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管理,才是團隊管理的核心

2021-01-07 慧翔天地PMP

相信許多管理者都有這樣的困惑:年初制定了全年目標,然後加班加點地幹了一年,然而結果卻不盡如人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甚至我們可以進一步設想下,什麼樣的管理才是有效的呢?

作者:方韜哲

來源:方同學的世界觀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經常遇到這樣一種困惑:做了很多努力,但最終的結果與最初的目標總是大相逕庭,甚至是南轅北轍。

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在我看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通常有三個:一是想當然地把目標與指標進行一一對應;二是錯把執念當成目標;三是當意外出現後,就不由自主地改變了既定目標。

01

目標與指標

我們先來說第一個原因。

一般來說,我們做事的流程大致是:先提出一個目標,然後圍繞這個總體目標,分解指標任務。

這固然會讓目標變得具體可操作,但可操作並不意味著可達成。因此,你經常發現完成了指標任務,卻得到了自己不想要的結果。

有一個笑話說的是,有人問人工智慧,我要找一個女朋友,像趙薇一樣的大眼睛,像朱莉婭·羅伯茨一樣的大嘴,喜愛運動,陸上運動、水上運動都會。電腦就根據這幾個指標給出了青蛙。

事實上,類似的笑話,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悲劇經常發生在你我的身上。比如說:

為了美好的明天,拼命讀書,考上大學,可大學畢業後卻發現連工作都找不到;

為了去追求詩和遠方,辭去高薪,回家創業,卻發現嚮往中的詩和遠方變成了另一種苟且;

為了減肥,每天下班都去健身房練3小時,結果人是輕了點,但膝關節卻出了問題,整個人又不好了;

為了降壓,按醫囑吃上了降壓藥,血壓是降下去了,但心血管硬化卻變得日益嚴重,心梗腦梗的風險也在逐漸加大……

指標是為了實現目標的,但指標卻常常是與目標為敵的。

很多人總喜歡把目標拆解為指標,時間久了以後,他就只知道指標,不知道目標。如果目標是林,那麼指標就是木,時間久了就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正如海底撈的CEO張勇自我反思的那樣,每一個KPI體系背後都隱藏著一個復仇女神。

為了提高用戶滿意度,只要是來吃火鍋的戴眼鏡的客人,都要給他一塊眼鏡布;杯子裡的飲料低於1/3,就要趕緊給客人加飲料;如果客人帶了手機,把手機放在桌上,要趕緊用一個塑膠袋把它給套上。如果做不到,就扣0.05分,最後直接反映在工資績效上。

所以,這些店員只能被迫「騷擾」顧客。顧客不要飲料,他們還要往裡頭加。顧客不喜歡用塑膠袋把手機套上。但不行,因為店員考核的是KPI,一旦被店長發現,就會被扣工資。

如果忘記了目標是什麼,為什麼而出發,就很容易變成了一個盲目忙碌的人,因為對目標的盲目,所以忙碌,因為忙碌,所以盲目。

02

目標與執念

我們接著說,結果與目標大相逕庭的第二個原因:錯把執念當成目標。

當我們說目標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所設定的目標不過是一種想像中的執念,對執念的追求只會離實際目標越來越遠。

生活中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當我們睡不著的時候,你越是想睡著,就越煩躁,就越睡不著。當你只有不去想失眠這件事的時候,你才有可能睡著。

當然還有很多例子。比如說,很多人進股市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賺錢。這當然沒問題,但問題就在於當你一心想著賺錢的時候,卻往往沒有考慮自己是否處於「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狀況。

事實上,在一個博弈市場,永遠遵循二八原則,你的目標應當先成為那20%的人,賺錢只不過是達成這一目標後的一個附帶結果。

再比如說,很多人都想改變別人,尤其是自己的伴侶、父母和孩子。可當你想方設法說服他們做出改變的時候,你會發現,其結果通常只有一個,那就是你越想他們改變,他們就越不改,就越跟你反著來。

事實上,在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中,你想改變他人似乎只有一條路:先改變自己,然後通過改變關係來推動對方做出改變。

由此我們看出,設定目標本身就是一種需要培養的能力,這需要我們能分清主觀執念與現實目標的差別,否則目標都定錯了,何來獲得想要的結果?

