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還是「違法」?如何認定遊戲的「抄襲」與「侵權」

2020-12-11 遊戲內幕

遊戲內幕又來說遊戲圈的一些鮮為人知的事兒了。每次在寫這樣文章的時候,遊戲內幕都會謹小慎微,通篇不摻雜任何個人感情,就事論事,點到為止。請各位觀眾不要帶節奏,咱們不舔不黑,做好自己。

我們都知道前幾年(不說近幾年),抄襲成風。但凡有點實力的公司都有著一款玩法、風格類似當時最火爆遊戲的「模仿」遊戲,沒有實力的公司也可以調整自己的作品向這種玩法靠攏。你可以說這叫做「致敬」,但誰說「致敬」就不能算「抄襲」呢?

「抄襲」並非是個貶義詞,古人云「世上文章一大抄」,恐怕除了第一個寫文章的人,其他都多或多或少算得上「抄襲」。關鍵看你「如何抄」,「抄多少」。這也是很多玩家和獨立遊戲製作人比較關心的問題,一旦遊戲被抄襲,怎麼才能判斷抄襲,並且如何維權?自己在製作遊戲時,如何不算抄襲,避免法律責任?

現在市面上遊戲抄襲的情況雖然很多,但大多數也都巧妙的避開了專利和版權的糾紛區域,舉個例子:

上古網路遊戲時代——《石器時代》一出,各路豪傑紛紛效仿,抓寶寶,升級,回合制一時間成了遊戲的標配,直接帶活了一個遊戲分類,以至於到了現代,也依然有遊戲採用類似的風格。但什麼是版權保護內,什麼又是版權保護外呢?首先,關於遊戲的所有圖形圖像、音樂作品,遊戲代碼,特有名詞都是版權保護內的,而UI布局、玩法系統等都不在此列。也就是說,我的UI界面布局可以和原作一樣,玩法也可以一樣,但人設、背景、UI框架、背景音樂等都要換(俗稱換皮),其實在前幾年網遊井噴的時代,很多遊戲公司都把舊遊戲換皮成新遊戲(現在手遊也一樣)這部分點到為止。

再舉個例子:

一個朋友在一家小遊戲公司工作,主要針對安卓平臺手遊開發,而他們最開始的資本積累就來自於買了一款消消樂類遊戲的原始碼,然後通過自己的美工換皮成諸多不同的消除遊戲。再後來,市面上出現了很多類似的產品,玩法算法全都一樣,UI布局也一樣,就是皮不一樣,你並不能說他們侵權,只能說是不道德。

這裡可能有人會問「如果玩法算法都一樣,那代碼不是也一樣嗎?還不算侵權?」這點我查了一下相關資料,都沒有明確標準,但我記得參加過的某公司的記者會,提到了代碼如果有70%以上相似即可認定侵權,此數字不確定,希望有法律相關的觀眾指正。

代碼相似的問題其實是非常好規避的,其他的相似呢?就要憑感覺了,如果你在玩一款遊戲A覺得B遊戲跟它沒什麼區別(這點沒有硬性規定,基本靠主觀,全世界目前都沒有很好的方法處理類似問題)那就可以認定侵權的。至於遊戲的特有名詞界定也非常複雜,一般很難造成侵權,比如A遊戲裡面的道具叫「大寶劍」人物叫張三,B遊戲裡也叫「大寶劍」人物也叫張三,這點並不能認定侵權。

所以如果你碰到了相似的情況,在收集證據時,首先是最直觀的圖形圖像、音樂作品,遊戲代碼等,如果對方都巧妙的規避了這些問題,那麼如果覺得遊戲感覺非常相似,玩家很難分清的話也可以提起訴訟(看臉了)。如果對方遊戲只是採用了相同的玩法,界面布局,道具名稱,人物名稱,這些很難被定為侵權。

