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湖大夫第裡的傳說

2020-12-22 騰訊網

10月15日,本版報導了《赤湖蔡心正墓志銘裡隱藏的「奧秘」》,通過解讀墓志銘展現豐田蔡氏的優良家風,梳理兩岸人文淵源,文中提到的赤湖大夫第引發讀者興趣。這座遠近聞名的大夫第,不管是它的建築規模還是它的主人,都不同凡響。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座古大厝,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1 閩南最大的埕腺石

赤湖大夫第,寬50米,縱深20多米,建築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它的外表和一般的閩南紅磚大厝沒有什麼兩樣,都是出磚入石,不一樣的是,它由兩座五開間二落的古大厝相連而成,俗稱「雙連」,兩邊再配以護厝,不計廳堂,共有房屋40間,這樣的規模在閩南極其少見。而讓這座大夫第聞名遐邇的是它的埕圍石,俗稱「埕腺石」。雖然如今石埕四周雜草叢生,但我們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條「埕腺石」正好在石埕的前面。50米長的「埕腺石」由六塊長方形條石組成,條石高和寬約40釐米,長度不一,長度約在7至8米之間,每條重量都在3000公斤左右,最長的一塊接近10米。

這六塊長短、重量相近的長方形條石,當年是怎麼被運送到這個小村莊的呢?「我們從小就聽長輩說,那些大石條是從對面山兜村山上的石窟打岀來的,是用一根根橫木鋪在地上,然後用人力拉,利用橫木的滾動讓石頭前進。一塊石頭就要拉好多天,當時全村的人都岀動,小孩子在旁邊看都有分銅板。」該大夫第主人的後代蔡鹹楓介紹道,「小時候,經常有惠安石匠師傅來參觀,均表示無論整體還是單個,這些都是閩南最大的『埕腺石』。」

遺憾的是,因已好些年沒人住,大夫第內的磚雕、木雕已被盜,如今該房屋內已破敗不堪,房屋主人的後代正打算修舊如舊,讓其重煥光彩。

2 最大的「當」字招牌

這座與眾不同的大夫第的主人叫蔡心正。據族譜記載:蔡心正早期是國學生(又稱「國子生」,中國古代最高學府國子監裡的學生),後放棄科舉,改為經商,並經營一家典當行,後來在祥芝一帶赫赫有名。

由於赤湖典當名聲太大,有不服氣者聯合附近十三間典當行約好在農曆六月初七(天媽生)那一天來赤湖典當物品,結果因典當庫房資金充足,主人從容應對,來者失敗而還,俗語被稱作「當不倒」。因當天來的人太多,人手不夠用,所有的家人傭人全部出動,沒法騰岀手做「天媽生」,後改在農曆六月十五補做。從此,赤湖典當房做「天媽生」便與鄉鄰不同,每年都在農曆六月十五才做,時至今日仍然如此。

經此一事,赤湖典當行聲名更旺。為此,蔡心正的兒子蔡以哲就在赤湖典當外面豎立一個大石牌坊。其形制是:中間是一整塊巨石板,外鑲嵌石框,高約3米,寬2米出頭,厚約30釐米,巨石板當中書一「當」字,字高有1.5米左右。「可惜這石牌坊在1958年被毀,否則,絕對是當今最大的一塊『當』字招牌。」蔡鹹楓惋惜地說,「典當行就在大夫第東北角約50至60米處,早已被湮沒。」

3 蔡心正父子樂善好施

據族譜記載:蔡心正生前樂善好施,四處捐資,泉州洛陽橋蔡襄祠、東石蔡忠毅公祠、泉州清源洞、元妙觀、城隍廟、虎岫院,都留下他的芳名。

到蔡心正的兒子蔡以哲承接父業後,典當事業更加發揚光大,又增加油園、布房等行業,並且在泉州也開有典當行,盛極一時。族譜記載:「公乃當世之大富豪也,名貫鄉都。」蔡以哲在商界縱橫捭闔,時值清朝道光初期,國庫空虛,他屢次捐巨金予清政府,官授「直隸州州同」,其父蔡心正、祖父蔡應勇因此得到封蔭,誥授奉直大夫。因此,在赤湖興建大夫第。

同時,蔡以哲長袖善舞,結交頗廣,和駐守永寧衛的泉州右營遊擊將軍張琴成莫逆之交。張琴升任臺灣總兵要去臺灣赴任前,從永寧衛回泉州述職時,還專門到赤湖和蔡心正敘舊告辭,足見私交甚篤。第二年,蔡心正逝世,在臺灣的張琴為他親筆撰寫墓志銘。

(王秀婷 文/圖)

