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贊成一句話,讓孩子活在生命的真相裡,不是給孩子製造理想的完美世界,也不是把我們對周遭的怨氣轉移給孩子,而是客觀認知世界,珍惜美好的一切,接納不美好的一切。
所以,在孩子已經懂得提問題時,就喜歡跟孩子閒聊生活裡大小事情背後的道理,或許他聽不懂,也不明白,但是這些都是養根的事情,雖不見枝繁葉茂,待以時日就會把根深深扎在土壤裡,能經受風雨打擊。
最近看到一條新聞,一條中醫新聞,沒有被刷屏,其實,這是一條值得上熱搜的新聞,我也跟孩子閒聊這件事情,來源新華社,內容摘錄如下:
8月23日,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且病情嚴重,24日晚接受呼吸機治療。在中國駐烏使館幫助下,季莫申科的醫療團隊與中國中醫專家取得聯繫。9月5日季莫申科服用了中國專家提供的中藥後,體溫開始下降,病情出現好轉。服用數日後,9月11日季莫申科新冠核酸檢測呈陰性,並於9月下旬開始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
季莫申科說,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在研究和發展中醫藥。千百年來中醫藥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實踐,相關獨特知識是中國和世界的共同財富。各國應當認真研究中醫藥並將其用於全人類的健康事業。
簡單總結這條新聞:
在國外,一位頂級精英人士,得到最好的現代醫療服務,在病情嚴重情況下,能夠客觀理性的選擇了中醫,最後用1800年前中醫經典書籍《傷寒論》裡的治病思路,服用傳統的中藥,最終治癒了。治癒後,她客觀理性承認中醫的療效,並將積極推動中醫藥國際化 ,希望中醫的財富能夠守護全人類。
這是一位優秀人的格局,也是很多優秀科學家的格局,能夠客觀對待自己未知的領域,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能夠去探索幾千年前人類留下來的智慧,而不是傲慢對待古老的文化。
宇宙如此之大,人類歷史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萬年,這期間到底經歷了什麼,至今有太多未知,在歷史長河裡,留給我們的財富,有太多未知之謎。
千萬不要覺得古人沒有網際網路、沒有電子產品,就傲慢認為古人不及我們,或許古人有比如我們更高級的東西呢,比如古人能夠知道經絡的存在,並了解它們的工作方法,至今我們能探測月球,但無法探測到經絡,卻依舊能夠用古人留下經絡治病的經驗來治病救人。
比如那一株株小草,歷經千年,還一直在治病救人,還沒有抗藥性,而我們現代科技製造出來很多先進的藥物,都已經被淘汰了,所以我們對於祖先留給我們的智慧財富,要心懷敬意。
在我們周圍存在兩種人,一種是過度誇大中醫的神奇,把中醫神化;一種是傲慢對待中醫,不珍惜中醫,還要踩一腳。這兩種態度都是不對的,都是對於世界的認知不夠客觀理性,都是用自己狹隘的思想來固化世界。
中醫,是人類在極度匱乏的物質條件下,不斷積累出來守護生命的方法和智慧,並不魔幻,而是對於天、地、人客觀世界的認知。
有天孩子說,感覺生活的很多東西,都可以被中醫用來治病,比如頭髮叫血餘炭、蟬脫掉的殼叫蟬蛻、蠶的糞便叫蠶沙,連小朋友的尿液也入藥,古人真是太厲害了!
不是古人太厲害了,而是古人對於生命的珍惜,在物質匱乏、交通不便的古代,在生命面臨威脅時,古人要用最簡便、最經濟的方法治病救人,不是等著「高大上」或「優雅」的治病方法來挽救生命。
當然,古人不會盲目把任何東西都用來做藥,而是用中醫理念去指導,去思考運用身邊的東西,經過無數次實踐,才把一味藥的功效總結出來,留給後人,希望後人不要再受疾病折磨。
了解中醫歷經的過程,我們就懂得學習古人的精神,學會接納匱乏。匱乏也是一種財富,古人就是在匱乏的條件下,積累了無數治病救人的經驗。
我們也會因為匱乏,激發出我們身上的很多潛能,所以在生活之中,我們不要追求事事滿足,追求一切都處於理想狀態,不要覺得只有穿著名牌遊泳褲,才能學好遊泳;不要覺得只有遇到好老師,走進名校,才能把書讀好;不要覺得只有在高級畫紙上,才能創作出好作品;不要覺得要萬事俱備,才能開始做一件事情。
在匱乏情況下,不害怕,不抱怨,接納生命的一切,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問題,把事情做好,才是一個人能力的真正體現。
文源:育兒
@頭條小助手 聲明:文章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有問題可留言,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