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孩子有這3種表現,是自卑刻在骨子裡了,以後肯定處處碰壁

2020-12-13 閃電新聞

最近接到了一位媽媽的諮詢。說自家娃今年已經十二歲了,其他方面都還不錯,就是不喜歡跟人交往。學校裡老師提問什麼問題,別說主動舉手回答,就連提問到他,他也沒辦法好好的回答下來。

做起事情來縮手縮腳,同學有時候總是取笑孩子。經過詢問,這才知道,這個男孩子小時候也挺活潑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從幼兒園大班開始,性格就變得內向起來,到現在見到人就往後縮,從來不肯打招呼。

打招呼雖然只是一種禮節。但從這孩子的表現來看,他的行為並非是'失禮',而更多源自於他對外界環境的恐懼,是一種極度自卑的表現。當孩子缺乏與人相處的自信時,就會從內心認為對方不會喜歡自己,因此先一步拒絕面對對方。

自卑作為會毀壞孩子人格正常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初的表現很可能會被人忽視。但等到家長們意識到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傷害到了孩子正常的心理髮育和社會關係,因此,在日常生活裡,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注意以下這些表現,提前發現、提前解決。

孩子遇到簡單的困難容易退縮、放棄

自卑的孩子在遇到挑戰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退縮或者放棄

比如讓一個六歲以上的孩子自己拼接簡單的樂高玩具,TA的反應是'我肯定不行'。如果孩子身上出現這類表現,我們一定要加強注意。因為自卑的人,無論是嘴巴裡說著"嘗試一下",但怎麼也不肯真正去做的;還是找出各種理由不去面對這件事情的;其本質在於內心深處孩子已經認定:"我不能"。

孩子無法和熟悉的人或陌生人簡單打招呼

有些孩子的自卑感體現在人際關係上。無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只要涉及到需要與人交際的場景,孩子都會顯得非常排斥

會出現這種表現和內向其實並沒有什麼關係,因為打招呼本身並不代表要和對方發生多麼深入的交談,或者要花很長時間陷入到人際交流中。

打招呼只是一種寒暄,內向的孩子雖然會不喜歡打招呼,但是和自卑孩子不敢打招呼、害怕打招呼的表現是不同的。

孩子的情緒容易因為瑣事而悶悶不樂

雖然兒童在本質上是敏感的,但這並不代表兒童時時刻刻都處於容易受到驚嚇的焦慮狀態中。對於孩子來說,正常的情緒體驗應該是'六月的天'來得快、去的也快。在遭遇日常生活中的小挫折時,孩子的負面情感來的猛烈,可能會通過哭泣等方式發洩出來,然後就會恢復平靜。

但是,如果一個孩子在面對瑣事的時候過度敏感,總是悶悶不樂,那麼就說明TA的內在存在自卑情緒,並在安全感上存在一定的困擾,家長一定要小心。

如果孩子出現了上面的三種表現,我們一定要提到警惕,有的放矢地針對孩子的個性對其進行合理的教育。要知道,孩子的自卑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後天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在3-6歲的人格基礎發展關鍵期,如果老師、家長不適當地評價孩子,就會損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之後孩子就會很容易感到自卑另外,如果此階段孩子的生活環境內有重大變故,也會讓TA的安全感消退,變得不那麼自信

所以,父母在幫助孩子克服自卑時,首先要做的是根據孩子的能力和水平提出適當的要求,並給出合理的評價。從最細小的進步開始,只要孩子符合要求,我們就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然後提出進一步的要求

平時有時間,我們還可以帶著孩子多出去見識不同的世界。家長有目的性地豐富孩子的知識,開闊眼界,提高TA的各種能力。

在生活中,我們還應該注重保護他們的自尊。比如,孩子考得不好,不能劈頭蓋臉地罵孩子'笨的像豬''怎麼那麼笨',而是多一點耐心,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制定措施,而不是情緒化地發洩因為TA考試沒考好的挫敗感。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自卑感並不是一天形成的,想要克服它需要一個過程。我們作為父母,也應該給予TA更多的心理支持,堅持不懈地教育和幫助孩子。

