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張斯王星平每經實習編輯王麗娜
又是一年情人節,這麼浪漫的日子自然少不了鮮花的陪襯。2月14日,《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實地走訪北京、上海兩地的多家花店後發現,情人節前後,市場上的鮮花價格大幅增長,其中熱銷的玫瑰花價格上漲最多,幾乎是平常價格的3倍。
來自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在情人節來臨前,2月8日~10日,京東上的花卉銷量環比增長339%;永生花、花束禮盒以及不同顏色的混搭玫瑰成為最受歡迎的三種花卉商品,銷量環比增長均超過10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鮮花電商供應鏈體系的完善以及本地生活平臺對城市配送時速的提升,網上買花漸成主流。來自淘寶的《2019情人節鮮花大賞》數據顯示,相比二三線城市消費者喜歡提前預定鮮花,一線及省會城市消費者更加偏愛「同城配送」,享受「當天下單,當天送達」服務。此外,美團閃購數據顯示,2019年情人節鮮花預定量同比去年增幅高達227%。
●情人節禮品更加個性化
對於情人節這一特定節日,浪漫往往是略顯「奢侈」的。由於預測到需求會大漲,市場也不會放過這一賺錢機會。
「平常店裡玫瑰每支價格是5~8元,今天是18元。」位於上海浦東新區某定位於社區鮮花消費的花店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情人節到來前兩天,花店鮮花的進貨價就開始上漲,從而導致市場上鮮花價格也隨之上漲。
北京線下鮮花店某從業者告訴記者,在2月10日當天,花市的紅玫瑰拿貨價就已經140元一紮了,當日線下店的預售價是599元,即包含33枝紅玫瑰的花束,2月14日當日售價則是1099元。
對此,大多數消費者也早有預期。
「今天(玫瑰)價格是不是貴啊?」在記者走訪花店過程中,時不時能在花店內聽到剛進門的消費者帶有戲謔意味地詢問花店工作人員。而花店工作人員也毫不避諱地直言「是漲了不少」。雙方似乎已經達成了某種默契。雖然嘴裡不斷跟工作人員抱怨「太貴了」「過不起節」,但最後光顧的消費者幾乎都手捧著鮮花離開了。
這樣的場景,這幾天在這家小花店內不斷上演。記者在該花店內注意到,情人節當天的工作日時間,10分鐘內到訪花店的顧客達到6位,而這些顧客都是來購買玫瑰的。
記者在走訪多家花店後發現,這一熱鬧場景並非只在少數小型花店內出現,即便是定位高端的品牌花店,顧客也是絡繹不絕。據了解,相較於平常,情人節前後3~4天光顧花店的消費者數量劇增,花店鮮花訂單量也增加了不少。
來自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如今對於鮮花的選擇也是種類翻新,永生花、混搭玫瑰、鮮花禮盒等都是今年的幾大主流選擇。蘇寧大數據顯示,情人節前,鮮花的銷量同比增長88.9%,銷售最好的成都、南京、西安3座城市,被網友戲稱為「真香都市」。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與往年相比,消費者挑選情人節的禮品也更加個性化和小眾化,例如送一本能夠代表自己心意的圖書,又或是送去一份貼心實用的居家用品。京東數據顯示,今年情人節流行文藝範兒,圖書《我不喜歡這個世界我只喜歡你》走紅,銷量同比增長25倍。一些實用貼心的商品同樣成為今年情人節的禮品之一,例如保暖情侶拖鞋。
說到情人節,自然離不開安全套。蘇寧大數據顯示,其銷量同比增長204.9%,銷量頭名和墊底省份分別為江蘇和甘肅,這兩地被戲稱為「乾柴烈火模式」和「賢者模式」。而最令人想不到的是,情人節還有個「傳統習俗」吃水餃,在情人節前部分用戶在購買鮮花的同時也購買了水餃,其中豬肉玉米白菜餡的水餃最受「情侶」歡迎。
●鮮花電商渠道不斷下沉
忙碌早已成為現代城市人共同的生活狀態,情人節當天也是工作日,城市30分鐘送達的快速配送體系解決了城市人多種應急需求。當下,年輕人越來越依賴網絡平臺下單的收花體驗,新零售的線上線下結合滿足了人們對本地生活需求的全部想像,更為鮮花電商拓展線下增添了新空間。
事實上,記者在街頭走訪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已經包裝好的鮮花花束,都貼著閃送訂單,上面寫著配送時間和電話。位於北京市大悅城商場的鮮花店店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線上下單已經成為這一兩年的主流,「外賣都那麼發達了,閃送一小時送達,情人節早上收到鮮花女生都很開心。」在她看來,跟五六年前比,有些男同胞提前買花放到情人節不新鮮的事情再也不會出現了。