相關焦點

  • 長沙「大夫第」籤約入駐寧鄉灰湯相裡
  • 洛陽張氏大夫第背後的商行傳奇
    傳說張寬中舉後,入朝為官,雖年齡漸長,但雄心猶存,復望進取登科。皇上聞訊後對其笑曰:「爾乃老鴉,思入霄雲。」張寬一聽,立即跪謝聖恩。張氏族人便立「翀霄」為堂號,改「張氏宗祠」為「張氏家廟」。《晉江歷代人名辭典》中載:「(張寬)文行高潔,所至與諸生講《易》,娓娓皆性命真宗。」「思入霄雲」典故與「老驥伏櫪」頗有相似之處,也成美談。
  • 閒說「大夫第」
    在連城曲溪這樣大山裡的小鄉村,竟然還有「大夫第」,本是稀罕物,不想沒有得到保護,成了廢墟,實在可惜。我前兩年在閩西各地調查採訪「傳統村落」,也發現了不少「大夫第」這種獨特的府第式民居,即便是極其偏僻的山區農村,也可見到它的蹤影。「大夫第」在閩西地區,似乎並不稀少,但各地對於「大夫第」的解說,卻不盡相同。何為「大夫第」和「大夫」?說法不一。
  • 大夫第的女人
    大夫在古代位於卿之下,士之上的官職,大夫的住宅大院才叫做大夫第。
  • 西街「大夫第」
    我上前安慰她,她眼淚鼻涕一大把,沙啞著聲音跟我說:「沒了,上百年的大夫第沒了!」    大夫第,這座我兒時樂園之一的宅院叫「大夫第」?憑著自己掌握的一些文史知識,知道「大夫第」的稱呼非同一般,同「進士第」一樣,是古代士大夫的門第,都是一種身份的標榜、一個家庭的顯赫。
  • 走進瓊洲文化風情街「大夫第」民俗博物館
    「大夫第」就是士大夫的門第,如同「進士第」「翰林第」一樣,都是一種身份的標榜,體現了一個家庭的顯赫。清代的「大夫第」,一般是指從五品「奉直大夫」以上的官員的宅第,對於研究古建築文化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本報記者 陳德文    「大夫第」位於海口市濱江路老鐵橋邊的瓊洲文化風情街,是一個展示徽派建築藝術與海南民俗文化的博物館。
  • 曾國荃故居——雙峰大夫第
    大夫第敦德堂       「大夫第」坐落在今雙峰縣荷葉鄉大坪村,它不是一次性修成的。鹹豐九年六月,曾國荃率湘軍攻克江西景德鎮、浮梁等州縣之後,回家建起「大夫第」新居。鹹豐十一年八月初一,曾國荃破安慶,掠得英王(陳玉成)府的金銀財寶,將「大夫第」擴建一次。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曾國荃率軍攻陷了太平天國首都天京(今南京),功成身退後,更是大規模擴建「大夫第」。
  • 大夫第,被時光雕刻的院落
    大夫第,始建於明萬曆年間,佔地365平方米,一進一廳二層,左右各有樓梯,品質精美。大夫第顧名思義乃是大夫官邸。歲月滄桑,幾經修繕,明代風格原貌未變,傳承歷史文化。近現代遭到過人為破壞,但一些木雕經過修復後,已經恢復了它原來的面目。
  • 散落荷葉鄉間的萬宜堂和大夫第
    曾紀梁之孫曾昭倫後來擔任過國家教育部副部長,是我國著名的化學家,在婁底市博物館二樓的展室裡就有他的大幅照片和生平事跡簡介;曾紀鴻的孫女曾昭燏後來成為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擔任過南京博物院院長,萬宜堂可謂代代有名人。現在,萬宜堂除了圍牆、槽門和東西亭子拆毀以外,主體建築完好無損,牆壁上的雕刻和彩畫還清晰可見。
  • 赤湖中心幼兒園擴建項目將增加15個班級!
    連日來,位於赤湖鎮北橋村的赤湖中心幼兒園擴建項目加快建設,目前該項目主體三層已封頂,馬上轉入裝修階段。 赤湖中心幼兒園從2019年6月份開始進行擴容建設。項目建築面積2725平方米,總投資900萬元。赤湖中心幼兒園現有9個班級,421名學生,擴建後班級將新增到15個。
  • 巫氏族人的「大夫第」
    (原標題:巫氏族人的「大夫第」) 姚雲書成都市洛帶古鎮
  • 攸縣故事—大夫第