03

目標與意外

如果你還記得你小時候立下的誓言,你一定會覺得當時的你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不要說你小時候的夢想,就算是去年你立的flag,你都會發現現在的想法已經跟去年大不一樣了;也不要說你去年的想法,就算你昨天晚上想好了如何去安慰一個失戀的朋友,當你真的開始與對方聊起來,你會發現你昨晚想好的臺詞一句都用不上。

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很多時候,你完全無法預見各種意外的出現,而你所謂的計劃卻並沒有考慮這些意外的發生。

一旦意外發生,就會讓你最初設定的目標發生偏離,這當然不是我們期待的結果,但如果你學不會去接受這種確定的不確定性,那除了抱怨,別無他法。

事實上,任何一種成功的結果都與最初所設定的目標大有不同。

比如,IBM公司最開始是做磅秤的,最後卻成了一家能提供大型計算機服務的公司;馬雲最開始只想著做一個外貿出口平臺,最後卻做成了一家能提供網際網路交易、支付、信貸、金融、雲計算的綜合大平臺;包括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騰訊、美團、小米、拼多多無一不是如此。

很多人說,是時代造就了這些成功的公司,但其實,是這些公司主動接受意外,擁抱意外,甚至創造意外的結果。

改革開放的四十多年,尤其是2008年以後是充滿各種意外的時代,他們懂得把任何一次意外都看成是一種新的機會,然後通過某種手段去放大這種機會,來獲得一種既意料之外,卻又在意料之中的成功。

如果說,成功者與失敗者有什麼根本性的區別,或許就是:

成功者是目標不變,方法改變。

或者說,當意外出現時,有些人總能快速調整應對辦法,以另一種方式曲線救國,最終達成既定目標。

相反,失敗者卻是方法不變,目標改變。

或者說,當意外出現時,很多人還指望能用同一種方法來應對已經變化了的局勢,其結果必然是大敗而歸,最後只能隨波逐流,走到哪裡算哪裡。

04

目標與管理

從上面三點原因分析,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晰明確的目標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很多人都認為所謂的目標應該是一種「詩和遠方」,卻極少有人真正意識到目標應該是一種管理方式。

說到管理,世界上其實只有兩種管理:一種是好的管理,一種是壞的管理,或者說一種是真的管理,還有一種是假的管理。

不過,假的管理看上去更像是管理,而真的管理看上去不像是我們所以為的管理。

什麼叫假管理?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教練,比賽的時候站在球場外,滿頭大汗地大喊大叫,一直在指揮、命令、控制球員的每一個行為。這樣的管理者看上去很勤奮,但是他是一個假管理者,只是在試圖表現出一個管理者的形象,扮演一個管理者的角色。但他並不是真正在管理。

什麼叫真正的管理呢?這就得講點管理學史了。

發現什麼是真正的管理,還真是費了很大的工夫。這就要說到德魯克。德魯克有一個驚天大發現,很多的管理都是假管理。真正的管理是真正明確誰是管理者的管理。

誰是管理者?這個問題好像不值得問,但是德魯克以獨到的眼光發現,真正的管理者是事,不是人。

也就是說,能有效行使管理職能的應當是目標,而不是人。

一個公司之所以陷入管理混亂,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目標在管人。這個時候,管理者在幹什麼呢?他們在行使一種職務權力,表現出自己在很努力地管理,不過都是在無意義地忙碌。

因此,德魯克就區別了兩個詞,一個詞叫manager,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管理者。還有一個詞叫executive,指執行、實施。

很多人有沒有想過,總經理與CEO完全就是兩個概念。

CEO是指什麼?執行長。他在執行什麼?執行目標。而總經理就是General Manager,你問他在管理什麼?或許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

德魯克把管理分為兩種,一種是有明確的目標,真正在掌管一個公司,驅動著以執行長為代表的眾多執行者去執行這個目標。第二種就是沒有目標,但是有很多manager,也就是監管者、掌控者,下命令的人在實施所謂的管理。這種管理都是假管理。

簡單地說,真管理就是MBO(ManagementBy Objective),由目標、客體、事情來管理的管理。

05

總結

成功說起來也簡單,就是達成既定的目標。其中的要訣說起來也簡單,那就是用目標,而不是人來管理成功。

不過,說起來越簡單的東西,做起來往往就越難。從目標確定的合理性,到任務分解的有效性,再到執行過程中意外出現的隨機性,都會影響到目標最終能否達成。

這是一個充滿艱難險阻過程,稍有不慎,就會偏離目標,造成計劃落空。

很多時候,目標是具體客觀的,但執行計劃的人卻是一個情緒載體,一旦計劃落空,對執行者來說就是一種挫敗,一兩次挫敗尚能起來繼續幹,但挫敗多了,人就會動搖信念,從而懷疑目標本身是否真實可達。

