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際網路金融論壇激辯 馬雲只帶耳朵
「本來以為馬雲不來(圓桌討論)我輕鬆了,結果還是要討論和Jack(馬雲英文名)有關的事情。」昨日,當被美林美銀中國區行政總裁劉二飛問及如何看待網際網路金融與銀行的利益博弈時,香港交易及結算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如是回應。
就在一天前,李小加在深圳五洲賓館門口被多家媒體團團圍住。對於外界關注的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和圍繞在阿里與港交所之間的溝通進展,他僅簡單表態——「對港交所無任何壓力」,並反問記者:「誰說(和阿里)談判了?」
而在媒體的繼續追問下,李小加無奈地表示,「你明天可以問馬雲」,隨後匆匆離開。
但馬雲並未「接招」。在昨日深圳IT領袖峰會上,記者看到,馬雲與雷軍、張亞勤被安排在嘉賓席右側,而與阿里巴巴就在港上市一事多輪激辯的李小加則坐在了嘉賓席的最左側,二人相距較遠,在會場並無過多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前幾天,馬雲和李小加、朱雲來的名字還共同出現在一場圍繞網際網路金融的對話環節,但昨日,這一議程的名單已經悄然換成了「吳鷹、朱雲來、李小加和丁健」四人。
昨日馬雲只在上午露面,並未上臺做任何發言,面對記者的追問也並不作聲;但李小加沒能繞過馬雲的話題,他謹慎回覆:「這個事情(討論網際網路金融)發生很突然,我要是知道這個事,我可能就不出席這個論壇了。」
在李小加看來,阿里與四大行的博弈就像「完美風暴」,「中國銀行業發展、中國網際網路發展、中國經濟改革的進程似乎到了這兒以後,很多不想做的事或者比較難做的事、不想想的事,一下子通過這場風暴展現在我們面前,把很多問題一下子尖銳化。」
而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丁健更是把網際網路金融對傳統銀行的衝擊比作:就像一個9歲的孩子不知輕重一出手打到了一個20多歲的成人的肚子上,正好打到有腫瘤的地方,非常痛,20多歲的成人反彈比較強烈。他認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遠遠超出支付寶和銀行的爭論,而是「倒逼我們必須意識到現在扭曲的金融體系已經脆弱到容忍不了一個小孩子出一個小拳的程度」。
但李小加有不同看法。「你9歲,是小,可是你招了100個9歲的孩子,一群孩子過來,我40歲也打不過。」李小加回應丁健,並補充說,「4個大人和100個孩子在幼兒園裡,大家都很有秩序,忽然一個孩子頭來了,咱們不聽他的,咱們幹他。一窩孩子這樣幹,就可能有問題了。」
目前銀行體系佔據的道德高地是因為資金的安全,而阿里巴巴等網際網路公司佔據的道德高地則是給老百姓較高的收益,但在李小加看來,本質上是雙方的道德高地都選錯了。
李小加分析,網際網路金融有四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金融網際網路生態系統,包括支付、信用,幾乎完全是靠創新出來的;第二個層面,是網際網路也好,其他新型經濟也好,和現有金融體系利益的格局;第三個層面,是金融機構本身的安全和風險層面;最高的層面,是整個金融體系的風險。
在上述金字塔結構裡,最底下的層面是以網際網路為主建設起來的,現在網際網路已經能夠和銀行討論第二層面利益上的分配問題了。
其中,銀行體系的道德高地在第一個層面,包括老百姓的資金安全、準備金制度等,然後選擇在支付問題上「出手」。然而草根階層的支付系統已經完全建立,上億用戶依賴其便捷性,「你要硬把它從老百姓手中拿走是很痛苦的」。而支付寶的道德高地是在第二層面上,即餘額寶6%的年化收益本身其實也是從銀行系統而來,銀行體系既然能拿出6%給大家,說明有錢拿出來,這導致支付寶等在利益層面很容易找到道德高地。
但李小加認為,這些道德高地都找錯了。對銀行來說,網際網路支付底下基層系統已經建好了,可能有毛病,證券也有很多欺詐,不能因為有欺詐就停下來。不應該從這個層面下手。
他舉例稱,今天銀行體系之所以這麼健全,很大層面是負債方面比較安全和穩定。而餘額寶類產品增加了銀行系統的流動性風險。如果支付寶不充分認識到這點,且資產不能相匹配的時候,銀行就有風險。「銀行應該可以理直氣壯說這方面有風險,這個產品怎麼把風險控制住,說出來就使大家對銀行產生信心。」
「網際網路金融的交鋒要放到金融體系的整體安全層面說,既要保證老百姓得實惠,但也要防止系統性風險的爆發。」李小加說,尤其是雙方要尊重對方的底線,不要觸碰核心利益,競爭上也要有禮有節。
他進一步解釋說,監管頂層設計要師出有名,如果最初的動機威脅到金融系統安全,就大方說出來;中間機構之間的商業利益競爭要出聲有理,不要打輿論戰;基礎層面機構與用戶的服務要出手有節,不要一棍子把金融創新打死,不要拿走老百姓的實惠。
關於傳統金融體系的建設,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總裁兼CEO朱雲來昨日也表示,網際網路金融創新速度已經超過傳統金融行業系統風險承受力,總體上看中國金融系統效率偏低、系統建設不完整,容易出現一些重大潛在風險。應該積極探討如何建立更有效、更完整的金融系統,為經濟發展服務提供有效的工具。
「事實上,網際網路公司和銀行雙方有一定的合作空間,因為網際網路系統不可能完全獨立,要與傳統銀行體系接口。例如網際網路金融在系統性的數據收集、用戶行為的分析上具有優勢,可以為金融機構提供決策的科學依據。」朱雲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