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寶寶不在幼兒園如廁?老師不會主動告知,但家長一定要明白

2020-12-12 糖果的媽媽

根據一項幼兒調查報告顯示,有80%的孩子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最近正值開學季,很多小豆丁都背上書包回到了校園,面對學校的生活很多孩子都表現出了些許的不適,在這其中有一個問題尤為醒目——那就是寶寶不在幼兒園大便。

你可不要小瞧這「便」煩惱,心理學家表示,這很有可能是由於環境改變,從而造成的心理負擔。

「肥水」不流外人田

妮妮今年5歲了,最近妮妮因為丟臉一直不想回幼兒園上學。原來是因為已經上幼兒園大班的妮妮,竟然拉褲子了

妮妮羞的不想上幼兒園,妮妮的媽媽對此也非常無奈,女兒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每次孩子回家的第一件事,一定就是上廁所。

這次也是因為女兒不想在幼兒園大便,所以才會出現拉褲子的情況。寶媽已經不止一次和妮妮說在幼兒園上廁所這件事了,但似乎並沒有起多大作用。

寶媽問了妮妮幼兒園裡其他同學的家長,發現很多寶寶都和妮妮一樣,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難道是幼兒園的廁所有什麼蹊蹺?

寶寶為什麼不願意在幼兒園拉臭臭?

1)不適應幼兒園的廁所

幼兒園和家裡不同,廁所一般多為開放的,為了方便老師看護學生,但這也導致了寶寶上廁所幾乎沒有任何隱私而言。

一項調查中顯示:孩子不愛上廁所的原因中,不好意思、覺得大便太臭佔了很大一部分。

3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他們會產生害羞的情緒,尤其是大便需要的時間較長,更是放大了這種焦慮的情緒。

而很多幼兒園為了衛生,都會選用蹲便,這也讓寶寶很難適應。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他們腿部肌肉不發達,無法長時間支撐,所以他們寧可憋著回家再上。

2)秩序敏感期

1-4歲的孩子正處於秩序敏感期,他們對所有事情都有著自己的一套準則,一旦準則被打破, 就會產生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

就拿上廁所來說,在上幼兒園前,寶寶已經養成了上廁所的習慣。但上幼兒園後,寶寶所熟悉的那些習慣都被打破,寶寶自然不願意在幼兒園排便。

3)自理能力太差

還有一部分寶寶不在幼兒園大便,只是單純的因為自己不會擦屁股。要知道幼兒園的小朋友有很多,老師不可能事事都面面俱到。

這就需要家長在寶寶上幼兒園前,就教會寶寶一些必備的生活技能,其中擦屁股就非常重要。

如何解決寶寶「如廁」難?

1)消除寶寶對大便的「羞恥感」

在日本的幼兒園裡,會專門設置大便課堂,老師會打扮成「大便」的模樣對孩子進行科普。

孩子對於很多事物的認知很多都來源於我們,所以我們首先應該正視大便這件事,不應該對此感到羞恥,更不能嘲笑孩子「便便」太臭。

可以通過一些繪本、或者科普的動畫片告訴孩子排便究竟是怎麼回事,讓孩子正視排便的需求,明白排便和我們呼吸、睡覺是一樣的。

2)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18個月後,就可以對他們進行排洩訓練,讓他們學會如何自主大小便。

上面已經說到過,很多寶寶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原因是不會擦屁股。所以在寶寶上幼兒園前,一定要讓他們學會如何脫穿褲子、如何排便、如何擦屁股。

