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常聽到佛教人口中念誦「阿彌陀佛」,曉得是什麼意思嗎,是有這樣一個佛祖,叫做阿彌陀佛。他的宏願是開闢一個淨土,這個淨土是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佛教弟子口中念誦阿彌陀佛就是嚮往西方的極樂世界。
《壇經》中有一段寫的就是這個,有人問惠能大師出家或在家的人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發願就能去那西方極樂世界,這樣修行是否可以到哪西方極樂世界呢?惠能大師為他解答道,西方極樂世界在佛教經典中是存在的,西方極樂世界離我們婆娑界有十萬八千裡,但這十萬八千裡象徵的是眾生心中的十惡八邪,因為這十惡八邪擋住了眾生的去路,所以才會有那十萬八千裡的說法。
我們看都看過《西遊記》,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這個路途就是十萬八千裡,然而孫悟空的一個跟鬥正好是十萬八千裡,唐僧何不讓孫悟空背著,一下子就到西方極樂世界取得真經回來呢?這個原因要深思,首先《西遊記》是一部虛幻小說,主人公原型是唐朝的三藏法師,三藏法師去古印度取得大乘佛法的時候可沒那麼好運氣,真是一步步走出來的,中途歷經千辛萬苦,也沒有那麼多神通廣大的徒弟。這是後人編寫出來的故事,後經過吳承恩的加工才有了《西遊記》這本書的誕生。小時候讀不懂《西遊記》現在在來看,這是一本修佛的小說。猴子叫悟空,一個跟鬥十萬八千裡,會七十二般變化,猴子就是我們的「心」,如果能「悟空」,明了自己本來的心性,那七十二般變化之法都是從心中所處,淨土一下子就在眼前了,何須向外界去求了,根本是多餘的事兒。
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就是修煉「心」的故事,要悟空、悟能、悟淨,三者若是悟了,那西方極樂世界自然就在眼前出現了,根本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在表面的事物上面,只需明白自己的心,就能見到自己的本心,也就能成佛了,就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了。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自己心中的那片淨土,僅此而已,沒有什麼太複雜的事情需要解釋,只有執看不明白的人才相信那抽象的世界,妄想到那抽象的世界當中,可以這麼說即使真的有,對於一個欲望過多的人,也只能遠遠的看著大門,進不去。
接著惠能大師又舉例子證明,東方人犯了過錯就想念佛往生到西方,西方人犯了錯念佛往生到哪裡呢。因此那個淨土呀就在自己的心裡,真實不虛的在自己心裏面。這類似於中國的「道」,莊子也說過類似的話,道在哪裡,在天上在地下,在人的心裡,在路邊的小草上,這些都是「道」,這些也都是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只要自己的心淨了,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是淨土,都能感到幸福,感到快樂。
惠能大師接著說,那西方的淨土在明心之後自然就看見了,哪需要佛來接引。我惠能要為諸位在一剎那之間轉移過來西方淨土,在眼前便可以見到,諸位願意看見這西方淨土嗎?大家都說願意。
世上的人,本身像是一座城,五蘊就像是城門,自己心就是國王,城門外是各種欲望,哪一個門沒關嚴實了,就會有邪氣來侵擾國王,國王會被引誘到外面的世界,國王一旦到了外面,這個城就「亂」了,城亂了,五座城門就失守了。開始很和平的城變得很糟亂,淨土是什麼,淨土就是這座城,就是我們自己本身,只要守住那顆「心」,「城」不會亂,淨土不就出來了嗎,從始至終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