    ↑↑↑ 點擊以上文字查看詳情 ↑↑↑歷史沿襲:大夫第座落在淥田村錫陂隴田壠灣,始建於明朝萬曆後期,封建社會必須為三公九卿建房才能稱「大夫第」。當時蔡槐庭官至大僕寺卿完全符合大夫第之稱謂。「大夫第「在明崇禎戊辰(1628年)淥田蔡氏十代孫之駿主持下重新擴建,將本族進士、魁元、亞元,貢士等人的匾兀掛滿一堂,上下廳上共二十餘塊,滿堂輝煌,眩耀鄉裡。  典故軼事——蔡槐庭其人:蔡槐庭名承植,號以仁,生於明嘉靖丁已(1557年)。五歲入學讀經史,十歲潛心禪學,崇尚從善為本樂善好施。
  • 桐木大夫第134㎡戶型解析
    //生活可以隨意////家不可以隨便//懷著對恬靜美好生活的嚮往「大夫第」把理想的生態居所搬進了園林進可享城中繁華,退可享園林庭院,離塵不離城大夫第採擷千家萬戶實際生活所需、所想以方正格局,高使用空間打造134㎡朗闊三房空間努力探尋生活中的每一處華彩戶型方正 全明通透大夫第精心打造134㎡朗闊三房戶型
  • 【特區40周年 · 印象濠江】:【第二十九章】八房巷大夫第
    其實除了古城牆外,古城的周邊還存在一大片明清時期遺留至今的傳統民居,它們集中體現了潮汕建築、雕刻、繪畫等傳統技藝,是人們了解濠江歷史底蘊的重要文化載體,達濠八房巷大夫第便是其的重要代表……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八房巷大夫第」!【第二十九章】八房巷大夫第八房巷大夫第位於達濠街道八房巷14號,被傳統民居包圍。
  • 大夫第,喧鬧中的寧靜小館
    嶽麓區的文藝小街愛民路上有一間「明清博物館」,名曰大夫第。青石磚牆,雕花木窗,前人古訓,小橋流水……推開帶有歷史印記的木門,「吱呀」一聲,一門兩世界,置身於滿是明清時古物的老宅裡,喝一杯好酒,嘗一口珍饈,縱使門外霓虹閃爍,也不及門內沉澱了千百年的繁華。
  • 嶺南寫真:廣東德慶發現康熙年「大夫第」建築
    嶺南寫真:廣東德慶發現康熙年「大夫第」建築 2008年05月05日 00: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建築  作者 黃耀輝 李文華  日前,清代康熙年間建築「大夫第」驚現廣東德慶城區後,引來了專家學者的關注。
  • 廣東現「大夫第」古建築群 開發式保護刻不容緩
    廣東河源市和平縣林寨鎮興井村「大夫第」古建築群。(王凱蕾 攝)具有典型客家圍屋風格的四角樓「大夫第」。每座「大夫第」佔地1000平方米至3000平方米不等,外立面高達8米至10米,四角均設置有碉樓,用於對外防禦。主體建築一般為三進院落式廳堂式布局,鑲嵌有精美的石雕木雕。  根據不同的歷史淵源,興井村的每一座「大夫第」都被冠以儒雅的稱謂。如謙光樓、光遠第、中憲第等。其中謙光樓建於1920年,建築呈方形,為三層走馬樓式樓房,佔地2700多平方米,建有110多間房屋。
  • 300多棟「大夫第」古建築驚現廣東
    每座「大夫第」佔地1000平方米至3000平方米不等,外立面高達8米至10米,四角均設置有碉樓,用於對外防禦。主體建築一般為三進院落式廳堂式布局,鑲嵌有精美的石雕木雕。  根據不同的歷史淵源,興井村的每一座「大夫第」都被冠以儒雅的稱謂。如謙光樓、光遠第、中憲第等。其中謙光樓建於1920年,建築呈方形,為三層走馬樓式樓房,佔地2700多平方米,建有110多間房屋。
  • 葉選寧先生回曾國藩故裡大夫第參觀考察
    葉選寧先生回曾國藩故裡大夫第參觀考察 核心提示:10月13日,葉劍英元帥次子葉選寧先生偕夫人錢鈴戈女士滿懷思鄉之情回到了闊別多年的雙峰縣荷葉鎮曾國藩故裡大夫第參觀考察。
  • 「純水岸」系城市名片續作出爐,華僑城赤湖·純水岸全新發布!
    12月2日,華僑城全新人文美居「華僑城赤湖·純水岸」發布,向深圳第「10+1」區出發,詮釋美好生活新理念,進可享都市繁華,退則居山水情緣。可以預見,投資赤湖·純水岸與投資深圳房產,可以享受到一樣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