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會有這個疑問?為何外國人不睡午覺呢?對絕大多數中國人而言,睡午覺和一日三餐一樣必不可少,早已經已經深入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但是對很多外國群眾來說,睡午覺確實有點不可思議。
國外在很早以前的調查問卷中顯示,88%的國人有睡午覺的習慣,而只有13%的美國人經常睡午覺。而近年來,西方人也開始養成睡午覺的習慣,但是絕大多數都是老年人。
為何我們喜歡睡午覺呢?可能和以下原因有關:
飲食原因
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如果飲食結構中碳水化合物比例高且升糖指數高,攝入體內後就會導致血糖迅速升高,胰島就會分泌大量的胰島素,而胰島素的分泌會讓色氨酸進入大腦,而色氨酸在大腦中會被轉化成血清素,而血清素就會導致人們犯困。
而國人的飲食習慣多以碳水化合物(米飯饅頭等)作為午餐主食,因此容易出現午後犯困的現象。
文化原因
國人注重養生,老一輩人一直講究「睡子午覺」,這樣才能陰陽配合,氣血調和,這個傳統一直沿襲至今。而國外人尤其是西方對公共場合睡覺很厭惡,他們認為睡覺是一個私密的舉動,並不適合暴露在公共場合。
與咖啡有關
與中國愛喝茶的習慣不同,咖啡在傳入歐洲之後,迅速風靡,並成為市民們提神醒腦的重要的力量。現如今,咖啡已經成為了西方人飲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環,絕大多數人會在上班、上課前以及中午喝一杯咖啡,因此沒有必要通過午睡來提神。
習慣原因
國人從小就耳濡目染,不僅在家父母會要求我們睡午覺,就連在學校同樣會安排午睡時間,時間一長就會養成習慣,而在西方他們完全沒有這種習慣,更談不上養成習慣。
那麼到底是睡午覺好還是不睡好呢?
相關研究顯示,對於青少年以及兒童養成良好的睡午睡習慣會讓他們變得更加快樂,自控能力更強,課堂表現更加,學習成績更優異。
而成人進行適當的午睡,不僅能夠緩解疲勞,恢復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防病能力,降低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睡午覺更有益於學習、工作以及健康。雖然午睡有益於健康,但並不是適合所有人,如果你在睡午覺後並沒有感覺到更輕鬆,反而越睡越累,睡眠之後容易偏頭痛,那麼則不建議您進行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