另外可以買一個排便器,讓寶寶提前適應一下蹲便,減少寶寶對蹲便的抗拒感。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家寶寶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剛上幼兒園很容易生病?老師不會明說,家長要知道!
    那天特意問了在幼兒園工作的姨媽,姨媽說:老師不會願意給家長明說的,否則會落埋怨。這是為什麼呀?我不理解其中的道理。姨媽說:家長對孩子照顧的太周到了,有些孩子在家裡被溺愛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但是到了幼兒園,一個班裡三十個左右的學生,兩個老師,你說老師能不能給孩子餵飯?
  • 如廁訓練怎麼教都不會?4個竅門讓寶寶告別尿不溼
    記得外甥剛上幼兒園時,也就是2歲半左右,每次去接他放學,總是被老師告知外甥老是尿褲子,每天給他帶去幼兒園的4條褲子都不夠替換。其實早在外甥1歲出頭的時候,姐姐和姐夫便開始有意識的引導他有節制、自主的完成如廁。只是效果似乎都不怎麼明顯,平常在家,因為還算是比較熟悉的環境,小外甥還是可以勉強學會一些。
  • 寶寶從不在幼兒園拉臭臭,多是這4個原因,家長要趁早如廁訓練
    對於大一些的寶寶來說,如廁已經不成問題了。但是對於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如廁可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裡大便,那可千萬要引起重視。讓孩子學會如廁,也是鍛鍊學習能力的一部分。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還小,是不是跟他說道理也聽不懂?其實不是的,孩子都非常聰明,也能聽懂一些道理,只是要看家長們如何跟孩子說。教會孩子在幼兒園如廁,其實主要靠心理引導,我們要幫助孩子克服畏懼心理。
  • 寶寶從不在幼兒園拉臭臭,多是這4個原因,家長要趁早如廁訓練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最近,很多媽媽都在諮詢關於訓練寶寶如廁的問題。對於大一些的寶寶來說,如廁已經不成問題了。但是對於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如廁可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裡大便,那可千萬要引起重視。
  • 孩子在幼兒園不敢上廁所,家長做到這幾點,有效應對孩子如廁問題
    今年馬上要送孩子上幼兒園的小姨,就因為孩子還不能自己如廁而煩惱,平時在家都是父母幫助孩子如廁,但是馬上要送孩子去幼兒園了, 不能什麼都依靠家長。小姨就在家訓練孩子自己如廁,但是沒有想到孩子對這件事很牴觸,有時寧可尿到褲子裡也不願意自己上廁所,這讓小姨很是苦惱,孩子不會如廁該怎麼送去幼兒園,總不能讓孩子褲子裡溼溼的上學。
  • 孩子在幼兒園不敢上廁所,家長做到這幾點,有效應對孩子如廁問題
    很多媽媽在送孩子上幼兒園前,會因為各種事情而煩惱。孩子上幼兒園算是第一次離開父母的身邊,很多媽媽都擔心孩子剛上幼兒園會有很多不適應,例如孩子吃飯能不能吃飽,會不會乖乖睡覺,能否自己如廁等等。家長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很多孩子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會狀況百出。
  • 為什麼孩子不在幼兒園上廁所?原因老師不說,但家長要明白
    孩子對集體生活充滿好奇又充滿恐懼,家長們也要配合老師幫孩子儘快適應。就連吃飯、上廁所這些日常小事,家長們每天也都有操不完的心。①不適應「集體上廁所」之前,我家孩子上幼兒園,也出現過不想在幼兒園上廁所的情況。問她為什麼,她說:「每到下課,老師都讓我們一起去上廁所,我感覺人太多了,小朋友都在看著我。」孩子到了幼兒園,就進入了一個小集體,就連上廁所,也是老師安排集體一起去。而廁所就變成了一個開放的環境,不僅有老師看護,小朋友們彼此也能看得見。
  • 為什麼所有的寶寶不會在學校拉臭臭?老師不說,但家長要知道
    今年因為疫情,很多需要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沒能如願開學,但是也不耽誤媽媽們為了孩子上幼兒園可以順利,就早早地為孩子們做了準備我朋友家的寶寶因為今年是第一年入園,所以為了避免孩子在幼兒園裡發生什麼事情,就向我諮詢了一些上幼兒園的事情。
  • 幼兒園老師不讓小孩如廁,憋尿憋出「精神分裂」,家長該醒醒了
    尿尿,小事一樁,上不了臺面的話就別提了。你要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尿尿茲事體大,憋不得,不然就真的出大事了。上海某幼兒園以」老師訓斥,不讓幼兒尿尿,造成幼兒精神失常」的名義被告上了法庭,由於家長缺乏證據,最終敗訴。從這件事裡,我們老師與家長應該警醒,幼兒如廁憋不得,千萬別說,「先憋著,不許去!」
