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世界多些了解,就多些敬畏之心

2021-01-11 騰訊網

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我一樣,每天蹲在家裡,通過朋友圈和微博,關心著祖國的疫情動態。每天的心情也隨著信息跌宕起伏,一會憤怒得胸悶氣短,一會感動得熱淚盈眶,一會覺得到處埋伏人渣,一會又覺得人間充滿真愛……

網際網路信息太多,多到讓人不僅充滿情緒,還難分真假。信息刷多了,還容易產生生理上的反應,譬如,我就出現睡眠,喉幹舌燥,口腔潰瘍的症狀。情緒也飄忽不穩定,時而充滿希望,時而無比失望

但只要放下手機,回到當下的生活,又會覺得生活其實沒那麼糟。尤其看到孩子天真無邪的面孔,陽光燦爛的笑容,頓時會覺得一切都充滿著生機和希望。說真的,我很羨慕孩子,當成人的世界焦慮不堪的時候,他們依舊保持著童真的笑臉,開心地鬧著,真好!

這次疫情災難,大概是大自然給貪婪的人類的一次教訓。沒有什麼時候比此刻,更適合來了解我們的地球,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和環境。如果你因過度關心疫情而焦慮,不如放下手機陪孩子看紀錄片,更多的了解這個世界,對大自然更多一份敬畏之心。

下面分享給一些關於地球,自然,家園、生命的紀錄片。只貢獻清單,不介紹細節,隨便搜索哪一部觀看,都令人震撼。希望這些紀錄片,伴你度過一個平安的假期,一起迎來疫情的勝利。

《地球脈動2》

Planet Earth

2017年 | 英國 | 50min*6集

豆瓣評分:9.9分

本季分為島嶼、山脈、叢林、沙漠、草原和城市六大部分。介紹了樹懶、巨蜥、狐猴、海鬣蜥、帽帶企鵝、雪豹、金雕、蜘蛛猴、美洲豹……

《藍色星球2》

Blue Planet II

2017年 | 英國 | 60min*7集

豆瓣評分:9.8分

本紀錄片把大海的驚豔神秘和匪夷所思呈現在你眼前。

《冰凍星球》

Frozen Planet

2011年 | 英國 | 60min*9集

豆瓣評分:9.7

本紀錄片呈現了一個逐漸溶解的地球兩極的生命狀態。

《從太空看地球》

Earth From Space

2019年 | 英國 | 50min*4集

豆瓣評分:9.5分

通過繞地飛行的衛星,讓我們以全新的視角來觀察地球上的生活。

《行星》

The Planets

2019年 | 英國 | 50min*5集

豆瓣評分:9.6

紀錄片用獨特的擬人化手法解構八大行星的故事,讓孩子對宇宙有更深刻的認知。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Seven Worlds One Planet

2019年 | 英國 | 60min*7集

豆瓣評分:9.7

紀錄片站在全球七大洲的角度看地球,通過不同棲息地生命來探尋自然世界的奧秘。

《王朝》

Dynastics

2018年 | 英國 | 60min*5集

豆瓣評分:9.5分

通過企鵝,獅子,老虎,猩猩,狼,五種動物族群中的權利鬥爭,展現一個絲毫不亞於人類世界的角鬥和競爭。

《大堡礁》

Great Barrier Reef

2012年 | 英國 | 59min*3集

豆瓣評分:9.2

揭秘了世界自然奇觀之一的大堡礁,呈現一個非同尋常的水下生態系統。

《水生火熱的星球》 (2019)

Hostile Planet Seasons

2019年 | 美國 | 60min*6集

豆瓣評分:9.3

呈現從高山、海洋、草原、叢林、沙漠、極地,這些極端環境下生活的動物所面臨的生存挑戰。有些畫面比較血腥,太低齡兒童不宜觀看。

《大貓:終極獵食者》

Big Cat

2018年 | 英國美國法國 | 58min*3集

豆瓣評分:9.5

紀錄片將貓科家族的40種不同面孔呈現在你眼前,非洲獅、虎、美洲豹、金錢豹、獵豹、雲豹、雪豹、美洲獅、猞猁、豹貓、虎貓、漁貓、黑足貓、兔猻、藪貓、沙漠貓…等等紛紛出鏡。

