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細節凸顯人物報導的表現力

2020-12-17 中國軍網

如何使非典型人物報導更具表現力和吸引力?我們在編發《士兵面孔》這個專版稿件時一個重要做法是:更好地運用細節描寫,凸顯新聞的故事化,以細節塑造人物形象,展現高尚的軍人情懷。實踐證明,這個做法是成功的,這個專版受到讀者的喜愛。

一、核心場景:對細節描寫的再認識

所謂「細節」,是描寫人物性格、自然環境、展開情節的最小單位,是通訊、特寫、報告文學等非虛構寫作表現主題的重要手段。成功的細節描寫,往往能「窺一斑而知全豹,以一目盡傳精神」。沒有充分到位的細節描寫,故事化新聞就好比一具沒有血肉的軀體。

在人物報導中,通常把細節描寫分為以下幾類:動作細節、表情細節、語言細節、心理細節、環境細節等。動作、表情、語言、環境等細節,稱為「單一細節」;而形象、表情、動作、環境、氛圍的集合,稱為「核心場景」,它是最能表現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題的故事化單元。

「核心場景」是《士兵面孔》的核心寫作理念。寫好「核心場景」對塑造人物形象十分重要,可以說把握住「核心場景」,也就能寫活人物。

著名記者穆青曾說:有時一個細節比千言萬語生動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導演鄭君裡說過,他拿到一個劇本,先要找出塑造某個人物的幾個主要細節,執導時就抓住這些細節,這些細節表現出來,這個人物就「出來了」。作家李準也說:「我寫人物,主要手段是細節和語言。有的人5個細節,有的3個,有的甚至只有1個,人物也就出來了。」他們所說的「有力的細節」「主要細節」,都是指「核心場景」。

具體來說,「核心場景」主要特點有:一是要綜合表現,不要平鋪直敘;二是要凸顯人物的性格特點。

只有用鮮活的文字表現出人物栩栩如生的性格特點的細節,才能稱為「核心場景」。這樣的細節,才能形成一種空間、一種氛圍、一種場域、一種獨特的氣質,由此支撐起整篇稿件,點亮人物形象。

如在《深海「蛙人》一稿中,作者對特種兵戴世寶在一次潛水中成功處置撞船特情的細節展現——

領隊的戴世寶來不及閃避,一頭撞在堅硬的船體上。而5米外一個直徑約2米的螺旋槳正快速旋轉,他和隊友劉文被牢牢吸進漩渦。

生死關頭,戴世寶穩住呼吸,操作水下運行器,帶領隊友開足馬力,擦著輪船尾翼向水面急衝。僵持了近半分鐘後,他們才掙脫螺旋槳產生的巨大吸力。從水下10多米快速衝出海面,巨大的壓力差使戴世寶耳膜疼痛難忍,口鼻滲血……

一個個由動作、氣息、表情等細節構成的場景鏡頭,急速變幻,簡潔有力,營造了一種命懸一線的生死危情,像有一股激流推著讀者向前走,讓人很自然地銘記住這位特種兵沉著冷靜、處危不亂的鮮活形象。

二、生動傳神:細節描寫的主要作用

細節描寫在人物報導中的重要作用,一言以蔽之,即生動傳神。

這也是布隆代爾在《<華爾街日報>是如何講故事的》一書序言中所強調的,「讓故事變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品質」。而「這種品質正是一個能夠打動人心的故事和一個冗長乏味的故事最大區別。」

在《士兵面孔》大量的人物特寫來稿中,常常會發現這樣幾種傾向性問題:概述人物的生平事跡,陷入平鋪直敘的套路,激發不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運用大量的空話、套話,對人物進行分析評價,不能引發讀者思考和判斷;作者一個人敘述到底、一件事敘事到底,敘事空間狹窄,讓人一覽無餘;缺少生動細節、核心場景,敘事缺乏張力,人物形象扁平。這些問題的關鍵,是缺乏細節或細節不生動。

