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麵只能泡著或煮著吃嗎?還是只能是在旅途中或隨意填飽肚子時的無奈選擇嗎?它只能是又鹹又油膩的爛麵條形象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今天,晨光就教大家如何用簡單的配料,讓看似平淡又習以為常的泡麵,華麗變身成為一盤堪比義大利麵的炒泡麵,成品裝盤後,無論是從口感還是賣相上,都要比我們平時吃到的炒麵或義大利麵要來得更好。
這盤炒泡麵,不但鹹淡適中,而且麵條Q彈、不軟爛,在搭配上蔬菜與肉類後,短短十幾分鐘後,讓你吃在嘴裡不禁懷疑,這真的是一盤炒制過的方便麵嗎?
美食背後的知識與故事
說起泡麵,關於它的歷史與由來,一直有一個爭議,那就是它到底是起源於中國臺灣,還是起源於日本始終沒有定論,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泡麵這種方便麵食是由華人發明的,有一說是臺灣屏東人張國文,還有一說是日籍華人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
泡麵在全球的發展與流行,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它始終只在東南亞地區有著旺盛的生命力,而來到西方的歐美國家後,卻一直都是水土不服,很難被當地民眾所接受。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歐美國家不像亞洲國家,一般民眾沒有燒熱水的習慣,而且家中的餐具也大都以餐盤類為主,這與亞洲國家普遍用碗吃飯的習慣有著很大的不同。即便是後來在日本開發出了杯麵,在韓國開發出碗面,也還是無法在歐美市場有太好的銷量。
另外,在日本、韓國、香港和東南亞地區,袋裝方便麵只能煮後食用,只有杯麵或碗面才是可以用熱水泡後食用的,而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這兩者之間的界限已經被模糊化,也就是傳統的袋裝方便麵也是可以用熱水泡後就可食用的。這也是為什麼「泡麵」這個名字只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被廣泛使用,而到了其他地區就很少會聽到這種叫法了。
所需材料與工具清單
方便麵 × 1包白洋蔥 × 個培根 × 2-3片水果黃瓜 × 根蘑菇 × 1小把大蒜 × 2瓣辣椒醬 × 適量
重點材料的特別說明
白洋蔥:這裡使用的是白洋蔥,它沒有紫洋蔥那麼衝,能更好地讓黃瓜和蘑菇的清香味體現出來。
培根:如果你沒有培根,也可以一般的豬肉來代替,但要適當地用一些油來煎一下,培根的好處就是不用再加外添加食用油了,而且味道上比用一般的豬肉要來得好。
方便麵:因為要用到泡麵中的料包,所以晨光首推我從小吃到大的三鮮伊面,它的料包真的足夠清淡,可以讓配菜的味道更好地展現出來,其它的五花八門口味的泡麵從味道上來講太過於複雜了。
水果黃瓜:水果黃瓜也就是那種相較短一些的黃瓜,當然價格也稍稍貴了一點,但它不容易有苦澀的味道,內芯相對更細,輕度的煮過後的口感也更好一些。
蘑菇:晨光使用的是蟹腿菇,如果你買不到,可以向賣菜的詢問,哪種蘑菇適合煮湯,都可以用來替代蟹腿菇,選擇蘑菇頂是灰色的會更鮮一些,但不要選平菇。
辣椒醬:根據個人口味選擇是否要放,如果你喜歡吃辣,可以放任何的辣椒油或辣椒醬,不過晨光推薦使用海南黃燈籠辣椒醬,它有一款無油的辣椒醬,跟三鮮伊面的清淡口味非常搭。
詳細操作步驟與注意事項
-=Step 01 =–
首先,將培根完全解凍後,切成2指寬的肉片備用。
-=Step 02 =–
將蟹腿菇衝洗乾淨後,切掉根部的部分後,切成3指寬的小段備用。
-=Step 03 =–
將水果黃瓜洗淨後,先切成厚片,再切成粗的黃瓜絲備用,粗細至少要比刀背的厚度要厚一點。
-=Step 04 =–
白洋蔥切成儘量小的細碎丁,不要有長條的洋蔥絲或塊,小火慢炒太大塊不容易出味道。
-=Step 05 =–
大蒜先去掉根部的硬底,再用刀身壓扁,然後切成碎丁備用,這樣切出來的蒜蓉不容易焦糊,顆粒大一點也可以炒出蒜香。
-=Step 06 =–
準備一鍋清水,清水的量大概是你平時泡麵用水的1倍多即可,將泡麵的油包和調味料包全部倒入鍋中,大火將水燒開。
-=Step 07 =–
在燒水的同時,另起一炒鍋,將培根倒入鍋中,小火稍微煎一下,開始有油脂出來時,將蒜蓉倒入拌炒一下,再將蟹腿菇和白洋蔥一起倒入拌炒。
-=Step 08 =–
拌炒至洋蔥和大蒜有香味出來後,這時清水基本上已經燒開了,將燒開的清水舀幾勺到炒鍋中,可以將鍋中的食材基本蓋住就可以了。同時將泡麵放入清水鍋中轉中火開始煮泡麵;再將黃瓜絲加入炒鍋中一起煮。
-=Step 09 =–
當泡麵煮至7、8成熟時,嘗一下炒鍋中湯汁的味道,根據自己的口味再適量加一些鹽調味,將泡麵全部盛出到炒鍋中,並持續翻拌,直到鍋中幾乎沒有湯汁後就可以出鍋了,這時候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一些辣椒醬拌勻即可。
-=Step 10 =–
出鍋裝盤時,先將泡麵盛到盤中,再將其它的配菜盛在泡麵的四周,這樣在上桌時賣相會好很多。
操作中要點與小貼士說明
-=Tips and Point01=–
在處理配菜時,儘量將食材切成小塊或條狀絲狀,因為全程炒制都是用的小火,所以儘可能小的食材能更快地炒出味道,才能讓清香的味道更好地融入泡麵之中。
-=Tips and Point02=–
炒鍋的火候一定要保證全程都是用小火,由於沒有另外添加食用油,火力太大會在前期會有可能糊鍋底,中期會讓湯汁過早地收幹,無法煮出食材的味道,後期不能讓泡麵最大程度地吸收湯汁。
-=Tips and Point03=–
在清水鍋中煮泡麵時,記得要將大火轉至中火,而且要多注意一下泡麵煮到什麼程度了,由於國產泡麵基本上都是熟制泡麵,不要煮過頭了,基本上煮散後就差不多可以出鍋了,如果你是用的日式或韓式袋裝泡麵,則要多煮一會。
-=Tips and Point04=–
如果要更精確地確認泡麵已經煮到位了,可以撈起一根用牙咬一下,在咬到表面時,是一種輕鬆咬下去的感覺,咬到中間部分則會有一點阻力的感覺,就像是煮掛麵,煮到內芯是白色的那種程度就差不多可以了。
晨光的碎碎念
每一篇文章寫到最後,總會囉裡囉嗦、長篇大論,究其原因還是怕漏掉需要注意的小細節和要點,害怕大家在跟著晨光的說明料理或烘焙時會失敗,不知道大家沒有在晨光的拋磚引玉之下,成功做出好吃料理或糕點呢?
如果你喜歡晨光的食譜,還請為晨光點一個小小的「贊」!這是對晨光最大的鼓勵與支持!
如果你有想嘗試製作的美食料理,又或是有食材等方面的問題,也歡迎你給晨光留言,晨光會與大家一起來解決料理和烘焙中的各種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