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陝西人民出版社:一批耳熟能詳的名作出自這裡

2020-12-19 華商網

  華商報探秘陝西出版社系列

  這是一個碎片化閱讀時代,這是一個海量信息紛至沓來的時代,

  這是一個我們惶恐被潮流拋棄,「知識付費」大行其道,平心靜氣閱讀一本好書卻又顯得奢侈的時代。

  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甘於寂寞,常常伏案多年,就為一套好書的誕生。

  近日,華商報記者走進我們身邊的知名出版社,為您探秘編輯部的故事,探秘圖書的誕生方式。

  書香致遠,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書本背後,是出版人的堅守與匠心。

  陝西人民出版社成立於1951年,是西北地區成立最早的一家出版社,60多年來,出版了4萬多種圖書,發行40多億冊。其位於西安市北大街十字一角,大隱隱於市,這棟大樓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化精髓。

  好書雲集

  《西遷人》《路遙傳》等皆出自這裡

  在陝西人民出版社陳列館,副總編輯劉景巍向我們講述了出版社的發展歷程。原來從建社開始,陝西人民出版社就在北大街,只是不同時期的建設風格有所差異。陳列館裡保存了各個時期的照片和影像資料。記者意外發現了1960年的全社員工合影,很有年代感。

  在書籍陳列區,一部極具分量的《四部文明》擺在書架上,和一面牆一般,非常震撼。全書200卷,堪稱展現中華文明前半期的集大成之作。還有一個大部頭的書《紅色檔案——延安時期文獻檔案彙編》,歷時五年,將目前能收集到的延安時期珍貴文獻檔案史料俱囊其中而予以整理、彙編、出版的大型文獻叢書,首批推出60卷。

  去年出版的《梁家河》一書也陳列在展示架上,這部書的出版發行,在社會上引發了巨大的反響,銷售達數百萬冊。在這本書的引領下,陝西人民出版社又推出了一批既有意義又有意思的優秀主題出版圖書,如《論中國法的精神》《話說延安精神》《理解馬克思並不容易》《西遷人》《白浪村的中國夢》《國家至上》《索羅灣道路》等。

  此外,我們耳熟能詳的《陳忠實傳》《路遙傳》《賈平凹傳》也都來自陝西人民出版社。

  藝術感十足

  這家的圖書設計太美了

  在編輯室中,記者看到了一摞摞的書稿,書稿中被紅筆勾畫出許多修改的痕跡。編輯手頭都備著各種工具書。據悉,一本書的成型有的要經過三個多月的打磨,有的則要經過數年的推敲修改。

  這次在陝西人民出版社,有一個特別明顯的感受就是圖書設計太美了。藝術感十足,是這些設計給人撲面而來的感受。陝西人民出版社總編宋亞萍親自抓圖書設計,她說:「再好的內容,如果沒有好的裝幀設計,很可能失去很多讀者,這是市場經濟的規律決定的。」她要求設計人員向市場學習,從根本上更新設計理念,目前圖書一改以往舊貌,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她提到陝西人民出版社的理念是「出好書,傳播優秀文化;做精品,弘揚時代精神」。在主題出版、國家基金項目、十三五規劃項目以及國家推薦書目等方面,目前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出版了《全唐五代詩》《考古陝西》《延安曾經是天堂》《延安贏天下》《延安時期局部執政研究》《中國少數民族法史通覽》等等一大批好書。同時創建了「饕書客」「延安地平線」「長安文心」等圖書品牌,大眾圖書出版蓬勃發展,市場表現力良好。推出一批有深度有溫度、有意義、有意思的圖書。主動從以往只注重宏觀中觀層面向策劃微觀層面,面向普通讀者、面向市場的主題出版物轉變。

  宋亞萍說:「我從事出版工作已經20多年了,我也一直認為,從事出版工作是我一生中最好的選擇。我是一個讀書人,讀書是我一直以來的愛好。我對讀書有著強烈的渴望,越是隨著年齡和經歷的增長,讀書的願望越強烈,越是覺得需要從讀書中汲取力量,得到指引。」

