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市南探索學區制 嘗試自主選課+興趣走班

2020-12-15 青島新聞網

    去年,市教育局在探索名校辦分校、集團化辦學等辦學模式改革的基礎上,重點推進學區制、優質中小學跨區域合作辦學,中小學優質教育資源得到進一步拓展。昨日,我市召開推進全市辦學模式暨中小學現代化學校建設現場會。據悉,目前我市跨區域合作辦學的優質學校已經達35所,嶗山區和市南區同時邁入「學區制」時代。

    合作辦學由城區擴大到鎮村

    去年市南區、市北區、嶗山區和城陽區的24所優質中小學,與平度市和萊西市的24所發展中學校籤訂跨區域合作辦學協議,開展跨區域合作辦學改革,加上第一批、第二批合作辦學學校,全市參與跨區域合作辦學的優質學校擴大到30所,扶持的新建和發展中學校擴大到35所,扶持範圍由城區擴大到平度市和萊西市農村的鎮村。優質中小學先進的辦學思想、教育理念、管理方式和教育教學方法等,向更多的新建或發展中學校輸送。

    據悉,即墨市也在積極規劃與市區的部分優質中小學進行跨區域合作辦學,使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拓展到農村中小學。會上,青島廣雅中學、嶗山五中等學校還分享了跨區域辦學的經驗。「去年兩校籤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從此兩所學校成了一家人。」嶗山五中校長陸典民說,學校去年作為第三批優質學校跨區域辦學的學校,與平度的長樂中學「結對」,在合作中,兩校互派具有教學經驗的骨幹教師,到對方學校堅持聽課、評課,並定期舉辦示範課,半年後,無論是學校管理、課堂模式,還是德育活動、信息化建設,兩所學校都有了很明顯的提升。此外,嶗山五中作為南京師範大學的第一所附屬學校,還將南師大的專家團隊請到長樂中學為教師們做培訓,共享優質資源。「今年兩所學校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嘗試網絡專遞課堂。」

    嶗山市南開啟「學區制」時代

    「嶗山區採取以街道、優質資源學校和招生區片為單位的學區組建模式,分階段推行,有效地促進學區制改革。」據嶗山七中校長範延松介紹,去年嶗山區已經開始探索學區制辦學模式,嶗山七中聯合對口直升的中韓小學、東韓小學和西韓小學組建成嶗山七中學區。範延松說,除了橫向的協作辦學及建立連貫的課程體系外,初中學校還要實現對每一位學生進行跟蹤評價,比如一個學生在小學加入了橄欖球社團,到了初中不需要再重新去挖掘他的潛質,而是和小學階段形成銜接繼續培養他的特長,實現素質教育的延伸,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使學區的教育教學質量得到共同提高。

    此外,今年市南區也實現了重構六大學區,以「學片」初中為引領,統籌構建「學區片」管理共同體,嘗試構建起「自主選課+興趣走班+彈性課時」的小班化教育課程體系。據悉,東三學區由青島第五十七中學、青島南京路小學、青島福林小學、青島新世紀學校四所學校組成,積極探索小學、初中縱向銜接、橫向協作的辦學模式。東三學區理事會為學區工作的最高決策機構,由學區內小學、初中學校校長、教師代表、家長委員會代表、專家顧問及駐區辦事處領導組成,2016年上半年,市南區計劃共成立6個學區理事會。(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國瑾)

