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記者如何勸說身邊人訂份報紙?

2020-12-22 澎湃新聞

紙媒記者如何勸說身邊人訂份報紙

(純乾貨+話術+收藏)

◎作者:陳安慶

◎來源:南方傳媒書院

記者作為一名媒體人,一天天地跑新聞、跟熱點,廢寢忘食累得夠嗆。但你以為,記者之累僅僅在於做新聞嗎?

那些對新聞滿懷期待與熱血的新人,恐怕不知道有些「任務」,能讓記者們頭痛萬分還無可奈何——定量徵訂報紙。

@人人都來愛裘爺:今天主任和我說每個人都有十二份訂晚報任務……X,萬能的網友們,你們誰還沒訂晚報啊,來我這訂一份唄。

徵訂報紙的任務年年如常下達。報紙發行量大了,所在媒體運營良好,記者工資不愁,一日三餐衣食住行才有所保證。

  

網上流傳一名媒體人正在讀小學的兒子寫的作文,題目是《我的爸爸還沒完成訂報任務》,摘錄幾段:

我爸爸是報社的一名編輯,每晚的工作就是排版、編稿子——為什麼說每晚呢? 因為他是一名夜班編輯。

今年報社的訂報任務聽爸爸說還欠好多好多沒完成,現在每天晚上上班,白天都在外面跑市場拜訪客戶,挖掘客戶篩求,給客戶做策劃,約客戶出去吃飯喝茶聊天增進感情,但距離完成指標還差很多。

加上今年紙媒行業形勢非常糟,我非常擔心你們不從我爸那兒訂報,這樣他就完不成訂報任務,如果這樣,他就拿不到工資,一年又白幹了! 他拿不到工資就不會給我買魚買肉吃,不能吃魚吃肉我就會記憶力下降,上課聽不進去,成績就上不去,我成績上不去就會被罵,我就會失去信心。

這封信看得大家啼笑皆非,但仔細想想卻是現下報紙編輯們的無奈。

記者這個職業確實具有很高的信仰與崇高感,可是記者本身也是人,西北風誰能喝?

而且有些資深記者年紀漸長,上有老下有小,不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一家老小的口糧總得賺回來吧,教育孩子贍養父母的負擔也並不輕鬆。

部分記者是主動地負責報紙的徵訂,也許這樣可以從中分成,多一份收入生活就多一份保障,孰是孰非先不論,填飽肚子再說。

但有些媒體,將徵訂報紙數納入每月工作考核,報紙發行不出定數,本月工作績效就不達標,神似某些銷售崗位。

為了完成報紙的徵訂,媒體記者和編輯們想著咋和身邊人說呢,單位的任務這當然沒有開脫的藉口,但也確實是百般無奈。那怎麼說服別人訂閱報紙呢?

在移動網際網路廣泛發展的今天,還有必要看報紙嗎?

實際上,自數字媒體出現以來,一直存在手機閱讀效果的爭論。

手機閱讀滿足了碎片化時間下的閱讀需求,同時其一目十行的「淺閱讀」方式也引起廣泛爭議。

這種狀態下的閱讀對內容理解流於表面,很難達到傳統紙質閱讀過程中深度投入與思考的「深閱讀」形式。

在手機閱讀盛行的時代,究竟手機閱讀效果與傳統紙質閱讀相比有何不同?是否應該提倡手機閱讀?

第一,要告訴對方一個常識:相比「一人成報」、信息簡單羅列的移動網際網路,報紙的內容更精準,更符合中國的文字表達,更少差錯。報紙上發布的信息更權威、更可靠。

接下來你要說,報紙是一種高質量的閱讀,讀報會更加快捷地找到最重要的信息。

第二,你要告訴他,報紙是以「平面」形式傳遞信息的,讀者首先看到的是一個一個報紙版面。而迄今為止,所有網絡信息傳播都是一條一條進行的,無論是移動端還是電腦網頁上,我們看到的都是信息的簡單羅列。