在看不清未來的時候,放棄或許就是絕大多數人都會做出的選擇,也是成功路上最難克服的心理障礙。(本文完)

需要項目管理資料合集的同學可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團隊高效管理的「五大核心要素」!
    團隊管理是企業各級管理者面臨的非常實際的課題,在企業培訓的過程中,很多管理者提出的問題往往都是關於如何能夠把團隊帶好,而關於團隊管理的理論也有不少。例如:從團隊發展的階段進行論述,也有從團隊的動力方面來分析的。今天從五個要素來論述管理團隊的方法,總結為「TOPIC模型」。
  • 3板斧,管理好地產團隊目標!
    今天給大家分享管理團隊三板斧。大家都知道唐朝開國功勳程咬金就的絕招就只有三板斧,成就了傳奇人生。為什麼大家喜歡用3個來概況呢?邱邦軍想這就是這個數字的魔力,很多大咖喜歡用!我也喜歡用,哈哈我也想變大咖!
  • 從個人、團隊、企業管理三個維度,談談目標管理的重要性與方法論
    目標管理對於個人、團隊、企業而言,是極其重要的,在完成一件事情、任務時,你需要明確的目標來提醒你自己。而本文主要談談目標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論。對於目標管理,其實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它的意義何在?為什麼我們要進行目標管理?目標管理它的定義是什麼?
  • 《華為團隊工作法》上篇:人才評選、任用的管理核心
    ,來為我們一一闡述華為的人才管理核心,揭開華為人才傳奇的神秘面紗。引用任正非的原話:「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進行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本書目錄有八個章節,主要總結為四個部分為大家講解:人才評選、幹部任用、人才培養、人才激勵。
  • 團隊建設 管理三要素
    不管是企業管理也好,還是個人發展也好,都離不開團隊的參與,團隊管理對組織的發展非常的重要,沒有哪個企業是可以不依賴於團隊存在的,所以團隊管理就顯得十分的重要,那麼我們該如何打造一支強大有力,戰無不勝的優秀團隊呢?
  • 張應春談管理:六個核心動作打造團隊向心力
    導讀:經營企業的核心就是經營人心。常言道「人心齊,泰山移。」向心力就像一股繩,連結著基層員工、基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高層管理者、老闆,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如何打造團隊的向心力呢?打造團隊的向心力需要機制,需要規則,需要流程等做保障。
  • 績效管理36:管理就是建立目標、實現目標的過程
    德魯克認為:企業的目的和任務,必須轉化為目標,企業管理人員應通過目標對下級進行領導,以保證企業總目標的實現。德魯克還認為:如果企業中的某個領域沒有制定目標,那麼這個領域就會被忽視。沒有目標的管理便是混亂、低效甚至是無效的管理;有了目標沒有管理,目標不會自動實現。
  • 團隊管理的六要素
    核心在於「選人」管理關注的是人。管理是通過人和機構內外的資源而達到共同目標的工作過程。管理既然是工作過程,就不只是一個崗位,更不是一種權力。因此,作為一個管理者,工作中解決的關鍵問題就是:找對人,通過人找到資源,整合利用並完成目標。只有這樣才是真正從事管理的角色。一切團隊問題都源於自己的管理無能,無關下屬的能力。
  • 學校的管理說到底就是:目標管理
    我們將利潤目標定下100萬以後,為了實現這個整體目標,我們需要把目標進行分解使目標更具體一點,比如我們將其分解為諮詢部新生業績目標150萬;教務部續班、轉介紹、擴科業績目標50萬,教學部課消業績業績目標160萬,財務部需把成本控制在60萬。分解到部門還沒完,還要分解到個人,這一步可讓各部門的主管去操作。只有讓每一個人都明確具體的目標後,他們才有奮鬥的方向。
  • 管理的核心就是管人!3招管理技巧,讓你擁有高績效團隊
    管理人是最難的,因為沒有人天生喜歡被管理,所以管理者在管人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阻礙。那麼對於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答案是:管事。這是管理者應該做好的事情,這樣執行才可以生效。「三分管事、七分管人」是每一位優秀領導的良好管理崗位,是打造好「中國式團隊」的前提。因此,管理者的修養是前提,具體的管理手段是工具,兩者相輔相成,不可迴避。