相關焦點

  • 詳解綜藝法律風險:侵權認定取決於抄襲內容,「致敬經典」或構成侵權
    看電視   由於沒有著作權法的保護,綜藝節目模式的侵權與被侵權一直都是熱點話題,綜藝節目製片方應該把握的「界限」在哪裡?哪些行為會被認定為侵權?   但在這些綜藝節目火熱的同時,卻一直伴隨著著作權侵權糾紛。無論是綜藝節目模式,還是綜藝節目改編,或多或少都曾引發口水戰。
  • 侵權認定難 「融梗」與抄襲區別到底在哪兒?
    不過,針對融梗是否構成抄襲的問題,徐新明認為,還是需要進行個案討論,作品是否構成侵權的問題比較複雜,需要進行專業的判斷。  張力也表達了類似看法。他說,融梗過度可能會發展成為抄襲,進而會構成對他人著作權的侵犯。不過,融梗區別於抄襲,對於有爭議的相似部分,有多少是屬於公有認知,又有多少是抄襲別人有獨創性的部分,不能僅憑直覺下定論,都需要進行專業判斷。
  • 音樂抄襲怎麼算?如何認定
    近年來的泛濫,也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現象,比如說抄襲。在音樂領域,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些旋律相似的歌曲被網友深扒比對。「聽上去很像」是不是就是抄襲?相信大家對於抄襲歌曲這件事上有自己的見解覺得只要是詞一樣,那麼就是抄襲。那麼抄襲在法律上有什麼規定呢?
  • 《喜羊羊》沒有抄襲,只是致敬經典,如何區分抄襲與致敬呢?
    那麼如何來區分致敬和抄襲這兩個話題的含義呢?1、原理不同致敬是有能力的製作團隊或個人對其他作品的經典場景或情節,進行模仿甚至完全一致(替換人物)切不佔故事主要內容,從其他自身原創的鏡頭或者作畫中體現出製作組完全有實力叫做致敬。
  • 關於如何認定抄襲行為
    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關於如何認定抄襲行為給X X 市版權局的答覆   權司[1999]第6號X X 市版權局經研究,答覆如下:  一、著作權法所稱抄襲、剽竊,是同一概念(為簡略起見,以下統稱抄襲),指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竊為己有。抄襲侵權與其他侵權行為一樣,需具備四個要件:第一,行為具有違法性;第二,有損害的客觀事實存在;第三,和損害事實有因果關係;第四,行為人有過錯。由於抄襲物需發表才產生侵權後果,即有損害的客觀事實,所以通常在認定抄襲時都指經發表的抄襲物。
  • 閃送被指抄襲公號文章,法律上如何界定公號文章侵權
    2.如果認為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的原創作品被其他公眾號抄襲,相應的認定標準是什麼?嚴格地講,沒有對「抄襲」的法律定義,但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在《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關於如何認定抄襲行為給××市版權局的答覆》(權司[1999]第6號)中有對抄襲行為的認定。
  • 法律專家談遊戲抄襲:模仿的太多 什麼內容算侵權
    【遊久網1月20日消息】「山寨」和「抄襲」現象不會是中國網路遊戲的常態。近幾年,多個行業大佬逐步將重要的智慧財產權網羅到其門下。很明顯,這一步棋後,行業大佬們就會利用手中的智慧財產權收網,捕撈頂風作案的抄襲者。
  • 法律專家談遊戲抄襲:什麼樣的內容才算侵權?
    中國網路遊戲巨大的市場和利潤滋生無數「山寨」遊戲,浸淫在網路遊戲的「業內人士」似乎也早已習慣網路遊戲之怪現狀。但「山寨」和「抄襲」現象不會是中國網路遊戲的常態。近幾年,多個行業大佬逐步將重要的智慧財產權網羅到其門下。很明顯,這一步棋後,行業大佬們就會利用手中的智慧財產權收網,捕撈頂風作案的抄襲者。如何避免成為網中魚,應該是所有網路遊戲從業者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 編劇舉報一齣好戲抄襲,如何認定構成著作權法上的侵權?
    正當此時,一編劇實名舉報稱《一齣好戲》抄襲其劇本《男人危機》的故事創意框架。該消息一經發出,引起了網友們的強烈關注。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是指什麼?目前我國著作權法不保護抽象的思想、思路、觀念、理論等,而只保護以文字、音樂、美術、電影等以有形方式對思想的表達。
  • ...少年的你》原著陷抄襲爭議版權律師:精神內核相似難以認定侵權