  大數據等網絡技術迅猛發展

  給傳統出版業帶來極大挑戰

  在陝西人民出版社會議廳,華商報社副總編輯李明和陝西人民出版社總編宋亞萍進行了對話,探討了出版行業的發展未來。

  宋亞萍談到:「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涉足過多的出版領域已經不利於做好做精選題,出版質量和出版效益無法提高。因此我們確定了以文史出版為主體,以通俗理論讀物為支撐,以陝西地域文化為使命的戰略定位。」同時,她希望引領編輯出版的大方向,讓每個編輯室和每個編輯清楚自己的出版定位,專注於自己的專業優勢、資源優勢,在此基礎上策劃重點選題。

  她也表示,目前傳統出版業還有發展的空間,但科學技術特別是大數據、區塊鏈、雲計算、融媒體等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給傳統出版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面臨這種挑戰,我們傳統出版單位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還處在被動應付的狀態。當然,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課題,需要傳統出版業積極探索。」

  對於今年在西安舉辦的書博會,宋亞萍認為這是一個出版社之間互相學習借鑑的好機會,更是和新興媒體互動的好機會。「希望在這次書博會上,我們能夠更好地展示自己。為此我們不僅在站臺布置方面突出了我們的圖書亮點,還組織了3場圖書宣介活動,包括《中國法的精神》作者俞中與讀者見面會、《無處安放》作者許子東與讀者見面會、《西遷人》讀書分享會。」

  她認為本屆書博會與21年前在西安舉辦的那屆書市相比,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時代進步了,書市也升級為書博會。書博會不僅在規模、展銷品種、圖書品相等方面發生了巨變,而且在開展各種主題交流活動方面發生了顯著變化,各種論壇、發布會、讀者見面會、籤售等活動豐富多彩,新書、暢銷書玲琅滿目。特別是在容納新載體、新業態、新技術等方面發生了更加深刻的變化。為出版社開闊眼界、運用新技術、開發新領域搭建了很好的平臺。」 華商報記者 劉慧 王寶紅

來源:

