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情緒無常、愛說「不要」?可能是到了叛逆期
最近,群裡有人吐槽:「我們家孩子也不知道怎麼了,動不動就發脾氣,不管是什麼事情都要跟你反著來。」
我問:「你家孩子幾歲啊?是不是到叛逆期了?」
對方回答:「才3歲啊,叛逆期不是要到青春期嗎?」
我回答:「不是哦,孩子長大成人有3個叛逆期,3歲左右是第一次叛逆,第2次叛逆發生在7歲,第3次才是青春期。」
那麼,3歲孩子的叛逆期有哪些特點呢?
情緒無常,喜歡大喊大叫,什麼事情都【不行,不要】;特別鬧騰,什麼東西都想去碰一碰摸一摸,把家裡搞得一團糟;不喜歡被大人幫助,但一旦發現自己做不好,又會哭得非常傷心...
是的,這時候的孩子就是個磨人的小妖精,既不能管得太多,又不能放任不管。
二、叛逆是從何而來?3點原因給你答案
原因一:試探父母的態度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喜歡說【不】並不代表真的不認可父母或者是拒絕父母,更多的,是在試探父母。
通過不斷的說【不】來看看父母對自己的態度到底是怎樣的,是否依然如以前一樣重視自己。換句話說,這時候孩子的拒絕更像女生戀愛時提的「分手」,其本意並不是真的要分手,而是想通過分手來驗證男友是否真的喜歡自己。
原因二:表達自己的不滿
如果他們覺得家長給予的都是自己不想要的,認為家長不理解自己,因此,他們通過說【不】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比如,對今天的飯菜不滿意了,他們就會說「我不吃」或者乾脆餐桌都不上了!
原因三:對未來充滿好奇
有的孩子在這個時期會把家裡搞得一團糟,比如,在牆壁上亂塗亂畫,把塗料弄得到處都是,把玩具、小家電拆得七零八落、什麼東西都要去踹一下...
在家長的眼裡,孩子的這番操作是如此欠打,但說到底,這是因為孩子對未知充滿好奇。
三、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們要怎麼辦?
很多家長在面對這種情況時,都會表現得束手無策,他們不知道為什麼孩子會發生這種變化,他們希望孩子回到以前乖寶寶的樣子。
因此,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叛逆時,要麼威脅,倒數321,如果再鬧騰就少不了一頓打;要麼欺騙,說大灰狼最喜歡吃愛哭的小孩,或者說,你再鬧騰就把你交給警察叔叔...
這兩招在使用時,確實能讓孩子短暫的停下來,但他們也會因此對未來產生恐懼,認為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充滿威脅與危機的,這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什麼幫助。
那麼,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們要怎麼辦?
1.給予適當的權力
孩子哭鬧的背後,暗藏著試探家長的底線的動機。
如果家長完全不讓步,會讓孩子懷疑家長是否真的喜歡自己;但如果家長每次都讓步,又會讓孩子得寸進尺。
這時候,聰明的做法是給予一定的權力。
比如,當孩子吵著要看電視時,家長可以說:「你要看10分鐘,還是15分鐘呢?」
2.讓孩子體驗自然後果
3歲的孩子正是好奇心爆棚的時候,這時候他們的想法天馬行空,什麼都想去試試。
家長的阻止在孩子們看來,都是沒有理由、沒有道理的。
那麼,與其這樣被孩子誤解,不如讓孩子體驗一下這樣做的後果,有時候家長說一百句,都不如他自己被開水真真正正的燙那麼一下。
3. 跟孩子玩模擬遊戲
有時候孩子也不並不是故意要鬧事,而是他不知道什麼叫鬧事。
比如,前一段時間就有新聞曝出,有孩子將小區內十幾輛豪車刮花了,孩子們是故意的嗎?更多的可能是因為他們並不覺得這是一件錯事,無論家長怎麼說,他們都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
說教是教育孩子中最沒用的方法,聰明的做法是跟孩子玩模擬遊戲,當孩子亂扔玩具時,家長模仿玩具的聲音說:「啊呀,我摔得好疼啊!」
這樣一來,一方面孩子會被家長逗樂,另一方面也會讓孩子意識到,物品也是需要好好保護的。
最後想說,孩子的叛逆期也許會給家長帶了很多麻煩,但這也正說明孩子正在長大。所以,家長還是需要多一點耐心,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