強調在人物報導中充分運用細節描寫,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有人認為細節描寫在人物報導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細節能夠生動展示人物性格;細節可以凸顯震撼的藝術力量;細節可以形成主題的深化;細節使報導可讀可信。

《士兵面孔》創辦3年來,一直十分重視運用細節描寫,它在為讀者提供火熱強軍故事和時鮮士兵生活上下足了功夫。《士兵面孔》每期圍繞一個鮮明的主題,選擇4個普通士兵,以整版篇幅刊發。每篇人物特寫,都是一個或若干精心裁剪編織的精緻故事。其敘事是表現的、細節的,也是克制的、見微知著的,短小之中藏精神、細微之處顯神韻、白描之中蘊真情。

在《烏拉特的「石頭」會流淚》一稿中,作者對堅守在大漠深處的老兵李金山執勤和探家兩處細節描寫最讓人動容。

第一處,寫李金山帶領兩個戰士在巴丹吉林沙漠勘探,遭遇沙塵暴——

突然沙塵滾滾,似萬馬奔騰,天空像被一塊黃布蒙住。

「壞了!」長期生活在戈壁荒漠的李金山對眼前這一幕再熟悉不過,他大吼一聲:「沙塵暴來了,快保護裝備!」 說完,李金山急忙解開大衣,把GPS、記錄儀等裝備揣進懷裡,頭朝下趴到地上,並讓戰士郭澤瑞、曹志偉趴到自己身邊背風的一側。狂風捲起飛沙走石,向李金山撲來,打在他頭上、身上「啪啦啪啦」作響,可他護著裝備和戰友的身子一動不動。

半小時後,沙塵暴漸遠,他緩緩地從沙堆裡爬起來,像一尊坍塌的沙雕,沙子從頭上、耳朵裡往下流。

這些細節描寫生動鮮活,不僅寫出守防環境的極度惡劣,而且有力刻畫出李金山「硬漢」式的老兵形象:幹練、沉著、堅定、忠誠。

而在另一段描寫中展現了李金山探家時與女兒短暫相處的情景:「在電話裡叫爸爸叫得歡的女兒看見他像見了陌生人,說什麼也不肯親近他,眼看著假期將要結束,連聲爸爸也沒喊。」最後妻子讓他站在門口撥通電話,女兒抓起電話就喊了聲「爸爸」,老兵流淚了。

這一段描寫和前一段形成鮮明對比:一個是面對大漠無人區的勇敢無畏,一個是面對女兒的無限虧欠,刻畫出老兵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和狀態。成功的細節描寫往往是稿件中最鮮活具體的部分,能讓讀者觸摸人物性格內核,直抵讀者靈魂深處,勝過千言萬語。

三、追求真實:如何選用細節進行敘事

人物報導以生動傳神地塑造人物為中心,而人物的特點往往藉助事件顯現。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時間點,突發新聞事件中更能凸顯真實的人性,更能發掘新聞人物獨特的品質。為此,《士兵面孔》專版稿件主張從臨界點、關聯點、新聞點來全方位觀察新聞人物,從中捕捉生動、鮮活、真實的細節,塑造立體豐滿的人物形象。