華商網-華商報

編輯:張佳萌

相關焦點

  • 「我與陝西人民出版社這70年」丨陝西師範大學俄語中心與陝西人民...
    新中國成立初期,陝西人民出版社在三秦大地成立,七十年風雨徵程,七十年碩果纍纍。幾代出版人為了陝西的出版事業嘔心瀝血默默奉獻,幾代出版人為了神聖的出版事業兢兢業業努力付出,推出一批又一批的精品佳作。
  • 「我與陝西人民出版社這70年」丨馬士琦:我和陝西人民出版社的緣情
    新中國成立初期,陝西人民出版社在三秦大地成立,七十年風雨徵程,七十年碩果纍纍。幾代出版人為了陝西的出版事業嘔心瀝血默默奉獻,幾代出版人為了神聖的出版事業兢兢業業努力付出,推出一批又一批的精品佳作。
  • 陝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年全國徵文 |資深編輯張海潮
    ,第一批要贈送的人裡面就想到張海潮先生。張海潮是改革開放前後第一批進入陝西出版大院的資深編輯,他是陝西人民出版社的編審,也是商州人,幾乎與賈平凹同時上大學並分配到陝西人民出版社工作,曾榮獲首屆全國優秀中青年編輯、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陝西省跨世紀三五人才等稱號,他曾編輯出版了《可愛的家鄉》叢書等大量優秀政治理論讀物,也編輯出版了不少文化藝術類圖書,如《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史(三卷本)》《
  • 「我與陝西人民出版社這70年」丨張海潮 : 《懷念胡海》特約編輯感言
    新中國成立初期,陝西人民出版社在三秦大地成立,七十年風雨徵程,七十年碩果纍纍。幾代出版人為了陝西的出版事業嘔心瀝血默默奉獻,幾代出版人為了神聖的出版事業兢兢業業努力付出,推出一批又一批的精品佳作。
  • 陝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年全國徵文|春風化雨又吹花
    《書中最相思》是陝西人民出版社70年來出版的4萬多種圖書中,文學書籍中的一本而已,他們出版的《路遙傳》《陳忠實傳》《賈平凹傳》《西遷人》《張富清傳》等,也都是我喜歡的圖書,在此,我真誠地祝願陝西人民出版社出更多的好書!(2020年12月於長安龍首原)
  • 「我與陝西人民出版社這70年」丨王智鈞 : 從而立到不惑
    幾代出版人為了陝西的出版事業嘔心瀝血默默奉獻,幾代出版人為了神聖的出版事業兢兢業業努力付出,推出一批又一批的精品佳作。在陝西人民出版社成立70周年來臨之際,陝西人民出版社聯合《文化藝術報》全媒體舉辦「我與陝西人民出版社這70年」有獎徵稿活動。來稿請發送至sxrmcbs70@126.com。
  • 陝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年徵文|王新民:賈平凹與陝西人民出版社
    編輯部往事(編者篇)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賈平凹文集》賈平凹與陝西人民出版社文/王新民2018年中秋前夕,賈平凹在「賈平凹題名推薦圖書展,《極花》開播儀式而賈平凹的編輯生涯是從陝西人民出版社(以下簡稱陝人社)起步的。1975年的金秋季節,賈平凹從西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了,從此離開校門,提著三年前入學時的那隻綠色舊箱,走向一個新的環境——陝人社,由一名大學生成為一名文學編輯。
  • 王新民:賈平凹與陝西人民出版社
    編輯部往事(編者篇)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賈平凹文集》賈平凹與陝西人民出版社文/王新民2018年中秋前夕,賈平凹在「賈平凹題名推薦圖書展而賈平凹的編輯生涯是從陝西人民出版社(以下簡稱陝人社)起步的。1975年的金秋季節,賈平凹從西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了,從此離開校門,提著三年前入學時的那隻綠色舊箱,走向一個新的環境——陝人社,由一名大學生成為一名文學編輯。
  • 陝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年全國徵文|王新民:賈平凹與陝西人民出版社
    編輯部往事(編者篇)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賈平凹文集》賈平凹與陝西人民出版社文/王新民2018年中秋前夕,賈平凹在「賈平凹題名推薦圖書展而賈平凹的編輯生涯是從陝西人民出版社(以下簡稱陝人社)起步的。1975年的金秋季節,賈平凹從西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了,從此離開校門,提著三年前入學時的那隻綠色舊箱,走向一個新的環境——陝人社,由一名大學生成為一名文學編輯。
  • 探秘太白文藝出版社:這座城市的文藝閱讀擔當
    華商報探秘  陝西出版社系列  這是一個碎片化閱讀時代,這是一個海量信息紛至沓來的時代  近日,華商報記者走進我們身邊的知名出版社,為您探秘編輯部的故事,探秘圖書的誕生方式。  書香致遠,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書本背後,是出版人的堅守與匠心。  太白文藝出版社成立於1993年,是陝西專業的文藝出版單位,承擔著70%以上的陝西作家文學作品的出版任務。
  • 陝西人民出版社「心語·星願」公益志願活動走進北晁小學
    在這裡,陝西人民出版社副社長、工會主席陳麗,工會副主席黃劍波等一行17人作為陝西人民出版社「心語·星願」公益活動的志願者代表,為這些孩子送來了他們心愛的禮物,讓他們願望成真。心願物資交接儀式上,陝西人民出版社副社長、工會主席陳麗將禮物轉交到學生手中心願物資交接儀式上,陝西人民出版社的志願者代表將禮物轉交到學生手中一張卡傳遞了一個孩子的心願據了解,此次公益活動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工會精心策劃並組織實施