  • 幼兒園的3條「潛規則」,老師不會說,但家長一定要知道!
    之後,逢年過節,家長們就會絞盡腦汁地思考一個問題——該送老師怎樣的禮物,才能讓老師注意到自己的孩子。對於這樣爭風送禮的現象,筆者是不贊同的,為什麼筆者會不贊同呢?1、可能有些家長認為,送禮是向老師表達自己的小小心意,送禮本身也表達了家長對老師工作的認同和對老師的重視。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意,最重要的是讓老師看到家長們的真誠態度。
  • 育兒攻略 | 寶寶不願意在幼兒園上廁所怎麼辦?
    開學第一天的晚上我就接到了一個諮詢電話,電話那頭的媽媽聽起來很年輕,說話都帶哭腔了:「主任,老師說我家寶寶今天在幼兒園整整一天沒尿尿沒拉屎,怎麼辦啊」別急,咱們今天就來說說,孩子在幼兒園的如廁問題。>01 和老師溝通,幫助孩子如廁對於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家長想讓孩子順利如廁,是少不了老師的配合的,無論是孩子不敢上,還是不會上,家長都可以和老師溝通,麻煩老師平時多留意孩子的動作,如果孩子有憋尿的行為,一定要帶孩子去廁所,不能讓孩子憋著。
  • 家長和老師不知道幼兒不敢在幼兒園大便後果有多嚴重
    她了解到,孩子在新幼兒園很自由,很放鬆,所以日常就能自然排毒了!當我們深入了解時,會發現有些幼兒園的老師居然會說,「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歡在幼兒園大便的」!可想,孩子不會在幼兒園方便是多麼可悲的事!連老師都不會重視!家長可要操碎心了!
  • 為啥寶寶不願在幼兒園如廁?憋壞寶寶,愁壞家長
    很多家長都反應過,寶寶自從進了幼兒園,從來都沒在幼兒園「蹲過坑」,解過大手。大多數寶寶非要「憋」到回家再上廁所,有的實在憋不住,後果就可想而知了。 有的寶寶甚至從踏進幼兒園的第一天,到幼兒園畢業,都沒有解過大手。
  • 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如廁訓練?
    但是上幼兒園就不一樣了,有些家長反應孩子在幼兒園不敢上廁所,有的是不敢給老師說,有的是自己不會,這種情況長時間下去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提前訓練孩子如廁時很有必要的。那麼該如何訓練孩子如廁呢?
  • 孩子不肯在幼兒園上廁所,很多孩子有這樣經歷,原因父母要明白
    媽媽和弟媳都擔心,小侄女是不是在幼兒園就想大便,但是一直憋到回家才大便,這樣時間長了對孩子的身體發育肯定不好。孩子不肯在幼兒園上廁所,很多孩子有這樣經歷,原因父母要明白。②獨立如廁能力欠佳如果我們在培養孩子獨立如廁方面放手比較晚。如果孩子來幼兒園的時候還用尿不溼,還有些則是剛剛取下尿不溼,這樣孩子就沒有形成到固定地點如廁的意識,主動向老師說自己想如廁的意識就會缺乏。
  • 為什麼寶寶不敢在幼兒園拉粑粑?老師不說,但家長要清楚
    昨天看到一個帖子,一位家長吐槽幼兒園老師是怎麼做到讓娃都回家拉粑粑的?懷疑是老師「虐待」孩子不讓他們在幼兒園拉,以便減少自己的工作量,帖子下面有很多家長也有同樣的懷疑和擔憂。大多數幼兒園老師都是非常善良有耐心的。
  • 寶寶上幼兒園3天沒拉粑粑,媽媽討說法,老師解釋後寶媽連忙道歉
    家長無時無刻不牽掛著孩子的成長,假如寶寶出了什麼問題,父母一般都是最心急火燎的,現在幼兒園相關的負面事件又頻頻出現,這讓廣大家長不由得繃緊大腦的那根弦。睿睿媽最近就親自經歷了這樣一件事。睿睿今年3歲半,開始上幼兒園了。
  • 2歲寶寶離不開尿不溼,如廁訓練,讓媽媽不為寶寶大小便煩惱
    朋友家孩子三歲多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因為跟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不熟,上廁所他不敢說,有時候也是玩得太開心忘記自己已經不穿尿不溼,就會直接尿或者拉到褲子裡,被小朋友嘲笑了,很長一段時間孩子都不願去幼兒園,他一直記得被人說臭。另外,新生入園,老師們要照顧很多小朋友,每天忙得手忙腳亂,你家孩子總尿褲子,時間久了老師肯定會有意見。
  • 一放學就要上廁所的娃,為何不在幼兒園如廁?這些原因家長要知
    可能很多家長遇到孩子一放學,就緊趕著要上廁所的情況都很是不解,幼兒園明明有廁所孩子為什麼不上、非要憋著回家呢這些原因其實幼兒園老師不會細說,但作為家長一定要多了解,讓孩子在不同環境想辦法解決個人需求,這是環境適應的必要需求、更是孩子獨立的進階階段。那麼,一放學就要著急上廁所的孩子背後都有哪些原因呢?
  • 寶寶多大可以進行如廁訓練?寶媽要明白
    他也不停的在褲子裡面上廁所,根本沒有一點改變,以前只是換尿不溼,現在每次孩子上完廁所都要重新給他換一條褲子。朋友非常的煩躁,就跟孩子的奶奶抱怨說孩子現在還小,根本不願意坐在馬桶上。孩子的奶奶也覺得非常的奇怪,平時孩子明明非常懂事的,為什麼就是上廁所這件事情一直學不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