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鹼性體質比酸性體質更健康?看完這4點,你就知道答案了

2020-12-23 亞峰醫生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男女老少,認為人體有酸鹼體質區分。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許多養生保健產品及節目曾經大力宣傳「鹼性體質比酸性體質更健康」,「酸性體質容易得病」,甚至還有「吃肉會導致酸性體質更加嚴重」等理論。

甚至出現了「酸鹼飲水機」、「酸鹼淨水器」、「鹼性藥片」等一系列衍生產品,掀起了一段時間「嗜鹼狂潮」。

然而這一說法卻給廣大醫生帶來了許多煩惱,因為這一理論,導致了許多人不按醫生的指導私自服藥,甚至還以「酸性藥不利於身體健康」拒絕服用醫生所給的藥物。導致延誤病情,使得醫生啼笑皆非。

在2018年11月2日,這一理論的創熟人羅伯特·歐陽被美國聖地牙哥法庭判決,賠償一名癌症患者1億多美元。同時,這也標誌著其酸鹼體質的理論被完全推翻,其自己也承認了自己的言論與騙術。

人是否有酸鹼體質這一區別

人體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結構,不同的體液的酸鹼度當然也不盡相同。

例如我們常說的胃酸呈酸性,它的pH值可達1.0~2.0

而與胃相鄰的小腸,其腸液卻呈鹼性,pH約為7.55~8.55

即是是如此接近,如此密切聯繫的的腸胃,其酸鹼度也大不相同,那我們人體的體質,自然不能用一個簡簡單單的「酸鹼」來概括。

在進行醫學檢查時,不同的體液檢查會採用不同的標準數值。

且在不同情況下,使用的指標也不盡相同。由此可見,單純的「酸鹼體質」並不能正確反映一個人的健康狀態。

人體的酸鹼平衡及調節

正常情況下,儘管機體在代謝過程中不斷攝入或產出或酸或鹼性物質,但人體體液的酸鹼度依然能保持相對的穩定。

機體能夠除了這種酸鹼物質的含量及比例,維持人體pH相對穩定的過程,稱為酸鹼平衡。

血液的緩衝作用,肺通氣,腎的排酸保鹼等都參與維持這一平衡

食物是否會影響人體的酸鹼性

我們人體具有十分強大而靈敏的調節系統,能夠在一定情況下維持體內的酸鹼平衡。

我們所經常食用的正常食物,在胃酸面前,其酸鹼度大都不值一提。

一旦食物進入胃內,即會因為和胃酸混合而呈現酸性。

一旦進入腸內,與腸液混合以後,則呈現鹼性。

即是在酸鹼度不明顯的動脈血液內,也有大量的緩衝對來維持酸鹼度。

同時有腎排酸,肺呼鹼物質等系統的調節,故正常情況下攝入的食物很難打破機體內的酸鹼平衡,只會影響機體排出酸鹼的多少。

但如果在正常情況下過度的食用酸鹼物質,例如為了刻意的追求鹼性物質而服用一些藥物,反而會出現機體酸鹼代謝紊亂,引起機體的酸鹼代謝紊亂,則可產生心律失常、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肌肉無力、意識障礙等問題。

在日常生活中應如何正確地攝取食物?