  • 陝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年全國徵文 |曹谷溪:《山花》情緣
    當年,陝西人民出版社能將這本充滿「泥土氣息文學價值」的詩集出版,的確是承擔了一定的政治風險,這本詩集的價值和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在陝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周年之際,不禁想起48年前因《延安山花》出版,我與陝西人民出版社結下的一段「山花」情緣。以此為文,以示紀念。  情緣已久,情緣依舊。作者簡介:
  • 莫伸:我的第一本書《惲春華》——賀陝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周年
    《惲春華》扉頁短篇小說《衝突》插圖新中國成立初期,陝西人民出版社在三秦大地成立幾代出版人為了陝西的出版事業嘔心瀝血默默奉獻,幾代出版人為了神聖的出版事業兢兢業業努力付出,推出一批又一批的精品佳作。在陝西人民出版社成立70周年來臨之際,陝西人民出版社聯合《文化藝術報》全媒體舉辦「我與陝西人民出版社這70年」有獎徵稿活動。來稿請發送至sxrmcbs70@126.com。我的第一本書是在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 陝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年全國徵文|朱玉:人格如金
    他1951年任西北人民出版社(陝西人民出版社的前身)期刊部(《人民西北》雜誌)副總編輯;1952年任西北人民出版社期刊編輯室主任;1953年任西北人民出版社圖書期刊編輯部主任;1954年,西北人民出版社改組為陝西人民出版社,胡總編輯為笫一任社長;1956年,主動讓賢,放棄了社長職務改任總編輯職務;文化大革命中,與大多數領導幹部一樣,受到衝擊而靠邊站;1972年任陝西省出版局編輯組副組長(局社合一體制
  • 唯美不易 回首再展望:陝西人民出版社圖書設計
    二是文字編輯與美編在設計過程中的創意交流,反覆溝通方式,使得陝西人民出版社圖書設計逐漸有了自己的特點,長期反覆磨合中經歷了挫折,體驗了無數方法形式,最終映襯出了有著悠久歷史又在不斷發展創新的出版社圖書形象。設計追求文化品味是陝西人民出版社不斷提升圖書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圖書設計唯美雖不易,卻是編輯與設計師不懈永遠執著的追求。
  • 陝西人民出版社即將推出《致敬——陝西少年寫給武漢的信》
    陝西中小學的少年不僅積極參與全民防控,也在用他們稚嫩而飽含深情的語言寫下了一封封給抗擊疫情一線工作者的書信。近日,陝西人民出版社即將推出這些書信的精選集《致敬———陝西少年寫給武漢的信》一書。據悉,陝西人民出版社在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的領導下,積極作為,組建團隊迅速出擊,積極推出《致敬——陝西少年寫給武漢的信》一書。
  • 陝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年全國徵文|《路遙傳》出版前後
    路遙生前採訪煤礦工人那天之後,真就接到了陝西人民出版社資深編輯、作家張孔明的電話,他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講明來電意圖,然後認真詳細地講述了他的出版策劃。孔明說,2009年,他就開始為陝西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三位作家——路遙、陳忠實、賈平凹謀劃出版傳記,並選擇合適的作者。賈平凹的傳記仍然由孫見喜來撰寫,陳忠實傳記也選定了邢小利。
  • 「我與陝西人民出版社這70年」丨朱玉: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茁壯成長
    新中國成立初期,陝西人民出版社在三秦大地成立,七十年風雨徵程,七十年碩果纍纍。幾代出版人為了陝西的出版事業嘔心瀝血默默奉獻,幾代出版人為了神聖的出版事業兢兢業業努力付出,推出一批又一批的精品佳作。
  • 陝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年全國徵文|曹剛
    在北京上大學期間已經開始給京城的一些期刊畫插圖,到陝西人民出版社工作後不久,一位叫劉成章的領導找到我,提出希望我能夠給本社期刊文章畫些插圖。文學插圖也是我熟悉和喜歡的,正好可以發揮所學專長,也因此很痛快就領受了為《文學家》期刊畫插圖的任務。
  • 人民音樂出版社首家「口風琴教學示範基地」落戶陝西漢陰鳳臺小學
    9月19日,人民音樂出版社攜手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龍羽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赴陝西漢陰縣鳳臺小學,舉行了人民音樂出版社「口風琴教學示範基地」授牌活動。人民音樂出版社副總編輯杜永壽、陝西省教育廳課程教材管理中心主任王志勇、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社長賈勇、漢陰縣副縣長裴瑾以及安康市教育局、安康市新華書店、漢陰縣有關領導出席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