從臨界點選用細節,來強化敘事的張力。自然科學有一個術語「臨界點效應」,是說在臨界點前後物質的狀態和性質會發生變化。這個術語對於人物報導很有啟發意義:臨界點意味著矛盾、變化、突破,選擇從一些重大的人生節點、工作狀態的轉換等截取新聞人物的生活斷面,不僅能更有力地展現人物鮮明個性,而且能推動故事情節向前發展,使敘事具有衝突、懸疑的藝術張力,能激發讀者持久的閱讀興趣。在《生死時速穿戰陣》一文中,對於 「駕齡超10年、技術穩健、性格沉穩」的「紅旗車」駕駛員王傑來說,新裝備列裝是他重要的人生節點。他曾經一度是重大任務的優先人選,卻因為一味求穩保安全在實戰化考核中遭淘汰。作者從這裡切入,敏銳地捕捉到主人公「敗走麥城」這一核心場景展開敘事,表現了這位老兵如何進行技術和觀念的更新,成為駕馭新型戰車馳騁實戰化訓練場的精兵,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從關聯點選用細節,來拓展敘事的空間。我們報導人物時視野儘量要寬,不能偏離一個人,也不能局限一個人,要在從與之關聯的人和事的多重層面選用細節,這樣更容易抓住人物的特點,還能拓展敘事空間。報導一個特種兵,不見教練員,不見強勁對手,那麼這是非常單一的特種兵,這是一個只有骨架沒有血肉的特種兵。我們可以通過一個特種兵,講述一個戰鬥集體,一種戰鬥精神。在《雷神真敢拼》一稿中,作者在挖掘空降兵部隊「雷神」突擊隊尖兵鄭偉彬敢打敢拼的性格成因時,講述了他爺爺入朝參戰、父親參加自衛反擊戰的細節,還通過其赴外比武引出多個故事。報導塑造的不是一個人的形象,而是人民解放軍三代精兵的形象,新聞價值也由此得到了升華。

從新聞點選用細節,來深化敘事的主題。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大浪淘沙才見壯志豪情。新聞人物越是在非常時刻,越是在重大新聞事件中,越能見出真性情。所以,新聞事件+職業狀態就構成了比較豐滿的人物報導格局,報導人物一定要善於從新聞點捕捉運用細節。在《精準吊裝「巨無霸」》一文中,有兩處新聞性很強的細節:一處是在舉國關注的「9·3」大閱兵前夕,暴雨夜幾十米長的飛彈運達北京進行吊裝,突然吊車液壓系統莫名中斷,一旦發生事故後果不堪設想,緊急關頭,老兵尹國榮迅速排障,化險為夷。還有一處是實彈發射在即,突然颳起大風,飛彈在風中來回晃蕩,老兵利用天氣預報的15分鐘吊裝窗口,準確把握戰機,快速將飛彈吊裝到位,確保了發射,榮立二等功。可見,新聞事件的新聞性越強,人物的爆發力就越強,越能貼近人物的心靈,越能深化敘事的主題。

(作者分別系解放軍報社文化部編輯、吉林大學文學院講師)