此前,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王莆中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消費升級的本質是需求升級,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希望更快更便捷地獲取所需,這種需求也延伸到了餐飲外的品類。其中,鮮花綠植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消費場景。
在行業人士看來,在讓配送更加高效的同時,線上平臺帶給線下花店最寶貴的就是線上流量,因為流量背後就是無數潛在消費者。2018年下半年,鮮花電商花點時間進軍新零售,落地線下花店連鎖領域。花點時間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半年時間花點時間線下花店已在全國開設了42家。此外,其平均坪效(每平方米的銷售額)是傳統花店的4倍,有些A+店可以達到傳統花店的6倍左右,目前絕大多數門店已實現了盈利。
「情人節的花已經售罄了,我們線上已經不給線下導單了,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導單量是最多的。」上述花點時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能統計出來的導單量,情人節這天銷售的量相當於平時一個月的銷售量,這還不算線下門店自身的銷售情況。
「線上如今節假日經常一天做到兩萬單,團隊從最開始就我和花藝師,到現在有三四十人。」鼎卉鮮花負責人此前在接受採訪時向記者介紹,最初開店的時候,必須找地方租房和找人,但藉助美團平臺幾乎不用刻意找店,而是可以把更多資源投入到花藝師身上,從而最終給消費者提供優質且性價比高的鮮花產品。
●孝順訂單前三名:上海成都武漢
無論鮮花昂貴還是便宜,體驗是否舒服,對於情侶來說都是浪漫的。可是在這充滿浪漫氣息的日子裡,億萬單身人士是否就會沉默?
根據近日國金證券(600109)發布的一份研報,2017年全國單身人群已達2.2億人,佔到總人口15%左右。而這些單身群體因為沒有過多的家庭經濟壓力,消費成為其重要生活方式,從而形成了巨大的單身消費市場。
「月薪五千,信用卡額度六萬。」是當下很多單身人士的真實寫照。在不少單身人士看來,消費已經成為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即便在情人節這種日子,「買買買」也是少不了的。
與往年的氣氛有些不同,之前每年情人節都是單身人群最沉默的一天,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情人節似乎越來越多單身人士並不打算迴避。京東大數據顯示,情人節當天有四分之一的人打算獨自前往電影院。
同時,也有數據表明情人節當天,單身人士的生活其實並沒有那麼「悲慘」。蘇寧大數據顯示,適合男性聚會飲用的白酒銷量增長44.3%,閨蜜小酌佳品氣泡酒銷量也增長了49.6%;蘇寧小店中,單份套餐訂單量增長了162.3%。
根據淘寶公布的數據,六成淘寶情人節鮮花都是被女性買下,只為悅己。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廣大女性同胞不僅買下鮮花送給自己,更有40%的女性消費者選擇購買鮮花送母親,把情人節變成向母親表達愛意的母親節,暖意濃濃。
根據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發布的《2019年本地生活鮮花消費報告》,相比給對象送花,今年情人節給父母長輩送花的訂單數增長了一倍,更有好多「操心」的乖孩子替爸爸下單送花給媽媽。一位孝順女兒給賣家留言:「麻煩先打電話確認我爸是否在家?什麼時候送比較合適?說明是他女兒幫他送給媽媽的情人節禮物。」而報告顯示,孝順訂單最多的城市分別是上海、成都和武漢。
顯然,今年的情人節,對於單身者而言,意義也不僅僅只是過個正月初十。
(責任編輯:董雲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