第三,你要告訴對方,報紙不是無序推送新聞。而是由一群專業新聞人按照定位,把讀者應知預知而未知的內容,按規律組合成版面。比如放在左上角、標題放大的內容,就是提醒你要重視。

這個時候,你還需要一點營銷的場景感(最好帶一份報紙,然後淡然的鋪展開)。

你告訴對方,只要展開一張報紙,什麼是今天的頭條,哪裡是報導重點,都一目了然。當信息泛濫的時候,這種新聞提示才更有利於您走出碎片化閱讀,拓展認識,形成對世界的整體判斷。

第四,也是最最重要的,報紙具有權威性。這種權威性當然來自報社和核心信息源建立的穩固聯繫,更體現在報導準確性上。不需要向您介紹編輯部把關的各個環節,讀者如果有機會到報社檢校部門看看就夠了。

從每個檢校人員身邊厚厚的詞典,從校對老師身後一摞摞參考資料書籍中,您就能體會到這種準確性是多麼來之不易。一份報紙要面世,要經過許多道關口。報紙出現錯別字,從記者到編輯到校對再到籤樣人,那是要一層層承擔責任的。

第五,你要攻擊詆毀下對手,碾壓下競品,你要這樣說——手機上絕大多數網站客戶端,自己無法生產新聞,只是「新聞的搬運工」。讀者看到的有影響力的正能量內容,絕大多數來自傳統媒體。

第六,你也不要過度營銷,你還是需要客觀一點。你要說當然了,報紙也有短板,在今天尤需補強。比如,如何有更加接地氣的表達,如何有更加有效的互動手段。報紙還要學習借鑑網際網路傳播技術,也要運用網際網路拓展自己的社會職能,行走在媒體融合發展的大道上。

這樣一番口舌之後,估計對方就願意訂一份報紙了!加油啊!

(傳媒智庫—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陳安慶)

