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孩子立規則(二)

2020-08-24 學習問題診療—陶勇

作者:陶勇(中親聯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善智慧家庭教育學院院長)

前一篇內容概要:沒有規則,會怎樣?為什麼要給孩子立規則?

本篇內容概要:在生活中構建做人做事的底線規則



四、構建做人做事的底線規則

沒有基本的做人做事的規則,就不能怪孩子不聽話,也不能怪這個老公不可理喻,對不對?

這些問題其實是,家庭的經營管理出現了一些問題,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在家庭中構建很多明確的基本的規則。

給孩子構建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的規則,有哪些?



1、不應該打擾別人。

打擾別人,這是一個不能接受的事情,永遠都不應該發生的事情,對不對?

比如說,在別人休息的時候,在別人專注的工作的時候,在別人談話的時候,我們不可以去打擾別人的。緊急情況是可以例外的,對不對?

但是,我們必須要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情是緊急情況。

比如說,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我們學生不應該去打擾老師,也不應該去打擾同學,對不對?

但是,緊急情況可以的。哪些緊急情況?

比如說,上課的時候肚子疼得不得了,必須要馬上廁所,這個就是緊急情況,而無論老師在講什麼,你必須就要舉手,要馬上站起來說。如果老師不同意,你就直接跑了就行了,趕緊上廁所最重要,對不對?不能說,老師不同意,就不去應對緊急問題。

又比如說,媽媽正在給奶奶聊一個具體事情的時候,我們應該在旁邊等著,對不對?我們有事情找媽媽的話,應該在旁邊等著,等著他們談話結束了之後,我們再去說。緊急的情況,比如說,你受傷了,或者是哪裡不舒服,這就是緊急情況,可以去打擾別人,對不對?而且必須去打擾別人。



2、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使用。

別人的的東西,我們不可以去隨便使用。如果你一定要使用,要徵得他人的同意。比如說,爸爸的剃鬚刀,小孩子想要去玩,那就不可以了。這是爸爸的私人物品,你想要玩這個剃鬚刀,必須經過爸爸的同意,才能去玩,對不對?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別的小朋友的玩具,你要去玩,但是你要去問一下人家,願不願意給你玩?對不對。

又比如說,這個幼兒園的玩具,也不是哪個小朋友的,但是別的孩子正在玩,你的孩子又想去玩了,怎麼辦?你還是得徵得別人的同意後才能玩,畢竟別人先玩嘛,別人正在玩,你想要去玩,就必須要徵得別人的同意。

有時候,在商場裡面,看見一個孩子很喜歡的玩具,這個東西想要,那怎麼辦?你不能說隨便拿走了,對不對?你想要這個東西,要不就去買,要麼就去問別人,可不可以給你玩,對不對?你不可以把它偷偷的帶回家。

如果孩子知道這樣的規則,別人東西要使用,需要徵得他人同意,孩子就不會去偷拿別人的東西了,也不會去冒犯別人的東西,侵害別人的權利。那我們的孩子,以後也不可能去搞貪汙受賄

所以,生活中有這種基本規則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做事情是有分寸的。



3、不可以用粗魯的言行傷害別人。

粗魯的言行不可以,它是一種傷害。

哪些事情是屬於粗魯的言行?罵人、打人、吐口水,這些都是粗魯的言行。這些做人做事的基本的規則,是永遠都不可以的。

當然了,剛才我們說的,不可以打擾別人,緊急情況例外。粗魯的言行有沒有例外?

有例外。比如說,別人傷害你的時候,別人打你了,你應該打回去,當然應該打回去了,但是,你不能去打眼睛,對不對?不能打腦袋,不能使用硬的東西。但是,別人欺負你,你一定要揍回去,這是我們做人的尊嚴,對不對?

