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
前兩天跟兒子小學同學的媽媽一起逛街。我倆聊起了生二胎的問題,她說,自己肯定是不會生了,一方面是年齡問題,另一方面培養孩子真的是太累了。
她跟我說了自己的觀點:其實不管目前如何提倡生二胎,老百姓心中都是有杆子自己的「稱」,想生二胎的,不需要任何人提倡催促自然會生;不想生的,你再用盡辦法倡導教育,人家還是不想生。
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40多年前,開始計劃生育,有多少人都想多生幾個娃,被限制不能生!只能偷著摸著藏著掖著去外地生,看宋丹丹老師的小品《超生遊擊隊》就能知道當時的狀況。
如今,截然相反。
怪不得中國俗語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您別說,還真是這麼回事。
近日,一則名為「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被告上法庭」的事件引發了社會公眾熱議。人民日報作為權威媒體,針對此事發布新聞表示:這是一樁「未經核實真實性」的報導。
也就是說,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哪裡?主人公現狀如何?後續有什麼樣的走向?——誰都不得而知。
經過抽絲剝繭,發現這則新聞系某母嬰帳號於2019年11月發布,當記者找到這位母嬰帳號運營時候,運營者表示:無法核實真實來源。目前,該母嬰帳號發布的該篇文章已經做了刪除處理。
學新聞的人都知道,新聞的三大要素是:及時、真實、準確。
小編也是學新聞出身,一直從事策劃、廣告宣傳等相關工作。看新聞——也是小編這些年來一直保持的習慣,在自媒體並沒有如此大規模發展的時候,新聞發布均為權威官方機構和媒體機構,真實性還是比較能保證的。
但是隨著自媒體發展,越來越多的假新聞充斥在網際網路生活中。
前段時間,一位視頻博主拍攝的「演繹段子」,一位女孩去工地感謝老爸的視頻,就被質疑是假新聞,作秀。
問及博主的時候,他表示:我的視頻本來就是演員表演的,不具備真實性,就是想通過這些短視頻給人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但有的博主隨意用的素材來寫稿件,我也沒有辦法。
這話也沒錯,但是,有個很嚴重的問題,您倒是在視頻中標註:該視頻純屬虛構等等類似的告知語言啊?
還有一些博主,為了博眼球,不斷的「翻舊新聞」來「炒冷飯」。甚至10年前的新聞都翻出來重新寫,而且不標註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講真,作為學新聞出身的人,看著這些行業現狀蠻痛心的。
新聞環境輿論環境都被這些「博流量」的自媒體作者搞得烏煙瘴氣了。
雖然我也是自媒體作者,也想要流量,但是我更希望能在遵守行業規則和新聞要素的原則上,去寫文章,去傳遞更好的價值觀念。也希望,不管是媒體機構還是自媒體創作者,都有好的初心——讓媒體圈子能變得更規範,更協調,更完善。
記得,今年4月中旬左右,一則兒童被虐下跪的動圖在育兒圈子裡瘋傳,大家都在罵這個孩子的父母,卻沒有人去尋找一個答案。
我也看到了,我想,總歸能找到事情的真相吧?孩子到底如何了?於是開始嘗試搜索,終於,我找到了河南電視臺民生頻道的一則新聞追蹤報導。原來,孩子的爸爸為了逼迫孩子媽媽回家,故意錄製了這樣一則虐待孩子的視頻,發給孩子媽媽,沒成想卻被傳到網上。
當記者來到他們的村裡時候,採訪了孩子和小孩父親,還原了一個相對真實的生活場景。大家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再返回來說,22歲姐姐不撫養2歲弟弟的社會事件,可能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
我的一個同事薇薇,今年23歲,1997年出生的。她的弟弟2019年出生的。她跟我說,她確實不想回家,也很不贊成父母生弟弟,且父母生弟弟的時候都是偷摸著沒讓她知道。但是,她看到弟弟也會抱,也會逗他玩,雖然討厭,但不至於恨弟弟。
反倒是小弟弟不喜歡這個20多歲的大姐姐,只要薇薇抱他,他就開始哇哇大哭。
薇薇父母每次看到都會指責薇薇說:我們知道你不想我們再生三胎(薇薇已經有個6歲的妹妹了,弟弟是第三胎),你每次抱弟弟,他都哭,你是不是掐他來著?
薇薇特別生氣,索性就不怎麼回家了。
這是薇薇去年夏天跟我一起吃飯的時候,跟我說的,她自己家的情況,我聽了也是很不可思議的。
當然,山東棗莊67歲阿姨通過自然受孕誕下女兒天賜的事件,也是如此。二胎之下,養育問題,孩子之間的問題,可能在未來20年後更為明顯,尤其年齡差距在20歲以上的兄弟姐妹之間,誰能預想到20年後的事情呢?
真實生活遠比電視劇來得更讓人唏噓和精彩萬分。
(圖片來源網絡,與正文無關,侵刪!)
關注我@Tina育兒,每天分享有趣好玩的育兒教育故事。
查閱更多近期熱文:
汪小菲催大S復工背後不是財務問題!小S道出真相:為孩子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