相關焦點

  • 梵谷的《向日葵》:運用筆觸表現力的手法,勾勒出另一種獨特魅力
    這幅畫裡面仿佛飽含著熾熱的火焰,熱烈而又孤絕的生命情感,本文通過分析《向日葵》中的筆觸表現力在油畫創作中的意義及其運用。《向日葵》不僅是梵谷的代表作品,也是一部展現作者精神世界的作品,是藝術史上的一座豐碑。本文通過畫家粗厚有力的筆觸以及強烈的色彩對比,以及別出心裁的創作手法給觀者帶來強大的視覺衝擊力,來探討筆觸表現力在油畫創作中的意義及其運用。
  • 文房四寶之毛筆:用毛筆畫人物速寫,表現力並不遜色於炭筆鉛筆
    廉文毅部分作品中國畫是用毛筆在宣紙上作畫,講究墨分五色。用毛筆在素描紙上畫人物,雖然沒有宣紙的效果,但表現力也不差,效果照樣給人驚喜。用毛筆畫人物,可勾線,簡單明了。用毛筆畫人物,可闊塗,調子深淺變化豐富。用毛筆畫人物,可線面結合。細節處如微風佛面,大效果時如勁風掃葉,溫柔和潑辣並存。
  • 記敘文寫作技巧四,描寫須細節
    #我的大學#首先我們要知道「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細節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對象的富有特色的細小環節,是描寫得很細緻細小的內容,往往也是最能突出中心的地方。細節描寫是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細微複雜,感情點化,人物關係,暗示人物身份處境等最重要的方法。」要寫出鮮明的人物個性,應該運用好細節描寫。
  • 說說不同景別對動畫表現力、作畫的影響
    很多朋友看動畫的時候往往會對一些特寫鏡頭印象深刻,其實,不同的景別處理會讓畫面有著不同的表現力,也是畫面構圖的基礎。在日本動畫片裡,動畫導演把更多的實拍電影的構圖方式代入了動畫片中,景別的運用也是其中之一,這一期我們就來說說動畫片景別對敘述、還有作畫面帶來的影響。我會在文章中對不同景別對敘述的影響,以及動畫製作中的影響進行介紹。
  • 美術教師資格證面試教案:《造型的表現力》
    為幫助考生備考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特整理了《造型的表現力》教案!啟發-----欣賞------討論------評述【教學過程】1.引導階段①教師講解:不論是普通兒童的繪畫創作,還是著名畫家的繪畫創作,都要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造型藝術表現
  • 中國畫的表現力與歐洲近代藝術
    這兩面鏡子是我們復興道路上必須一直左右參照的:如何借古更新,以外為鏡,從中發掘本民族文化的活性基因,凸顯其特有的品質,無疑是當今藝術界亟待思考的問題和實踐的途徑。20世紀初,中國國內出現了「新文化運動」 ,其核心問題之一就是古今中外之辯。這個論辯至今依然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引發了一場場情緒化爭論,這說明我們依然沒有從中擺脫出來。
  • 有矛盾、有衝突、有細節、有意義……怎樣挖掘法治人物背後鮮活的...
    9月18日,由方圓雜誌社、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檢察院主辦、赤峰市松山區檢察院承辦的「運用新思維,詮釋新理念——展現法治人物的專業精神」研討會在赤峰市成功舉行。來自全國各地檢察機關的80餘名代表對上述問題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
  • 作文細節描寫之人物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緻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細節,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對象的富有特色的細小環節。它是小說、記敘文情節的基本構成單位。沒有細節就沒有藝術。同樣,沒有細節描寫,就沒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個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細節描寫會讓讀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傳讀性。
  • 作文細節不能缺少描寫人物神態的成語!
    神態描寫是我們在寫人物的一個細節,準確使用這些表現神態的成語會讓我們文章增色許多,同時凸顯人物的個性性格。今天,我也幫大家整理了一些,希望對你寫作能有所幫助!
  • 看起來更加的獨特,十分恰當合適,豐富又富有細節的層次感
    行走的時候也更加靈動,看起來更加的獨特,十分恰當合適,能夠增添一種若隱若現的小性感,從哲學領域滲透到時裝設計,能夠很好地襯託出臉部皮膚的質感迸發出活力與打破邊界的熱情,回歸純粹與自然,讓整體造型看起來散發淡淡的典雅韻味,在沉悶的秋季還能讓人心情變得更加美好,鮮亮得顏色與柔軟的絲質真是絕配,溫文爾雅可能就是用來形容,這是時尚圈最經典的元素之一,增加氣場的單品,豐富又富有細節的層次感
  • 學寫法——怎樣進行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是指對一些人物或事物細微而又具體的特點加以生動細緻地描繪。合理運用細節描寫,能夠更好地烘託氛圍、豐富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主旨。如課文中的「我背著書包伏在他背上……他紮緊褲腳,穿一雙深筒釘鞋…那還是母親出嫁時的陪嫁呢」,這段關於動作和服飾的細節描寫反映了父親的節儉和家庭的貧困。