《生命》

Life

2009年 | 英國 | 60min*10集

豆瓣評分:9.7

每個物種都註定要為生存而拼搏一生,紀錄片呈現了自然界繽紛物種的多樣性,以及它們為了適應環境而進化出的各種神奇生存本領。

《鳥的遷徙》

Winged Migration

2001年 | 法德意西班牙瑞士 | 90min

豆瓣評分:9.1

雅克·貝漢說,「鳥的遷徙是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一種對於回歸的承諾。」這部關於鳥與飛行的大片,與其說是部紀錄片,倒不如說它是一場視覺的盛宴,帶來的是詩一般的畫面,是純粹大自然的聲音。

《微觀世界》

Microcosmos

1996年 | 瑞士 | 70min

豆瓣評分:9.1

微觀下的蟲子世界,不僅帶給你視覺的震撼,還有自然界無法向人類訴說的道理。對各種蟲蟲充滿好奇的孩子必看。

《植物王國》

Kingdom of Plants

2012年 | 英國 | 52min*3集

豆瓣評分:9.5

紀錄片用3D技術,展現了一個離奇又美麗的植物世界,讓你看到植物身上所蘊藏的大自然智慧和頑強的生存能力。

《家園》

Home

2009年 | 法國 | 120min

豆瓣評分:9.2

紀錄片以客觀的角度闡述地球的誕生和演化,以及人類今天所面臨的巨大生存危機,包括全球變暖、資源短缺、物種喪失等。看了紀錄片,你就會明白,只有從現在起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才能拯救我們的家園於危難之中。

以上所有視頻資源,都可以在騰訊視頻、優酷和嗶哩嗶哩裡找到。我家是用電視盒觀看的高清片,每天看2-3集,以上清單已看完了大部分,讓我和孩子對世界有了更多了解。

這個春節假期,工人延遲開工,孩子推遲開學。公告說是2月9日復工,2月17日開學,實際是什麼情況,誰也無法預料,就像誰也不曾知道這個春節會以這種形式度過。不過,今天開始,我已開始進入在線辦公,孩子們明天開始也進入在線學習。