相關焦點

  • 大連推行高中選課走班教學模式
    羨慕國外學生的走班教學模式?想要更尊重學生的個人興趣?大連的高中生很快就能感受到了。日前,大連市教育局下發《大連市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教學實施方案》的通知,原則上高一學年結束、必修課程完結後,實施選課走班教學。
  • 選課走班與生涯規劃
    新高考改革後,選課走班成為必然趨勢。從浙江和上海實行新高考改革後的高中教學情況看,要讓選課走班順利推進,並發揮培養學生個性、興趣的作用,除學校要給予學生足夠課程選擇之外,還需重視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結合興趣、實力、大學升學規劃與職業發展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課程組合,同時,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與自主規劃能力。
  • 教育局通知:大連推行高中選課走班教學模式
    羨慕國外學生的走班教學模式?想要更尊重學生的個人興趣?日前,大連市教育局下發《大連市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教學實施方案》的通知,原則上高一學年結束、必修課程完結後,實施選課走班教學。尊重學生的個人興趣《大連市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教學實施方案》要求,要以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和發展的權利,尊重學生的個人興趣、特長、學習能力及發展方向,引導並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要,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 選課走班應因地制宜
    二是部分走班,包括「+1」模式或者「+2」模式,即選考科目分別走1門或者2門;或者採取「行政班+教學班」相結合的課程實施模式,保留行政班的教育功能,也減少選課走班實施的難度;或者採取「模塊+學程」的課程設置,實現跨年級選課走班,加強課程的豐富性、多樣性,落實學生對課程的選擇權。三是「套餐制」選課走班,即高中學校固定選考科目,基本不走班。
  • 選課走班 走出一條陽關大道——新高考背景下慈中書院選課走班紀實
    這些數字從一定程度上說明,只有真正領會新高考的精神實質,徹底放開讓學生選課走班,教學質量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多年來,慈中書院始終倡導「以人為本,卓越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高效學習為目標。在這一辦學理念的指導下,一切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舉措,學校都願意去嘗試。
  • 【生涯知識】新高考選課走班與生涯規劃
    新高考改革後,選課走班成為必然趨勢。從浙江和上海實行新高考改革後的高中教學情況看,要讓選課走班順利推進,並發揮培養學生個性、興趣的作用,除學校要給予學生足夠課程選擇之外,還需重視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結合興趣、實力、大學升學規劃與職業發展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課程組合,同時,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與自主規劃能力。
  • 「選課走班」後班級建設的問題與對策
    由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特點的學生選擇不同的課程,就產生了選課制。2017年高一入學時組成的行政班,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學生體會不同的課程,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和學科特長,來自不同行政班的學生因選擇同一課程,到同一教室上課,就產生了走班制。《天津市普通高中選課與走班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天津市高中學生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實行「選課走班」[1]。
  • 高考綜合改革:「選課走班」實現「有選擇的教育」
    今年,山東將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建立「兩依據一參考」的錄取模式,從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開始實行「選課走班」,實現學生「有選擇的教育」。新模式將帶來哪些新變化?  新模式將依據高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兩項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
  • 聚焦武漢第二十中學選課走班制:學生選課個性化,老師教學分層次
    根據《湖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今年的高一學生在高中學習階段不再分文理科,除了語文、數學、外語必考科目外,其他3門選科,由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這將極大改變高中現有的固定行政班教學模式,選課、走班將成為常態。
  • 探秘哈市中學備戰新高考 20種選課組合走班上課試運
