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暴力」一詞,你可能馬上會聯想到影視作品中的打鬥場面,這種通過武力侵害對方權益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依然存在,但相比過去明顯呈下降趨勢。在我們身邊,還普遍存在一種暴力形式,它隨時隨地可能發生,像一把無形的刺刀,傷人於無形,這就是「冷暴力」。
「冷暴力」的勢力範圍相當廣泛,它常常喬裝打扮,不易被人發現,隨著時代的發展,「冷暴力」也表現出多種多樣的新形式,學校、家庭、職場,甚至幼兒園都瀰漫著「新型冷暴力」。
今年九月份,樂樂剛上幼兒園,起初他每天都喊著要早點去幼兒園和小夥伴玩,但最近樂樂每天早上都磨磨蹭蹭,總想找藉口不去幼兒園,還總是讓媽媽早點接他回家。樂樂的異常行為引起了媽媽的注意,通過回想樂樂近期的表現,媽媽發現孩子的這些變化:
以前,樂樂會在回家的路上滔滔不絕地講班裡的趣事,現在是媽媽問一句,他才答一句,很少主動與媽媽分享幼兒園的生活;以前,樂樂很喜歡唱歌,而現在已經很少聽到樂樂的歌聲,以前,樂樂每天都見到老師同學都是笑嘻嘻的,可現在他臉上的笑容變少了。
樂樂媽媽認為孩子的變化一定與在幼兒園的生活有關,於是聯繫到幼兒園老師,結果老師竟告訴她班裡學生多,她不可能每時每刻關注到所有孩子,只能重點關注調皮搗蛋的孩子,她今天會找孩子聊聊看看問題出在哪裡。
聽到老師的話,樂樂媽媽感到很氣憤,同樣是上幼兒園,孩子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雖然樂樂平時表現得很懂事,遵守紀律、樂於助人、愛勞動,但沒想到這竟然會成為孩子被忽視的原因。
樂樂媽媽與孩子溝通後,得知孩子的確是因為不被老師重視,認為老師不喜歡自己,才產生了不想上幼兒園的想法。樂樂遇到的這種情況,在生活中並不少見,但現狀是很多父母卻對孩子正在遭受「新型冷暴力」渾然不知,使孩子很受傷。
1、孩子被忽視
孩子過於聽話,從不搗亂,也可能會成為被忽視的原因。幼兒園一個班配備三個老師,要照顧到三十多個孩子難免會顧此失彼,老師只能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那些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差、調皮搗蛋、影響課堂紀律的孩子身上,這樣勢必就很難有時間關注表現良好的孩子,使孩子感覺到自己不被重視。
2、給孩子貼標籤
很多孩子都會不自覺地被貼上各種標籤,有些標籤是善意的,但也有的標籤充滿惡意。像「大懶蟲」、「鼻涕蟲」、「小氣鬼」類似的標籤,會讓孩子與他人產生距離感,對自己產生懷疑,可能會否定自己,向標籤所期待的形象靠近,還會變得不愛說話,獨來獨往。
3、區別對待孩子
孩子的家庭情況可能影響到老師對孩子的態度,來自家庭富裕或父母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孩子,在班裡會受到老師的特殊照顧,而來自特殊家庭比如單親、貧困、殘疾家庭的孩子往往不受待見。老師對孩子區別對待,也是現實存在的「新型冷暴力」。
由於「新型冷暴力」的隱秘性,它時常悄悄發生,令人難以察覺,所以防守不易。作為父母,想要避免孩子遭受「新型冷暴力」,需要時常與老師溝通孩子在園內的表現,與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同時也要多關注孩子,注意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幫孩子建立遇到暴力時第一時間告訴父母的意識,最大限度降低遭遇「新型冷暴力」的可能性。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幼兒園快樂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你的孩子遭遇過「新型冷暴力」嗎?你是如何處理的呢?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