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地球的衛星叫月球?

2020-12-17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從第一個人類抬頭仰望星空並注意到了頭頂上那個明亮閃著光的球體開始,人們就為月球而著迷。在過去,出生率,地球的潮汐運作,人類的行為舉止,睡眠質量,甚至是秩序都和月球聯繫在了一起。即使其中有些並不會被月球所影響,但是月球仍促進了我們全球人民集體意識。它同時也是極為美麗的。

然而,僅在太陽系中就數百上千個其他的「衛星」,而且它們都有不同的名字。舉幾個例子,Io(愛奧,木衛一),Titan(泰坦,土衛六), Triton(特裡同,海王衛一),Callisto(卡利斯託,木衛四),Europa(歐羅巴,木衛二),Mimas(米瑪斯,土衛一), 和Phobos(傅博斯,火衛一)。如果其他的行星衛星都有這麼炫酷的名字,為什麼其中最著名的地球的衛星僅僅只是被稱為「月亮」呢?

先到先得

數千年以來,儘管人類已經意識到了月球的存在,直到17世紀初期,當伽利略發現了一些木星的衛星後,他才意識到我們所居住的星球不是獨一無二的。依此, 我們的衛星月球獲得了月球這個名字是因為它是地球上的觀星者發現的第一個這樣的的物體。從那以後,人們也發現了很多環繞其他星體運行的大型物體。由於它們都像我們的月球守護者那樣運行,我們稱它們為「衛星」。

我們太陽系內所有的衛星都在上圖中 (圖片來源: Fotolia)

此外,「月亮」只是這個名字的英文而已。在人類歷史中,月亮還被叫做過很多其他的名字,比如說Luna(露娜)是它最著名的名字了吧。Luna是離我們最近的天體的拉丁名,而希臘人稱月亮為Selene(塞勒涅)。月亮的中文名是嫦娥;Thoth(透特)是埃及的月亮神的名字, 也是他們常稱我們的衛星的名字。日本人把月亮稱為Tsukiyomi,美索不達米亞人稱它為Sin(辛),某些日耳曼部落稱它為Mani(瑪尼)。

圖片說明:從約翰·赫維留的月面圖集(1647年)中轉載的月面圖,這是第一張包含天平動區域的月面圖。

這些遠古的(和現代的)月球的名稱大多數來自於神和女神因為在早幾千年的人類文明中,月亮高度存在於起源故事,異教傳統和其他多神教文化觀念中。

然而,直到現在,我們星球的衛星的這些舊名字仍然存在於我們的語言中。你知道lunatic(瘋癲的)這個詞嗎?這個詞來源於人們過去相信月亮可以控制人類的行為,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使人發狂。連關於其他星系衛星的地質的研究學—selenology(月質學)—也是根據地球月球的希臘名(Selene)命名的。

月球的9個階段(圖片來源: korionov / Fotolia)

所以下次有人問你為什麼我們的月球有這樣一個無聊的名字(或者連個名字都沒有),你可以冷靜給他解釋我們的月球只是給其他還沒有被發現的衛星的名字設定了先例。此外,追溯到人類語言的最初階段,月亮本身就有很多名字呀!

月球是繞地球運行的一個天文體,它也是地球唯一的永久的自然衛星。月球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自然衛星,也是行星衛星中(對於它的主要)行星小來說最大的衛星。月亮是繼木星衛星之後在太陽系已知密度的衛星中密度第二大的衛星。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sciabc- John Staughton

