禁城閱兵場景:這一張照片是參議院院長梁士詒與各國外交官的合影。1918年紫禁城閱兵場景:這一張照片是紫禁城太和門掛上了五色旗。
  • 100年前北京城有過一次大狂歡 誰竟在太和殿主持閱兵並發表演說
    直到戰爭結束前6天,宣戰案總算獲得參眾兩院通過,中國在最後一刻搭上了成為戰勝國的末班車。未發一兵,而成為了戰勝國的一員,新任大總統徐世昌很滿意。11月16日,他在《政府公報》中稱:「我協商國士兵人民,不憚躬冒艱險,卒以公理戰勝強權而獲此最後之勝利。吾國力排眾難,加入戰團,與茲盛舉,是堪欣幸。」得知消息的北京市民也激動萬分。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屈辱,中國終於站在了戰勝國的隊伍裡。
  • 北洋政府在太和殿閱兵慶祝一戰勝利
    紫禁城太和門前插著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於是,在代表權力的紫禁城,大總統徐世昌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太和殿前彩旗飄飄,向天下宣告——我們勝利了!我們和西方列強一樣,終於勝利了一把。鳴禮炮108響。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大總統徐世昌向人們脫帽致敬。
  • 故宮太和殿大修竣工重開放 首次放「鎮物」(圖)
    但是此次故宮大修追求「原真」,因此將彩繪「糾正」回歷史原貌。  10萬多塊琉璃瓦「對號入座」  「太和殿有扇瓦4萬多塊,底瓦10萬多塊,如今除了變乾淨,簡直和沒拿下來過一樣。」李永革介紹,太和殿只有15%的瓦更新了,其餘均採取掛釉復燒、清洗等方式繼續利用。  為了保證「物歸原位」,數十個工作人員僅拆瓦就費了牛勁兒。
  • 建築物越高越易遭到雷擊,午門比太和殿高,為何遭到雷擊次數卻少
    故宮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其從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之日起,便曾先後五次被焚毀,其中有人為因素,但也有雷擊起火的因素,而其中遭受雷擊和焚毀次數最多的,無疑便是三大殿之一的太和殿了。
  • 聚焦故宮太和殿
    太和殿修繕歷程回顧     俗稱「金鑾殿」的故宮太和殿,將於2006年年初啟動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修繕工程。  太和殿盛裝迎客六大亮點     ☆太和殿重新開放 推出10個重量級展覽       除了太和門,故宮還在箭亭、昭德門及貞度門等設立諮詢臺,能夠為觀眾提供地道的英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語種服務。
  • 故宮太和殿重開放 首次放「鎮物」[
    擺放在太和殿正中的龍椅「除塵完畢」。來源: 北京日報    太和殿終於「鬆綁」了,鑽出保護罩,脫下層層「腳手架」的包圍,重新亮相的金鑾殿仍是那般雍容大氣。15日,隨著殿內寶座除塵完畢,太和殿大修圓滿結束,遊人昨天(16日)終於可以再一次近距離欣賞這座金碧輝煌的大殿。     故宮大修首次安放「鎮物」     封蓋、塗灰泥……2007年9月5日,太和殿正脊合龍,一個寶匣被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安放回「龍門」。這是故宮首次安放鎮物。     「『龍門』是指正脊中心的位置,將寶匣放入正脊的過程就叫『合龍』。」
  • 綿延帝王十三代,午門太和殿樣樣俱全
    因為,在順化古城離,藏著一座縮小版紫禁城,是完完全全按照故宮建造。非常值得強推。順化距離峴港很近,104公裡,車程一個半小時。自1802年至1945年,越南阮氏王朝,舊阮、西山阮、新阮三朝十三個帝王,全部定都於此。
  • 故宮太和殿百年大修工程過半(圖)
    封蓋、塗灰泥……9月5日,太和殿正脊合龍,寶匣被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安放回「龍門」。「這標誌著金鑾殿百年大修工程完成近六成。」昨天,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透露,明年奧運前,彰顯皇家氣派的太和殿有望重新迎客。
  • 故宮太和殿重開放 首次放「鎮物」[組圖]
    擺放在太和殿正中的龍椅「除塵完畢」。來源: 北京日報  太和殿終於「鬆綁」了,鑽出保護罩,脫下層層「腳手架」的包圍,重新亮相的金鑾殿仍是那般雍容大氣。15日,隨著殿內寶座除塵完畢,太和殿大修圓滿結束,遊人昨天(16日)終於可以再一次近距離欣賞這座金碧輝煌的大殿。   故宮大修首次安放「鎮物」  封蓋、塗灰泥……2007年9月5日,太和殿正脊合龍,一個寶匣被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安放回「龍門」。這是故宮首次安放鎮物。