相關焦點

  • 北京又一紙媒將停刊,讀者問「明年我該訂哪種報紙」
    北京本地的媒體人告訴媒通社,停刊傳聞應該為真。「它發行到北京郊區的各級部門和村子,一般人看不到。」知情人士表示,作為一家區域性報紙,《京郊日報》在行業的影響力沒有當初的《京華時報》、《北京晨報》、《法制晚報》那麼大,其退出報業江湖的消息自然也沒有掀起太大波瀾。
  • 江蘇句容一小學一年級新生不識字卻被老師強制訂5份報紙
    江蘇句容一小學一年級新生不識字卻被老師強制訂5份報紙 2015-09-09 11:22:37數學老師不放心又專門打電話給童童的媽媽,並稱小學生數學報必須要訂,因為他要在課堂上講解。今日,孩子的爺爺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童童大字還不識一個,訂這麼多報紙能看的懂嗎?
  • 紙媒「大逃殺」:2021年,你還看報紙嗎?
    在告別中,該報最後一份告別詞這樣寫到: 這份報紙承載了我們許多新聞人的理想、青春、熱血、初心,亦承載了許多見過面或未曾謀面讀者朋友的關懷、支持、回憶、期待。二十年芳華已逝,相信留給我們的一定是最美好的記憶!面對時代大潮,我們選擇與時俱進,主動轉型。形式變化,初心未改。今天我們在晨刊惜別,明天我們在銅陵日報再見!感謝您二十年長路相伴,願您仍與我萬水千山相隨!
  • 世界上第一份報紙出現在公元前60年,我國第一份報紙出現於何時?
    報紙,在現在很多人的眼睛裡已經是一個沒落的貴族了,這幾年每年都會有好些報社倒閉,而生存下來的那些也有點兒舉步維艱。我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能夠在報社上班對於我來說那是一份特別榮耀特別幸福的事情,但是誰也不曾想到報紙行業會走到今天這一步。不得不說這幾年新媒體發展太快了。不說那麼多,先來看看有關於報紙的那些歷史吧。
  • 【報紙訂閱方法】報刊訂閱手續辦理 訂報紙怎麼訂 報紙訂閱的五種...
    【報紙訂閱方法】訂報紙怎麼訂 報刊訂閱手續辦理 報紙訂閱的五種方法 一、怎樣辦理報刊訂閱手續 首先是如何選擇訂閱報刊的品種。解決辦法是查閱郵局編印的《報刊目錄》後選訂。例如,讀者預訂《人民日報》一份,訂期是一個月,那麼,訂閱報刊份數應寫1份,而不要寫成30份或31份。 4、報刊預訂起止期的填寫規定是:報紙寫月份(如1-3月、1-6月、1-12月);雜誌寫季度(如1季度、1-2季度、1-4季度);雙月刊、季刊按半年收訂寫「上半年」、「下半年」或「全年」。非整月、整季破訂,報刊起止期應詢問郵局報刊發行員後填寫。
  • 英國新報紙《新的一天》創刊 紙媒逆襲盼拉回讀者
    原標題:紙媒逆襲 英國新報紙創刊   在媒體電子化大潮中,一份紙質報紙2月29日在英國創刊。什麼原因讓它逆勢而動?   不設網站   這份報紙名為《新的一天》(The New Day),由英國鏡報集團主辦。這是英國30年來首次發行付費閱讀的全國性報紙。
  • 「新紙媒」探路 人民日報推進報紙傳播形態創新
    如何融合、下一個創新點在哪裡,打造什麼樣的「新紙媒」,國內外的很多傳統媒體都在結合各自實際,進行實踐與探索。 多平臺:新聞生產的大趨勢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多平臺應用已經成為媒體消費的一個共同趨勢。去年尼爾森在上海的一項調查顯示,半數消費者會進行多屏媒體的同步消費。
  • 香港媒體戰(上集):紙媒之死
    端傳媒記者 何雪瑩  香港紙媒正經歷裁員風波,新技術衝擊,未能及時扭轉方向盤的都觸礁下沉,沒人知道哪天才會停止。而且管理層多是四、五十歲的上一代媒體人,少有認真思考媒體數碼化的前路。」一名前《壹周刊》員工回憶說。  改革迫在眉睫,《壹周刊》2013年成立數碼新聞小組。「不過沒有提供任何正式培訓,本來寫稿的記者突然轉寫劇本旁白,拍照的攝影記者突然轉拍短片。」該名前員工形容當時的處境簡直是赤手空拳,摸著石頭過河。
  • 紙媒六大模式,融合發展尋突破
    圖書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最早的傳媒,是其他傳媒的源頭,但報紙作為最早的新聞傳媒,後來居上。報紙在19世紀末「大眾化」完成之後,發行量直線上升,讀者範圍不斷擴大,在新聞的時效性以及傳播力、影響力方面,都遠勝圖書以及在報紙之後出現的期刊。即使在電影、廣播、電視等當時的「新興媒體」相繼挑戰之下,報紙依然是人們獲知信息的重要渠道,在紙媒中最具代表性。