    網友製作「調色盤」指責玖月晞抄襲此前,玖月晞在微博正式回應此事,表示無論人物、主題還是背景都和任何一本書不一樣,「我從未抄襲,也從未違背一個文字工作者應有的初心、原則和底線。我不認同網友所說的「融梗」指責,我的作品中或許有著共通的思考,但沒有任何抄襲融梗。」
  • 《驚雷》踩雷了,音樂抄襲如何認定
    原標題:《驚雷》踩雷了,音樂抄襲如何認定專家建議,原創作品共享或公開時最好留痕近日,原創音樂人成學迅發布視頻指出抖音神曲《驚雷》是抄襲他的DJ版《姑娘跟我走》,隨後將相關證據通過視頻公布,還附上了音軌對比圖,並表示已走司法程序,要求處理侵權行為。
  • 是致敬還是抄襲,聽眾心裡有數
    有時是在同一張專輯中,僅一兩首歌被發現,歌手還能「狡辯」說是潛意識形態受到影響——儘管這也形成法律上認定的「無意識抄襲」,但大面積爆發被識破,就可能像大張偉那樣成為眾矢之的。  在歌壇,當真有很多歌曲的節奏、韻腳都有相通之處,甚至用一首歌的伴奏版演唱另一首歌的歌詞與旋律,也能完全合拍,但歌詞與旋律,又是不同於原曲的。
  • 《喜羊羊》被指抄襲《化物語》,致敬與抄襲,該如何定義?
    有人指出《喜羊羊:羊村守護者》第三季第41集抄襲動漫《化物語》,為了佐證自己的觀點,網友還放出了《喜羊羊》「抄襲」的片段,對比《化物語》中的打鬥片段,看上去確實神似。《喜羊羊》中這一段裡的後空翻、旋踢的鏡頭,無論是從動作設計還是鏡頭展現,都神似《化物語》中的打鬥動作。
  • 網易暴雪相繼被抄襲,連DNF也沒被放過,遊戲抄襲到底如何判定?
    最開始巨鳥多多還曾聲討過伍聲旗下《09自走棋》的山寨抄襲行為,現在面對大量同行的激烈競爭,巨鳥多多放棄了聲討抄襲而是選擇和騰訊合作共同運營《多多自走棋》。時間再往前,國產手遊《原神》也陷入抄襲《塞爾達:荒野之息》的輿論當中。那麼上升到法律層面,是如何判斷一款遊戲是否抄襲的呢?小弟今天就跟大家簡單的嘮一嘮。
  • LOL真的抄襲DOTA?那麼法律上對於遊戲抄襲是如何定義呢?
    LOL真的抄襲DOTA?那麼法律上對於遊戲抄襲是如何定義呢?談到遊戲的抄襲,相信很多人都是義憤填膺了,但是要知道,每個人對於抄襲這個概念都不完全相同,全都是依靠自己的主觀去判斷的,比如說認為QQ飛車抄襲跑跑卡丁車的玩家來看,究竟會不會認為跑跑卡丁車也是抄襲馬裡奧賽車的呢?相信大多數的玩家都不會這麼認為吧,那麼實際上,在法律界來看,遊戲抄襲這個概念究竟是什麼呢?
  • 抄襲怎麼認定,會有什麼後果?論文抄襲的法律問題,你想知道的都在...
    No.1如何認定論文涉嫌抄襲論文抄襲亦稱論文剽竊,《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關於如何認定抄襲行為給某某市版權局的答覆》(權司[1999]第6號)中將「抄襲」定義為「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竊為己有發表」。
  • 近似商標如何認定侵權?
    商標侵權是指違反商標法規定,假冒或仿冒他人註冊商標,或者從事其他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知是侵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那麼商標侵權如何認定?
  • 遊戲相似,是借鑑?還是抄襲?
    網易遊戲在最近過得可不輕鬆,剛剛推出的比吃雞還火的《第五人格》因其玩法與《黎明殺機》相似被眾多玩家指責抄襲,而與騰訊合作的PUBG公司則起訴網易兩款「吃雞」遊戲侵權。暫且不管網易的遊戲是否存在抄襲行為,在現在的遊戲市場,遊戲玩法類似早已見怪不怪,而真正的抄襲問題也是遊戲界的頑疾。不管是網易還是騰訊,多多少少都會被玩家扣上抄襲的帽子,而小廠商就更不用說了。那麼遊戲怎樣才算是抄襲呢?難道玩法類似或者一樣就算是抄襲嗎?又如何判斷一款遊戲是否存在抄襲行為呢?
  • 郭敬明新電影《晴雅集》下架 抄襲的違法成本很低?!
    來源:舜網等媒體 採訪對話 方弘:作文抄襲、論文抄襲、詩歌抄襲、劇本抄襲,抄襲在我們生活中似乎都見怪不怪了,什麼樣的抄襲是違法的? 認定侵權的第二個條件,就是侵權人接觸過被侵權的作品。如果被侵權的作品已經公開發表,大家都能通過公開的渠道看到,就視為侵權方接觸了被侵權作品,莊羽的小說就屬於這種已經公開發表的情況。如果被侵權的作品沒有公開發表,那麼就需要被侵權一方舉證證明侵權方接觸了作品。
  • 參與對抗性遊戲導致意外傷害事故,侵權責任如何認定?
    參與對抗性遊戲導致意外傷害事故,侵權責任如何認定?當下,年輕人熱衷於各種充滿競爭、樂趣的對抗性遊戲,例如真人CS、撕名牌等,在尋求刺激的同時,往往也伴隨著一些潛在危險,從而導致發生一些意外傷害事故,對受害者的身心造成極大影響。在法院審理中,這類案件法官又是如何認定雙方責任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