相關焦點

  • 骨子裡自卑的人常有兩種表現,心理學家:與原生家庭難逃干係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自卑,只是輕重程度不一而已,適度的自卑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適應社會,變得更加積極向上,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可是如果一個人的自卑根深蒂固,甚至刻在了骨子裡,從來不想辦法去克服,反而選擇逃避或者自我麻痺,那麼自卑感會越來越嚴重,可能導致一個人患上
  • 心理學:骨子裡自卑的人,都喜歡做這2種事
    經常會有一些擁有嚴重自卑情結的患者來向我諮詢心理方面的問題,因為內在的自卑情結,已經嚴重的影響了他的生活。他們表現在外的狀態也許是一種猖狂,或者是暴躁不安,還有的則是抑鬱寡歡。他們很討厭現在的自己,同時也覺得周圍的人在遠離自己。我們發現這類骨子裡自卑的人,都喜歡做這2種事。
  • 心理學家:孩子有這6個跡象,說明孩子自卑到骨子裡,家長要注意
    可能有很多家長都會問,我們到底怎樣做,才能得知孩子的性格如何,是否自卑呢?有心理學家專門針對這個問題做了相關的研究,他認為:如果孩子身上有這6個跡象的話,就證明孩子可能骨子裡很自卑。6個跡象,說明孩子自卑到了骨子裡1.
  • 心理學家:這3種父母,會把骨子裡的自卑傳遞給孩子
    那麼當這個別人是自己的孩子時,就會對孩子的自我造成一個「包圍式」的束縛,因為敏感,父母會覺察到各種關於孩子的變化,從而對孩子的自我發展造成幹擾,甚至是不必要的入侵。著名心理學家曾奇峰說,陽光粗心的父母才是好父母,這樣的父母往往會養育出心理健康的孩子,而一個敏感的父母,是不可能表現出粗心特質的。
  • 心理學家:極度自卑的孩子,骨子裡透露著這五種特徵,家長要關注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上臺演講畏畏縮縮,在喜歡的人面前不敢表達愛意,聽到別人的談論就以為在說自己……這些特徵相信很多人都中招了,因為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自卑心理,只不過有些表現得很明顯,而有些就隱藏得比較深。
  • 提醒:孩子有這幾種吃飯習慣,可能是在暗示他已從骨子裡開始自卑
    3種吃飯習慣的孩子,骨子裡自卑一個孩子怎樣去吃飯,可以從他嬰兒時期怎樣去吃奶開始看出端倪,這也是他幼年時和最親的母親相處關係的象徵。而孩子與母親的關係,實際上就是他與這個世界最初的地基,關係到他日後整個人際交往和基礎性格,由此可見,心理學家發現:若孩子有下面幾種飲食習慣,那麼他可能已經從骨子裡開始自卑了。
  • 窮人的自卑是刻在骨子裡的!
    今天回答了一個問答:寶媽提問婆婆總跟孩子說媽媽不要你了!已經跟婆婆說過好多次了,都沒用。該怎麼懟回去?我說當著你婆婆的面告訴孩子:媽媽永遠和你在一起,哪怕你奶奶沒了那一天,媽媽也陪在你身邊!就這幾句話,居然被推薦到了問答首頁,我有點擔心自己會被罵死了……說到離開媽媽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了自己一段傷心的回憶,我的媽媽也離開過我三年。小學四年級父母離婚,我判給了媽媽。
  • 自卑、懦弱的孩子,逃不開有這3種爸爸,希望你不是其中之一
    《詩經》 有云:「父不慈則子不孝」,南北朝顏之推也雲「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難成器也」,可見父親對孩子性格的塑造影響是巨大的。人人都希望能夠教出自信、強大的孩子,希望孩子向著光明那方發展,因為自信、陽光、強大的孩子長大以後的發展也會更好,人生也會奪目光彩。但是孩子能不能自信、強大也要看父母自身的素養,尤其是孩子的性格和爸爸有很大的關係。
  • 孩子有這些「優點」,說明自卑快刻進骨子裡,家長快別驕傲了
    導讀:孩子有這些「優點」,說明自卑快刻進骨子裡,家長快別驕傲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有這些「優點」,說明自卑快刻進骨子裡,家長快別驕傲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心理學家:骨子裡自卑的父母,會把自卑傳遞給孩子
    ,這是非常打擊一個人的自戀的,甚至會讓一個人有羞恥感。一般來說,小時候這3經歷多的人,骨子裡會很自卑,在自卑感的影響下,自我一直被壓抑,也就很容易有負面情緒,變得負能量。她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作為家裡的老二,她說她沒有存在感,姐姐會賺錢,弟弟能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疼愛,而她總是被忽略,她只有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爸爸才會誇獎她。
  • 心理學:一個人骨子裡越是自卑,越有這4種表現,很準!