但是,我們不可以主動的去侵犯別人,傷害別人,因為我們講了,粗魯的行為不可以,唯一的例外,就是當我們受到傷害的時候。

這就是我們生活中構建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規則。

當然,我沒有辦法把生活中所有的規則都講出來,你們自己去擴展一下,你們覺得哪些東西很重要,你就去變成規則,要主動地去跟孩子講這個規則,讓他真的明白。



4、沒有跟孩子講的規則,做錯了不怪孩子哦

如果孩子並不明白他犯了錯誤,那我們認為這個孩子是沒有錯的。我記得,有一次我兒子讀幼兒園的時候,我跟我兒子去公園裡面玩,突然我就找不到我兒子,轉眼之間就找不到了。我趕緊回家,結果發現他自己跑回家了,把我嚇得夠嗆,但是是安全的。然後我就把我兒子揍了一頓,我說:你偷偷的回家,為什麼不跟爸爸說?他說我也找不到爸爸。我說:你找不到爸爸,為什麼不在公園門口等著我?

其實,我把兒子揍了一頓,是我的錯。孩子自己偷偷跑回家,這件事情風險很大,但是,我之前並沒有告訴過我的孩子,不可以私自回家。也沒有告訴過他,如果在公園走丟了,一定要到大門口等著,向工作人員求助。我從來沒有給他講過這個規則,那麼他犯了這個錯誤,就不是他的錯,這是我的錯,對不對?因為我沒有告訴過他,這樣的規則。


