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 1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金山融媒 i金山
編者按:
美好金山,共創未來。「十三五」期間,金山區經濟社會平穩發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各項社會事業邁上新臺階。不僅城鄉發展加快融合,區域環境亦日新月異,良好的經濟社會現狀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發展、回鄉創業,也讓金山逐步成為青年人的創業熱土、成業家園。
近日,記者採訪了返鄉創業青年代表,回顧了他們與金山共成長的創業歷程。今天我們一起去聽聽80後鄉村民宿主理人彭曉燕的創業心聲吧!
尋一處庭院安放心靈
回歸詩意田園的愜意悠然
剛結束不久的元旦假期,位於廊下鎮山塘村的「涵七」have tree 楓葉島民宿像往常一樣早早就訂滿了。雖然去年開始國內旅遊市場一直受疫情衝擊,但對「涵七」來說疫情並沒有帶來多大的影響,市郊短途遊讓民宿預訂依然火熱。
和很多民宿經營店主不同,涵七民宿的主理人彭曉燕對民宿客人的多少並不關注,反倒一直抱有一種淡然的態度,「對我來說民宿就像是一片讓心靈安放的家園,重要的不是來了多少客人、賺了多少錢,而是能夠交到新朋友,與很多志同道合的人共享田園生活的樂趣。」
這樣看似「任性」的想法,或許正是80後、90後年輕人所追求的自由、理想和灑脫。也印證了彭曉燕將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的初衷:建造一間讓心靈放鬆,回歸自然的田園棲居。
1981年出生的彭曉燕是一名設計師。和很多在都市打拼的年輕人一樣,擁有一間咖啡館、花鋪亦或是別的什麼能夠體現主人個性特色的小店,一直是她的小小夢想。在一次出國旅遊中,國外的民宿給她帶來了新的啟發,將自家老宅改造成民宿,與城裡人「共享」鄉村生活。
「那時候想法很簡單,正好老家就在廊下楓葉島附近,來楓葉島遊玩的人比較多,這也是個機會。」
2016年起,彭曉燕懷著理想開始了自家老宅的改造。那時,看著女兒「大刀闊斧」地對傳統鄉下民居住宅進行「改革」,彭父多少有些心疼和不解,「裝修期間,我父親經常說我腦子壞掉了……」2017年初,「涵七」have tree民宿在父女倆的爭吵聲中正式營業,金山區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民宿在山塘村誕生了,彭曉燕也差不多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事實上,2015年10月底,隨著滬上首個郊野公園——上海廊下郊野公園對外開園試運行,廊下生態園、錦江中華村農家樂等一批農業休閒綜合體既為市民們提供了一個「望得見田、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好去處,也讓周邊的村民更先一步享受到了政府發展鄉村旅遊所帶來的紅利。
隨著一批批慕名而來的遊客到訪,不僅讓「涵七」這間民宿火了起來,更為後來一些民宿的發展建設帶來了啟發。期間,廊下鎮還經常組織一些諸如「農場主沙龍」等活動,為農業經營者提供經驗交流和資源共享的平臺。
如今,每年365天中,這間小小的「涵七」民宿都有固定100晚左右的預定量,在遊客當中收穫良好的「口碑」。就連曾經對女兒不理解的彭父也對鄉村旅遊有了新認識。而作為女主人的彭曉燕則體會更深:「可以發現,近幾年人們對『民宿』這個概念越來越接受了,而且民宿在發展中也越來越成熟。」
去年疫情期間,彭曉燕還對「涵七」have tree民宿進行了簡單的翻新,增設了卡丁車等娛樂設施。而對未來,彭曉燕的想法很簡單,「就想把這家店(『涵七』民宿)經營好,活在當下,認識更多的朋友。」
記者丨付婷
編輯丨陳薇婷
責編丨戚靜偉
原標題:《【兩會人物】嚮往的生活!她將自家農房打造成「網紅」民宿!》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