  • 故宮太和殿完成正脊合龍 「鎮物」寶匣被放回
    紫禁城主要建築都有寶匣放在正脊作為「鎮物」 故宮大殿此種物品已被歸位 除金錁和五經外——  「太和殿修繕紀事」入「鎮物」寶匣  太和殿正吻已安裝完成 但「十一」還不能參觀 其餘建築寶匣也將復位 體現保護古建本體與傳統文化
  • 故宮太和殿正脊正式合龍驅邪寶匣歸位
    2006年3月28日,一名記者在拍攝即將開工修繕的太和殿殿頂。日前,正在進行大修的故宮太和殿正脊正式合龍,殿頂用於避邪的「鎮物」寶匣也被放回了正脊正中的「龍門」位置。故宮博物院有關負責人透露,今後,故宮在維修工程中將按照傳統舉行相關儀式,這次「鎮物」歸安原位就是一次嘗試。「鎮物」原存於庫房按傳統做法,中國古建會在頂部中間放入一個空匣,內部盛放五彩絲線、錢幣、五穀及一些小型金銀器,其用途是為了『鎮災驅邪』。此次,在故宮太和殿修繕工程中,殿頂並無鎮物。這是因為鎮物在解放後的大修中被取下,放入庫房。
  • 故宮太和殿完成修繕重開放 閉關兩年殿外長荒草
    墩接修補腐朽木柱 更換破碎琉璃瓦 故宮太和殿完成修繕今天重新開放  閉關兩年太和殿外長荒草  本報訊(記者李潔陳斯)今天上午,故宮太和殿在經過歷時兩年半的修繕後,恢復清朝鼎盛時期的面貌,重新向遊客開放。
  • 故宮核心建築太和殿進行最大規模修繕 暫別遊人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三十一日電 (記者 應妮)從二00六年一月六日起,故宮博物院中的核心建築太和殿將暫別遊人根據故宮古建築保護修繕計劃,太和殿將於明年進行全面修繕,整個修繕工作預計在二00七年年底結束,期間中和殿、保和殿照常開放。
  • 老照片說故事|從中和殿到保和殿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中和殿-保和殿紫禁城外朝中路(含外三門)前兩次的分享已經給大家講述了午門和太和殿的故事。今天,我們來看看太和殿之後中和殿到保和殿的舊時影像。畫卷首先是「銳氣鬱蔥、慶雲四合」的太和殿、接著是太和門、金水橋和午門。整個紫禁城內,除太和門前有30餘人侍候著一頂乘輿外,別無其他人物。午門之外至端門內,整齊地排列著四列隊伍,前面兩列是滷簿,後面兩列是在京各部院王公大臣,等候康熙歸來。
  • 故宮中軸線大殿「增光提亮」 涉太和殿等六宮殿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李潔)故宮給宮殿「添燈提亮」啦!包括太和殿、乾清宮、坤寧宮在內的故宮中軸線上的6大宮殿增加了殿內照明。今天是第40個國際博物館日,故宮博物院舉辦一系列文化活動。作為重頭戲之一,「點亮歷史」中軸線原狀展廳室內照明啟動儀式啟動。
  • 舉世聞名的「金鑾殿」故宮太和殿有望於明年修繕
    舉世聞名的「金鑾殿」———故宮太和殿明年有望啟動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修繕。27日,記者從故宮博物院了解到,代表著皇家頂級規制的太和殿大修工程的論證工作已完成,修繕方案也已送報北京市及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據悉,2008年前這座中國最大的單體古建築將再現其恢宏、莊嚴風採。
  • 故宮太和殿:侵華日軍在此獻刀投降(圖)
    故宮太和殿:侵華日軍在此獻刀投降(圖) 2014-07-07 10:10:20孫連仲在日軍投降書上簽字  時間:1945年10月10日  地點:故宮太和殿廣場  受降主官:孫連仲上將  1945年10月10日的北平
  • 故宮太和殿比太廟高出兩米,為何說太廟要高三尺?答案振奮人心
    它位於北京故宮南北中軸線上最顯眼的位置,始建於永樂十八年。起初,這裡叫奉天堂。嘉靖四十一年改為皇極堂。清順治二年改為今名。太和殿是北京故宮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它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的最高水平。然而,如此高規格的太和殿,卻被另一座建築「超越」。北京自古就有「太廟比太和殿高三尺」的說法。祠堂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祖用的家廟。
  • 故宮太和殿年初大修(圖)
    國新圖片  據新華社電  (記者楊玉峰、容安才)記者日前從北京故宮博物院了解到,俗稱「金鑾殿」的故宮太和殿,將於2006年年初啟動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修繕工程。據悉,目前太和殿大修工程的論證工作已完畢,修繕方案也已獲得國家主管部門批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