- END -

相關焦點

  • 實數概念再理解之二:常存敬畏之心
    何為敬畏之心?南宋大學者朱熹在《中庸注》中說:「君子之心,常存敬畏。」敬畏之敬是敬仰,敬畏之畏是指積極向上的勇氣和信心,是擔心不能在自己所敬仰的方向上做得更好的陽光心態。對數學存敬畏之心,讓我從大學畢業到現在一直堅守:我在教數學,不是在教做題。我經歷了很多學校,受過諸多校長的領導,讓我心存敬畏的只有王力爭校長,在他面前:我有些小心翼翼,但敢於直言表達我的想法;我會專注傾聽,但不會隨聲附和;我會尊敬有加,但絕不會敷衍獻媚。
  • 陝西日報:敬畏之心不可無
    近日,一位市上領導對筆者說,今年春節前這段時間的風氣真好,中央的一系列精神表明,我們黨改進工作作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旗幟鮮明,力度越來越大,這讓大部分黨員幹部為之振奮,信心倍增,同時,讓那些少數忘了宗旨的人感到震驚和害怕。 這一系列不斷推出的「組合拳」,再次告誡人們:敬畏之心不可無。 敬畏,是人們對待事物的一種態度。
  • 《了凡四訓》:要有敬畏之心
    天地在上,鬼神難欺,吾雖過在隱微,而天地鬼神,實鑑臨之,重則降之百殃,輕則損其現福,吾何可以不懼?第二,要有敬畏之心。我們的頭上有天地鬼神隨時監察我們的行為,他們是不可能被欺騙的。我犯的過錯雖然隱蔽,不容易顯露出來,但天地鬼神卻能看得十分清楚。
  • 新京報:維護「純潔」漢語要有敬畏之心
    原標題:維護「純潔」漢語要有敬畏之心 【焦點評論】 如果一個外來概念被生硬地翻譯成中文,導致不同人對其理解極易出現歧義,阻滯了通暢交流,那麼暫且保留英文的說法也未嘗不可。 最近,關於漢語的純潔性問題由於官方媒體的一篇評論文章而再度成為民眾熱議的焦點。
  • 兒童節, 我們呼喚:對軍娃的關愛多些,再多些!
    一聲令下,一支支部隊從座座營盤移防新駐地,兒子辭別父母,丈夫告別妻子,父親離開兒女……走向新營盤,該為軍娃做些啥?  對軍娃的關愛應再多些  一家不圓萬家圓。軍人的奉獻是全方位的,不僅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同時家庭和兒女也在默默奉獻。由於軍人職業的特殊性,父與子不免「總離別」。
  • 這場疫情災難留下的思索:存敬畏之心,生善行之美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這場疫情災難留下的的思索:父母應該教孩子存敬畏之心,生善行之美。存敬畏之心也是每一位父母最應該言傳身教給孩子的不二選擇。2.對生命心存敬畏。思想家史懷哲說:「只有我們擁有對於生命的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它的無限生機。」每一個有生命的個體來到這個世界上僅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對每一個個體都是非常寶貴的。這場新冠疫情的爆發地據查是一家海鮮市場,病毒是從野生動物身上帶來的。
  • 安妮鮮花:以真心與敬畏之心來做教育
    新華網北京12月13日電 日前,由新華網主辦的第八屆「大國教育之聲」活動在京舉辦。本屆論壇以「從『新』開始 變即永恆」為主題,探討教育事業迎來的發展契機。  主持人:據我了解安妮鮮花的家長公益講座已經走過了幾個年頭,而且講座既有北京、天津、成都、哈爾濱這樣的一線二線城市,還覆蓋了一些像龍巖、綏化、三門、甚至是一些沒有聽過的縣城,您這麼做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呢?  安妮鮮花:首先我們認為教育是不分區域的,每個人都有公平受教育的權利。
  • 心存敬畏,是一個人基本的修養
    意思是說,做人,要有敬畏之心。敬畏,能讓人自律與自覺,告誡人有所為有所不為。一個人,只有對生命、對規章、對職責心存敬畏,才能行穩致遠。敬畏,不僅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行為準則,更是人生的大智慧。起初大家都以為是他性情乖巧,接觸多了發現,並不是,他與別的孩子的差別,在於有一顆敬畏之心。原來,閨蜜非常注重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長,平日裡經常帶他感悟大自然的壯觀與偉大,讓他讀《道德經》、《弟子規》等經典,還讓他參加加各種節日慶典、儀式,讓他懂得愛的溫暖和敬畏心的必要。
  • 沒有敬畏之心的人是多麼可怕啊
    人是萬物之靈,沒有敬畏之心的人是多麼可怕啊。當今社會裡,做人做事非常需要有一點敬畏之心,否則就會做事便沒有底線,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隨意踐踏別人的尊嚴與自由,不知自己的錯誤,反而還自鳴得意,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 心存敬畏,是成年人的基本修養(好文)
    當看到李想手寫的採訪提綱時,又獲得了對方許多好感,多講了一些創業之前的經歷,最後的成稿有別於以往的通稿,樸實又感人。考核談話時,總編問他:作為一名記者,最應具備的特質是什麼?他思考了一下說:「蠅頭小字是有力量的,要心存敬畏。」而這恰恰是小林失敗的原因。