    自卑是一個人對自身能力評估所產生的否定情緒、情結,是一個人對自身價值的主觀判斷,它是一種內在的消極情緒,更是一種性格缺陷。   一個人骨子裡越是自卑,越有這四種表現。
  • 自卑到骨子裡的人,面對「女神」都有這5種表現,怎麼都藏不住
    在如今這個甜言蜜語的時代,自卑的人在面對愛情時,很容易吃虧,他們很渴望愛情,卻又離愛情很遠,每次遇到喜歡的人,卻又不知道如何跟對方接觸,只能遠遠觀望。一個自卑到骨子裡的人,在面對他的「女神」時,會有什麼表現呢?來看看。
  • 自卑的孩子多出於這6種家庭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應該注意孩子的心理異常,特別是自卑的心理,很多原因都會導致孩子自卑,特別是家庭因素的影響,孩子自卑的表現有許多,家長如果遇到這些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引導孩子。3、難以集中注意力自卑感強的孩子在學習或者做遊戲時,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或者只能在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力,這是因為「揮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 這3種家庭更容易教育出自卑的孩子!你中招了嗎?
    您的孩子是否有這樣的表現:說話聲音低,不敢看人的臉;從來不或者很少拒絕別人,相信沒有人天生自卑,自卑的孩子往往有原生家庭深深的烙印。但無論孩子做的有多好,父母永遠在挑孩子的毛病,導致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跟父母也不親近。
  • 「自卑」的孩子,從小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重視起來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積極向上,大膽自信的,而不是有嚴重的自卑情結。孩子為什麼會自卑呢?這背後固然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父母要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自卑的表現,然後積極地對症下藥,不要讓自卑心理影響了孩子的一生。
  • 自卑到骨子裡的孩子,很多時候是因為父母的這幾句話,你經歷過嗎
    從小到大,我想要什麼東西,基本都是以考試成績為代價,考好了才有獎勵。這種自卑,真真的刻到了骨子裡,從小到大,時時刻刻影響著我,我卻丟不掉它。對於我們這一代,從小接受的教育,大多是打壓教育,做得好了,怕我們飄了,澆盆冷水醒醒腦,下次一定要做得比上次好,做得不好了,一頓數落:「你怎麼這麼笨」、「你看看誰家的孩子,人家怎麼都會啊」「你這麼醜,打扮啥啊,再打扮也是這樣」更有父母的殺手鐧,「我都是為了你好啊」。
  • 父母「重男輕女」是種什麼體驗?刻在骨子裡,一輩子抬不起頭
    重男輕女對女孩的傷害,就是刻在骨子裡的傷疤,一輩子都治癒不了,甚至讓她們一輩子都抬不起頭。、沒犯錯都要受一頓責罵,這樣長大的孩子會變得小心翼翼,怯懦而自卑。由於渴望父母的關愛、擔心被別人嫌棄,他們會努力做到最好,就算別人提出了過分的要求,他們為了不讓對方生氣,也會勉強自己去完成,這就是卑微的"討好型人格"。2、容易早戀,容易被騙感情在重男輕女家庭裡長大的女孩沒感受過被關愛的滋味,一旦有個人對她稍微好那麼一點點,她會很容易放下心防。
  • 孩子心裡自卑,一般由這2種原因引起,有3種表現,家長要重視
    許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卑感,這往往是他們成長過程中,被外界的挫折或嘲笑所留下的心理陰影。成年人和兒童都會有自卑心理。有的孩子把自卑感轉化為進步的動力,有的孩子不能與自己的自卑共存,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孩子有自卑傾向,家長鬚高度重視
    得知明明有自卑傾向,媽媽的腸子都悔青了,媽媽回憶說,有一次晚上媽媽帶明明出去吃燒烤,因為明明吃的很多,媽媽擔心晚上吃太多不好就開玩笑說:「還吃,看你馬上眼睛都讓你吃沒了,就你這醜樣子,如果再吃得像肥豬,長大了連媳婦都找不到。」想不到媽媽一句玩笑話竟然被明明當真了。從那以後明明就認為自己長相不如人,不願意跟人接觸,小小年齡卻經常因為焦慮而失眠,整天壓抑自己,情緒也越來越低落。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他已經在自卑了,家長可別大意
    導讀: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他已經在自卑了,家長可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他已經在自卑了,家長可別大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