Wikipedia

Why Doesn’t the Moon Have a Name? – Live Science

Where Did The Moon Come From? – Starchild 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兩倍,為什麼月球不能繞著太陽旋轉呢?
    比如,我們都熟知,太陽系中的行星都繞太陽運轉,是因為太陽巨大的吸引力。但是對於我們居住的地球,卻有一個衛星月亮,繞著地球轉動,為何不能繞著太陽轉動呢?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星體之間的引力一般和其質量相關,這樣算下來,太陽對月球的引力並不小,甚至大於地球對月球的引力,但為什麼月球還是如此情有獨鍾呢。
  • 地球視角:月球只能看見一面但為什麼是59%?
    PS:上一期眼鏡哥分享了「月球繞地球公轉,遵從衛星繞行星公轉被潮汐鎖定的規律,使得它總以同一面對著地球」;但分析過程中有意忽略和捨棄了一些不影響主體結論的因素,造成了我們實際上能多看到9%的月面,而不僅僅是月球的正面(50%),所以實際上我們看到59%的月面。
  • 從月球上看地球,是怎樣的一幅情景?為什麼有人說會恐懼?
    從月球上看地球,是怎樣的一幅情景?為什麼有人說會恐懼?月球是我們最為了解的一顆星球,因為它是地球的唯一一顆衛星,也是人類唯一踏足過的一顆星球,在上個世紀美國的阿波羅計劃,讓人類第1次站在月球上開始眺望我們所生活的藍色星球。
  • 除月球以外,地球竟然還有一顆不起眼的天然衛星,只有3.3米大
    在我們的認知裡面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是整個太陽系裡面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了,它不僅作為地球的「陪伴使者」,還是地球的「保護使者」。地球之所以擁有安全的環境,很多時候是得益於月球對它的保護。數萬年以來,月球為地球擋下了各種隕石和小行星的撞擊。
  • 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大2.5倍為啥月球還圍繞著地球轉
    2015年科學界發現的引力波漣漪穿越13億光年距離來到地球,移動了探測裝置4公裡長臂1個質子直徑萬分之一的尺度,這種比吹一口氣還小億倍的極微觀動靜,被科學家們精準捕捉。但引力又是一種弱力,距離越長引力就越弱。引力明顯影響有一個範圍,叫希爾球半徑。
  • 如果說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月球有大量的氦3,地球為什麼沒有?
    月球撞擊說認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是地球被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衝擊產生的碎片形成,不過此假說還沒最終確定。月球和地球氦-3含量的差別,是磁場和大氣的差別。由於太陽活動,包含氦-3的太陽風可以吹向地球和月球,太陽中形成的氦-3也是帶電粒子,地球擁有大氣層和磁場,磁場可以偏轉帶電粒子,大氣氣體分子可以和帶電粒子作用,使得到達地面的氦-3就少了。不僅月球,臨近太陽的水星也含有較為豐富的氦-3。不過也由於氦-3來自於太陽風,也使得它們分散於月塵和地球表面,儘管月球蘊含著比地球更多的氦-3,採集依然是很困難的。
  • 月球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為什麼月球一點大氣層都沒有?
    月球沒有大氣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質量太小,二是沒有磁場。月球直徑是地球的1/4,質量只有地球的1.2%,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的1/6,表面幾乎接近真空狀態,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地球表面逃逸速度為11.2km/s,月球表面逃逸速度為2.4km/s,溫度的本質是微觀粒子的熱運動,氣體分子的溫度越高分子平均動能越大,達到逃逸速度的概率也就越高;質量大的天體有更高的逃逸速度,束縛氣體的能力也就越強。
  • 月球和地球哪個年齡大?為什麼月球體積只有地球的五十分之一?
    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陽系的成員。主流的天文學觀點認為,太陽系形成於45.7億年前,地球的年齡為45.5±0.7億年。然而,關於月球形成的時間,卻一直存在爭論。有一種觀點認為,月球誕生於太陽系形成後1.5億年。
  • 它是我們地球最親近的鄰居,細說月球的特徵和故事
    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地球的唯一一顆衛星月球,我們熟悉的月亮在我們國家的神話傳說中,月球一直都是一個讓人們寄託美好願望的對象,在古老的傳說中,美麗的嫦娥仙子和可愛的玉兔一起居住在月球上的廣寒宮裡,就連中國象徵著團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也與月球有關。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的習俗已經延續了1000多年。