  • 作文中側面描寫的運用
    4、側面人物運用的次數——可以一個人物運用一次,也可以一個人物運用多次。但運用多次必須分散在不同的情節或細節裡,散花點染,體現變化,不能千篇一律。例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的一段:作者在刻畫這些側面人物時,運用的方法各有不同:鎮關西,既是推動情節發展的人物,又是側面人物,具有雙重身份,描寫次數最多;店小二在這一情節裡反覆刻畫了三次;眾鄰居、十來個夥計以及過路的人只點了一筆。
  • 如何增強課堂表現力?
    面試內容打分的標準是授課內容加外在表現,但有時候考場的考官並不全是本學科專業的,有些非專業的考官對於學科內容不感興趣,於是打分的時候就抓取一些授課細節開始打分,如說話方式、表情動作甚至板書,這個時候可能考官就完全靠外在表現來評判我們水平的高低。面試就是要盡力地表現自己,所以個人的表現力是影響面試成績的一個大因素。
  • 淺析人物通訊的形象美和語言美
    通訊是一種詳細而深入地報導新聞事實的基本新聞體裁,作為報紙、廣播、電視等進行新聞報導的一種主要體裁,它所具有的審美價值是新聞傳播者的審美意識與受眾對通訊作品的審美要求兩者的有機統一。 人物通訊是以報導新聞人物事跡或活動,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為主要內容的通訊類型。它在通訊體裁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 文章的生動傳神源於細節
    文章是有生命的,而文章的生命在於字詞句的表現力,你知道嗎?王安石為了寫活春風,曾反覆試過「吹」、「到」、「過」等詞,最後煉出「綠」字,也便有了「春風又綠江南岸」 這樣的千古絕句。今天,我們的學生在寫作上,往往寫不出活的文章,寫不活的原因就是在細節的描寫中出了問題,出了哪些問題呢?
  • 如何提高孩子的舞臺表現力
    "這些問題的根源其實就是孩子舞臺表現力不夠。那麼,我們該如何提高孩子的舞臺表現力,讓孩子在茫茫表演者當中脫穎而出呢?什麼是舞臺表現力?一個是我們的語言表達,這是整個表演的主要組成部分,另一個部分就是我們的表情、肢體動作和表演狀態,這部分的展示能力就是「舞臺表現力」。
  • 細節描寫,記敘文的靈魂
    成功的細節能達到&34;&34;&34;的效果,傳神的細節描寫,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境界。細節的魔力令人嘆服,正所謂&34;因此細節可以說是是文章的靈魂。那麼該如何提高作文的細節描寫能力。什麼是細節描寫?細節,是泛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事件過程以及人物外貌、語言、神態、行為舉止中看似無關緊要,不為人們注意,卻很有描寫價值的細微環節。
  •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經典事跡解讀,作文素材運用指南
    寫作時,我們不妨以這份不變的信念作為文章的中心,以錢老的事跡材料為典型論據,進行系統敘述,並採用由事及理,夾敘夾議的手法,歸結中心,凸顯主旨。寫作中,我們不妨將這則素材進行拓展,將人物的經歷進行詳細敘述,並緊緊抓住其中的某個細節,如人物行動、語言及心理活動等進行深入揣摩與形象化描寫,把不在眼前的事實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眼前,以此來增強材料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 中考語文,記敘文的環境描寫和人物描寫,運用方法示範分析
    我們一個個說:語言描寫呢,是通過人物個性化的獨白或對話集中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方法。動作描寫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為、動作的描寫,側面揭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價值觀念,情感特性,性格氣質。外貌描寫是通過對容貌,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質,精神風貌和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心理描寫,通過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願望,意向,思想鬥爭等,披露人物的內在隱秘世界,以刻畫人物形象及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神態描寫則集中刻畫人物的面部表情。
  • 2020年中考考前集訓:用細節描寫為作文提分
    它是最生動、最有表現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極精彩的筆墨將人物的真善美和假醜惡和盤託出,讓讀者欣賞評價,使文章的描寫更加細膩,豐富。細節描寫在文章描寫中的地位看似閒筆或贅筆,信手拈來,無關緊要,可有可無,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設置和安排,不能隨意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