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說教學過程
我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 歌曲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
我的導入語設計如下,同學們,你們會唱《娃哈哈》這首歌嗎?會唱的跟老師一起唱好嗎?歌曲: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朵真鮮豔,和暖的陽光,照耀著我們,每個人臉上都笑開顏,娃哈哈呀娃哈哈呀,每個人臉上都笑開顏。這樣的導入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是學生了解這節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同時還形成閱讀期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探究的欲望。
(二)初讀,一詞一句抓文脈
新課標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在這一部分,我主要展開兩個教學活動,活動一:讀一讀。我會先給學生5分鐘的學習時間自由地朗讀課文,同時,邊讀邊解決相關問題。比如:生字詞的指導、主要內容的梳理、標題的理解。活動二:查一查。讀畢,我會對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檢查反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進行匯報學習,我會恰當地進行指導。我會對學生易讀錯易寫錯的字詞進行重點強調:如:平翹舌區分、以及「豐碩、叱責、」的平翹舌區分以及「縷、摟」加一加、減一減的趣味記憶方法。內容方面:這篇文章通過巨人砌牆和拆牆後花園分別出現情景,表達作者想要傳遞「分享使人快樂」的情感理念。這樣,引導學生從字詞入手一步步熟悉文本,既夯實了語文學習的基礎,同時又讓學生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脈絡,實現長文短教,為析讀文本做好鋪墊。
(三)析讀,說盡心中無限事
這裡,我會再給學生10分鐘的時間,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以下問題。
問題1:巨人砌牆前後的花園發生哪些變化?針對這一問題,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會發現巨人砌牆前花園歡聲笑語、風景明媚。(板書:花園 歡笑)巨人砌牆後花園春光不再、冷若冰霜。(板書:冰冷)
問題2:巨人態度有什麼變化?原因是什麼?我預設學生會找到如下內容:最初巨人趕走孩子並砌牆,後來為了歡迎孩子而拆牆。(板書:愛心符號)由問題一答案同學們會找到巨人態度發生轉變的原因。問題3:如何理解巨人說「我有許多美麗的花,可孩子們卻是最美麗的花」?我會引導學生領悟在巨人心中,和花相比,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天真可愛才是最美麗風景。(板書:分享)析讀環節,重在掌握課文語言形式,積澱語文素養,這一環節是學生學習討論後的成果匯報,充分做到了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便於學生領悟情感。
(四)品讀,品情學法促升華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並不是背書,而是讓學生進行思考,進行生動的創造。」這裡,我會引導學生深入領會文章內容,請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一說:你曾經有巨人這樣的行為嗎?最後又是因為什麼改變了呢?請說出你的故事。這樣的設計,可以再次幫助學生體會課文所有的關鍵和要點,而且在學生的匯報發言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這裡,我會請學生自主匯報本節課的學習收穫,順勢我會對其匯報內容進行補充,是學生的學習內容趨於完善。然後,布置這樣一份作業:發揮想像,把孩子們在巨人的花園裡盡情玩耍的情景寫下來。
七、板書設計
最後,說板書設計,這就是我本節課的板書,好的板書就是一副微型教案,我採用的是圖文結合的方式,方便學生的學習和理解。
各位評委老師,以上就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耐心傾聽,請問,我現在可以擦黑板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