下一章節內容:在生活中構建具體的規則

相關焦點

  • 如何跟孩子立規則(一)?
    作者:陶勇(中親聯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善智慧家庭教育學院院長)主要內容沒有規則,會怎樣?為什麼要給孩子立規則?要立哪些規則?如何立規則?如何確保規則可執行?一、為什麼要給孩子立規則?二、案例解讀(1)
  • 如何跟孩子立規則(五)
    之前,我們學習了,跟孩子確立基本的做人做事的規則,以及基本的家庭規則。但是,這隻說明我們清楚了應該跟孩子立什麼規則。這些規則怎麼跟孩子制定出來,而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畢竟,很多家長的實踐沒有成功,並非是這些規則不好,或者不合理,很多時候,問題出在:如何確立規則上。我看到,很多家庭的現實是,在確立何種規則方面,想一出是一出。今天想起來說我們可不能再吃糖了,馬上就跟孩子說。看見孩子吃甜的東西,就把孩子罵一頓,或者就把他的權利給剝奪了,這就叫想一出是一出。
  • 如何跟孩子立規則(四)
    作者:陶勇(中親聯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善智慧家庭教育學院院長)有一些規則,我們需要提前讓孩子知道,比如說,孩子現在五歲了,那我們希望讓孩子要自己睡小床,但你不能,今天晚上我們就跟孩子說,「你開始睡小床吧。」孩子肯定不幹,對不對?那我們應該提前那麼一個月,跟孩子說:「親愛的,我們從六一兒童節開始,你就自己睡一張小床,太棒了」你先跟他說說,不要求他答應,不要求他接受,我們就先隨便說說,讓孩子大概知道了,他心裡就開始有些緊張,或者有些準備了。
  • 如何跟孩子立規則(六)
    作者:陶勇(北京中親聯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讓規則可執行的6個方法 通過家庭會議,把規則定下來了,但是規則沒法執行怎麼辦?說了孩子不聽怎麼辦?這種事情可不少,對不對?我來教大家幾個招數。一、讓規則可執行的招數(1):請對方幫忙父母跟孩子在超市裡面去購物,孩子興奮得不得了,這麼多花花綠綠的食品,就到處跑。這個時候我們對孩子是有規則的,因為你不可以去衝撞別人,不可以去打擾別人,如果你在這裡面,因為你的奔跑而撞到了別人,這就是對別人的打擾,這就是對別人的傷害,對不對?
  • 怎麼跟孩子立規則(三)
    作者:陶勇(北京中親聯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善智慧家庭教育學院院長)給零花錢,首先跟孩子確定一個規則。多久發一次?我們家是一周發一次。一個月發一次太 久了,而且這一次發錢給孩子,他一下就用光了,就要等很長時間,零花錢的作用就意義不大了。我們家是一周發一次。每次發多少錢?我孩子現在讀初中,一次發15塊錢。這個錢可以拿來買什麼?
  • 如何感知孩子的內心(二)
    問題一: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空間?從小培養獨立的睡眠,儘可能不要跟父母一起睡。給他一個從小獨立的房間,這個房間就是屬於他的小小世界。在這個小小世界裡有他喜歡的顏色,有他喜歡的玩具,有他喜歡的擺設,讓他感受到在這個世界裡有屬於他的安全感。 但這並不代表可以一直把他扔在自己的房間裡,無需搭理。他還是需要父母在一定時候的陪伴與關心。
  • 孩子要不要學鋼琴,如何才能堅持學下去?(一)(二)
    在這裡, 我願意與媽媽爸爸們分享一下我與孩子一同走過的學琴之路,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我將分四個部分與各位分享:(一)學琴的條件、目的和動機,(二)學琴伊始,什麼是最重要的(三)遇到困難時如何對待,(四)要不要參加考級。
  • 如何陪伴孩子?(二)| 育兒知識
    在上一篇【如何陪伴孩子(一)】中,我們說到幾種陪伴孩子的方式,今天我們具體說一下誘導和引導的陪伴方式。因此,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必須假裝心智年齡、見識和認知……等等,什麼都跟孩子一般,所以,當家長的要有故意「大驚小怪」
  • 如何訓練孩子集中注意力?(二)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老不能集中注意力,家長除了對孩子喊叫外並沒有什麼具體的方法來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就像我們肌肉的記憶力一樣,需要常規的訓練。當然有的孩子先天就在這方面強一些,但大多數孩子是可以通過訓練來學會如何能集中注意力的策略及方法的。
  • 如何利用「延遲滿足「塑造孩子的性格(二)
    ,塑造孩子的性格。比如周末孩子不上學,一般家長也會在家裡。周六周日的下午睡醒了以後,我們一般都會給孩子點吃的,比如蘋果、魚片、肉鬆。家長在周末得有意地備出兩份來,而且挑好吃的,拿出兩份來,等孩子睡醒了,家長拿著給孩子說「我給你點好吃的好不好?」,孩子肯定很高興,家長接著問孩子:「你看我給你幾份啊?「,孩子一定想要兩份,你接著問:為什麼兩份你知道麼?「孩子搖搖頭。