  • 專家:傳承閩南語系劇種 對傳統要有敬畏之心
    中新社海口11月29日電 題:傳承閩南語系劇種 對傳統要有敬畏之心  中新社記者 王辛莉  瓊閩粵臺及東南亞地區閩南語系劇種研討會正在此間舉行。新加坡亞太演藝學院主席蔡曙鵬在會上表示,閩南語系戲劇應體現地方特色,要活用文化資源。「戲劇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精神價值系統的媒體。」「對傳統要有敬畏之心」。
  • 心存敬畏 宜家用世 積極作為
       ——讀《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敬畏之心》有感讀了《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敬畏之心》,我感觸最深的是其中的一句話「『存誠心存敬畏,宜家用世,積極作為,於己,利於修身養性,健全人格,增長才學。《論語》裡,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 畏聖人之言。人應當有敬畏之心,這裡的敬畏是對自然規律的敬畏。人常言,逆風執炬,必有燒手之患。順應規律我們就可以借天假物,終有所成,得遂所願;違反規律我們就會誤入歧途,功敗垂成,頭破血流。一人如此,一企亦然。
  • 人們常說的「敬畏心」究竟是個什麼心?
    人要常懷「敬畏之心」,要敬畏自然,敬畏先祖,敬畏聖人言。類似這樣的話,相比經常聽國學課程的朋友經常可以聽到差不多的表述。事實上講「敬畏自然」的人並不多,更多的人指向了「敬畏聖人言」。甚至有一些言論偏激的人,講很多社會不良現象歸罪於「現代人沒有敬畏心」。
  • 李白:人要有敬畏之心|趣讀唐詩
    --詩人--趣讀|李白:人要有敬畏之心山巔之寺,加之以百丈高樓,伸手便可摘星攬月,是不是真的就可以眼前無物,唯我獨尊了?不,即使狂妄如「天子呼來不上船」的太白,也不敢如此。所以,人吶,無論再怎麼牛逼,還是要有敬畏之心。對未知的敬畏,對無常的敬畏,甚至是對一路走來之歷程的敬畏。人,無論你是七尺之軀還是八尺的虎背熊腰,在天地之間,在時間之涯,終歸「弱植一介」。
  • 李玫瑾教授告訴我們:孩子「敬畏」心培養的重要性
    談到「敬畏心」第一個反應是什麼?你最怕誰?>「怕」混為一談,其實不一樣,我們先來看看「敬畏」的意思:是人類對待事物的一種態度,「敬」是嚴肅、認真的意思,還指做事嚴肅,免得犯錯。「畏」是指擔心憂慮,還形容戰戰兢兢之態。從內心出發對其事物既尊敬而不敢逾越界限反而帶有些害怕而非親切。很多成年人在憶童年時,總有一個讓自己敬畏的人,我們從心底裡既愛他也怕他,但是回過頭來,看看現在的小朋友,老一輩隔代親對孩子百般依順,年輕父母工作繁忙僅有的陪伴時間似乎更像補償孩子,儘量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 我們心存敬畏之心賞玩奇石,才會明心見性「悟」出新境界
    它們雖然不能言語,但我們把它們看做是有靈魂 的生命,它們向我們展示自然的神奇之美,我們向它們傾述我們對生活的認知和對生活的理解。我們鍾愛奇石,我們敬畏神秘的大自然。比星辰還漂亮的雨花石,被比作大地舍利的戈壁瑪瑙石,玲瓏剔透的靈璧石,山峰疊嶂的英石,五彩繽紛的金江彩等,這些大地的生命之花,在漫長的地質運動中見證了太多生命更替,它們的身上隱藏著太多的自然奧秘。我們怎麼可能會認為它們只是沒有生命的石頭。奇石是自然界縮微的景觀,奇石是大山的子孫,它們是自然藝術的代表。美好的東西是生活的希望,生活中不能缺少美。
  • 在什麼地方,都要懷著一個敬畏之心
    而在這一段說:在私室獨居之時,神明也無所不在,即使百般遮掩,巧如掩飾,醜惡的心思也會露出破綻,自欺欺人,倘若被別人識破,那就是一文不值了。所以,我們怎能不敬畏神明?即使在獨處的情況下,也不放鬆自己,而要如同在大庭廣眾之下,眾目睽睽之中,時時刻刻檢點自己,謹慎謙虛。
  • 盛世江美——以敬畏之心,行匠心之技,塑責任之美。
    遵從內心,活出自信之美,我們幫助女性從回精緻年輕,喚醒內心活力。在變美的道路上,我們始終秉持著以敬畏之心,行匠心之技,塑責任之美。創始人故事以敬畏之心,行匠心之技,塑責任之美。——盛世江美創始人·林小冕
  • 利瑪竇官宣:對教育永存敬畏之心!
    世界似乎開始越來越平行,可能還遠在北京、上海的事件,但今天已經近在咫尺,常州**豆昨天正式宣布關停,這意味著數以千計的家長1000多萬的學費付之東流,這意味著一個在常州有著近10年辦學歷程的機構的轟然倒塌,這更意味著接下來家長將更以懷疑,審慎的態度來看待我們的教培行業,我們的教培機構。
  • 「創作分享」廉潔:秉持「守正之心」「匠人之心」和「敬畏之心...
    △ 現編發完美世界影視董事長、CEO廉潔的現場發言。作為一部近代傳奇劇,《老酒館》講述了民國時期大連好漢街上「山東老酒館」的掌柜陳懷海在老酒館裡謀生計、釋大義的故事。但無論觀眾是否了解,劇中人物本身從未離開過自己的邏輯軌跡。這種從不大張旗鼓的自報家門,於人物中處處留白的塑造手段,也形成了《老酒館》仿若國畫一般獨特的藝術風格。《老酒館》的製作也沿襲了劇作的風格。劉江導演在拍攝《老酒館》時,從前期的布景搭建、拍攝時的鏡頭調度,到後期現代化風格的音效配置,事無巨細,親力親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