  • 「迷你月球」曾光顧地球,夜空中出現兩個月亮,可惜我們看不到
    在太陽系中,除了行星之外,最受關注的,就是行星周圍的天然衛星了。太陽系的衛星數量有上百顆,不過,地球的周圍卻僅有月球這一顆衛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為何地球只有月球一顆衛星?目前科學界的主流觀點,也認為月球是地球和另一顆天體撞擊而形成的,碎片進入太空後被地球的引力俘獲,最終變成了地球的天然衛星。此外,查看太陽系衛星的分布,大家會發現,木星、土星等這些氣態行星周圍,衛星數量都是非常多的,這是因為它們質量足夠大、引力足夠大,可以將這些衛星牢牢抓獲。
  • 如果月球是地球的「地衛一」,那地球有沒有可能擁有「地衛二」?
    ,衛星數量最多的是土星,擁有82顆衛星,木星擁有79顆衛星,天王星擁有27顆衛星,海王星擁有14顆衛星,火星擁有2顆衛星,而我們地球僅擁有1顆衛星,當然我們這裡所說的都是天然衛星,那些人造衛星不計算在內。
  • 月球是一顆衛星,那什麼是衛星呢?科學家給出了嚴格的定義
    17世紀早期,在望遠鏡發明之前,人們只知道月球——一個圓的,神秘的天體,人們可以在夜空中凝視它。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天文學家發現月球並非地球人獨有,其他行星也有自己的「月球」——衛星。所以說,什麼是衛星呢?
  • 月球沒有撞擊地球的原因,真真假假的引力與離心力
    在其中一篇文章中,馮·布勞恩解釋了為什麼衛星能夠在地球軌道上保持穩定。他在文章的開始提出,如果我們可以像下面圖中那樣,水平的、更快的速度拋出一個物體,會發生什麼?「最終,」他寫道,「向下彎曲的軌道曲率將與地球的曲率相等。」(這一說法並不完全正確,但與下面的情況相比,這只是一個微小的錯誤。)最重要的一點是,當子彈移動得越來越快時,就會達到遠離地球軌道的速度。
  • 如果月球的重量減半,地球會怎麼樣?
    如果月球變輕了,就會更靠近地球,因為原本把月球繞地軌道慢慢拉寬的潮汐力減小了,這對於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都會有很顯著的影響。月球的實際軌道平均距離地球約38萬3990公裡,不過每年會向外移約4公分。那是為什麼呢?
  • 假如月球與地球越來越近,世界會怎樣?最後的我們會看見光環嗎?
    月球會被地球的引力撕毀嗎?從地球上看粉碎的月亮會是什麼樣子呢?下文將告訴你月球撞向地球後會發生什麼。月球是地球唯一自然形成的衛星,也是照亮我們夜空的最大物體。 首先,我們得進一步了解一下我們唯一的衛星。月球形成於約46億年前,這大致在太陽系形成後的3000到5000萬年間。
  • 雙語:中國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中繼衛星
    周一,中國成功地發射了嫦娥四號月球任務的中繼衛星,該衛星定於今年晚些時候發射。   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顆預計將在地球-月球拉格朗日點L2軌道上運行的通信衛星。它將能夠同時觀察地球和月球的遠端。   When the night falls, the Moon rises.
  • 月球背面隱藏什麼?衛星傳回清晰圖像,又被霍金說對了?
    月球背面「秘密」大公開,根據衛星傳回照片,發現它的新面孔!小時候聽父母講的神話傳說,能夠了解神仙的家都在月亮上,月亮是各種神仙的聚集地,當然嫦娥姐姐才是最為重要的,有人說八仙過海中的八仙就在月球的背面,月球背面隱藏眾多神仙。
  • 探測衛星傳回照片,月球背面「秘密」被揭開,霍金預言或將成真?
    對其他星球的探索,特別是月球,我們從未停止過。因為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所以受到的關注最多。所以自從人類開發了太空船以來,第一次個探索的就是月球,希望通過探索月球的秘密,在某一天我們可以在別的星球生活。世界各國紛紛開始研究月球,都在想月球上探索是否還有生命存在?抑或生物是否曾存在?
  • 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大2.5倍,為什麼月球還圍繞著地球轉?
    這是一個迷惑性非常強的話題,中間有兩層含義,其一是太陽對月球的引力真的是地球對月球引力的2.5倍嗎?其二則是為什麼扳手腕地球輸了月球卻仍然沒有被太陽拉走?一、太陽對月球的引力確實比地球對月球的引力大嗎?
  • 月球上看太陽和地球的運動,與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的運動一樣嗎?
    天文學是地理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從表面上來看,我們抬頭仰望星空,就能看到各種天體,包括恆星、行星、衛星、彗星等等,似乎天文學離我們很近,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天文學背後則是物理學、數學等基礎學科,天文學是極為抽象難懂的學科。就算是在太陽系範圍內,關於地球、月球以及其他行星的自轉運動和公轉運動,也已經令很多人覺得十分有難度,不容易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