判斷食物是否有益,不能單單根據其酸鹼度。

我們要注意的是食物自身的營養成分,比如牛奶內的蛋白質、麵點內的糖類、肉類內的脂肪等。

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規劃自己的飲食結構。

正常情況下,我們可以參考更加具有現實意義的「飲食金字塔」來規劃自己的飲食,在疾病狀態下,更要參考醫生給出的建議,不得盲目聽信他人,導致自己的健康受損。

相關焦點

  • 闢謠:體質分為酸性和鹼性?酸性體質的人更會生病?別再被忽悠
    平時在生活中,很多人會聽說到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之類的說法,尤其是在一些養生保健場所。在這些場所,先是有人科普酸性體質以及鹼性體質的特徵,繼而再說出每個體質的優缺點,最後就是根據不同的體質推薦相關的保健品了。
  • 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多吃鹼性食物能變成鹼性體質?揭秘體質真相
    在社交網站上,經常能看到有人在發一些關於酸鹼體質的言論,他們宣揚鹼性體質,認為身體健康與否,取決於你是酸性體質還是鹼性體質,鹼性體質好,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想要變成鹼性體質應該多吃鹼性食物。大家應該聽說過酸鹼體質這種說法,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提出酸鹼體質理論的人,被罰了1.05億美元。在現代醫學中,並沒有酸鹼體質這種說法。酸鹼度是化學上的一種說法,中學化學都學過,判斷物質酸鹼度要看該物質的PH值,PH值小於7,呈酸性;等於7,呈中性;大於7,呈鹼性。
  • 人是酸性體質,所以喝「鹼性水」更健康?營養師告訴你答案
    要問身體是酸性體質還是鹼性體質,多數人的回答都會是「酸性體質」。而在日常生活中,關於酸性體質的傳言有很多,如酸性體質是亞健康狀態、更容易患上癌症、是百病之源等等。由此人們還推出喝鹼性水,能夠起到中和作用,從而幫助機體對抗體內酸性物質。
  • 鹼性體質和酸性體質
    放生延壽,殺生折壽,你吃了那些有生命體的東西,你的生命一定會受到損害。你感覺把它們殺死了,它們沒有知覺了,實際上它們有生機體。也就是說,它們的靈性照樣存在。實際上,你吃的是它們的身,你惹了它們的靈。我們為什麼不能吃一些有機產品呢?比如,雞蛋,牛奶,黃豆,豆油,豆腐皮,各種蔬菜,素火腿,等,都可以烹調成可口的菜餚。
  • 生男生女取決於媽媽體質的酸鹼度?鹼性體質更容易生男孩?
    然而,不可思議的是,謝特爾茲的接班人羅伯特歐陽卻將他的理論發揚光大了,並延伸出新的理論——人的體質有酸鹼性之分,偏酸性的體質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人要保持健康,必須將身體維持為偏鹼性的狀態。但最終的結局怎樣呢?
  • 鹼性體質的女性更容易生兒子?
    一直以來,關於「生男生女」總是各種流言不斷,其中「生男生女看體質酸鹼」這個說法近年來受到很多夫妻的推崇。除了食品之外,為了迎合這部分群體,一些商家也在電商平臺售賣一些宣傳可以調整性別的鹼性產品,有些銷量還非常可觀。
  • 怎麼判斷體質酸鹼性 如何從酸性體質變為弱鹼性
    隨著醫學的發達,我們發現了關於身體的一個新秘密: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但是當體質呈現弱鹼性時,我們的整個狀態則會變得健康。這樣一來,那些想養生卻又沒時間、怕麻煩的人們有福了,因為既不用吃什麼五花八門的保健品,也不用學習什麼繁瑣的食療,只需按照以下方法將體質改變成弱鹼性,就可以四兩撥千斤了。
  • 酸性體質有哪些壞處 鹼性食物講究適量
    因為人體本就有酸性和鹼性之分,自然食物上也呈現酸性和鹼性,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鹼性食物並不是以口感而論,而是在身體代謝之後所形成的物質性質。如果是多一些對身體有益的微金屬元素,則是鹼性食物;相反,食用之後代謝成硫、胺等等對身體不利元素的則為酸性食物。相對來說,身體有一個酸鹼的平衡值。
  • 聽說酸性體質愛生病,你是什麼體質?
    雖說目前確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能夠解釋這一奇怪現象,但是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如果一個人會生病或經常生點小病,的確會讓他更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更願意定期做體檢,更容易及時發現重大疾病的早期信號,而且他們往往也更容易老老實實地按照醫囑按時服藥、積極治療,為了增強自己的體質、提高免疫力,他們平時也會更注重健康養生。
  • 人體有酸鹼體質之分?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多吃鹼性食物才行?
    手機的普及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迅速的就能獲取到很多信息,比如很多人的朋友圈裡可能都出翔這樣的話語:為什麼你經常得病,或是酸性體質惹的禍、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等,可能你不是很相信,但父母長輩們深深地相信著,於是乎家裡堆了很多鹼性食物。人體的體質真有酸鹼之分嗎?酸性體質不好?
  • 你是酸性體質嗎 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善酸性體質嗎