  • 孩子發脾氣時你是怎麼處理的?(二)
    當孩子發脾氣後一定要及時溝通(二)研究表明,當孩子們學習如何以積極的方式處理衝突時,他們的自信和自尊會增強,並且會成為有創造力的問題解決者,衝突雙方的情誼也會更牢固。對於孩子更是如此,他們跟成人本就不平等。 很多事情,都是大人拍板決定的,他們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我認識一位朋友,事業有成,兒女雙全,卻總覺得自己不幸福,說起父母都是怨,他怨父母對兄弟姐妹偏心,怨父母小時候對自己的錯怪,也怨父母的獨斷專行。 往小了說,積下的是怨,往大了說,那就是恨。
  • 如何培養自閉症孩子的安全感(二)
    今天,我們繼續來給大家介紹,其他幾種培養孩子安全感的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家長朋友們。一、父母要寬容孩子。日常我們要容忍孩子犯一些小錯誤,在非原則問題上不要跟孩子形成對抗關係。當孩子犯錯後,有些家長會嚴厲的對孩子說狠話,類似「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甚至會把孩子推出家門,還有家長會動粗。這樣的行為就像傷口上撒鹽,讓孩子更加焦慮和恐懼。
  • 如何與孩子溝通使用電子設備(二)
    在父母課堂上,一位媽媽提出了這樣的困惑:孩子已經16歲,去年成績還不錯,但是因為在家上課,迷上了玩手機,成績下滑,很焦慮,怎麼才能幫到孩子呢?(二)不施壓,在支持中形成合力如果不和孩子溝通,不了解孩子的認知和意願,父母和孩子之間一不小心就會陷入一種對抗的局面,就像兩個人在拔河,一個往這邊用力,一個往另一邊用力,兩人都在努力,帶來的卻是對抗和消耗。
  • 跟孩子建立連結(一)
    然後我跟她說還有十分鐘,打開烤箱讓她看裡面的雞腿。她說「我都要快失去耐心了,肚子裡的益小朵、益小雙快要餓死了,沒力氣了,壞細菌就要勝利了。」(益小朵、益小雙是布克布克編繪的繪本《闢哩啪啦益生菌來啦》裡面的角色。)我抱著她說,「媽媽知道因為妹妹餓得不得了,所以想要馬上吃飯了。把肚子吃的飽飽的,腸道裡的益生菌們就有力量去打敗壞細菌了而且我們還能長肌肉。同時晚飯還沒有煮好,需要我們等待。
  • 幫孩子度過入園「難關」妙計(二)
    究起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陌生的環境感到害怕 孩子一直在家裡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對幼兒園的老師不認識,小朋友也不熟悉,在陌生的環境中,孩子會覺得安全受到威脅,有的孩子表現的很拘謹,有的孩子則大哭大鬧,一定跟著父母要回家,每年開學,這樣的事情時常發生,少的幼兒哭上兩三天就習慣了,可有的幼兒要哭上兩個星期甚至更多,只是個人的適應能力不同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二)
    家長想要孩子擁有自信,首先就要學會尊重他,這樣孩子才會是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從而產生自我認同和價值感。很多家長是愛孩子的,想讓孩子變得更自信,卻不懂得如何去做。自己一生氣就可能會看孩子不順眼、對孩子肆意批評;自己工作忙、累就敷衍孩子;平時忽略孩子的感受等,這都會造成孩子不被認同的人格。
  • 卸下鎧甲-拆解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有效的溝通(二)
    而在跟孩子的溝通中,我們的不尊重、不習慣尊重或潛意識認為沒必要尊重,是我們跟他們之間溝通障礙的根源,我們沒有去關注他們的感受這裡有成熟的句式可以供大家使用,在非暴力溝通中,下面的句式可稱為我的感受句式,就能夠在表達自身感受的同時又能尊重到對方:「我看到了xxxx(具體的行為
  • 媽媽,你會突然死掉嗎 | 生命教育(二)之如何跟孩子討論死亡
    (看起來生命教育的話題要連載了,老母親穩住心神,繼續)我:嗯,你覺得死亡讓人挺不愉快的;那我們來設想一下,如果人類不死的話,會發生什麼呢?兒子:那樣的話,老人,比如長輩,他們就不會死去了。我:嗯啊,你希望長輩可以不要離開這個世界。
  • 如何和「青春期」孩子搞好關係(二)
    在學業規劃的諮詢中,我經常能夠聽到家長失落嘆息說:「孩子大了,什麼都不願意跟我說了。」到底是孩子不願意「說」了,還是孩子們沒有機會跟你說了呢?或者你早就漸漸用自己的言行把他們推離你身邊呢?這個問題有待考究。
  • 學會傾聽孩子(二):在遊戲中傾聽
    我們可能不清楚孩子在遊戲中解決了什麼問題,而孩子必定知道如何讓遊戲幫助自己克服恐懼,運用重新獲得的自信去應付重要的挑戰。二、如何學會在遊戲中傾聽1、遊戲中傾聽的第一步是要發現什麼樣的事能讓你的孩子發笑需要告訴孩子某種事不能做(情況尚不危險)時,可以試著通過遊戲傾聽的方式告訴他們遊戲中傾聽可以化解孩子們的緊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