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寶寶出生後,家裡所有的重心都在圍著寶寶轉,從寶寶吃的,再到寶寶穿的,家裡人都操碎了心。
不過,就算父母再小心,依舊會讓寶寶患上大多數孩子都有的問題,那就是「積食」。
一開始,寶寶都是吃母乳或者奶粉,不過,隨著寶寶的成長,父母也會開始給他們嘗試添加一些輔食,此時寶寶就很容易出現積食的情況,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發現和處理,將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
近百歲的肖娟院士,研究寶寶積食的問題已經60多年,她認為現在的治療孩子積食的方式都很不靠譜,都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去著想。
積食本身的問題,是在「吃」上,只要解決了「吃」這個問題,那麼孩子的積食也會迎刃而解。
營養不良
積食最容易導致的情況就是脾胃虛弱,這種情況又會影響到寶寶營養的吸收,時間一長就很容易發生營養不良的情況。
便秘
成年人都知道便秘對身體的危害,要知道便秘對孩子的危害是更大的,寶寶發生便秘,會導致體內的廢物無法排除,細菌不斷地滋生,最後對腸胃健康以及孩子自身健康造成影響。
上火
當寶寶出現積食的狀態後,消化的食物在體內無法排除,寶寶容易發生上火的情況,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口腔潰瘍等症狀。
厭食
當寶寶處於積食狀態時,由於體內的食物無法及時排除,寶寶會感覺不到,於是就會出現厭食的症狀,最後的結果很容易讓寶寶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1)寒涼食物
脾胃最害怕的就是寒涼食物,不僅大人不能多吃,寶寶更不要吃。
寒涼性食物對脾胃的刺激特別大,哪怕是發現孩子有上火或者胃火重的情況,也不要給孩子食用寒涼性的食物。
提醒一下各位家長,寒涼性的食物並不是光指溫度低的食物,像雪糕、冰淇淋等,還有一些寒性的水果,也要儘量少給孩子食用。
2)肉類
現在很多孩子都屬於「無肉不歡」的類型,不管是早飯還是午飯,必須得有肉才行,沒有肉就不吃。
肉類雖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但是卻很難消化,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吃一點肉就吃不下去別的東西的原因。
如果不考慮孩子身體消化能力而盲目去吃肉的話,會給孩子身體增加負擔,而且還非常容易產生積食。
肖院士也曾說過,當孩子出現積食嚴重的情況下,最好2周不要吃吃肉。
3)甜食
大多數的孩子面對都是沒有抵抗力的,有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可以安靜下來,也會拿甜食來當做誘餌,但是寶寶長時間吃甜食,會對他們的弱小的脾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甜食很容易滋生溼氣,溼氣是需要脾胃排出的,但是如果溼氣過重的話,會導致孩子的脾胃虛弱,就無法分出精力去消化食物,從而造成積食。
積食是許多孩子常見的問題,家長卻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實按照肖院士的意思,既然積食是吃出來的,那麼自然也可以吃「沒」,不過,這就要從父母入手了。
有時候,孩子的積食,是因為父母的溺愛而造成的,是父母想讓孩子吃這吃那而產生的,所以,想讓孩子告別積食,那麼父母就要從自己做起,如果父母無法改正孩子的飲食,那麼孩子的積食也是無法消除的。
養好孩子的脾胃是很重要的,這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體成長,甚至還會影響免疫力和專注力,因此,作為家長的我們,可千萬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