    記者探秘:哈市各中學備戰新高考 20種選課組合走班上課試運行  生活報3月26日訊 為了迎接2018年秋季新高一課改,備戰三年後的高考改革,哈市部分中學已經開始在高一學生中進行模擬選課,從3+X變成3+3,打破文理科界限,20種選課組合任選,走班上課,根據學生的優勢特長選課。
  • 選課走班 新高二的N種模式
    「MT」提前做好選課準備    青島二中自2007年開始,全面實施選課走班,從2016年開始,二中摒棄按照學習成績平行分班的傳統做法,根據學生發展興趣和需求組建六個吸引力團隊(MagnetTeam簡稱MT),分別是人文MT、經濟MT、外語MT、數學MT、自然科學MT(2017年調整為生化MT)、工程技術MT(2017年調整為理工MT),讓學生按照興趣選擇,實行動態管理。
  • 選課走班該怎麼「走」——德州一中校長教師權威解讀
    採取「3+3」的高考模式選課走班,語數外3科成績直接記入高考總分,自主選擇的3科等比例轉換成等級分數記入高考總分;第二是合格考試與等級考試分開。合格考試即學生畢業水平考試,每學年組織兩次考試,60分合格。等級考試的科目包括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6門學科,考試時間為每年夏季高考;第三是等級考試的賦分制更科學。
  • 推行「選課走班」要注意啥
    從山東、浙江、上海等地先行實施選課走班的學校情況看,無論是全走班、部分走班還是「套餐制」選課走班,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它不僅可以發揮學生的自主選擇權,而且能夠發揮學優生的特長,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特」。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充分利用時間,夯實基礎,補齊短板,增強後發優勢,避免「在大部隊的急行軍中掉隊」,從而實現「彎道追擊」或者「換道超車」。
  • 新高考改革新高考選課選課軟體走班教務系統_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新高考改革後,取消了文理分班,由於選的課程不一樣,就存在走班的情況。到了高二,就要正式選課走班了。那麼,選的最多的科目是什麼呢?這個班又如何「走」呢?  「選課走班」成為實現育人目標的有效路徑。所謂「選課走班」,就是根據學生的未來發展需求進行專業分類,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水平分層,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內容分項。
  • 廣東新高考選課走班怎麼「走」?
    廣東新高考下,首批「吃螃蟹」的「新高二」如何選課走班?記者走訪發現,廣東多所高中實行根據「1」固定行政班、「2」進行「走班」的模式,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選課需求。廣東新高考「3+1+2」的選課模式中,「3」為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中選擇1門,「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選擇2門。這意味著,高考考試組合從目前的文、理兩種,變為改革後不分文理科共12種選課組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發展願景,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組合。
  • 淮北市普通高中將實行選課走班教學,你怎麼看
    近日,合肥精善教育小編獲悉,淮北市2018級普通高中高一新生將全面實行選課走班教學,不再劃分文科、理科,學生根據自己興趣和學業特長,在語、數、外三科必考科目基礎之上,另外任選三科作為高考科目。  為確保該項工作順利實施,淮北市教育局發布《關於做好普通高中學校模擬選課工作的通知》,探索建立有效的選課走班教學模式,測算開展教學和管理改革所需的師資、教學設施設備和信息平臺等教學資源需求,梳理存在問題,探求解決方案,為2018級高一年級選課走班奠定工作基礎。
  • 應對新高考改革 蕪湖市二中模擬試驗「選課走班制」
    興趣課嘗試「選課走班制」毛紅副校長說,為迎接日益逼近的新高考改革,從2016年9月秋季新學期開學,市二中推出包括科技、人文、藝術、體育四大類27門興趣課,在高一、高二年級探索「選課走班制」,為不影響這兩個年級班級的正常教學,選課走班制試驗放在每周五的下午進行。
  • 濟南三中率先破解選課走班難題
    2018級全體學生順利平穩地開啟了選課走班後的新階段。從2020年起,山東省將實施新高考,走班式教學成為省內高中教學改革的新方向。為每個學生提供最適合自己的選課搭配,濟南三中從一開始就走在了全省的最前列。2018年9月至今,先後有上百個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考察團來到濟南三中學習選課走班的先進經驗。
  • 【臨沂一中】校長李世良:選課走班,讓學生成就最好的自己
    正式實施綜招改革的三年來,臨沂一中依託雄厚的課程體系建設,按照「必修分段,全面實施;選修分類,全面選課」的原則,每屆學生均能在優質、均衡的師資保障下享受到完善課程體系的滋養和高質量課堂教學的引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完善的課程體系中既能打牢全面發展的基礎,也能在自主選擇中實現學科特長和興趣愛好的自由發展。
  • 《選課走班100問》讀後感
    《選課走班100問》讀後感鄔玲玲讀完《選課走班100問》,很激動,因為讓我看到了一幅美好教育的畫卷。感覺和現有的大學教育有很多相似之處,是真正側重於對每一個人的培養。希望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個孩子的潛能,讓每一個孩子都找到他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