    酸性體質指的是人體體液PH值常常低於7.35,體液呈弱酸性。健康體質體液是弱鹼性,我們的身體是能夠自己對酸鹼進行調節的,呼吸,流汗,泌尿都能夠進行酸鹼調節。但是由於現在人生活習慣,熬夜,經常吃夜宵等等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調節紊亂,體液就會逐漸呈現出酸性,導致酸性體質出現。
  • 食物酸性,鹼性是怎麼判斷的?
    今天和朋友們說說食物的酸鹼性如何判斷,哪些食物是酸性,哪些食物是鹼性的。再說之前,先要闢謠一個說法「酸鹼體質問題」:應該很多人都聽過「酸鹼體質」,說鹼性體質健康,酸性體質的人容易生病,體質弱等等,還有一些飲用水廠家說「喝他們的水可以改善酸性體質,更健康」等等,這都是虛假的。人的血液還有一些體液的pH約為7.35~7.45,這是人體內環境的一個穩態,健康狀態下自身可以調節。
  • 「酸性體質」更容易脫髮?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發友,你不孤獨)我要備孕,鹼性體質更容易生兒子?癌症都是因為身體酸性?脫髮是因為身體酸了?…… 我想很多發友都應該聽說過「酸性體質」,很多美容養生機構甚至以此為噱頭開展各種所謂的「排酸」項目。傳說「酸性體質」的人更容易生病,頭髮也容易脫,這是真的嗎?酸鹼體質的說法並不科學,許多專家都表示沒有聽說過,如果硬要與身體健康扯上關係,那大概就是人體的PH值(血液酸鹼度)在7.4左右,屬於弱鹼性,換句話講,健康人的血液是弱鹼性的,健康的頭皮環境PH值為4.5~6.5之間,屬於弱酸性,乾性頭皮PH值為8~9,屬於弱鹼性,頭皮越油PH值越低。
  • 科普來了: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這是真的嗎?
    大家之所以對體質和食物的酸鹼之分有很深的誤會,是因為我們只是聽到酸鹼之分的說法,卻不知道具體是怎麼區別的;再加上商業上對體質酸鹼性的炒作,所以大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覺得這不過是一些唬人的話。其實,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醫學家雷翁教授曾經說過:「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 喝純淨水讓人變「酸性體質」?中招你就傻了!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純淨水會導致酸性體質」的說法,是個老謠言,而最近,這一說謠言又興起了,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今天知力君就來跟大家說說,純淨水會不會導致「體質變酸」的問題。圖片來源網絡首先,酸性體質是偽科學事實上,人體並沒有酸性與鹼性之分。其實酸鹼性的問題,一般指的是人體血液的酸鹼性,也就是血液的pH值,血液pH值的範圍是7.35~7.45,偏鹼性。但體液不能等同於血液,人體體液除了血液,還有胃液、尿液、唾液等,以某一種體液在某一時刻的酸鹼度來衡量所謂體質的酸鹼性是不科學的。
  • 能幫忙調理成鹼性體質生兒子嗎?醫生:我不會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言?聽著還挺有道理!其實最早提出酸鹼性體質影響生男生女的理論的人是一個外國人,這個人叫謝特爾茲博士,他研究發現Y染色體精子耐鹼性,X染色體精子耐酸性。但這個研究並沒有任何實驗數據進行支撐,甚至研究文獻或圖片資料也沒有。
  • 什麼是鹼性食物?蘋果是酸性鹼性你知道嗎
    食物的酸鹼性取決於食物中所含礦物質的種類和含量多少的比率而定,更嚴謹的醫學研究是指該食物在人體內代謝後呈現的ph程度,比如鉀、鈉、鈣、鎂、鐵進入人體之後呈現的是鹼性反應;磷、氯、硫進入人體之後則呈現酸性。多吃鹼性食物可預防癌症的發生,改變你的體質,並勵行接近自然的良好生活規律。
  • 酸性體質易致腫瘤?不科學!
    近些年,「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的說法引起人們關注,酸性體質會致癌、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癌症患者血液都呈酸性的,這樣的傳言靠譜嗎?「酸性體質」真的會引發疾病?專家表示:這種說法不科學!「酸性體質」導致疾病的說法顛倒了因果關係不知從何時起,酸性體質不如鹼性體質的傳言引起了市民的強烈關注,不少市民為了保證健康,專門挑選鹼性食品食用。但是,只吃鹼性食物就可以避免腫瘤的發生嗎?
  • 酸性食物是萬病之源,鹼性食物更健康?常說的酸鹼食物到底是啥?
    在一些不專業人士的眼裡,酸性體質就是PH值小於7的體質,PH值小於7就是酸性體質。在化學上,酸性越強,腐蝕性越強,酸性體質就被認為是不好的。然而,人體液內的PH值是恆定的,大約在7.35—7.45之間。少部分在生病時,PH值會偏低,呈酸性,比如腸胃不好,胃酸多,PH值就會偏低。所以,PH值和酸鹼體質實際上沒有關係,也不存在酸性體質和鹼性體質之說。
  • 酸鹼體質的騙局遠未結束,還有兩個酸性體質的神秘人不可不防
    跟人吃東西能扯上邊的緩衝體系有兩種,一種是強酸緩衝體系,也就是你的胃;一種是強鹼緩衝體系,就是你的腸道。無論你渴飲鹼性的蘇打水,還是幹一碗山西老陳醋,它們都不會對你的pH造成偏離。因為有個詞叫,杯水車薪!簡單的原理告訴你了,那下面看看所謂的酸鹼體質論的神秘人代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