  • 管理目標
     傳統的SMART管理企業領導人可以面向夢想,但是管理者就必須勇敢地直面績效。1964年管理學大師彼德.德魯克提出了目標管理的概念,同時給出了SMART原則,旨在調動員工明確、高效地工作,更是給管理者和實施者提供了考核目標和考核標準,使考核更加科學和規範。目標管理對個人還是對組織來說都很重要,它旨在確保人們的能力和精力聚焦在最重要的問題和任務上。
  • 如何才能帶出有戰鬥力的團隊?學好《目標管理》是關鍵
    、人心不齊,繼而出現業績下滑等一系列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團隊主管為團隊找到共同的目標,從而形成向心力,才能一馬平川。所以主管學習好《目標管理》就格外重要。 在企業個體職工的積極參與下,確定工作目標,並在工作中實行「自我控制」,自上而下地保證目標實施的管理方法。 過程中主要強調活動的目的性,用目標來統一和指導全體人員的思想和行動,以保證組織的整體性和行動的一致性,根據目標成果來考核管理績效,以保證管理活動獲得滿意的效果。
  • 團隊管理核心十點,執行力是重複檢查PDCA過渡到SDCA
    2、明確的目標 領導不是決定怎麼爬梯子的人!他是決定把梯子搭在哪個牆上的人。 4、可視化 團隊大了,最大的問題就是:你看不到問題。
  • 張應春談管理:工廠管理,打造高執行力團隊的6個核心要點
    組織結構的設立應該由從權力為核心向以責任為核心進行轉變。但企業傳統的組織結構,不可能馬上打破,因為你的人才體系、管理體系都跟不上。這個時候,企業需要成立一個監督部門——稽查部,以此來彌補傳統組織結構的不足。
  • 如何管理散漫的團隊?
    告訴團隊成員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幹的事,每個人都是團隊發展的重要一環。但是環環要相扣,當自己的任務完成後,可以去給其他成員幫下忙。一個團隊要有共同的目標,大家要一起努力朝著目標前進。我們達到哪個目標,我們就可以獲得什麼。獲得了資金、粉絲,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之後,大家可以獲得更好的工資待遇。團隊發展了,一定不會虧待大家。當然還需要培養大家的能力,只有這樣團隊才能獲得收益,大家才能掙到錢,團隊成員也會更有動力繼續好好幹活。
  • 績效管理的核心是激勵,利益驅動才是最好的績效考核!值得收藏
    績效管理的核心是考核還是激勵?傳統績效管理的著眼點在「績效考核」,焦點是如何訂立高目標、如何分解目標、如何提煉選擇指標、考核之後如何評估、如何處理考核結果等。而我認為,最好的績效管理應該先著眼於「利益平衡與激勵分配」,不是為了考核而考核,因為員工不努力衝刺目標,考核做得再漂亮、再完善也沒有多大價值。
  • 人生的管理,就是目標的管理——管理工具大盤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某種程度上說,人生的管理,就是目標管理。目標管理,鎖對目標;績效管理,鎖死目標。我為自己,也為你,做了一份管理工具的大盤點。事先有沙盤,事後有復盤,請笑納。
  • 企業目標管理與達成為何總是不理想?附:目標管理的三個主要工具
    1.成功的兩小時:用1小時做一份年度目標與計劃,再用1小時想清楚自己要什麼,最後你要區分好:你將為此全力以赴,拿到預設的結果,這樣你想要的才是真正的目標。2.成功的兩步:第一步開始(想好了就去行動),第二步堅持(不向目標妥協退縮)。成功特質:既然決定了,就必須完成!
  • 電銷團隊激勵管理的13大核心要素
    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90後,00後逐步踏入社會,電銷團隊的管理日益困難,下面我們就分別針對激勵和管理兩大板塊進行詳細介紹,管理放在文末進行講解,只要抓住關鍵點,平時大家眼中的管理問題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
  • 如何管理好一個團隊?團隊管理的方法與技巧都在這本書裡
    而要想管理好一個團隊,對於管理者有著極高的綜合素質及專業能力要求。事實上,無論是長期存在的團隊,還是臨時組成的項目團隊,也無論團隊的大小規模為何,針對這些團隊的管理都是存在通用的規律、方法與技巧可以依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