  • 新聞荒漠與幽靈報紙:加速消失的地方媒體、讀者和記者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摘編這份報告的報紙部分,從地方報紙的失落、本地數字新聞的發展等角度,帶你看看紙媒凋敝對地方新聞的影響。 報告部分要點 自2018年秋季以來,300多家報紙倒閉;過去15年內倒閉的報紙數量達到2100家,佔15年前發行的9000家報紙的25%。
  • 訂報訂鮮奶就在您身邊
    □記者張瞧    本報訊隨著不含添加劑營養還豐富的巴氏鮮奶走進千家萬戶,大河報在創刊初期提出的「一杯鮮牛奶、一份大河報」的生活理念,由設想成為現實。在繼續提升《大河報》市場佔有率的同時,大河鮮奶近年來已逐漸成為更多市民健康生活的選擇。
  • 「紙媒已死」波及英倫 古板的英國人也不再看報紙了……
    在進入網絡化媒體時代20年之後,英國至少有10家全國性報紙目前依然能堅守陣地。不過,英國報業終於也開始感受到壓力了。多家報紙在減少職位,想方設法保住廣告業務和發行量。《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今年3月停止發行印刷版,轉向單一數位化發展戰略。《電訊報》 (The Telegraph)關閉了辦公樓餐廳。
  • 訂地方報紙的女人
    在她眼中,似乎有一艘船正破浪而來。特別是最近,不分晝夜,這艘船總在眼前徘徊不去。她用手按住胸口,心跳快得幾乎讓她窒息。 2《甲信新聞》在四五天之後寄達。三天份的報紙一起寄來,還周到地附上了一張明信片,感謝她的訂閱。正如芳子所要求的,是從十九日的報紙開始寄送的。
  • 山東紙媒的墮落:無人報導「苟晶頂替案」
    這些事情,在網絡上已經發酵的不要不要的,而作為當地權威的新聞紙媒,又是如何報導此事的呢?顯然很讓人失望:他們都在顧左右而言他。苟晶是濟寧人,當年的頂替事件也發生在濟寧,按說濟寧是最應該發聲的。這兩家報紙,是濟寧當地最權威的新聞紙媒,而他們卻完美的迴避了「苟晶」,這說明了什麼呢?不僅如此,苟晶還對記者透露,當地不僅不報導,還想辦法逼著她刪帖呢。
  • 為什麼很多單位訂的報紙沒有人看,卻要一直訂,你怎麼看?
    網友一:2005年前後,我在郵政投遞局送過五年報紙和郵件。那時,手機還沒有這麼發達,每年一進入到十一月前後,徵訂報刊的任務就全部下達。但那時,訂報紙的任務還基本上能夠完成的差不多,同時多少還能掙點提成,而徵訂報紙的主要對象為各大企業和單位,主要以黨報和當地報紙和晚報為主。
  • 居委會閱讀室訂報刊雜誌居民說了算!「科技類」報紙他們點名要安排...
    臨近年底,不少單位都在準備訂閱來年的報紙,天山路街道天山二村居委會也不例外。不過,他們在訂閱報紙前,廣泛徵求居民意見。「我們要徵訂報紙了,居委會想問問大家的意見,現在有份徵詢表,麻煩大家看一看,勾一勾。」
  • 業內人說38期:新聞周刊停止印刷 傳統紙媒何去何從
    難道真的是紙媒將死,數位化媒體全面到來?為此,iDoNews社區小牛採訪了一批媒體界的資深人士及熱愛《新聞周刊》的熱心網友。多數人認為,停發紙質版的直接原因自然是數字媒體的衝擊,但這並不意味著紙質媒體的消亡,紙媒還有生存的機會,只不過媒體的紙版要考慮的是如何在越來越小的空間中如何發展更好;也有人認為,網絡普及,信息傳播的方式更多樣更快捷,完全可以取代紙媒。
  • 對新時期傳統紙媒與新媒體融合的思考
    近些年,城市報刊亭逐步消失,民眾零散購買報紙、雜誌的渠道也再逐步減少。   閱讀成本較高。傳統紙媒為了擴大訂閱數量,在出版的基礎上,基本形成了出版物的電子化,數字版的報紙訂閱費用,在省去印刷、紙張、物流的成本費用後,往往比紙質版訂閱費用低30%-50%,民眾更願意訂購價格低廉的數字版。
  • 小廠停訂報紙就被郵局註銷地址 所有郵件不能收
    小廠停訂報紙就被郵局註銷地址 所有郵件不能收     晨報訊(記者李晨光)如果不在郵局繼續訂報紙,那麼廠裡所有的郵品都不能送到門上,已經順利接收了4年報紙、信件的廠址突然成了無效的了!昨天,晨報讀者田女士很氣憤地給本報打來電話。
  • 一年級訂6份報刊 學生"被自願",學校可有"被任務"?
    「通知」其實就是一張報刊訂閱單,註明了《閱讀》、《小學生數學報》等6份報刊。數學老師還專門打來電話,稱某份報紙必須要訂。交錢後,孩子的爺爺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童童大字還不識一個,訂這麼多報紙能看的懂嗎?(9月9日《揚子晚報》)  你說「不能強訂」,我道「純屬自願」。瀏覽媒體報導,類似的「對話」可謂耳熟能詳、時有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